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陽系,你知道的那些還不夠多!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太陽系,你知道的那些還不夠多!

太陽系中太陽為中心,和所有受到太陽的重力約束天體的行星系統:8顆行星、已知173顆衛星、5顆矮行星和數以億計的太陽系小天體。

這些小天體含有小行星、柯伊伯帶的天體、彗星和星際塵埃。

太陽系包括:太陽,4顆類地內行星,許多小岩石構成的小行星帶,4顆滿氣體巨大外行星和充滿冰凍小岩石,稱為柯伊伯帶的第二個小天體區。

而在柯伊伯帶之外黃道離散盤面和太陽圈,屬於奧爾特雲(假設)。

太陽系內的行星外擴是水星、金星、地球、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和海王星。

在太陽系外側的行星還被由塵埃和許多小顆粒構成的行星環環繞著。

除地球外,在地球上肉眼可見的行星中文名稱以五行為名。

銀河系是一個棒旋星系, 直徑十萬光年,包羅一千億到四千億恆星。

太陽是銀河系較典範的恆星,位於分支懸臂獵戶臂上,離銀河系中央有2.61萬光年,太陽系移動速率約240㎞/s,2.26億年轉一圈。

太陽系中的八大行星都位於差未幾統一平面的近圓軌道上運行,朝統一偏向繞太陽公轉。

除金星以外,其他行星的自轉偏向和公轉偏向雷同。

彗星的繞日公轉偏向多數雷同,多數為橢圓形軌道,一樣通常公轉周期比力長。

軌道圍繞太陽的天體被分為三類:行星、矮行星和太陽系小天體。

行星是圍繞太陽且質量夠大的天體。

太陽系的主角是位居中央的太陽,它是一顆光譜分類為G2V的主序星,擁有太陽系內已知質量的99.86%,並以引力主宰著太陽系 。

木星和土星,是太陽系內最大的兩顆行星,又占了剩餘質量的90%以上,還不知道會占據幾多百分比的質量。

太陽系內重要天體的軌道,都在地球繞太陽公轉的軌道平面(黃道)的相近。

行星都非常靠近黃道,而彗星和柯伊伯帶天體,通常都有比力顯著的傾斜角度。

圍繞著太陽活動的天體都服從開普勒行星活動定律,軌道都因此太陽為,核心的一個橢圓,而且越靠近太陽時的速率越快。

行星的軌 道靠近圓形,但很多彗星、小行星和柯伊伯帶天體的軌道則是高度橢圓的,乃至會呈拋物線型。

太陽系的形成和演化始於46億年前一片巨大分子雲中一小塊的引力坍縮。

大多坍縮的質量會合在中央,形成了太陽,別的部門鋪平並形成了一個原行星盤,繼而形成了行星、衛星、隕星和其他小型的太陽系天體體系。

好像太陽和行星的出生一樣,它們終極將死亡。

約莫50億年後,太陽會冷卻並向外膨脹凌駕如今的直徑很多倍(成為一個紅巨星),拋去它的外層成為行星狀星雲,並留下被稱為白矮星的恆星屍骨。

在迢遙的將來,太陽的圍繞行星會漸漸被顛末的恆星的引力捲走。

它們中的一些會被毀失,另一些則會被拋向星際間的太空。

終極,數萬億年之後,太陽終將會獨自一個,不再有別的天體在太陽系軌道上。

內太陽系

內太陽系便是靠近太陽的這一地區,重要是由矽酸鹽和金屬構成的。

水星

水星是最靠近太陽(0.4 天文單元),也是最小(0.055地球質量)的行星,沒有衛星。

它僅知的地質特性,除了撞擊坑外,包羅被太陽風轟擊出的氣體原子,只有微不敷道的大氣。

金星

金星(0.7 天文單元)的體積與地球相似(0.82地球質量),沒有衛星。

它和地球一樣有厚厚的矽酸鹽地幔困繞著焦點,另有濃重的大氣層和內部地質運動的證據。

但是,它的大氣密度比地球高90倍,並且非常乾燥,此中重要包羅二氧化碳和少少量的氮。

它是顆炙熱的行星,外貌的溫度460到470C,很大概是大氣層中有大量的溫室氣體造成的。

地球

地球(1 天文單元),是唯一地質運動仍在連續舉行中並擁有生命的行星。

生存在地球的生物把大氣改成含有21%的自由氧氣。

它只有一顆衛星,即月球;月球也是類地行星中唯一的大衛星。

火星

火星(1.5 天文單元)比地球和金星小(0.11地球質量),只有以二氧化碳為主的淡薄大氣,它的外貌,有麋集與巨大的火山,比方奧林帕斯山,水手號峽谷有深奧的地塹,表現不久前仍有劇烈的地質運動。

火山最高高度20000米。

火星於十億年前大概曾經有很多液態水。

也有生物存在的大概性。

有人以為火星可地球化,並釀成第二個地球,但須要300-1000年多。

小行星帶

小行星是太陽系小天體中最重要的成員,由岩石與不易揮發的物質構成。

小行星帶位於火星和木星軌道之間,間隔太陽2.3至3.3天文單元,它們被以為是在太陽系形成的歷程中,受到木星引力擾動而未能聚合的殘餘物質。

小行星的標準從大至數百公里、小至微米的都有。

除了最大的穀神星之外,全部的小行星都被歸類為太陽系小天體,但是有幾顆小行星,像是灶神星、健神星,要是能被證明已經到達流體靜力均衡的狀態,大概會被重分類為矮行星。

小行星帶擁有數萬顆,大概多達數百萬顆,直徑在一公里以上的小天體。

小行星帶的總質量仍舊不大概到達地球質量的千分之一。

直徑在10至10−4 米的小天體稱為流星體

智神星

智神星是第二大的小行星,僅次於穀神星,體積介於穀神星和灶神星之間的過渡性。

穀神星

穀神星(2.77天文單元)是主帶中最大的天體,也是主帶中唯一的矮行星。

它的直徑近1000公里,因此自身的重力已足以使它成為球體。

灶神星

灶神星(4 Vesta)是第四顆被人類發明的小行星,也是小行星帶質量最高的天體之一,灶神星的直徑約為483公里,質量預計到達全部小行星帶天體的9%。

同時,灶神星的外貌比不幼年行星光明,成為唯一顆可在地球上可以肉眼看到的小行星。

小行星群

在主帶中的小行星可以依據軌道元素分別成幾個小行星群和小行星族。

小行星衛星是圍繞著較大的小行星運轉的小天體,在主帶中也有彗星,可能地球上水的來源。

特洛依小行星的位置在木星的L4或L5點(在行星軌道火線和後方的不穩固引力均衡點),不外「特洛依」這個名稱也被用在其他行星或衛星軌道上位於拉格朗日點上的小天體。

外太陽系

木星

木星(5.2 天文單元),重要由氫和氦構成,質量是地球的318倍,也是其他行星質量總和的2.5倍。

木星的豐沛內熱在它的大氣層造成一些類似恆星的特性,比方雲帶和大紅斑。

木星已經被發明的衛星有67顆,最大的四顆,甘尼米德、卡利斯多、埃歐、和歐羅巴,表現出雷同類地行星的特性,像是火山作用和內部的熱量。

甘尼米德比水星還要大,是太陽系內最大的衛星。

而歐羅巴被以為存在海。

土星

土星(9.5 天文單元),由於有顯著的環體系而聞名,它與木星非常相似,比方大氣層的布局。

土星不是很大,質量只有地球的95倍,它有61顆已知的衛星,泰坦和恩塞拉都斯,擁有巨大的冰火山,表現出地質運動的標記。

泰坦比水星大,並且是太陽系中唯一現實擁有大氣層的衛星。

天王星

天王星(19.6 天文單元),是最輕的生手星,質量是地球的14倍。

它的自轉軸對黃道傾斜到達90度,因此是橫躺著繞著太陽公轉,在行星中非常奇特。

在氣體巨星中,它的焦點溫度最低,只輻射非常少的熱量進入太空中,天王星已知的衛星有27顆,最大的幾顆是泰坦尼亞、歐貝隆、烏姆柏里厄爾、艾瑞爾、和米蘭達。

海王星

海王星(30 天文單元)固然看起來比天王星小,但密度較高使質量仍有地球的17倍。

他固然輻射出較多的熱量,但遠不及木星和土星多。

海王星已知有13顆衛星,最大的崔頓仍有活潑的地質運動,有著噴發液態氮的間歇泉,它也是太陽系內唯一逆行的大衛星。

在海王星的軌道上有一些1:1軌道共振的小行星,構成海王星特洛伊群。

半人馬群

半人馬群是散布在9至30 天文單元的範疇內,也便是軌道在木星和海王星之間,雷同彗星以冰為主的天體。

外海王星區

在海王星之外的地區,仍舊是未被探測的寬大空間。

這片地區彷佛是太陽系小天體的天下(最大的直徑不到地球的五分之一,質量則遠小於月球),重要由岩石和冰構成。

柯伊伯帶

柯伊伯帶,最初的情勢被以為是由與小行星巨細相似,但重要是由冰構成的碎片與殘骸構成的環帶,擴散在間隔太陽30至50 天文單元之處。

這個地區被以為是短周期彗星,像是哈雷彗星,的泉源。

它重要由太陽系小天體構成,但是很多柯伊伯帶中最大的天體,比方妊神星、鳥神星被歸類為矮行星,別的創神星、伐樓拿、和厄耳枯斯等也大概被歸類為矮行星。

冥王星和卡戎

冥王星(均勻間隔39天文單元)是一顆矮行星,也是柯伊伯帶內已知的最大天體之一。

當它在1930年被發明後被視為第九顆行星,直到2006年才被界說為矮行星。

冥王星的軌道對黃道面傾斜17度,與太陽的間隔在克日點時是29.7天文單元(在海王星軌道的內側),遠日點時則到達49.5天文單元。

現在還不確定卡戎,是不是冥王星的衛星,是否應被歸類為現在以為的衛星照舊屬於矮行星,由於冥王星和卡戎互繞軌道的質心不在任何一者的外貌之下,形成了冥王星-卡戎雙行星體系。


太陽系還有很多沒有介紹到,諒解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冥王星:134340號小行星

鄭永春國家天文台月球與深空探測研究部、中國科學院月球與深空探測重點實驗室副研究員首屆香江學者,中國科學院青年創新促進會優秀會員,國家科普專家

曾經的第九大行星,會再次成為行星嗎?

1930年,天文學家在太陽系內發現了第一個超越海王星的新世界——冥王星(pluto)。過去,有許多人在最初接觸天文學知識時,都被告知冥王星是太陽系的九大行星中離太陽最遠、最孤單的那顆,想必它也因...

關於我們太陽系常見的一些問題

太陽系是一個受太陽引力約束在一起的系統,包括太陽以及直接或間接圍繞太陽運動的天體。在直接圍繞太陽運動的天體中,最大的八顆被稱為行星,其餘的天體要比行星小很多,比如矮行星、太陽系小行星和彗星。軌道...

太陽系之旅~柯伊伯帶 之 矮行星

「一個又一個稀鬆平常的存在,在其背後的都是一個又一個連續不斷的奇蹟」。by 麥哲倫的詩歌歡迎翻開簡易宇宙說明書,一本通俗易懂,居家必備的解悶手冊。

太陽系邊疆傳奇——柯伊伯帶與奧爾特雲

科學家在太陽系邊疆發現了一個又一個令人吃驚的天體,當人們對它們是不是太陽系的行星喋喋不休地爭論時,是否曾想過:那一個又一個的天體是怎麼冒出來的呢?那晦暗陰冷的遙遠地帶又發生了什麼呢?現在,科學家...

太陽系是以太陽為中心

太陽系是以太陽為中心,和所有受到太陽的引力約束天體的集合體:8顆行星、至少173顆已知的衛星、幾顆已經辨認出來的矮行星(冥王星、穀神星、鬩神星(齊娜)、妊神星和鳥神星)和數以億計的太陽系小天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