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有了解了天體運動形式,才能更好地理解和預防地震,保護生命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只有了解了天體運動形式,才能更好地理解和預防地震,保護生命。

下面就來說說這個問題——

地球是天體間一分子。

那麼天體是什麼?天體是指宇宙空間的物質的存在形式。

字宙間的日月星辰通稱為天體,如在太陽系中的太陽、行星、衛星、小行星、彗星、流星、行星際物質,銀河系中的恆星、星團、星雲、星際物質、星系際物質等。

通過射電探測手段和空間探測手段所發現的紅外源、紫外源 、射電源、X射線源和γ射線源,也都是天體。

人類發射進太空的人造衛星、宇宙飛船、空間實驗室、各種探測器則被稱為人造天體。

判斷某一物質是不是天體,可以用「三看」來概括:一是看它是不是宇宙中物質的存在形式,星際物質儘管用肉眼看不見,但它是天體;二是看它是不是宇宙間的物質,天體的某一部分不是天體;三是看它是不是位於地球的大氣層中,位於外層空間的是天體,位於地球大氣層中的不是天體。

一、宇宙間天體具有多樣性

近代天文學研究表明:物質宇宙中的天體是多種多樣的,以名稱列舉,便有太陽、月亮、行星、衛星、彗星(俗稱「掃帚星」)、流星、恆星、星雲、星際氣體和塵埃、銀河系、河外星系等。

近十年里,天文工作者還陸續發現了象類星體、Ⅹ射線源等新類型的天體。

太陽以及環繞它運轉的八大行星、三十二個衛星,為數眾多的小行星、星、流星群等天體,組成了太陽系。

作為天體,地球不過是太陽系裡一個不算大的行星。

而距地球約三十八萬公里的月亮是地球的天然衛星,也是離我們最近的天體,月面上沒有水和空氣,溫度變化懸殊:朝太陽的一面,溫度高達攝氏一百度以上,背太陽的一面,溫度低到攝氏零下一百五十度。

太陽是太陽系的中心天體和最大的天體,其引力控制著全系天體的運動,離地球約一億五千萬公里,是一個巨大的熾熱「火球」,體積為地球的一百三十萬倍,質量為地球的三十三萬倍(約二千億億億噸),表面溫度六千度,它每時每刻向周圍空間發射大量的光和熱,其中只有微乎其微的一小部分約二十億分之一射到地球上。

而行星和衛星等天體,本身都不發光,借反射太陽光才為我們看見。

恆星是天體中普遍存在的一種形態,每個恆星都是遙遠的「太陽」,都是自身能發光發熱的星球。

而太陽,無論就其光度、體積、質量、密度和溫度等主要物理特徵而言,只是一顆普通的中等恆星。

恆星中,有光度比太陽亮幾十萬倍的巨星,也有光度只及太陽幾十萬分之一的矮星。

有的恆星,體積比太陽大千、百倍甚至百億倍,但密度卻只有地面空氣的千、萬分之一;有的恆星,體積比地球甚至月亮還小,但密度卻大到為水的密度的幾萬倍甚至上億倍。

恆星的質量,有比太陽質量大幾十倍的,也有小几十倍的。

恆星的表面溫度,有幾萬到十幾萬度的,也有象近幾年來用紅外光發現的「紅外星」,其表面溫度僅幾百度。

而六十年代才陸續發現的「中子星」,更是恆星中的奇特者:它們的直徑只有二十到四十公里,質量卻同太陽相當,密度竟然大到一立方厘米物質重一億噸,表面溫度高達一千萬度。

有些恆星還組成大小不同的集團:兩個在一起互相繞轉的,叫雙星;三、五個聚在一起的,叫聚星;幾十、幾百甚至幾萬個、幾十萬個在物理上互有聯繫的恆星,組成星團;而千百億個恆星和其它天體,又組成星系。

我們太陽系所在的星系,就叫銀河系,它包含有一千多億個恆星。

銀河系的主體部分呈扁平形狀,猶如一隻鐵餅,直徑約十萬光年,厚度最大處約一萬六千光年。

在銀河系以外,還有各種形狀的河外星系。

現在能觀測到的十億多個星系,又組成更龐大的天體系統—總星系。

  星際和星系際空間也決不是真空的,存在著瀰漫的氣體和塵埃,統稱為星際物質,它們有的聚集在一起,組成亮的或暗的星雲。

二、一切天體都處於運動和演變之中

在太陽系裡,每個行星除繞太陽公轉外,還在不斷地自轉;每個衛星除繞所屬行星公轉外,也在不停地自轉。

地球公轉一周為一年,自轉一周為一天。

月亮的公轉和自轉周期相等約二十七天。


近代天文學研究表明:宇宙間一切天體都處於無休止的運動之中。

過去認為,恆星是永恆地固定在天空上不動,其實它們也以相當大的速度在空間運動,只是因為它們離地球遙遠(除太陽外,最近的恆星離我們也有四點三光年,相當於太陽與地球間距離的二十七萬倍),短時間內不易覺察而已。

此外,恆星也在自轉。

太陽的自轉周期約二十五天。

連龐大的銀河系也有自轉運動。

據計算,太陽攜帶整個行星系以每秒二百多公里速度參與這種運動,旋轉一周約二億年。

天體的內部更處於複雜的矛盾運動中。

恆星內部在幾百萬、幾千萬度高溫的情況下,進行著激烈的熱核反應,並向外輻射大量的能量和拋射物質。

甚至星系的核心深處也是不平靜的。

近年來已發現,有些星系包括我們的銀河系在內,從它們的核心部分,有大規模纖維狀的物質流以巨大速度向外拋出。

現在我們知道,各類天體間形態上的差別,表明它們處在不同的發展階段,因而具有不同的年齡:有的年青,有的年老,有的正在形成,有的已經轉化為別的形態。

例如恆星中,質量、光度和體積都大的巨星,一般是較年青的星;光度和體積小密度卻很大的矮星,一般是較老的星。

太陽則已到達中年期,據估計,從形成到現在至少經歷了五十億年以上的發展史。

星系中,不規則形狀的是較年青的星系,旋渦狀的是中年的星系,橢圓狀的則是年老的星系。

銀河系屬於旋渦星系一類,也處於中年期,年齡不小於一千億年。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