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接近神靈的中國古科學觀星術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每個民族都有自己的天文學,包括中國、印度、阿拉伯、日本等等,其間並沒有先進和落後之分。

但中國古天文走的是與西方科學不同的路徑,有學者甚至因其特殊性和系統性將之比作中醫,十分神奇。

古希臘星圖與中國古代星圖是人類歷史上較完整的兩大星圖體系。

古希臘星圖逐漸演變為目前國際通用的88個星座,而在古代中國,星座被稱為「星官」,東漢張衡描述星官的命名:「在野象物,在朝象官,在人象事,於是備矣。

中國古代的星官,從玉皇大帝到農丈人、從戰場到市場,其名稱從山川百物到人間百業都搬上了天際,涵蓋了古代神話、歷史典故、社會制度和人文習俗等,幾乎在天上複製了一個人間世界。

約公元前270年前後,三國時期吳國的太史令陳卓統一了全天星官,編成一個具有283個星官、1464顆恆星的星表,史稱「陳卓定紀」,成為我國觀測星象的基礎。

遺憾的是,三國時代陳卓關於星官的著作和原圖早已散失,未能傳世。

雖然最早的星官圖未能傳世,但後人能通過相關史籍來觀其原貌,這些史籍主要是隋代丹元子的《步天歌》。

公元600年前後的隋代,法號為丹元子的隱居者,按照陳卓所定全天星官的布局,將此前流傳的星官知識重新整理,作了一首認星歌謠《步天歌》,至今流傳。

中國古代觀星術成就頗豐,其中少不了天文儀器的輔助。

天文儀器是人類感覺的延伸,亦是研究日、月、星、辰、雲、雨、風、雷的重要工具和手段。

天文氣象儀器的研製,是天文氣象學發展的基礎。

我國古代天文氣象儀器有很多,比如圭表、晷儀、日晷、漏壺、更香、秤漏、假天等等。

這裡先說說圭表。

很早以前,先民發現影子的變化有一定規律。

於是便在平地上直立一根竿子或石柱來觀察影子的變化,逐漸形成圭與表,用來度量太陽照射表時所投影子長短。

周朝時先民已能立表定向,而以表影長度確定節氣,是圭表在曆法制定中的主要工作內容之一。

圭表逐漸發展成日晷,又稱「日規」,是我國古代利用日影測得時刻的一種計時儀器。

通常由銅製的指針和石制的圓盤組成。

銅製的指針叫做「晷針」,垂直地穿過圓盤中心,起著圭表中立竿的作用,因此,晷針又叫「表」。

石制的圓盤叫做「晷面」,當太陽光照在日晷上時,晷針的影子就會投向晷面,太陽由東向西移動,投向晷面的晷針影子也慢慢地移動。

於是,移動著的晷針影子就好像是現代鐘錶的指針,晷面則是鐘錶的表面,以此來顯示時刻。

今人是如何看待古代占星術的呢?北京古觀象台曾經使用了487年,是世界最古老的天文台之一,其建立比英國格林尼治天文台早兩百多年。

中國古代天文學基本都是由皇家把持,一個功能是制定曆法,另一個功能是預測國家大事。

而西方天文學不是國家行為,主要目的是探索宇宙奧秘。

由於這個原因,有人甚至認為中國古天文的獨特性可比中醫,自成一體,與西方科學區別明顯。

往細了說,古代中國的占星術就是軍國占星術,皇家天文機構「司天監」(或叫「欽天監」),除了肩負確定時間、頒布曆法、計算日月食等天文學使命之外,另一重要的任務就是為皇家挑選黃道吉日,就天象所預示的吉凶向皇家報告,並提出「整改措施」以順應天命。

天命玄奧,可謂是「最接近神靈的古科學」了。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中國古代天文學中的占星家族

古人在研究星象天文過程中,出現了多位傑出的占星家族。最為突出的,也是古人最為推崇的就是三家星。三家星就是三位對古天文學起到了承前啟後作用的三位古人,這三位就是傳說中的巫咸、戰國時期的甘得和石申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