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2月4日17時46分立春,如此精準背後的科學依據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寒隨一夜去,春逐五更來」,立春是中國24節氣之首,寓意春季的真正開始,古籍有雲,「立,始建也,春氣始而建立也」。

這一天,「陽和啟蟄,品物皆春」,從立春開始,一年四季才算真正開始了。

而其實,立春並非一個日期,而是一個時間,是具體到時分的一個時間點,比如2016年的立春時間為2月4日17時46分,那麼你知道這一明確的時刻是如何算出的嗎?

相傳古代,立春快來的時候,縣官會帶著本地的知名鄉紳找一個空曠向陽之處,並在地里挖一個坑,然後把雞毛或者羽毛等一些輕物質放置其中,等到某個時刻,坑裡的雞毛、羽毛會從坑裡輕輕飄上,此時則為立春時刻,大家開始慶祝,並預祝今年五穀豐登。

這當然是個傳說,節氣的計算非常複雜,要說清這個問題,這還得從「黃道」說起。

我們知道,地球繞太陽公轉,而在我們看來則表現為太陽周年視運動,假設有一個大的天球,我們看到的太陽的周年視運動在天球的反映被稱為「黃道」,黃道上的坐標則被稱為黃經又被稱為太陽黃經。

而黃道和赤道平面有兩個相交點,這兩個點被稱之為「春分點」和「秋分點」,也就是我們俗稱的春分、秋分,一年中的這兩天晝夜等長,故謂之「分」,用現代天文知識解釋則是:春分、秋風是太陽直射地球赤道的那一刻。

按照天文學慣例,我們將春分點設為黃經0度,自西向東度量為360度,將360度劃分為24等份,每份15度為一個節氣,每個節氣相隔日數為15天。

當太陽黃經為315度時,則為立春。

在我國,每個節氣的具體時刻是中科院紫金山天文台通過超級計算機計算得來的,並提前一兩年計算出來刊登在其出版的《中國天文年曆》上。

據悉,這一數據的得來相當複雜,不僅計算了太陽和地球的運算角度和速度,也考慮了太陽系內其他行星甚至是小行星的天體引力作用。

其實在辛亥革命以前,立春被稱為「春節」,農曆大年初一被稱之為「元旦」(1914年民國政府改稱農曆大年初一為春節,並一直延續至今),從這裡可見,古人對立春的重視程度。

在古代,立春才是一年真正的開始,而且,你知道嗎?連我們的十二生肖也是以立春而不是以大年初一為界的哦。

本文由尋老師原創,如果你是大學生,讓尋老師幫你遇見更好的自己,歡迎關注尋老師微信公眾號:大學生征途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春分來了!

春分,是春季九十天的中分點。二十四節氣之一,每年農曆二月十五日前後(公曆大約為3月20-21日期間),太陽位於黃經0°(春分點)時。春分是個比較重要的節氣,它不僅有天文學上的意義:南北半球晝夜平...

風水擇日對於二十四節氣計算要熟悉

想必你還記得,在高中地理必修一的教科書中,講到了地球的自轉和公轉,地球在圍繞太陽公轉時的軌道是一個近似正圓的橢圓,在這個公轉軌道上,分別被固定的二分二日四點分開,就拿秋分日來說,這一天太陽會直...

清明節是怎麼算的

清明節不是按農曆來算的,確切地說是按太陽黃經來算的。二十四節氣是根據太陽在黃道(即地球繞太陽公轉的軌道)上的位置來劃分的。視太陽從春分點(黃經零度,此刻太陽垂直照射赤道)出發,每前進15度為一個...

什麼是章動?地球的章動有什麼效應呢?

在天球上天極繞黃極描繪出一個半徑約為23.5度的小圓,即春分點每26.000年旋轉一周。這種由太陽和月球引起的地軸的長期運動稱為日月歲差。德國天文學家貝塞耳首次算出日月歲差為5.035'.05...

《大寒》一年二十四節氣的最後一個節氣

2018年1月20日星期六,大寒是全年二十四節氣中的最後一個節氣,寓意著最寒冷的時期到來了,過了大寒就是立春,即迎來了新的一年的節氣輪迴。每年1月20日前後太陽到達黃經300°時為「大寒」。

今年清明節提前了一天?

清明節即將到來,一些市民驚奇地發現,今年日曆上的清明節是4月4日。「清明節不都是4月5日嗎?怎麼今年提前了一天?」氣象專家稱,清明作為一個節氣,並不固定在某一天,而是跟地球公轉有關。清明一般會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