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利用《暗時間》,提高學習效率?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你會發現身邊總會存在這樣的人:上學看起來不努力卻總能拿高分,玩的不比你少的朋友卻總是在很多方面成就要比同儕大的多。

甚至一些國外的年輕人,連業餘玩的東西也都搞的很牛逼。

你會奇怪,這些傢伙到底哪來的時間居然可以不止一個領域做到卓越?

《暗時間》這本書就能給你答案,作者劉未鵬畢業於南京大學,從事軟體編程行業,目前就職於微軟亞洲研究院創新工程中心。

他讀了大量的心理學方面的著作,並且長期保持寫博客的習慣,用程式設計師結構的化思維為我們抽絲剝繭了很多思維問題。

《暗時間》主要講了三個方面的內容:什麼是暗時間?我們為什麼要改變思維定式?為什麼人人都應該堅持寫作?

一、什麼是暗時間?

所謂的暗時間是指人在思考過程中進行的邏輯推理,推理能夠深入理解事物,它不會因為我們在做別的事情而停止,占據人一生中很大的比例。

你在走路、買菜、洗臉洗手、坐公車、逛街、出遊、吃飯、睡覺,所有這些時間都可以成為暗時間,如果能夠加以充分利用進行思考、反芻消化平時看和讀的東西,讓你的認識能夠脫離照本宣科的層面。

這些看起來微不足道的時間,日積月累起來就能夠形成巨大的累積效應。

這也是為什麼那些看起來不怎麼努力,卻總是能夠取得較高成就的人多數所具備的素質。

我們每個人的生命就像一個個沙漏,裡頭裝著的沙子是相當的,不同的是有些人的沙漏頸部較細,有些人的沙漏頸部較粗,那些頸部較細的沙漏能夠抓住每一粒時間之沙,雖然沙子的總量一樣,但相對卻擁有更長的生命。

那麼如何運用暗時間提高記憶和學習的效率呢?

我們常說,你所擁有的知識,並不取決於你記得多少,而是在於它是否能在恰當的時間被提取出來。

如果說你記了很多東西,但是它們不能在你想要用的時候被恰到好處的想起來,那麼這些記憶就像記憶海洋里的信息孤島,雖然被短暫的記錄在大腦中,如果長時間不被調取使用,那麼就會被漸漸遺忘。

有沒有什麼方式能夠有效地提高記憶與學習能力呢?作者認為是有的:我們在記憶的時候將許多線索,如當時的場景、問題的背景、甚至所處的語言環境、空間位置,一併編碼進了記憶。

事後這段記憶能否被提取出來,嚴重取決於提取線索是否豐富,以及在回憶的時候是否重現了記憶時的線索。

如何有效從日常經驗中總結知識,以及如何能夠真正學以致用,使知識在你需要它的時候自動從大腦中蹦出來,而不是搜腸刮肚半天沒有頭緒呢?作者提供了5個辦法:

第一:養成習慣,經常主動回顧一段時間學到的東西。

這不僅有利於鞏固長時的記憶,而且一段時間之後的回顧你可能已經因為學習新的知識從而對原先的知識有了進一步的看法,通過回顧可以整合新舊知識得到新的啟華。

第二:創造回憶的機會。

比如經常和別人討論或者講給別人聽。

你和朋友討論交流,說一段時間總結的東西,這樣別人學到了新東西,你也從別人那裡學到了新東西,並且在彼此表達的過程中都強化了自己的記憶和理解,因此是一件雙贏的事情。

再比如經常整理自己的筆記。

如果你沒有做筆記的習慣,那麼最好從現在開始。

整理之前的筆記不僅能鞏固已經淡化的記憶,而且給你重新審視知識的機會,加深大腦的印象,讓信息更容易被調取。

第三:設身處地「虛擬經歷」別人經歷過的事情。

對於經驗知識的學習來說,光是看或聽別人說還不夠,往往到了自己就想不起來,結果就是你雖然學到了知識,它卻不會在恰當的時候,從你的大腦中蹦出來,屬於死的知識。

為什麼會這樣?

可能的原因有很多,其中一個關鍵的原因就是:別人的事情和自己的事情在大腦中的加工方式是不一樣的。

別人撞牆你也許不僅不疼還會幸災樂禍,自己擦破皮就齜牙咧嘴;別人糟糕的事情似乎永遠不會發生到自己身上。

一個彌補的辦法在於努力設想自己處於別人的境地,經歷別人所經歷的事情感受它們。

使它們和你的情緒記憶掛鈎。

由於我們真切地設想了自己處於這種場景當中,我們是第一人視角,所以當以後遇到類似場景的時候就容易回憶起當時的感受。

第四:抽象和推廣。

如果一件事情就是一件事情,那麼我們永遠也無法學習到未來的知識,結果就是每堵牆都要自己去撞一遍試試硬度。

人類大腦最傑出的能力之一就是強大的歸因推理,就是將特例中得到的規律推廣到一般情況。

同樣在遇到具體問題的時候也別忘了將問題投向一下,剔除不相關細節,使問題也從一個特定的分歧往上抽象,從而碰到之前泛化過的結論。

第五:聯繫/比較自身的經歷。

將別人的經歷或通過閱讀和觀察得來的經歷和自身的經歷進行比較。

常常能夠得到非常有價值的結論。

比方說我之前做過某件事情,但不知道什麼原因失敗了。

有一天我看我看到或閱讀到某個人做類似或同樣的事情。

她成功了,我通過比較,人的差別可以比較靠譜的推測道。

到底是什麼導致了我們成功機率的差異。

當然觀察閱讀,並別忘了帶著你的理性去審視,弄清娛樂是娛樂,知識是知識。

如果你想真正得到一些知識,最好過濾一下你的信息,否則你只是在別人的思考中得意。

二、我們為什麼要改變思維定式?

人類的大腦經過漫長的進化形成兩塊控制不同功能的區域:一個是原始大腦,由進化年代較為久遠的大腦區域構成。

適應遠古社會,主管情緒及一些原始需求和條件反射,如生存、繁衍、道德、直覺等。

另一個是理性大腦,由進化年代較為新近的大腦皮層構成,具備自我意識、分析計劃、抽象語言等複雜的功能。

兩個大腦之間存在奇特的進化時滯效應,即情緒大腦早在遠古的遠古就已經存在,並且為物種的繁衍做出了卓越的貢獻,它的進化年代要比理性大腦久遠得多。

它就像漫長歲月中伴隨著生物一路進化走過來的老功臣,擁有強大的權力和力量。

而世界在最近的500年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這種變化對於動輒上百萬年的漫漫進化路來說仿佛只是一瞬。

然而就在這一瞬間,整個世界完全不一樣了,老功臣還沒來得及退休,還在掌管著我們的大腦,引導著我們做出各種跟不上時代的決策。

因此,適應進化的理性大腦常常在爭吵過程中敗下陣來,每次理性大腦發完話,自會有更強大的情緒大腦藐視上級的決定,然後做出種種匪夷所思的錯誤決定。

比如關在籠子裡的老虎,完全不必害怕,但我們每次看到它時還是汗毛倒豎;比如很多人害怕蛇類,那是因為情緒大腦的記憶中,光溜溜且顏色鮮艷的動物一般具有毒性,即便是判斷錯誤,也總好過拿生命冒險。

比如明知高熱量的食物會引起身體超重,情緒大腦還是操控人類對它們的喜愛,即便現代社會早已不像原始社會那樣食物匱乏。

再比如汽車釀成的交通事故每天無數,而我們過馬路,卻還是置若罔聞。

一句話來說就是:我們的情緒大腦仍然停留在20萬年前,而20萬年前是沒有汽車這種物種的。

很多時候,我們只是生活在信息社會的遠古人。

那麼,難道就沒有辦法克服人類天生的心理漏洞嗎?其實有的。

作者認為:大腦符合用盡廢退的原理,越經常使用的區域就會越強大。

如果你總是情緒用事,不假思索,那麼這種思維習慣便會越來越強大。

如果你總是理性思考,反省自己的判斷。

能換立場去看問題那麼這樣的思維習慣,逐漸也會越來越強大。

習慣之所以難以改變,就是因為習慣是自我鞏固的,越用越強,越強越用。

要想從固有的習慣中跳出來,必然要依賴於外界的力量來對付本能的心理機制。

那麼最有效的方式就是知識,而非自制力。

僅僅是知道一些常見的行為陷阱和心理弱點的存在,便已經可以幫我們避免很多的決策事務。

當你意識到自己無法自制的原因是因為,你大腦原始的那部分仍然天真地認為你還處在石器時代的時候,你就會覺得任其驅使自己是愚蠢的事情。

我們的情緒大腦自然不希望自己是愚蠢的。

而另一方面,認識到以上這些知識,認識到大腦的局限性,並最終擺脫它的錯誤驅使,則讓人在情緒上感到聰明和愉悅。

於是我們就以彼之矛攻彼之盾,利用情緒大腦本身的動力來推動它本身。

同時,我們還可以發明各種認知方式來誘使或要挾我們的情緒大腦同意去執行一件事情。

比如我們向朋友承諾我們要做的事情,於是我們的情緒大腦會迫於信譽受損的壓力而去主動完成這件事情。

比如我們加入互助學習小組,利用從眾本能和同儕壓力驅使我們堅持做完本應完成並且對自己有益的事情。

三、為什麼人人都應該堅持寫作?

用一句話來說就是:寫作有很多好處,卻沒有任何明顯的壞處。

當然,這裡的寫作不包括碎碎念,心情瑣記,嘮嘮叨叨,沒話找話,而著重強調的是思考型寫作。

那麼,寫作有哪些好處呢,作者說,總結起來有5點。

第一:書寫是對思維的備忘。

人在思考一個問題的時候,就像在黑暗中打著電筒往前走。

每一步推導都將我們往前挪一小步,然而電筒的光亮能夠照亮的範圍是有限的。

我們走了幾步發現後面就黑了。

想到後面就忘了前面,想到某個分支就忘了另外一個分支,而將思維過程記錄下來,這給了我們完全回溯自己思維軌跡的可能。

所以說,某種程度上記筆記,起到了備忘的作用。

第二:書寫是對思維的緩存。

因為我們的記憶力有限。

並不能記住所有的東西。

往往只能將幾個最重要的核心概念保持在工作記憶中,導致想來想去都在一個有限的範圍內打轉。

用作筆記來還存知己的思考內容能夠將思考的東西變得更加完善,也能讓我們在思考的路上走得更遠。

第三:書寫是與自己的對話。

在書寫的過程中,你就不用再費力地將它們保存在你的大腦中。

因為白底黑字,會不斷主動地通過視覺刺激來提醒你它的存在,於是。

你就可以將空出來的思維精力用於反思你自己的觀點。

第四:書寫是與別人的交流。

每個人的思維都有一些盲點,盲點之所以為盲點就是自己很難察覺的到。

當你對人類思維的特點了解得越多,就越是從心底謙卑的認識,與人討論是多麼重要的一件事情。

每個人的盲點不一樣,你的盲點可以在別人那裡得到補充,別人的盲點也可以被你糾正。

三個臭皮匠頂一個諸葛亮的含義就在於此。

第五:語言自己也會思考。

在沒有付諸筆端的時候,思想在腦海中存在形式往往比較模糊,抽象,有時甚至是圖像的形式。

然而,如果需要寫出來,甚至寫出來給別人看和別人交流的話,就必須使用文字符號。

而文字符號之間本身就有一種語境存在,你想到一個詞語之後,就會將其他詞語都帶出來,有益於拓寬或啟發自己的思維。

有人會說我寫不出來怎麼辦?

作者認為可以先去好好思考問題,然後總會有東西寫。

思考,總結,在總結中進一步思考,就會變得越來越熟練。

你也可以把自己不成熟的想法寫下來。

嘗試整理成條理明晰的文字,然後看看能否在整理的過程中走得更遠。

但無論如何,不必急於求成,在一個主題上深入下去思考,總能挖到別人挖不到的角落。

你能讓一個問題在大腦中停留的時間越長,就越能夠發現新的東西。

有時即便已經想通了,寫下來,大腦仍然還會回味問題。

然後看到某篇文章或某本書的時候,忽然又有新的感悟。

我們必須帶著問題的眼睛看待事物,才能發現新的視角,否則就會出現視而不見的情況。

不然為什麼只有牛頓在被蘋果砸了之後,發現了萬有引力定律。

阿基米德在洗澡的時候發現了排水測體積的方法。

當然,你也會說我怕自己寫出來的東西太幼稚,或者有漏洞等等會被別人笑話。

作者認為:人非聖賢,正是因為單個人的想法總有漏洞,才值得拿出來交流。

被別人指出問題,正視改進的空間,藏著掖著的想法永遠不可能變得更成熟。

你還會擔心自己寫出來的東西沒有價值。

事實上你面臨的問題,總會有人面臨過。

你獨立思考了,別人沒有,你的文章對他們就會有價值。

你想通了之後覺得這個其實很簡單,於是不願意或者不好意思寫了,但你要知道,問題在想通了之後總是簡單的。

問題的困難程度不在於想通了之後還覺得有多難,而在於從你覺得他難到你覺得它簡單,需要消耗費多少思維體力。

你耗費的時間越長,就說明有越多的人最終還是沒有想明白。

我們很多人不寫作的原因是因為覺得沒什麼可寫的,其實這是一個怪圈。

你越是不開始寫作,總是拿有限的思維緩存問題,就越沒有內容可寫。

如果你逼著自己將一些不成熟的想法寫出來,看看自己寫的內容試著著進一步拓展它們,就有可能在理性的道路上走得很遠很遠。

到這裡《暗時間》關於時間和思維的部分就基本結束了,作者劉未鵬對於程序結構化思維還有很深的見解,在第三篇《跟波利亞學解題》中有著較多的闡述。

但對於未從事程序行業的多數讀者來說,閱讀難度還是挺大,感興趣的可以自己慢慢研讀!

作者/狷狂三斧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