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盤之十二宮次
文章推薦指數: 80 %
【詳解】《史記·天官書》:其日月所會之宮謂之月將,娵訾,亥也。
降婁,戌也。
大梁,酉也。
實沉,申也。
鶉首,未也。
鶉火,午也。
鶉尾,巳也,壽星,辰也,大火,卯也。
析木,寅也。
星楊,丑也。
玄枵,子也。
子曰神後,丑曰大吉,寅曰功會,卯曰太沖,辰曰天罡,巳曰太乙,午曰勝光,未曰小吉,申曰傳送,酉曰從魁,戌曰河魁,亥曰登明。
月建運天道而左旋,為天關。
月交稟地道而右旋,為地軸。
明萬民英《三命通會卷二》論太陽躔次,陳搏曰:
正月雨水中氣後二日躔亥,娵訾之次。
二月春分中氣後二日躔戌,降婁之次。
三月穀雨中氣後五日躔酉,大梁之次。
四月小滿中氣後六日躔申,實沉之次。
五月夏至中氣後五日躔未,鶉首之次。
六月大暑中氣後四日躔午,鶉火之次。
七月處署中氣後五日躔巳,鶉尾之次。
八月秋分中氣後八日躔辰,壽星之次。
九月霜降中氣後九日躔卯,大火之次。
十月小雪中氣後七日躔寅,析木之次。
十一月冬至中氣後四日躔丑,星紀之次。
十二月冬至中氣後六日躔子,玄枵之次。
所謂十二宮次,在地理術是方位的通稱,次,是次第,在這裡是指古人豎杆觀日景因年月日時日影或月影逐次移動的位置,而此位置是依黃道或白道均分為十二個方位,這十二個方位就稱之為十二宮次。
一般都是指日影而不是指月影。
日影的十二宮次有兩種:
一、依地球自轉的十二宮次,即日出東方,日落西方,日觀午中這三個日影在冬至和夏至在地球公轉所處位置差異的平均值而制定的,即是日昝上面的十二地支宮位。
二、依地球公轉的十二宮次,即黃道十二宮次,是古人觀日景自冬至日起到回復冬至日止逐日的日影紀錄,因地球繞太陽的軌道是橢圓形的,在平面反映的一周天(三百六十五日余)日影也是橢圓形,把這個橢圓平均劃分為十二段,也即是日晷上面的十二支宮位,稱為十二宮次。
依地球自轉的十二宮次和公轉的十二宮次都是日晷的十二地支宮次,即中國羅盤的正針十二地支宮位,如何來反映地球自轉和公轉的十二宮次呢?
古人在觀日影製造土圭以後,隨著也就發現了北極星以及北斗七星,在白天有日照時,把土圭的中心杆豎起,觀日影指向十二支宮某宮,同時觀日影的長短,就可知是什麼時辰,在夜間也可觀月照及北斗星斗柄所指,也可知道是什麼時辰。
地球公轉的十二宮次,即黃道的十二宮次,也即是北斗星所指的十二宮次。
就是所謂「太陽過宮」和「斗柄回寅」,就可以知道二十四氣。
本節所說的十二宮次,就是指的地球公轉的十二宮次。
這十二宮次,本是土圭十二地支的十二宮次。
一、娵訾十二宮次,本名為十二宮次,又名為十二神,即娵訾、降婁、大梁、實沉、鶉首、鶉火、鶉尾、壽星、大火、析木、星紀、玄枵。
二、神後十二宮,又名登明十二將,即:神後、大吉、功曹、太沖、天罡、太乙、騰光、小吉、傳送、從魁、河魁。
三、實瓶十二宮,即實瓶、雙魚、白羊、金牛、陰陽、巨解、獅子、雙女、天秤、天蠍、人馬、磨蝎。
上述十二宮,有稱為宮的,有稱為神的,有稱為將的,有稱為天帝的,有稱為天后的,明文規定是「日月所會之宮為月將」,指明了娵訾十二宮次。
總的來說,都是先天十二支宮。
有左旋的有右旋的,《史記·天官書》是右旋娵訾十二將,《協紀》和《太玄經》是左旋娵訾十二神。
有的躔這度,有的躔那度,都是從明代由日家滲入地理術的,誰也弄不清楚,誰也沒有通過實踐,坐在書房裡臆造。
「月本無光,麗日而明」,這是明代以前的古人所不知道的。
十二宮次對地理術來說,是毫無作用的,只能留在書庫里作歷史的參考。
干支與星象的關係,都是老祖宗留下來的東西,要了解
雖然沒有確切的文字記載干支的來歷,但我們可以根據現有資料進行推導。《易學原理與大六壬應用》一書解釋如下:根據現代天文學知識,我們知道周天二十八星宿是由恆星組成的,天文學上恆星十分穩定,相對位置...
別老再說什麼十二星座了,中國傳統的十二星次才是最酷的!
地球繞太陽公轉一周為一年,但生活在地球上的我們觀測天空的感受卻並非如此,而是看到太陽用了一年的時間在天空中轉動了一圈,這一圈太陽運動的軌跡,就是我們所經常說道的黃道(黃道原名天赤道,唐代改為黃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