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在翼城——綿山
文章推薦指數: 80 %
綿山位於縣城西北5公里處,海拔869.6米,面積1280畝,因在廣袤平緩的田疇中拔地而起,突兀屹立,故名孤堆坡山;又因遠望宛若一個倒扣的大鍋,也叫覆釜山。
當地人多稱它為綿上。
綿山是晉國大夫介子推(亦名介之推,介推)與其母隱居罹難之處。
春秋五霸之一的晉文公重耳為公子時,被驪姬所害,逃亡他國。
當時,跟隨他的有賢士五人,即狐偃、趙衰、胥臣、魏犨、顛頡。
介子推雖不在五賢士之列,但他對重耳忠心耿耿。
在五鹿(衛邑,在今河南濮陽南)時,食物斷絕,重耳飢餓難忍,幾乎暈了過去。
介子推便從自己的大腿上割下一塊肉,用火烤熟了送給重耳吃,即史載「刮肉奉君」的故事。
19年後,重耳回國做了國君,對那些和他同甘共苦的臣子大加封賞,唯獨忘了介子推。
介子推的好友解張憐惜介子推的這一遭遇,便在宮門上懸筆寫下了「龍欲上天,五蛇為輔,龍已升雲,四蛇各入其宇,一蛇獨怨,終不見所處」的話。
晉文公猛然憶起舊事,自覺心中有愧,於是馬上差人去請介子推上朝封官受賞。
可是,差人去了幾趟,介子推都不來。
晉文公只好親自去請。
晉文公來到介子推家,見大門緊閉,原來他已經背著老母躲進了綿山。
晉文公讓御林軍上綿山搜索,沒有找到。
於是,有人出了個主意說,介子推是一個孝子,不如放火燒山,為了他母親,他會自己走出來的。
晉文公便下令放火燒山。
不料大火燒了3天3夜,仍不見介子推出來。
等到大火熄滅後,晉文公又帶人到山上一看,介子推母子倆抱著一棵燒焦的大柳樹已經死去了。
晉文公對著介子推的屍體哭拜一陣,安葬遺體時,發現介子推用背堵著柳樹上的洞,洞裡好像有什麼東西,掏出一看,原來是片衣襟,上面題了一首血詩:「割肉奉君盡丹心,但願主公常清明。
柳下作鬼終不見,強似伴君作諫臣。
倘若主公心有我,憶我之時常自省。
臣在九泉心無愧,勤政清明復清明。
」晉文公看後十分傷心,便將血書藏人袖中,然後把介子推和他的母親分別安葬在那棵燒焦的大柳樹下。
為了紀念介子推,晉文公下令把綿山改為「介山」,在山上建立祠廟,並把放火燒山的這一天定為寒食節,曉諭全國,每年這一天禁忌煙火,只吃寒食。
第二年寒食節的第二天,晉文公領著群臣素服徒步登山祭奠介子推。
行至墳前,只見那棵老柳樹死而復活,晉文公望著復活的老柳樹,像看見了介子推一樣。
他走到樹前掐了幾條柳枝,編了一個柳圈戴在頭上,不禁想起介子推要他歸國後做清明國君的話,又一次老淚縱橫。
祭掃後,晉文公把復活的老柳樹賜名為「清明柳」,又把這天定為清明節。
此後,寒食節、清明節成了全國百姓的隆重節日。
每逢寒食日,人們即不再做飯而改吃冷食。
後來,由於清明節與寒食節只相差一天,漸漸合二為一。
人們之所以祭奠介子推,是因為介子推身上的那種輕生死,重名節;輕功利,重義節;輕物慾,重氣節的價值觀念,時至今日仍是晉文化品質中最高潔的內核。
綿山原來佳禾繁茂,花木蒼翠,幽徑罅屈,風光十分秀麗。
清晨,太陽升起時,濃霧似煙如海纏腰緩緩移動,從遠處眺望,綿綿延延,很是迷人。
綿山頂上建有武當廟,廟背後建有觀音堂,半山建有黑虎殿,山下建有介子推祠。
其中,介子推祠規模最大,有正殿、中殿、後殿、戲台、大門和廂房,占地20餘畝。
每年三月初三寒食節前後,綿山逢廟會,商賈如雲,遊人如織,善男信女祈子求福,香菸繚繞,滿山遍野都是布施錢。
可惜,這些建築都毀於戰亂。
20世紀90年代,封壁村重新開發綿山,廣植樹木,建起山門,築成萬米圍牆,鋪設了500多個台階,重新修建介子推祠和娘娘殿。
介子推祠「重修介先生祠碑記」為明成化十八年(1482)撰刻,碑長2米,寬O.8米,由鄉貢進士張志成撰文,逸士吉安寧書丹。
2006年,綿山風景區總體規劃經省旅遊部門批覆,開始實施建設,並首先在山頂建起了潔侯祠,祠內塑有介子推像,繪有大幅壁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