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彩丸子說-星星的故事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大家好,我是多彩丸子!

今天的丸子說由我主持。

今天,多彩丸子將繼續為夥伴們分享星星的故事。

星星,可以用英語統稱為star,很多時候是衡量一個夜晚空間顆粒懸浮物度多少以及夜間空氣氣溫高低的重要指標(理論上夜晚空間顆粒懸浮物越少,夜間空氣氣溫越低,可以看到的星星的數量就越多)。

那麼,通過學習了一些基本的天文知識後,我們知道通過星星的種類可以大致分為恆星,行星,衛星,流星,矮行星,小天體。

我們目前的認知最熟悉的恆星就是太陽,我們所處的地球就是行星,而小天體就是主要包括小行星、彗星、流星體和其它星際物質。

在之前的文章中,多彩丸子著重介紹了衛星,恆星中的北極星和北斗七星,流星,矮行星以及小天體中的流星和彗星。

而這次的內容將對我們生活著的行星—地球和我們的好鄰居月球以及給我們帶來光和熱的最大恆星-太陽進行進一步的了解,同樣我們還要分享一下在以太陽為中心的太陽系裡的一些小故事。

地球,就是目前我們人類,其它生物非生物賴以生存的家園,如果用顏色進行描述的話,那麼我們的家園就是藍色的家園,因為在地球上超過七成的面積是由海洋構成的,海洋的顏色是藍色的。

地球從誕生至今已經超過了46億年,但是和其它一些星星進行比較,地球的歷史並不算漫長。

那麼,問題來了,為什麼我們要把地球稱為行星,而太陽稱為恆星?那就要從行星和恆星的概念說起。

簡單地說,行星是指是圍繞恆星轉的自身不發光發熱的運動星體,能夠反射恆星照射到它表面的光;而恆星是指自身會發光發熱的球狀或類球狀天體,其周圍一般會有一些行星。

而我們的好鄰居月球則是我們地球的天然衛星。

下面這張圖就可以很明顯地告訴我們恆星和行星的區別了,在太陽的大背景下,這實在是太震撼了。

地球是目前整個宇宙中唯一發現生命的行星,和其它地球上的生命相比,我們人類出現在地球上的時間是非常靠後,曾經有科學家很形象地解釋道:「如果把地球的歷史用一年的時間來進行界定的話,人類出現在這一年的最後一天的晚上11時53分」,在我們人類出現之前就已經有生命出現在了這個地球上,它們統稱為史前生物,這其中有些生物還一直存活到了現在,如鱟(hou,念第四聲)-這種生物是地球上唯一血液是藍色的生物,是不是很有科幻小說的感覺呢?

說完我們的地球母親,就讓我們來認識下為我們地球提供最大光熱自然來源的恆星——太陽。

太陽是一個巨大而熾熱的氣體星球,太陽是太陽系的中心天體,占有太陽系總體質量的99.86%。

太陽系中的八大行星、小行星、流星、彗星、外海王星天體以及星際塵埃等,都圍繞著太陽公轉,而太陽則圍繞著銀河系的中心公轉。

太陽的半徑是地球半徑的109倍,太陽的體積為地球的130萬倍,太陽的質量是地球的33萬倍。

並且集中了太陽系99.86%的質量。

但是,即使這樣一個龐然大物,在茫茫宇宙之中,卻也不過只是一顆質量中等的普通恆星而已。

目前太陽大約45.7億歲,太陽的的壽命大致為100億年,所以目前的太陽正值中年。

那麼太陽發光發熱的來源是什麼呢?從化學組成來看,現在太陽質量的大約四分之三是氫,剩下的幾乎都是氦,包括氧、碳、氖、鐵和其他的重元素質量少於2%,採用核聚變的方式向太空釋放光和熱。

太陽除了向我們地球提供光和熱以外,它的一些活動還是很有趣的,如由於月球運動到太陽和地球中間,如果三者正好處在一條直線時,月球就會擋住太陽射向地球的光,月球身後的黑影正好落到地球上,產生的日食(也可以稱為日蝕)可以分為日偏食、日全食、日環食、全環食。

這些都是正常的天文現象,離我們最近的一次日全食就是在2016年3月發生的,而日環食是在2016年9月發生的;民間稱此現象為天狗食日,認為不詳,這是欠缺科學依據的;我們在觀測日食時不能直視太陽,否則會造成短暫性失明,嚴重時甚至會造成永久性失明,最好佩戴深色的眼鏡,或者隔著深色玻璃片作為保護措施進行觀看。

此外,太陽有時候會有劇烈的自身能量釋放活動,如耀斑爆發和黑子活動,這兩種活動都會釋放大量的能量波,從而會對地球上的無線通訊信號造成一定的干擾。

太陽為中心的太陽系裡,除了月球,地球和太陽以外,還有一些其它行星;在2006年9月之前是太陽系通常是九大行星,而在2006年9月之後,科學家正式將冥王星從太陽系的九大行星中「除名」;從此,太陽系就由九大行星成為了八大行星,按照離太陽的距離從近到遠,它們依次為水星、金星、地球、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和海王星。

八大行星自轉方向多數也和公轉方向一致。

只有金星和天王星兩個例外。

金星自轉方向與公轉方向相反。

而天王星是在軌道上橫滾的。

太陽系這八大行星的正式名稱的確立是來源於希臘神話中諸神的名稱,這八大行星如果按照行星自身的質量進行排名的話,質量最大的是木星,質量最小的是水星,我們地球處在第五位,是居中的位置;木星的質量將近是地球的318倍,而個頭最小的金星的質量只是地球的20分之一。

如果我們需要記憶八大行星分別是什麼,可以通過記憶口訣——「水金地火木土天海」來記憶,同時這個口訣也把這八大行星與太陽之間的距離遠近進行了描述,離太陽最近的水星放在了第一位,而海王星就是離太陽最遠的八大行星中的一員。

土星最為出名的在於它的周圍環繞著的土星環——一圈很寬的「帽沿」,這就是土星光環,土星可算是太陽系中較為奇特的一顆行星,在望遠鏡中看來,它的外表猶如一頂草帽,光環的存在使得土星成為群星中最美麗的一顆,令觀賞者讚嘆不已,在2009年,美國航空海天局(NASA)通過斯皮策太空望遠鏡對土星進行觀測,發現土星還有一個超大的「隱形」光環,並命名為「菲比環」。

而這八大行星中和土星類似的還有天王星環、木星環和海王星環。

在太陽系中,地球成為了我們的常住星球,是我們的家園,但是為了積極地獲得地外生命的線索,探索我們地球以外的奧秘,科學家已經邁開了前往其它行星科研的腳步,到目前為止,我們人類已經向除了地球以外的七大行星中的金星和火星派遣了相關的全自動的科學設施設配,由於剩下的五大行星還需要科學家繼續努力,攻克一些技術難題方能成行。

浩瀚星空,多彩丸子這兩期的內容都只是對我們所在的地球為原點,進行了一些簡單的普及和分享,茫茫宇宙,還會有很多未知的秘密需要科學技術作為支持,需要我們人類不斷地發揮自我所內在的潛能加深對它們的認知,當然更需要的是我們的一些「奇思妙想」,對於最有創造性思維的小朋友們,開動一下你們的小腦瓜,努力學習;

也許未來的某一天,你將會成為登陸那些未知行星的開拓者!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你肯定不知道:這些關於太陽系的未解之謎

不要說宇宙有多少的地方或者現象是人類現在還不知道的,就是太陽系。太陽系對於人類來說,也是一個遙不可及的地方。人類對於未知的事物充滿好奇心,都想探索清楚其中的奧秘。今天我們就來聊聊太陽系。對於今天...

太陽系八大行星

八大行星是太陽系的八個行星,以太陽為中心,從近到遠,它們依次為水星、金星、地球、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地球自轉方向和公轉方向一致。金星自轉方向與公轉方向相反。而曾經被認為是「九大行星...

天文科普第一篇 太陽系的秘密

大家都知道地球在太陽系裡面,在圍繞著太陽轉,但是我們有真正的去深入了解過太陽系嗎。太陽系現有體系到底是幾大行星呢。今天讓我們一一了解 ,太陽系直徑 如果按引力影響算,太陽系的半徑可達2光年(約9...

幾幅圖讓孩子看懂太陽系。

科學爸爸孩子問的各種問題有時候讓科學爸爸十分為難。比如:地球繞太陽一圈多長時間?月亮繞地球一圈多長時間?那其他星球呢?這些東西有時候用文字很難描述,我就招來各種資源來給他講解,這幾幅圖的效果應該...

帶孩子去探索:太陽系的「全家福」

著名兒童文學作家 樂多多/總結推薦從古至今,人類從來沒有放棄對宇宙的探索,從抬頭仰望星空到如今成功登陸月球,讓我們對浩瀚宇宙感嘆的同時,對所生活的太陽系的了解也日益加深。除了我們肉眼能看見的月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