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水中的「黃道吉日」,是什麼意思?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黃道吉日」一詞在中華民俗文化中出現的頻率是非常高的,在民間生活活動中,我們經常聽到或看到結婚、殯葬、祭祀、入伙、商務合作、建房動土、出差旅遊等等,都要查找「黃道吉日」來使自己辦事順利。

什麼是「黃道吉日」呢?

「黃道」本是古代天文學的一個名詞,黃道是地球圍繞太陽公轉的運行軌道。

其天文理論起源於古巴比倫,後傳入古希臘,公曆紀元左右從希臘傳入印度,在隋唐時期隨著佛經的翻譯傳入了中國。

而當時中國天文曆法已經有了發展成熟的二十八宿星象體系,因此黃道十二宮傳入之後,對中國傳統天文學並沒有產生多大的影響。

直到明朝末,基督教傳教士把大量西方天文學介紹進中國,黃道十二宮才逐漸被廣泛應用。

正好黃道十二宮星座分部的位置,和中國的太陽曆,(夏曆,也是民間所說的陰曆,農曆)的二十四節氣、二十八宿的分布是一樣,也正是這個相同,黃道十二宮才融入了中國的天文學之中。

而中國天文星象學體系的形成,本身就是建立在古代占星術理論上的,所以黃道十二宮的概念也就順理成章的為占星術所用了。

他不單只為占星術所用,同時也為農耕,氣象預測等發揮了很大的作用。

其實「黃道吉日」在很大的意義上是從氣象預測上來解釋的,試想一下,當結婚、殯葬、商務合作、建房動土、出差旅遊等活動進行時,風雨雷電,甚至自然災害的發生會是什麼樣的結果呢?沒有任何人願意發生這樣的事情吧。

「吉日」一詞,也並非帶有迷信的含義,他是代表了對一切美好事物的一種願景,這也是無可厚非的。

至於《老皇曆》上所指導的看病、做衣服,甚至連洗澡、理髮都要找好日子,那就大可不必遵循了。

因為那已是過去式了,在傳統文化中也確實有一些糟粕,我們在繼承和發揚傳統文化的時候,應該取其精華,去其糟粕。

古為今用,洋為中用。

而「黃道吉日」也正是中西合璧的範例。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