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皆禍害?關於「原生家庭」的八個坑,你踩了嗎?
文章推薦指數: 80 %
原創:心安管家 7月6日
經過媒體的廣泛傳播,原生家庭已經成為了一個廣為人知的概念。
雖然這在廣義上傳播了心理諮詢的知識,看起來是一件好事,但是隨著討論的深入,這一概念慢慢的從一個中性的詞彙變成了負面的詞彙,甚至在豆瓣上成立了一個「父母皆禍害」小組。
但是,原生家庭真的應該為我們人生中種種的不順背鍋麼?
本文總結了8種常見的和原生家庭有關的錯誤觀念。
幫助大家理解,其實人生中的有些不順,只有我們自己面對,才是真的解決問題的開始。
有些鍋,原生家庭不背。
1.性格
「要不是我爸媽,我怎麼可能如此自卑」
先天生物性,後天人際關係都影響性格
最近我碰到了一個小弟弟,他剛上初中,正在和自己的父母處於戰爭狀態。
我和他深聊了一段時間,發現他其實是一個蠻自卑的孩子,他沒有辦法和女生聊天,甚至哪怕看著女生,他都會感到害羞。他說,自己這樣的性格,都是父母的錯,如果不是他們,自己怎麼可能會這麼自卑。
原生家庭對人的性格的影響是【維吉尼亞·薩提亞】提出的。
薩提亞是從事家庭治療的專家,在1972年出版的《家庭如何塑造人》一書中,她提出,原生家庭是塑造人的「工廠」這一觀點。
薩提亞認為,一個人在原生家庭中有五種類型的家庭角色:打岔型、電腦型、指責型、討好型、表里一致型。
在家庭中,我們學會了以特定的方式對我們的家庭成員做出反應,這些反應塑造了我們所扮演的角色,特別是壓力情境下。
這種角色可能會顛覆我們真實的自我,並且一直伴隨我們,直到成年。
薩提亞的觀點有其合理性。
一個人從出生開始,最開始接觸的社會環境就是家庭,和母親的關係、父親的關係、爺爺奶奶的關係,在和家庭成員的互動中,我們收穫了最早的人際互動經驗。
後續和其他人的互動中,必然會帶著早期經驗的影子。
不過,除了原生家庭,還有很多其他因素參與對我們性格的塑造,比如越來越多的實驗證明,人的性格有某些先天生物性,比方說:擁有糖皮質素受體更活躍的人,天生抗壓性更好,而皮質醇水平更高、心率更高的人,更容易自我壓抑、煩躁和焦慮。
即便是人際關係,也不僅僅是原生家庭的人際關係對我們的性格有影響,精神分析家 【沙利文】 提出,人本能地會去尋找其他的人際關係,作為心理發展的必要條件。
除了和家庭成員的互動之外,從孩子步入幼兒園開始,他們有了同伴關係、師生關係,到了年齡大一些,會有死黨關係、異性關係等等。
在這些關係中,他們可能會體驗到和家庭中完全不同的感受,比如在一個冷漠家庭中長大的孩子,碰到一個溫暖和善的老師,有可能會重新感受到自己被接納的感受,從而改變他對自我的看法。
基於和其他人互動的體驗,他們形成了穩定的自我,在成年期之後,有了自己穩定的人格和價值觀。
所以,性格好壞,除了家庭因素的影響之外,還有很多因素會性格形成的過程產生作用,把自己性格好壞的鍋甩給原生家庭,原生家庭可背不起來。
2.戀愛
男孩是在找媽,女孩是在找爸?
集體無意識、文化環境因素、個人認知水平都在影響你找對象
通常我們都會聽到一種說法,如果找對象,「男孩會找與媽媽像的,女孩會找爸爸那樣子的」,這是在孩子與異性父母認同的情況下的說辭,如果不認同異性父母的話,「男孩就會找與媽媽相反的,而女孩就會找與爸爸相反的」。
這樣的說法初聽起來似乎沒什麼問題。
弗洛伊德的俄狄浦斯情結理論更是有力的證明了這一說法,在孩子幼年的時候就逐漸形成對異性父母的投射性認同,這種認同延及到孩子長大成人,在尋找異性配偶時就會無意識的根據頭腦中的異性父母的模板進行篩選、判斷。
但是,在愛情的研究領域當中,影響我們對異性對象的選擇不僅有這一方面,還有異性的外貌、性格、整體形象的吸引,以及我們對異性的熟悉度、共享的經歷、假性吸引等方面。
對於前一方面相信大家都心領神會。
對於後一方面,這裡簡要說明一下。
-
對異性的熟悉度:當你頻繁的接觸到某一個陌生異性,隨著對方曝光頻次的提高,你對TA的好感度也會提高。
-
共享的經歷:如果你們之間有某個共同的話題、共同的興趣點或者共同的秘密,那麼你們的關係會很容易拉近。
-
假性吸引:當你們在單獨相處的空間發生一些令自己心跳的事情,比如說坐過山車,那麼這種心跳的反應有可能讓你歸因於對異性的喜歡。
除此之外,我們對異性的選擇還受到集體無意識和文化環境的影響,戴維·巴斯的研究顯示,有一種全球男人公認的「女性美」,光滑的皮膚、豐潤的嘴唇以及0.7的腰臀比等。
而女人則更偏愛容貌端正、年齡稍長、孔武有力的男人。
所以,當你對愛情做出選擇的時候,不要簡單的將此歸因到父母身上,更不要對你的另一半刻意投射出對異性父母的感受。
3.親子
「我打了孩子一頓,留下創傷可怎麼辦」
孩子擁有自我修復力,沒你想的那麼脆弱
最近我的一個朋友和我吐槽,說前兩天因為孩子調皮,把他的衣服都弄壞了,一時氣不過,打了孩子幾下。
這兩天一直在擔心,自己的孩子會不會就此造成了心理創傷,自己感覺到愧疚的要死。
相信這個困境是現在很多家長都在面對的,因為擔心給自己的孩子造成心理創傷,影響到他的人格發展,結果現在不敢說,不敢管,不敢打。
似乎在面對孩子的問題的時候,自己已經沒有辦法處理了。
那麼,孩子真的是一管就會心理創傷嗎?
把孩子們看作一管就會造成心理創傷,其實是低估了孩子們的心理韌性。
心理韌性是指個體在不利的環境中能夠對抗、經得起逆境,並且可以從逆境中恢復的能力。
具有良好的心理韌性的孩子一般都會具有一些特徵:
- 多方面看待事情,有幽默感;
- 身在逆境中,也能把自己和情境適當分離開;
- 擁有單獨和控制環境的能力,接納自己;
- 對生活和自己、未來有所目標;
- 能夠挑戰逆境和面臨的壓力;
- 具有良好的社會適應能力;
- 很少對個人挫折、逆境和無價值感進行強調;
良好的家庭環境、合適的教育方式、健全的父母人格會幫助孩子建立起良好的心理韌性。
所以如果平時在家裡,父母關係和睦,家庭氛圍輕鬆,父母對孩子的關心與關注足夠多,家庭中充滿愛,那麼偶爾家長的打罵,假如事後依舊可以恢復到之前的親子關係水平,那麼孩子是可以自我修復的。
但需要提醒的是,假如孩子長期的打罵甚至是虐待環境中,心理韌性不能修復孩子所經受的創傷,長久下來就會對孩子造成極大的負面影響。
對於家長來說,我們需要明白,孩子沒我們想像的那麼脆弱,他們有他們的自我修復力。
同時,我們對孩子的管,並不是只有通過體罰一種形式來實現,和孩子建立起親密的親子關係,也是一種良好的管孩子的方式。
4.情緒
「我脾氣如此火爆,還不都是因為我媽」
個體認知因素對一個人的情緒也有重大影響
我有一個喜歡玩星座的朋友,有一次和我聊天,從星座聊著聊著就聊到了原生家庭,她說原生家庭給她帶來的其中一個坑就是:情緒敏感,不穩定。
小的時候她爸媽時常爭吵,回憶起過去,總是媽媽一個人的獨角戲,一開始她將媽媽的行為視為一種碾壓式的人格攻擊,學了星座之後,她覺得那是一種火星白羊座的暴怒。
而這種暴怒傳染給了火星天秤座的她。當她從事一線教學工作時,無視課堂紀律的學生成了她表達暴怒的發泄口。
每次發泄之後,愧疚的同時不免將責任歸咎於當年媽媽的表現。
如果用原始性情緒感染理論來解釋,我會比較同情她。
我們會對接觸到的親密他人自動的、無意識的模仿面目表情、聲音語言、肢體語言並產生情緒同化,和父母相關的重大事件的刺激更可能印刻在我們的腦海中,我們會無意識的記錄下其間的情緒,在日後相應的情境很容易誘發出相應的情緒。
我的那位朋友就是這樣,將母親所出演的獨角戲搬到了課堂當中,發泄情緒的同時也得到了對母親的認同。
然而當代的情緒理論認為過往的情緒理論都少了認知因素的參與,也即,我們所處的情境喚醒了我們對過去的情緒記憶,但如果缺少認知的環節就會任由情緒肆意發泄,從而產生不良的後果,認知可以使我們對當下的情境進行相應的評估,調整我們的情緒,使我們的情緒符合當下的情境,選擇最合理的情緒表達出來。
我們的情緒並非是不可控的,更不是原生家庭的環境所能決定的。
所以,當我的這位朋友將自己情緒的發泄歸咎到媽媽身上的時候,我知道她放鬆了對自己的認知要求。
我不禁想問她:當你發泄情緒的時候,你在表達的到底是什麼呢?
5.教育
「我一定要成為完美父母,才是對孩子負責」
太完美容易出問題,做個60分的父母就夠了
之前我曾經在網上看過有一個人這麼說過,自己一定要給孩子最好的,如果自己不給他那麼多關愛,那麼寧可不要生孩子。
貌似在這位網友看來,只有自己做完美父母,孩子才會幸福。
但是,完美的父母真的會給孩子帶來幸福麼?
來看一個案例:
一個19歲的女孩,她自己認為自己患上了憂鬱和焦慮。
她不能和其他人建立起良好的親密關係,有一種空虛感,覺得生活沒有目標。當討論到她的原生家庭的時候,令人非常驚訝的是,這個女孩的父母是令人無可指摘的完美父母。
父母對她關心備至,在她還是孩子的時候,父母就尊重她的自由,鼓勵她做自己喜歡的事情,接送她上學放學。
陪她寫作業,當她在學校受欺負或者被孤立的時候會及時相助,當她犯錯誤的時候會和她談心,而不是簡單的懲罰。
那她的問題在哪裡呢?
這個女孩是非常幸福的,她的父母是理想中的完美父母,他們給了她非常多的支持和包容,還有理解。
但是,這個女孩不幸的地方也就在於她的父母提供給她的溫暖的感受,持續的時間太長了。
依照人際精神分析學者沙利文的觀點,一個人與他人建立新的關係形式的強大需要促成了童年期和成年早期各主要發展階段的開始。
比如四五歲的時候對同伴關係的需要,青春前期對死黨的需要,青春期對異性的需要等等。
對於這個女孩來說,她的同伴關係總讓她感覺缺少了一些什麼東西——缺少的部分,是她在和父母關係的體驗中感受到的那種誇張的包容和溫柔的感覺。
這讓她感覺自己的同伴關係總是讓自己不滿意的。
但是一方面是她本能的對於新人際關係的渴望,一方面是自己的總不滿意。
這兩者之間的衝突,導致了她的抑鬱和焦慮。
可見,完美父母帶來的結果,不一定真的就那麼「完美」。
兒科醫生和精神分析家溫尼科特會說:不用做完美父母,做足夠好的父母就好了。
足夠好的父母,是溫尼科特獨創的一個概念,國內心理學家曾奇峰把它翻譯成「60分的媽媽」。
足夠好的父母是指,父母不盡然要全然的關注到孩子的一切,孩子面對的問題,孩子有的需求,家長是不可能全部滿足或者解決的。
所以家長也會在教育中犯錯,甚至家長的錯誤是教育的重要的方面。
儘管家長犯錯了,孩子會發展出一種應對家長的錯誤的方式。
好父母或者壞父母的區別不在於是否犯錯,而在於如何處理所犯的錯誤。
如果可以誠懇,根據現實的,真實的處理錯誤的發生,那麼就可以幫助孩子學會通過環境獲得自己需要的東西,從而使孩子獲得真實的心理發展。
6.婚姻
「父母的婚姻失敗,我的婚姻也註定失敗」
情緒和溝通、依戀風格等都影響著你的婚姻
我們在年少時難免因為一些錯誤的行為、舉動而被父母打罵、使眼色、冷暴力。
這樣一次次的情感烙印形成了我們所謂的「原生家庭的創傷」,在婚後與伴侶相處的過程中,對方某一個情緒、舉動偶然勾連起了我們對過去創傷的記憶,於是,我們變成了小孩子,無法認清現實,更無力改變當下,與伴侶越來越糟糕。
我們把TA習慣性地歸咎於原生家庭帶來的。
不可否認的是,絕大多數人的童年經歷都與親子關係有著極大的關聯,親子關係是人出生後形成的首要的也是極為重要的人際關係,孩童時期與父母的互動模式以及我們的某些特殊經歷會直接影響婚後的親密關係。
但同時也有一些其他的因素對親密關係起著作用。
-
人格因素:在大五人格中,「宜人性」對於親密關係的走向會有正面的促進作用,「神經質」則由於其易怒易焦慮的屬性,從而影響到親密關係的滿意度和幸福感。
-
依戀類型:安全型依戀個體常有積極正向的親密關係。
-
焦慮型依戀個體情緒反應強烈,容易對未知事物感到莫名擔憂和焦慮。
迴避型依戀個體在親密關係中害怕負責任,發生分歧時不主動面對問題也不願尋找解決辦法。 - 這兩種依戀都影響親密關係的良性發展。
-
情緒的控制與表達:及時向親密異性表達情緒是獲得有效溝通的重要前提。
抑制情緒或許暫時能夠減少紛爭,但是在壓抑消極情緒表達的同時,也減少了積極情緒的表達,長此以往也不利於親密關係的維持和發展。
誠然,原生家庭對以上要素的形成也是產生影響的,但同時人格、依戀風格也攜帶天性的那一部分,而情緒的控制和表達更是可以通過後天學習來提高的,我們應該獨立的去看待,而非將其混為一談。
那麼,當我們在親密關係當中遇到問題,就不要一味地想著原生家庭的不堪經歷,而是要去儘量的溝通,嘗試著學習控制和表達情緒以及表達感受。
7.遺傳
「好害怕把父母對我的錯誤教育遺傳給孩子」
收入、學歷、認知水平都影響對孩子的教育
網上目前比較流行一種說法:父母的教育方式就是他們的父母對待他們的教育方式。
有一個朋友和我吐槽他的孩子最近皮的要死,這幾天剛剛打了他的孩子一頓,這下孩子老實了很多。
我問他他小的時候皮不皮,他說自己小時候也皮,也經常挨揍,當他挨揍之後,也會和他的孩子一樣老實很多。
從這個朋友的身上,我們不得不承認這種說法有其合理性。
因為多數新手父母其實對父母這一角色沒有太多經驗。
對於他們來說,最簡單的扮演這種角色的方式,就是本能的模仿他們的父母是如何教育他們。
那麼我們只會本能的模仿父母對我們的教育方式嗎?
實際上我們並不是很簡單的只會模仿父母對我們的教育方式,還有很多因素會影響到我們對孩子的教育。
這些因素,可能直接造成教育結果的不同。
1.孩子的年齡和性別會影響父母的教育方式:
孩子的年齡:一般來說,父母會認為,孩子的年齡越大,他們越應該被動的接受成人的教育和引導;對待年幼的兒童,家長展現的對孩子的包容會更高;但是隨著年齡的增大,家長會更多的要求孩子遵守規則,完成角色要求。
孩子的性別:有研究表明,隨著孩子年齡增大,父母會對與自己性別相同的子女的控制和管教會越來越多。
2.父母的性別和年齡會影響父母的教育方式:
父母的性別:一般來說,母親比父親更容易對兒童表達讚賞,相對來說,父親可能更容易顯得嚴厲。
這可能是因為母親主要承擔對孩子的教育任務,同時,母親和孩子在一起的時間要比父親長,所以母親更容易看到孩子優秀的地方,所以母親比父親更容易讚賞孩子。
父母的年齡:年齡越大的父母更嚴格,這可能和年齡越大的父母比年輕的父母更認可中國古代的教育思想有關。
3.父母的收入和學歷會影響父母的教育方式:
父母的收入:不會直接影響教育觀念,但是,家長對孩子的期待會受到經濟收入的影響,進而影響家長對孩子的教育觀念。
父母的學歷:很大程度上影響了父母的理想、情趣和對孩子的教育觀念。
學歷高的家長比學歷低的家長更傾向於對孩子實施嚴格教育,這可能主要是因為學歷高的父母對自己的孩子有更高的期待,希望他們可以超越自己,相對來說,學歷低的父母的期待就會低很多。
所以,實際上來說,我們即使作為新手家長,我們教育孩子的方式不一定就完全是自己原生家庭中的教育方式。
我們養育的孩子必然和我們的父母養育出的孩子是不同的,更簡單來說——我們和我們的孩子,是不同的。
8.成功
「我活得這麼喪,都是原生家庭惹的禍」
你很可能是在為自己不想那麼努力找藉口
經常聽到有人抱怨,說自己活得很失敗,都是因為原生家庭給自己帶來了很多創傷,比如性格局限、人家關係不好等等,一時間,好像只要「原生家庭」在手,一切頹廢都找到了出口。
心理學家維納提出的歸因理論認為,人們在給自己的某些行為動機進行原因歸類的時候,可以分為外歸因和內歸因兩種。
所謂外歸因,即是從外部找原因,而內歸因,則是從內部找原因。
很顯然,讓原生家庭給自己的「喪」來背鍋,是外歸因的做法。
當我們採用外歸因的時候,我們就不用面對自己內心的脆弱感、無能感,也可以為自己拒絕成長找到合適的理由。
《社會動物》這本書中,作者曾經提到,有研究表明,世界上那些最傑出的作家、音樂家、藝術家和政治家中的相當多人,在9-15歲之間曾有過父母一方早逝或者父母一方被拋棄的經歷,其中包括華盛頓、傑斐遜、漢密爾頓、甘地和史達林等偉大的人物。
所以,當你再把自己的頹廢歸罪於原生家庭的時候,你或許要想一想,這是不是在給自己不想那麼努力和成長,在找藉口。
【更多心理學乾貨,僅在公眾號:心安管家】
(文中圖片來源於網絡,如涉侵權,請聯繫 [email protected])
版權聲明
本文僅代表作者觀點,不代表百度立場。
本文系作者授權百家號發表,未經許可,不得轉載。
你童年受到的傷害也會同樣傷害到你的孩子嗎?怎麼破?
現在社會上太多太多的聲音都在教育大家,要如何做父母,要如何做兒女,要如何做妻子,要如何做丈夫……卻太少有人好好的去告訴大家,要如何做自己。我寫下這段文字的契機正是由於這樣一件事情:有朋友在媽媽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