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海南島到黑龍江,我國「晝夜長短年變化幅度」的緯度分析
文章推薦指數: 80 %
地球上任何地方晝夜交替一次,稱為一天,如果以太陽日作為時間計算,那麼一天就是24小時,除了發生極晝和極夜現象,一般一天可以分為白天(晝)和夜晚(夜)兩個時間段,兩者時間相加剛好是24小時。
由於地球公轉的黃道平面和地球自轉的赤道平面存在著一個夾角,稱為黃赤交角,其度數為23.5度。
正是因為黃赤交角的存在,導致了太陽直射點的回歸運動,也就是太陽直射點在南北回歸線之間來回移動,每來回移動一次,就是一年(回歸年)。
由於太陽直射點的回歸運動,就會導致全球各地晝夜長短的季節變化(除赤道外),具體而言就是北半球各地在夏至日取到白晝最長,冬至日取到白晝最短,夏至到冬至白晝變短,冬至到第二年夏至白晝變長,南半球反之。
也就是說除了赤道全年任何一天都是晝夜平分以外,其他地區都會有晝夜長短的變化,也就是一年中會有最長白晝的一天,也有最短白晝的一天。
所謂的晝夜長短的年變化幅度,就是某地一年中最長白晝和最短白晝之間的差值,其規律是緯度越高晝夜長短的年變化幅度越大。
夏至日北半球各地晝長取到一年中的最長,如北緯20度該日晝長為13小時13分,北緯30度晝長為13小時56分(近14小時),北緯40度晝長為14小時51分(近15小時),北緯50度晝長為16小時09分(近16小時)。
我們取近似值,當冬至日時,北緯20、30、40和50度的晝長都取到一年中的最小值,分別為10小時47分鐘、10小時、9小時和8小時。
那麼北緯20、30、40和50度的晝夜長短年變化幅度分別為2小時26分鐘、4小時、6小時和8小時。
通過以上分析我們得出,我國大陸地區主要地處北緯20度至北緯50度之間,所以晝夜長短的年變化幅度大概介於2小時26分鐘至8小時之間。
命題老師談「地球運動」怎麼考?
一、地球運動的基本形式:公轉和自轉繞轉中心: 太陽 、地軸方向: 自西向東(北極上空看逆時針,南極上空順時針)周期: 恆星年(365天6時9分10秒), 恆星日(23時56分4秒)角速度:平均1...
地球運動的地理意義(二)
晝夜長短和正午太陽高度的變化太陽直射點的移動,是地球表面接受到的太陽輻射能量,因時因地而發生變化。這種變化可以通過晝夜長短和正午太陽高度的變化來體現。晝夜長短反映了日照時間的長短,正午太陽高度是...
五、地球的公轉與節氣
小夥伴們,繼續學習了……下面,我們接上一節提到的,繼續學習了解地球的公轉與節氣變化的關係……照例,先來幾首有關節氣的古詩吧!「好雨知時節,當春乃發生。」——唐代詩人杜甫的《春夜喜雨》;「
夏至日:北半球一年中白晝時間最長一天
新華社天津6月20日電(記者周潤健)「晝晷已雲極,宵漏自此長。」6月21日6時34分,迎來農曆二十四節氣中的夏至。天文專家表示,這一天太陽光幾乎直射北回歸線,是太陽在一年中所能達到北半球最高的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