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家和歷家爭論一千多年的左旋和右旋問題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左旋和右旋,這是易家和歷家爭論一千多年的問題。

歷家認為日月五星皆右行張載和朱熹認為日月五星皆左行。

什麼是左行呢?這是必然搞清的問題東南西北,順時針旋轉,謂之左行東北西南,逆時針旋轉,謂之右行自左向右,謂之左行自右向左,謂之右行左行、右行都是針對起點來說的自下而上,謂之左行自上而下,謂之右行所以,左行又稱順行,右行又稱逆行陽順陰逆,是千古不變的易理。

古人認為天為陽,日月五星為陰。

天是什麼呢?天是指二十八宿恆星圈天是左旋的今天我們知道,恆星是不動的恆星的左旋運動,是由地球公轉,自西向東,右行造成的所以恆星的年周視運動是左旋的五星與地球繞太陽公轉,都是自西向東右行所以從年周期的角度來講五星是右行的 這個好理解由於月亮是繞地球公轉所以一年之中,月亮也是右行的太陽右行,是非常不好理解的。

由於地球繞太陽公轉以地球為中心進行觀測時,假定地球是靜止的太陽繞地球作視運動通常給我們一個錯覺地球是右行繞太陽公轉假設地球是不動的,太陽的視運動應該是相反的,也就是左行這個當然是錯誤的認識一年之中,太陽的視運動也是右行的

為什麼會這樣呢?舉個生活中的例子一個啞鈴,兩端各一個球假設一端靜止,另外一端做逆時針運動假定靜止的一端為太陽,運動的端為地球,地球自然是逆時針運動的。

反過來 :我們讓象徵地球的一端靜止,就會發現太陽也是逆時針運動的。

也就是說一個物體圍繞另外一個物體做逆時針運動時,假定運動者靜止,則原先靜止一方的運動也是逆時針的。

所以從年周期來觀察,日、月、地球、五星都是逆時針右行的,所以歷家講的是正確的。

那麼從日周期來觀察,則張載和朱熹的觀點是正確的。

年周期是由於地球公轉造成的,日周期是由地球自轉造成的。

地球自轉也是自西向東右行的,所以從日周期來看,日月五星都是隨天左旋的,隨天左旋就是東升西降。

這裡的左旋是南面命位的,也就是《黃帝內經》所講的南面而待。

當我們面向南方時太陽和月亮都是從左面升起,從右邊落下,所以是左行。

研究天文的朋友都清楚,古人觀測的對象,除了日月五星和二十八宿之外,還有一個北斗,北斗也是恆星。

凡是恆星,都與二十八宿一樣,無論日周期還是年周期,都是左旋的。

如果把天空比作一個時鐘,日、月、北斗都像三個針。

北斗無論是日周期,還是年周期,都是左旋的,一行一度。

北斗是用來建月的,黃昏北斗指東方卯宮時,是春分;指向南方午宮時,是夏至;指向西方酉宮時,是秋分;指向北方子宮時,是冬至。

一年四季北斗順行十二宮,十二宮在天文學上被稱為十二辰,用十二地支來表達。

回頭我們看太陽的運動方式從日周期來觀察,太陽是左旋的,日行359度(大約數),每天少行一度。

於是從年周期來觀察,太陽是每日右行約1度。

舉個例子:太陽好比是鐘錶的時針,一天順時針轉360度 ,但太陽這個時針每天只轉359度。

今年0點指向0點,明天0點就指向23點59分了,所以太陽每天左旋359度,實際造成每天右行1度。

造成太陽每天左旋359度的原因是地球在自轉的同時,也按同一方向公轉。

於是造成地球的自轉周期不足24小時,大致差3分56秒,也就是說地球每日東行(右行)1度造成北斗西行(左行)1度,造成太陽每日東行(右行)1度。

太陽和北斗兩個指針的運動方向相反,運動速度相同,冬至日斗柄指向子宮,這時的太陽在丑宮;北斗每個月左旋約30度,太陽每月右旋約30度;北斗和太陽在大寒時在子丑之間會合,之後分道揚鑣;丑月北斗指丑宮,太陽行子宮;寅月北斗指寅宮,太陽行亥宮。

一年之中,北斗12指建12月,故斗柄所指為月建;太陽所躔(纏音,舍次之義)12宮,稱為月將;這是地支六合的天文學依據。

每月太陽與北斗總是在地支六合的兩宮之中。

月亮的運動相對複雜一些,古人有月行九道之說:春季行青二道,夏季行赤二道,秋季行白二道,冬季行黑二道,四季行黃道 ,共九道。

這是地球繞太陽公轉和月球繞地球公轉造成的。

月亮是東升還是西升呢?從日周期來看,是東升西降,左行;從月周期來看,是西升東降,每天自西方升起,向東方降13度;也就是說,月亮每天東行(右行)大約13度。

月亮大約29.53天繞地球公轉一周29天半,月亮繞地球390度,而不是360度,這是為什麼呢?因為一個月地球右行30度月亮繞地球公轉一周,必須要超出30度。

月亮繞地球公轉、也是右行,自西向東月亮在公轉,同時地球也在公轉,地球一天公轉右行1度, 一個月接近30度,所以月亮繞地球公轉的周期是29天半,公轉度數是390度。

月亮每個月與太陽會合一次。

初一的會合稱為合朔,看不到月亮。

月亮是在地球和太陽的中間, 所以日食多發生在朔日,也就是每月的初一,有時在晦日,每月最後一天。

每月十五或十六,日月對望,地球在日月之間,所以月食多發生在十五或十六(135個月,23次日食)。

最後給大家講下閏月,方便大家理解大衍之數。

古代年歲不是相同的概念。

一年是指12個朔望月,也就是月亮圓缺12次的周期,354.36天。

一歲是指太陽運行一周天的時間,也稱歲實,365.25天。

年歲之間的差是365.25-354.36=10.89天。

一年相差10.89天,三年32.67天,五年54.45天所以三年要安置一個閏月,五年要安插兩個閏月,十九年安插七個閏月,年歲之差基本就消除了。

陰曆的一年是354天,曆法不能出現半天,周天是360度,一年縮6度;一歲365天,一歲盈5度。

天干紀日,地支紀月。

日月各分陰陽,所以天干有十 ;地支,有十二。

天干又稱日,地支又稱辰,所以六爻有日辰之說。

所謂日辰,就是日建的天乾和地支,所以天乾和地支的數量是由年歲的天數決定的沒有什麼神秘的。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收藏:看月亮盈虧辨日期

「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我們自小就會背了,但我們可能從來沒有問過月亮為什麼會有陰晴圓缺,今天小編跟大家分享如何通過觀察月亮盈虧判斷農曆日期。月亮平均27.32天圍繞地球公轉一圈,因為地球同...

古人對先天八卦的理解

中國古人在對待天地的理解上有其自己的認識。《周易繫辭》曰:「日往則月來,月往則日來,日月相推而明生焉,寒往則暑來,暑往則寒來,寒暑想推而歲成焉。」。古人發現立於地平之上,面南而佇。太陽總是從東...

你們覺得月亮對人類的意義到底有多大?

地球與月球互相繞著對方轉,兩個天體繞著地表以下1600千米處的共同引力中心旋轉。月球的誕生,為地球增加了很多的新事物。月球繞著地球公轉的同時,其特殊引力吸引著地球上的水,同其共同運動,形成了潮...

一玄堂:論羅盤構造原理

古人說周天365度四分之一為天行,而今科學儀器測得365.24為回歸年合古制。蓋日月五星,行度各有不同,兼有奇零推算非常複雜。宋朝邵康節止作360度,取其整數去算那日月五星,其法簡化易用。而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