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是親罵是愛」背後的心理分析(一)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今天和家長們討論關於教育孩子問題的時候,有個家長說道:「和孩子一起回憶小時候的事情,她記憶最深刻的竟然是我打她的那幾次。

而我完全都不記得了。

」「打是親罵是愛,不打不罵才是怪」這是老人們教育孩子時常說的一句話。

伴隨著這句話成長起來的我們,都會不由自主地在心裡想起小時候自己的父母親,雖然長大成人後已經理解了父母打我們是因為「愛」,但是小時候那種苦辣酸甜的感情只有自己知道吧。

現代社會一直在提醒大家,在親子教育中,應當杜絕打罵,否則會給孩子造成不可逆轉的心理創傷。

打罵不是真愛,放手需要勇氣。

如何培養好一個人格健康、能力發達的寶寶,讓青年父母操碎了心。

那麼是什麼原因,讓我們父母在明知道打罵的教養方式,並不能對孩子成長提供有益幫助的情況下,仍難免使用打罵的方式對待孩子呢?並且無論如何父母都很難學會真正的去愛孩子的方式呢?

一、父母的執念之「讓你變的有成就才是真的愛你」

五千年以來,中國人在自我情感表達方面都是比較婉轉和含蓄的,社會對我們的要求是理性、謙虛、寬容、孝廉等這類有益於社會和諧的性格特徵,「小家」與「大家」要和諧統一,修身治國平天下,是君子的最高追求。

我們太注重社會要求,而不去關注個人情感的需要。

我們太善於用社會成就來衡量一個人的價值。

作為一個土生土長的中國父母,他們在愛孩子的時候,也通常會以讓孩子成為一個合格的社會人為他們的愛的目標。

在這個動機下,親子教育就會變味兒,它從一個講愛的環境,變成一個講成就的環境。

愛你,是為了你好,你好的表現就是學習好、性格好、能力強,在這些前提下,我認為你一定是快樂和幸福的。

當你背離了家長的期望,讓他們有「恨特不成鋼」的憤怒時,愛就變成了另一種形式來輔助對孩子的教育,於是「打」堂而皇之的上場了,家長一般都會邊打邊憤怒的喊著:「知道我為什麼打你嗎?我是為你好!你現在不聽話,長大還能有「出息」嗎?」

總叫孩子要有出息,出息到底是個什麼鬼?!世人眼裡的「有出息」最直接的莫過功利,獲得財富、名望、知識、權利。

這種單一的價值觀與評判標準導致了很多孩子的焦慮與痛苦,這些要求,期望,有些軟,有些硬,或松或緊地纏繞在他們身上,這種壓力、承擔,從某種角度上抑制了孩子的獨立選擇與自由發展。

二、打罵的動機,是父母不願意接受「真實的孩子」

父母們對孩子的愛,發自內心,刻入骨髓。

如此深沉的愛,需要超高的情商才能夠表達出來。

孩子那麼小,不能明白父母對自己熾熱的愛,他們甚至常常會擔心父母是不是真的愛自己。

於是,孩子會有很多針對父母的「試探愛的行為」,他們會故意不按照父母的意圖做事情,故意不遵守規則等。

越是對孩子控制深的父母,越是被孩子的搗蛋行為傷害的深。

你讓我好,我偏不好,你讓我學習,我偏不學習。

這樣的孩子讓父母體驗到深深的挫敗,對孩子「辜負」自己的感情而憤怒,這複雜的情緒,讓父母變的失控,於是最有效的方法就是用暴力來打壓孩子,一方面發泄了自己的情緒,一方面讓孩子重新受到控制。

而受到控制才是最重要的。

為什麼很多青春期的孩子叛逆感特彆強?這跟父母對孩子早期的教育有很大關係,小的時候自己是不被父母誇獎的孩子,總是被暴力所壓制著情緒,等孩子長大了,自我意識就會爆發,強烈的反叛情緒就出來了。

小時候我們接受了什麼樣的教育,而長大後,我們通常也會用什麼樣的方式去對待他人,這是一個小的輪迴。

「棍棒」之下成長起來的我們,而今要不要繼續舉起「棍棒」來對我們自己的孩子呢?愛,是要讓孩子幸福,而幸不幸福是孩子自己的心理感受,與父母真的有很大關係。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