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天就是大暑了 農民菌來說說關於二十四節氣你不知道的事
文章推薦指數: 80 %
度娘的解釋大暑是農曆二十四節氣之一,太陽位於黃經120°。
大暑期間,中國民間有飲伏茶,曬伏姜,燒伏香等習俗。
《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中說:「大暑,六月中。
暑,熱也,就熱之中分為大小,月初為小,月中為大,今則熱氣猶大也。
」其氣候特徵是:「斗指丙為大暑,斯時天氣甚烈於小暑,故名曰大暑。
」大暑節氣正值「三伏天」里的「中伏」前後,是一年中最熱的時期,氣溫最高,農作物生長最快,同時,很多地區的旱、澇、風災等各種氣象災害也最為頻繁。
-
既然說了大暑,那麼小編就給大家腦補一下,什麼叫做二十四節氣。
二十四節氣是我國祖先長期生產實踐的產物,它總結了天文、氣象和農業之間的相互關係,反映了季節、寒暑、天氣的變化,是我國勞動人民智慧的結晶。
地球一年(365天5時48分46秒)繞太陽公轉一周,我們從地球上看成太陽一年在天空中移動一圈,太陽這樣移動的路線叫黃道。
太陽在黃道上的位置用黃經度量。
春分、秋分,黃道和赤道平面相交,此時黃經分別為0度、180度,太陽直射赤道上,晝夜相等。
夏至,太陽直射北緯23.5度,黃經90度,北半球白晝最長。
冬至,太陽直射南緯23.5度,黃經270度,北半球白晝最短。
春分和秋分正處春、秋兩季中間,夏至和冬至正處夏、冬兩季中間。
這樣一年可用春分、夏至、秋分、冬至劃分為4段,如將每段再分成6小段,太陽在黃道上移動15度,每小段約15天左右,全年就可分為24小段,農曆上稱太陽在黃道上從0 度起算,每15度為一節氣,全年共有二十四節氣。
綜觀節氣同天文、氣象和農時的關係──
反映四季變化的有8個:立春、春分、立夏、夏至、立秋、秋分、立冬、冬至。
反映氣溫變化的有5個:小暑、大暑、處暑、小寒、大寒。
反映天氣現象的有7個:雨水、穀雨、白露、寒露、霜降、小雪、大雪。
反映物候的有4個:驚蟄、清明、小滿、芒種。
由於二十四節氣是根據太陽直射地球上的某些緯度為出發點,所以它屬於陽曆的範疇,每個節氣和陽曆的一定日期基本對應。
如下所示:
小寒 1月5日或6日────氣候已比較寒冷
大寒 1月20日或21日───最冷時節
立春 2月3日或4日────春季開始的意思
雨水 2月18日或19日───降水開始
驚蟄 3月5日或6日────開始響雷,冬眠的動物復甦
春分 3月20日或21日───春季的中間,晝夜平分
清明 4月4日或5日────氣溫溫暖,天氣清和明朗
穀雨 4月19日或20日───降雨量增多,對穀物生長有利
立夏 5月5日或6日────夏季開始的意思
小滿 5月20日或21日───麥類等夏熟作物顆粒逐漸飽滿
芒種 6月5日或6日────芒種芒種,麥類等有芒作物成熟
夏至 6月21日或22日───夏天到,白天最長,夜晚最短
小暑 7月6日或7日────正當初伏前後,氣候開始炎熱
大暑 7月22日或23日───一年中最炎熱的時節
立秋 8月7日或8日────秋季開始,氣溫逐漸下降
處暑 8月22日或23日───「處」有躲藏、終止的意思,表示炎熱即將過去
白露 9月7日或8日────此時節,因夜間較涼,空氣中水氣往往凝成露水
秋分 9月22日或23日───秋季的中間,晝夜平分
寒露 10月7日或8日 ───氣溫明顯降低,夜間露水很涼
霜降 10月23日或24日 ──開始降霜
立冬 11月7日或8日 ───冬季開始的意思
小雪 11月22日或23日 ──開始降雪
大雪 12月6日或7日 ───降雪較大
冬至 12月21日或22日 ──進入「數九」寒天,晝短夜長
公基:中國的二十四節氣,你了解了嗎
2016年11月30日,中國申報的「二十四節氣——中國人通過觀察太陽周年運動而形成的時間知識體系及其實踐」列入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名錄,截止目前列入《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
〖知識篇〗二十四節氣你了解多少?進來漲知識吧!
中國古代利用土圭實測日晷,將每年日影最長定為「日至」(又稱日長至、長至、冬至),日影最短為「日短至」(又稱短至、夏至)。在春秋兩季各有一天的晝夜時間長短相等,便定為「春分」和「秋分」。在商朝時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