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其他行星上看日出是怎樣一種體驗?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一成不變的事物就很無聊嗎?

可是十年過去,一輩子過去,一代人、一個世紀甚至五萬年過去,我們還是很容易被每天的日出日落打動啊。

認真地觀看一場日出,很重要。

水星日出 SUNRISE ON MERCURY

它是距離太陽最近的行星,極熱,公轉速度極快,表面上都是坑坑窪窪的環形山,照片看起來跟月球非常相似。

沒有天然衛星,沒有真實的大氣層,真的是非常枯燥的一顆星星。

但在日出時,有極其特殊的景觀:天幕永遠保持黑暗,空中的太陽比在地球上看大將近三倍;熾熱的火球在向上攀升的過程中,時而會停下來,往地平線回落一會兒,再停止,繼續上升;這個過程會持續非常非常久,也許是地球上的好幾天。

如果不了解水星繞轉的特殊軌道,這樣的奇觀會讓人感覺在體驗錯亂的時間序列,甚至以為自己見證了時光倒退。

金星日出 SUNRISE ON VENUS

如果要視覺化地獄,大概就是金星的樣子。

它有著濃厚的大氣層,幾乎都是二氧化碳,雖然不比水星靠近太陽,卻因為失控的溫室效應成為太陽系內最熱的行星。

厚重的硫酸雲在空中翻滾,阻擋任何來自外太空的可見光抵達金星表面——這顆類地行星的表面是一片乾燥的荒漠,火山滾滾,岩漿不斷破壞和改變地貌。

關於金星還有一件有趣的事:金星的自轉速度只有 6.4 千米/小時,相當於每秒 1.8 米——以這個速率,你完全可以在金星的赤道上快步行走,造成時間停滯的效果,或者至少可以讓太陽在空中的位置保持不變。

也正是因為這個極慢的自轉,在金星上你會看見太陽從西邊升起,然後從東邊落下,經過相當於地球上 59 天的漫長黑夜後,再從西邊升起。

不過,還記得那些厚重、不透明、又電閃雷鳴的雲層嗎?站在地面上你是看不到太陽的。

火星日出 SUNRISE ON MARS

這是唯一一顆我們真的有見證並拍下日落照片的星球。

↑ Sunset photographed from Gale Crater by the Mars Curiosity rover on April 15, 2015.

火星距離太陽比地球要遠得多,陽光輻射量只相當於地球上一個多雲的下午,加上大氣稀薄,所以火星的夜晚異常寒冷。

天空中的太陽只有地球上的 5/8 大小,地球看起來則只是一顆比較明亮的星星——火星應該想不到這上面依賴氧氣和水生存的生物,正打算把草木不生的這裡當成下一個家園吧。

火星一天的時長跟地球接近,所以未來在上面生活的太空人可以很快適應晝夜節奏,只是會從日出日落灰暗又離奇的光澤中感受到外星氣息。

暗粉色天空源自於大氣中永遠存在的細塵顆粒,當太陽接近地平線時,光線穿過最深的大氣塵埃,散發出暗沉的藍色。

木星日出 SUNRISE ON JUPITER

雖然沒有拍攝到的照片,但科學家們通常假設木星的天空是暗沉的藍色,只有不到地球上 1/4 大小的太陽被多彩的雲層遮蓋,還有藍色、棕色或紅色的陰霾——前提是,如果你真的能安然穿越上層大氣,站在這顆氣態行星的「地面」上抬頭望天。

反正投向木星的伽利略號探針只在木星大氣里堅持了不到一個小時,最終不敵與大氣摩擦產生的極強高溫高壓,以及狂躁的木星風暴,壯烈地燒毀。

所以,還是漂浮在大氣上方觀看日落比較安全。

純黑的天幕背景相襯,小小的太陽帶著明顯的光圈,木衛一(看起來比地球上的滿月還要大一點)、木衛二、木衛三和木衛四會是天空中顯眼的存在,足以完全覆蓋太陽。

因為擁有 69 顆已確認的天然衛星,同時是太陽系內擁有最大衛星系統的行星,所以在木星上看到一場日食,並不是多麼稀罕的事。

土星日出 SUNRISE ON SATURN

從剛剛「自殺」的卡西尼號最後的任務圖像來看,土星上層大氣中的天空也是藍色的,可能在雲層的遮蓋下變黃,隨著軸向產生漸變。

因為有巨大的星環存在,土星的日出應該是太陽系顏值最高的日出了。

畫星環是一件非常費力的事——它們層層疊疊、細枝末節地堆在一起,卻最終呈現出規律的美感。

在土星上不同的位置都能看到貫穿半球的震撼星環,但截面可能完全不同,比如在土星赤道上看到會是一條奇異的「細線」。

氣態行星也是一種特殊的存在,雖然土星體積是地球的 1300 多倍,但平均密度比水還要小,僅有 0.7 克/立方厘米:這意味著,假如你把土星放進水裡(不要問我去哪裡找那麼大面積的水),它會浮在水面上!

天王星日出 SUNRISE ON URANUS

天王星的天空應該是一種淡藍色,如果是站在星球表面上(而不是漂浮在空中),你並看不到星環,因為天王星環非常薄和黯淡。

它的自轉軸最為奇特——幾乎可以說,是「躺」在軌道平面上的,這也使得天王星像球一樣傾倒滾動,而不同於其他行星自轉軸相對於太陽系軌道平面朝上。

舉一個形象的例子,從地球看向土星是像符號「ø」這樣的,而看向天王星,它和它的星環則是像符號「☉」,還有遍布的衛星像環繞著鍾運轉的指針。

這也造成毫無驚喜、漫長又磨人的季節更替:在每一個極點上,都會有被太陽持續的照射 42 年的極晝,然後是 42 年的極夜。

海王星日出 SUNRISE ON NEPTUNE

這是太陽系最外沿的一顆行星了,它的藍色比同樣身為冰巨星的天王星更深更艷一點,空中的太陽從這裡看起來不過一顆平凡的亮星。

海王星暗淡的天藍色星環非常不穩定,也許再過一個世紀左右就會消失——放在誕生了 46 億年的地球時間尺度里來說,我們能恰好見證海王星環的存在,已經是個了不起的緣分。

冥王星日出 SUNRISE ON PLUTO

猶豫了很久要不要畫冥王星,最終還是畫了——它是曾經的太陽系十大行星里唯一擁有大量粉絲的一顆,我一直為這點介懷。

冥王星所處的柯伊伯帶,已經離太陽太遠了,光線需要平均 5.5 小時才能到達這裡,但仍然送來了光亮,這個冰冷的世界並不是一片漆黑,最明亮的正午比滿月的地球夜晚還要亮堂 400 多倍。

由於大氣中含有很多氮、甲烷和一氧化碳,當靠近太陽時,輸送來的熱量會把行星表面的冰塊烘暖,升華成氣體,最終產生一層明顯的藍色陰霾。

冥王星和衛星卡戎彼此潮汐鎖定,它們永遠都以同一副臉孔面對對方,每 124 年彼此互相遮擋一次太陽,來一場持續 3.2 天的日全食。

不要再擔心冥王星了,它永遠有卡戎相伴啊。

地球日出 SUNRISE ON EARTH

我們以前被誤導了。

未來某日,更加錯綜複雜、廣袤無垠的世界或許會在我們面前展露,到那一天,我們終將認識到,現在我們所知的,或者說我們認為自己所知的,與那更加宏大的整體相比,只不過是一點兒微不足道的碎片而已。

讀著科幻作家作家艾薩克·阿西莫夫的這句話,研究遍了太陽系其他行星的天空與日出,再仔細審視我們生存的這顆星球,會有異樣的感受。

原來那些我們習以為常、覺得不能再普通了的事物,竟然是如此特別——這樣大小的太陽,閉上眼睛感受到的光感、溫度,漂亮的雲層,變化形態的月亮。

「一定是有什麼特殊的原因。

我這幾天常常這麼想,如果沒有進化出智慧生命來見證這個神奇的世界,神奇的時間和空間,這個不知什麼目的而誕生的廣闊世界,那麼宇宙該有多寂寞啊。

一個人僅僅擁有此生此世是不夠的,他還應該擁有一個詩意的世界。

如果你喜歡這套日出書籤,我特別導出了純圖片的壁紙版,給需要的人!私信小編回復「日出」即可!或者在下方評論區留言。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在八大行星上看日出,竟然是這個樣子,美呆了

不同的行星上的日出是什麼樣子的如果沒有太陽,我們無法想像地球上的生命會怎麼樣。我們都看到了多麼難以置信的日出和日落——這是你無法將視線從別處移開的東西。但你有沒有試過想像一下,從我們太陽系的不同...

太陽系的奧秘(圖)

宇宙是一切空間和時間的總合。太陽系只是浩瀚宇宙中的一小部分,太陽系是以太陽為中心,和所有受到太陽的引力約束天體的集合體。我們所存在的一個時空連續系統,包括其間的所有物質、能量和事件。對於這一體系...

走進太陽系的行星世界(圖)

「行星 」一詞的 由來已無從考證,在古希臘語中意謂「流浪者」,中國古代稱之為「五行」、「遊星 」、「惑星 」等等。這些稱呼形象地表現了行星 在天穹「四處流浪」的 特徵,以區別固定不動的 恆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