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春,人日,開工頭天,難得湊一起,還不奮起來,其實這才是春節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2017年立春在2月3日的23時34分。

立春,農曆二十四節氣中的第一個節氣。

立春是從天文上來劃分的,即太陽到達黃經315°時。

立春也是中國民間重要的傳統節日之一。

古籍《群芳譜》對立春解釋為:「立,始建也。

春氣始而建立也。

「立」是「開始」的意思,立春,是冬的結束,也是春的起始。

自秦代以來,中國就一直以立春作為孟春時節的開始。

所謂「一年之計在於春」,中國自官方到民間都極為重視,立春之日迎春已有三千多年歷史。

立春時天子親率三公九卿、諸侯大夫去東郊迎春,祈求豐收。

回來之後,要賞賜群臣,布德令以施惠兆民。

這種活動影響到庶民,使之成為後來世世代代的全民的迎春活動。

所謂「春節」便是「立春節」。

在古代,「春節」這一稱謂原本就是在立春這個節氣過的「歲節」,而非指現在正月初一過的「年節」。

古代春節的主題是「鞭打春牛」、祭祀春神「勾芒神」,以示春耕開始,有勸農之意。

春節打春牛風俗漢代已有,王充《論衡》中已提到「立土牛」風俗,唐宋流行開來,一直到明清仍然盛行。

宋末元初周密《武林舊事》:「(立春)前一日,臨安府進大春牛,設之福寧殿庭。

……預造小春牛數十,飾彩幡雪柳,分送殿閣,巨各隨以金銀線彩段為酬。

是日賜百宮春幡勝,宰執親王以金,余以金裹銀及羅帛為之。

系文思院造進,各垂於幞頭之左人謝。

《燕京歲時記》:「立春日,禮部呈進春山寶座,順天府呈進春牛圖,禮畢回署。

現代的春節,在古代有許多不同稱呼,在先秦時叫「上日」、「元日」、「改歲」、「獻歲」等;到了兩漢時期,又被叫為「三朝」、「歲旦」、「正旦」、「正日」;魏晉南北朝時稱為「元辰」、「元日」、「元首」、 「歲朝」等;到了唐宋元明,則稱為「元旦」、「元 」、「歲日」、「新正」、「新元」等;而清代,一直叫「元旦」或「元日」。

都是正月的第一天,但是歷代的正月的設定日期卻並不一致:

夏朝用孟春(即正月)為正月。

商朝用臘月(十二月)為正月。

周朝用十一月為正月。

秦始皇統一六國後規定以十月為正月,漢朝初期沿用秦歷。

漢武帝太初元年,即公元前104年,天文學家落下閎、鄧平等人制訂了《太初曆》,將原來以十月為歲首改為以孟春為歲首,後人在此基本上逐漸完善為我們當今使用的陰曆。

此後中國一直沿用夏曆(陰曆,又稱農曆)紀年,直到清朝未年,長達2080年。

把農曆新年正式定名為春節,是辛亥革命後的事。

中華民國北洋政府時期,由於那時要改用陽曆,為了區分農、陽兩節,袁世凱將元旦定義為西曆(公曆、陽曆)01月01日,將農曆正月初一改名為春節。

由是春節成為農曆正月初一這一年節的稱呼。

「立春節」也逐漸淡化。

在民間,傳統意義上的春節是指從臘月的臘祭或臘月二十三或二十四的祭灶,一直到正月十五元宵節(有的到十九)或二月初二「龍抬頭」。

諺語有云:過了臘八就是年。

正月十九有過燕九節、添倉節,至此花燈廟會等慶祝活動基本都結束了,年也就算過完了。

過年習俗一般認為起源於殷商時期年頭歲末祭神祭祖活動。

立春是一個時間點,也可以是一個時間段。

中國傳統將立春的十五天分為三候:「一候東風解凍,二候蜇蟲始振,三候魚陟負冰」,說的是東風送暖,大地開始解凍。

立春五日後,蟄居的蟲類慢慢在洞中甦醒,再過五日,河裡的冰開始溶化,魚開始到水面上遊動,此時水面上還有沒完全溶解的碎冰片,如同被魚負著一般浮在水面。

立春作為一個時間點,是新舊生肖屬相的轉換點。

即從立春這天起才開始算新生肖。

這要從農曆的回歸年(1回歸年 = 365.24219879日)說起。

農曆不是「陰曆」而是陰陽合曆。

節氣是農曆的太陽曆成分,是農曆用來標度太陽視運動的,依照的是精密的天文計算。

農曆二十四節氣過完一次,就是一個回歸年了。

農曆中稱作:歲實。

計算回歸年是用的春分到春分(太陽至黃經0°),是一個絕對準確天文算法計算的回歸年。

計算朔望月是用的從一個日月合朔之日到另外一個日月合朔之日,朔日是日月黃經差為0度的日子(這時月球處於太陽與地球之間。

望則是指月球與太陽的地心黃經相差 180°的時刻,這時地球處於太陽與月球之間)。

這是一個絕對準確的天文計算的朔望月。

農曆是陰陽合曆,農曆的一個月要符合朔望月(月相圓缺一次)、平均歷年也要符合回歸年。

所以農曆使用朔望月定歷月,平年十二個月,三百五十四天左右,為了讓歷月吻合月相。

這是農曆中的朔望月成分。

農曆二十四節氣和七十二候,表示四季寒暑,是農曆的太陽曆成分。

這兩者是有機統一的一個整體。

農曆使用必要時設置閏月的方式來協調這兩者之間的關係,來使農曆的日期也可以和四季掛鈎,有閏月的年份是農曆的閏年,有十三個農曆月。

三百八十四天左右。

這兩個數字,農曆平年有三百五十四天左右,農曆閏年有三百八十四天左右。

但是一個歲實是365.24219日。

那麼一個農曆平年勉強能容下二十四個節氣,有時一個平年只有二十三個節氣。

農曆閏年三百八十多天的時間,比一個歲實多了大約二十天,能容下的節氣數量肯定大於二十四個。

按照農曆計算的法則冬至日必須在十一月,從甲年冬至所在月(含)到乙年冬至所在月(不含)看有多少個農曆月,如果有十二個農曆月則是平年不置閏,如果有十三個農曆月則是閏年,需要設置閏月,安排在沒有中氣之月。

因為農曆閏年有二十五個節氣,所以次年就有可能只有二十三個節氣了,不過也有次年是二十四個節氣的情況。

這些都是非常正常的現象,絕對和凶吉無關。

因為節氣是陽曆成分,農曆是陰陽合曆需要協調朔望月和回歸年,所以才會產生這種現象了。

至於說為什麼是立春節氣(一年兩個),這其實與農曆正月的中氣有關,農曆正月的中氣是雨水,農曆臘月的中氣是大寒。

所以立春在大寒之後,雨水之前,在農曆平年只有一個立春的時候,會在正月或者臘月,在有雙立春的農曆閏年,就會在正月和臘月各有一個立春節氣。

2017年立春也是正月初七,是人日。

人日,又稱人節、人慶節、人口日、人七日等,於農曆正月初七,是古老的中國傳統節日。

傳說女媧創造蒼生,順序造出了雞、狗、豬、羊、牛、馬等動物,並於第七天造出人來。

宋高承《紀原·天生地植·人日》:「東方朔《占書》曰:歲正月一日占雞,二日占狗,三日占豬,四日占羊,五日占牛,六日占馬,七日占人,八日占谷。

皆晴明溫和,為蕃息安泰之候,陰寒慘烈,為疾病衰耗。

漢朝開始有人日節俗,魏晉後開始重視。

《太平御覽》卷三十引南朝梁宗懍《荊楚歲時記》:「正月七日為人日。

以七種菜為羹,剪彩為人或鏤金箔為人,以貼屏風,亦戴之頭鬢。

又造華勝以相遺,登高賦詩。

南北朝詩人薛道衡詩《人日思歸》:入春才七日,離家已二年。

人歸落雁後,思發在花前。

到了唐代,民間仍相當重視人日節。

高適的《人日寄杜二拾遺》詩中就有「今年人日空相憶,明年人日知何處」的感懷之句。

時至今日,也有在外的遊子在年前回家,過了人日節才能遠走他方。

人日節這天不出遠門,不走親串友,在家團聚。

人日節下午一般吃長面,也叫拉魂面。

意即過年時人都走東串西,心都野了,人日一過該準備春耕生產了。

故而吃拉魂面,把心收回來,準備春耕生產。

既是開春第一天、又是人日、且是很多單位公司的開工第一天,這麼好的日子難得湊一起了,我們還有什麼理由沉浸在所謂假期綜合症的藉口中一幅萎靡不振的樣子呢?還在懷念沒過夠的春節?或者感嘆春節乾癟了的錢包?還不振奮起十二分的精神,計劃新一年的奮鬥。

雖說傳統上年還沒過完,可是神仙們都早已開始值班了,我們有什麼理由不奮進。

天天羨慕神仙般的生活,神仙也都早結束假期了,神仙們早在初四就開始輪值了(臘月廿三或廿四送神,即是神仙們放人間年假回天庭開年終大會述職,於正月初四再度下凡繼續接受祭拜與監察人間的善惡)。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