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我多年的裝逼理論 中秋月不圓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我國自古以來就有賞月的習俗,因此也成了很多文人墨客筆下的常客,對於他們來說,賞月是一件雅事,舉杯邀明月,對影成三人。

到如今,賞月似乎早已經成了國人刻在骨子裡的執著。

然而很多人並不知道為什麼中秋的月亮是圓的,這裡面牽扯了很多的科學知識,趁今夜朗風清月,筆者帶你一同感受一下大自然的奧妙。

中秋月圓簡單概括就是月球會繞著地球公轉,而站在地球上的人觀看月球被太陽照射的表面角度在改變而形成的。

那麼月球到底是怎麼運動的呢?

月球是一個沒有空氣和液態水以及生命的荒涼星球,它的表面凹凸不平,肉眼也只能看到的它反射的亮度。

而月面的地形主要是環形山、月海、山脈、月面輻射紋、月谷等組成。

而在人類的歷史,月球的每一次變化都能引起人們廣泛的關注,因為迷信,但從科學的角度來講,為了能更好地賞月,觀賞者非常有必要了解下月球運轉的規律、月相的成因、月面地形等特徵。

月相的成因

首先來講,月球本身並不發光,而它的光源是藉助於太陽光的照亮反射出去,而朝著太陽的那面永遠是明亮的,背著太陽的那面則是黑暗的。

由於月球繞地球運動,而地球又是繞著太陽運動,於是日、地、月之間的位置不斷的變化,當月球的黑暗面完全對著地球的時候,月球也就看不到了,當少部分的太陽光面對著地球時,能看到彎月如釣,當整個太陽光面對著地球時,便可以看到滿月如盤。

而月球的形狀取決於月球的年齡,通俗點講就是上次新月所經過的天數,所以,月相的成因與月相循環的變化規律相關,了解了這個原理,你也就能預知每個夜晚的月相了,也能夠明白月相變化與日月食的產生的關係。

具體運動規律

由於月亮是圍繞地球運行的一顆衛星,它既不發熱,也不發光。

在黑暗的宇宙空間裡,我們能看到看到它也是因為反射太陽光的結果。

月亮在繞地球運動的過程中,它和太陽、地球的相對位置不斷發生變化。

當它轉到地球和太陽中間的時候,月亮正對著地球的那一面,陽光被地球擋住,月亮沒有陽光的照射,所以,這時候我們是看不到月亮的,這時候的月亮是新月,叫做朔。

新月以後兩三天,月亮沿著軌道慢慢地轉過一個角度,它向著地球一面的邊緣部分,逐漸被太陽光照亮,於是我們在天空中就看到一鉤彎彎的月牙了。

等到第七八天,月亮向著地球的這一面,有一半照到了太陽光,於是我們在晚上就看到半個月亮,這就是上弦月。

上弦月以後,月亮逐漸轉到和太陽相對的一面去,等到月亮完全走到和太陽相對的一面時,也就是月亮向著地球的這一面全部照到太陽光的時候,我們就看到一個滾圓的月亮,這就是滿月,叫做望。

滿月以後;月亮向著地球的這一面,又有一部分慢慢地照不到太陽光了,於是我們看到月亮又開始漸漸地變「瘦」。

滿月以後七八天,在天空中又只能看到半個月亮了,這就是下弦月。

下弦月以後,月亮繼續「瘦」下去。

過了四五天,又只剩下彎彎的一鉤了。

之後,月亮慢慢地變得完全看不見,新月時期又開始了。

如此周而復始,所以形成了每年中秋節月圓之景。

另外,在沿海地區,有時候還會發生潮汐現象,這是一種在月球和太陽引力作用下形成的海水周期性漲落現象。

月球對地球海水有吸引力,地球表面各點離月球的遠近不同,正對月球的地方受引力大,海水向外膨脹;而背對月球的地方海水受引力小,離心力變大,海水在離心力作用下,向背對月球的地方膨脹,也會出現漲潮,故一天有兩次漲潮。

雖然太陽質量大,但它離地球比月亮到地球的距離遠,所以,潮汐現象,主要是由於地月吸引力形成。

俗話說的好,十五的月亮十六圓,但今年的月亮有點特別,根據天文學家的計算,今年月亮最圓的時候不是八月十五,更不是八月十六,而是農曆的八月十七的3時05分。

所以只要懂得這些規律,了解了科學賞月所必備的這些天文知識,中秋之際必將有助於大家更好更科學地觀賞明月。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月相變化圖,月相變化規律是怎麼樣

古人有言,「人有悲歡離合,月陰晴圓缺」,充滿了一種傷感的浪漫色彩。但是處於21世紀科技時代的我們,對於月的陰晴圓缺之相必定要考究一番,才能對月亮這個遙遠的星球神秘的面紗有所了解。下面是外星奧秘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