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納姆效應、諂媚效應……左右腦測試背後,有這麼多心理學套路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風靡朋友圈的左右腦測試被證實缺乏科學依據。

你為什麼願意樂此不疲地參與和轉發此類測試呢?這背後利用了哪些心理學套路?

文/記者 劉辛味 編輯/吉菁菁

新媒體編輯/陳炫之

採訪專家:

張雨青(中國科學院心理研究所教授,博士生導師)


科學「答」人隨堂測

很多人認為網絡心理測試結果對自己很準,這主要體現的是一種心理學上的什麼現象?

A.暗示效應

B.從眾效應

C.巴納姆效應

D.證實性偏差

(答案見文末)

雖然風靡朋友圈的左右腦測試被證明是一個沒有科學依據的玩笑,但數千萬人已經上當。

其實,左右腦測試只是網上五花八門的各類測試中的一種,其他的還有心理測試、性格測試、感情測試、智商測試、職業測試等等,他們的共同特點是都是迎合人們了解自身的需求。

但即便你自己也知道這種測試一般是不靠譜的,親自做過之後還是會覺得測試結果好像有一些道理,套在自己身上很合適,然後樂此不疲地轉發到朋友圈。

你有沒有想過,這是為什麼呢?

•••

你所喜歡的各類測試心理學上叫「心理測量」

「誰是最適合的你的另一半」、「你的內心到底有多孤獨?」、「測測你性格中潛藏的危機」,「你最出眾的能力是什麼」等等。

聽上去,是不是已經心動準備開始測試了?處於網絡時代,網上形形色色、五花八門、鋪天蓋地的測試幾乎能把你自己的個性、愛情、能力都囊括進來,很多有預言作用的測試更是有吸引力。

其實這些不同類別的測試在心理學上屬於「心理測量(psychometrics)」,現代的心理測量起源於19世紀末,通過科學、客觀、標準的測量手段對人的特定素質進行測量、分析、評價。

多年來的發展已經包括能力測驗,人格測驗,記憶測驗,適應行為評定,職業諮詢測驗等多方面。

測量形式也是多種的,選擇題,填空題,圖畫等

測量有很多作用,可以從個體的智力、能力傾向、創造力、人格、心理健康等各方面對個體進行全面的描述,說明個體的心理特性和行為。

心理測量的起源就是研究心理疾病所開發的心理測試。

之後出現了人格測試,可以確定個體間差異,比如學習上,相對長處和短處,由其演變了職業測試。

在高考、就業等需要謹慎考慮的重大決策面前,專業的心理測量能提供有針對性的輔導。

但是,心理測量不是萬能的,它是為人類更好發展的工具,也都有各自的局限性,不會給我們人生一個終極答案。

至於火爆的左右腦年齡測試僅是網上流行的測試一種,不具備科學性。

•••

心理測量迎合人們自我探究的需求

這些測試為什麼會吸引我們?冷靜下來分析,它們都與認識我們自己有關。

中科院心理研究所心理所研究心理測量的專家張雨青教授表示,人們對自我的探究也許是做心理測驗的原始想法。

「隨著人年齡的增大,人們在社會化方面會越來越成熟,對自我的認知也會越來越客觀。

但是,對於青春期到成年期過渡的年輕人來說,大多時通過事情,甚至在社交中多次碰壁才會逐漸認識到自己的特點,並調整自己為人處世的方式。

」張雨青也表示,這是一個漫長的過程,但是通過專業設計的心理測量,特別是人格測驗就能在短時間內比較全面的測查出自己所有的人格特點。

比如,我們正經歷一些工作上挫折,或遭到生活中的打擊,處於低谷的我們還會懷疑自己的能力,前路一片迷茫時,希冀於藉助某種工具指引自己,總是試圖尋找一種能更容易成功的捷徑。

而心理測量,恰恰幫助我們自己認識自己。

•••

「巴納姆效應」讓你覺得測試結果很準

你可能明知這些測試不靠譜,但還是願意去看測試結果,覺得測試結果很準,這是為什麼?先來看看下面這段話:

「你很需要別人喜歡並尊重你。

你有自我批判的傾向。

你有許多可以成為你優勢的能力沒有發揮出來,同時你也有一些缺點,不過你一般可以克服它們。

你與異性交往有些困難,儘管外表上顯得很從容,其實你內心焦急不安……」

是不是覺得也符合自己?其實這只是心理學家常用的一段話,這段模稜兩可的形容套在誰的身上都合適。

張雨青教授告訴記者,我們覺得測驗結論准,大多數情況是因為「巴納姆效應(Barnum effect)」。

▲這樣的測試結果是不是看著很眼熟?(來源:壹心理)

巴勒姆效應也稱為福勒效應,由1948年心理學家福勒(Bertram R. Forer)通過實驗證明的一種常見心理現象——人們會容易相信一種籠統的、模糊、普遍的人格描述,而這種描述被認為是專門針對他們的。

巴納姆效應可以解釋人為什麼會相信心理測試,人格測試,甚至占星,算命等。

▲圖中這位是巴納姆(P. T. Barnum),他不是心理學家,而一個馬戲團藝人,商人和政客。

他認為節目受歡迎因為包含著所有人都喜歡的內容。

另一位美國心理學家米爾(Paul E. Meehl)在上世紀50年代用了他的名字來表示我們都能找到沾邊的描述的心理學現象。

(來源: circusesandsideshows.com)

在心理學上,「巴納姆效應」產生的原因被認為是「主觀驗證(subjective validation)」的作用。

主觀驗證的意思是,我們的個人信念會促使我們相信某些其實不相關的事。

當有一條觀點專門來描述你本人的時候,你就很有可能會接受這一觀點。

如果想要相信一件事,我們總可以搜集到各種各樣支持自己的證據。

就算是毫不相干的事情,我們還是可以找到一個邏輯讓它符合自己的設想。

所以人們做各類測試後,往往會更專注於準確的部分。

•••

「諂媚效應」在新媒體時代誘導轉發

除了「巴納姆效應」,促使人們相信測試結果的還有心理學上的「諂媚效應」,即大部分人更願意相信讓他們自己看起來更正面和更積極的事情。

比如,你是不是更願意相信類似於「你有很多潛力未能得到發揮」、「你是喜歡獨立思考的人」這樣的描述呢?

在新媒體時代,「諂媚效應」得到了放大。

各類測試結果中那些積極、正面的分享語,正是誘導轉發的動因之一。

另外,這些測試能很大程度上滿足人們的歸屬感並獲得自我認同。

所謂以人為鏡,我們通過與周邊人的比較來進一步認識自己。

壹心理的心理諮詢師李可認為,大部分人都不希望被看成異類,希望被分類,貼上標籤,當我們被測試後與他人貼上同類的標籤後,溝通變得容易。

•••

「羅森塔爾效應」使你變成預測中的那個人

而「羅森塔爾效應(Rosenthal effect)」則讓人們按照暗示的方向去實現自己。

很多人因為相信心理測試和星座測試等,就往描述的方面發展,最終真的變成了與描述一樣的人,從而更加堅定了自己的想法。

「羅森塔爾效應(Rosenthal effect)」亦稱「皮格馬利翁效應」、「期待效應」。

它的命名來源於一個著名實驗,1968年美國心理學家羅森塔爾考查某校,隨意將18人的名字寫下交給校長,並認真地說:「這18名學生經過科學測定都是智商型人才。

」事過半年,這18名學生長進很大,後來這18人全部在各自崗位上干出了非凡的成績。

這一效應就是期望心理中的共鳴現象。

TIPS>>>

如何正確對待心理測試?

張雨青教授認為,網絡上的心理測試更多考慮的是趣味性,而非專業性,大多只是為了好玩隨便編制而成的,所以肯定不具備基本的科學性,也不可能準確地測出人的人格特點,因此不可信,更沒有必要沉迷其中。

張教授用了一個很形象的比喻:「這就像魔術是為了博取觀眾一笑,而非科學一樣。

」如果需要準確了解自己的人格特點,應該去找專業的心理學家做測驗。

由於這些測試的編制經過很多研究者在不同國家和地區,經過多年的研究,從大樣本中取樣修訂而成,具有科學性,也較為標準化。

張雨青教授告訴記者,專業的心理測試,特別是在中學生或大學生將來職業性向的選擇方面很有價值,因為將來從事的職業選擇必須要考慮自己的人格特點,否則就會很痛苦,事倍功半。

比如,目前國際上流行的MBTI職業性格測試,這個理論模型通過動力、信息收集、決策方式、生活方式,進行分析判斷,從而把不同個性的人區別開來。

儘管測試還是有缺陷,不能僅通過一個測試就完全找到職業方向,還要綜合考慮其他如大五人格(Big Five)等測試,但依然能幫助求職者了解自己的偏好和需求。

▲如果需要,請去做專業的心理測試。

(來源:網絡)


科學「答」人隨堂測

答案: C

解析:很多人覺得網絡心理測驗結論准,大多數情況是因為心理學上的一種「巴納姆效應(Barnum effect)」,它是由1948年心理學家福勒(Bertram R. Forer)通過實驗證明的一種常見心理現象——人們會容易相信一種籠統的、模糊、普遍的人格描述,而這種描述被認為是專門針對他們的。

☞ 打開//kxdr.bkweek.net/home/index做科學「答」人,贏取精品書刊及科技酷品

(本文由北京科技報全媒體中心采編製作。

轉載授權請聯繫「科學加」微信公眾號,違者必究)

閱讀更多權威有用的科普文章、了解更多精彩科技活動,請下載「科學加」客戶端。

蘋果用戶可以在App store搜索「科學加」下載安裝,安卓用戶可以在應用寶、360手機助手、豌豆莢、華為、小米等應用市場搜索「科學加」下載安裝。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巴納姆效應:為什麼會有對號入座的產生

巴納姆效應又稱福勒效應,星相效應,是1948年由心理學家伯特倫·福勒通過試驗證明的一種心理學現象,人們常常認為一種籠統的、一般性的人格描述十分準確地揭示了自己的特點,當人們用一些普通、含糊不清...

心理學的陷阱——巴納姆效應

心理學中有很多陷阱,巴納姆效應就是其中之一,讓我們走進神奇的巴納姆效應,揭開星座之說的神秘面紗。巴納姆效應(Barnum effect)是1948年由心理學家伯特倫·福勒通過試驗證明的一種心理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