為什麼說「春分秋分,晝夜平分」?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民諺有「春分秋分,晝夜平分」,是說這一天晝夜時間幾乎一樣長,各12小時,是這樣嗎,為什麼呢?

戳大!

我們知道,晝夜交替是由地球的自轉產生的。

由於地球不發光也不透明,在同一時間裡,太陽只能照亮半個地球,被照亮的半球為白天,沒被照亮的半球為黑夜,地球自轉一圈為一晝夜,白天與黑夜的分界線稱為晨昏線;而地球在自轉的同時還在傾斜著身子圍繞太陽做公轉,而且傾斜的角度始終不變,公轉一圈為一年,這樣,地球在公轉軌道的不同位置上,受太陽照射的情況也不完全相同(受太陽直射的緯度不同),於是形成了春夏秋冬四季;

由於地球上的人通常感覺不到地球的運動(公轉),就像坐在行駛車輛中的人感覺的是周圍的物體向後運動一樣,地球人所看到的是太陽在恆星組成的星空背景上向後運動,每年轉一圈,並將其稱為太陽周年視運動,將太陽運行線路(即地球公轉軌道在天球上的反映)稱為黃道。

黃經就是黃道上的度量坐標(經度)。

按天文學慣例,以春分點為起點自西向東度量,分360°。

我國古人把太陽黃經的360°劃分成24等份,每份15°,為一個節氣。

在春分(太陽到達黃經0°)這一天,太陽剛好直射赤道,此時,晨昏線經過南北極點,與地球的經圈重合,將所有緯線平分為兩部分,一半位於晝半球,另一半位於夜半球,所以這一天全球晝夜幾乎相等(請參考示意圖1左下圖)。

在秋分(太陽到達黃經180°)這一天,太陽再度直射赤道,晨昏線同樣經過南北極點,與地球的經圈重合,將所有緯線平分為兩部分,所以說「春分秋分,晝夜平分」。

所不同的是,在北半球春分過後,太陽直射點逐漸向北移動,太陽輻射逐漸增多,天氣一天天變暖,同時白晝漸長,黑夜漸短;秋分過後,太陽直射點逐漸向南移動,太陽輻射逐漸減少,天氣一天天變冷,同時白晝漸短,黑夜漸長。

南半球剛好相反。

(摘自《北京天氣漫話》)

點擊↓↓↓「閱讀原文」可以在天氣網上看到更多內容。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秋分者,故晝夜均而寒暑平

秋分(Autumnal equinox),農曆二十四節氣中的第十六個節氣,時間一般為每年的公曆9月22~24日。南方的氣候由這一節氣起才始入秋。一是太陽在這一天到達黃經180°(秋分點),太陽幾...

秋分之日晝夜等長

秋分農曆二十四節氣中的第十六個節氣,時間一般為每年的9月22~24日。南方的氣候由這一節氣起才始入秋。一是太陽在這一天到達黃經180度,直射地球赤道,因此地球絕大部分地區這一天24小時晝夜均分,...

2017高考地理必備4大知識點

1、巧記太陽活動對地球的影響黑子和耀斑增多時,會發出強烈的射電,干擾地球電離層,影響地面的無線電短波通信。耀斑和太陽風放射出的高能帶電粒子流,衝擊地球磁場,使磁針不能正確指示方向,產生「磁暴」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