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陽系之旅~柯伊伯帶 之 矮行星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一個又一個稀鬆平常的存在,在其背後的都是一個又一個連續不斷的奇蹟」。

by 麥哲倫的詩歌

歡迎翻開簡易宇宙說明書,一本通俗易懂,居家必備的解悶手冊。

太陽系概念圖

矮行星是體積介於行星和小行星之間,圍繞恆星運轉的,質量足以克服固體引力以達到流體靜力平衡,近於圓球形狀的,但沒有清空所在軌道上的其他天體,同時不是衛星的天體。

在2006年8月24日在捷克首都布拉格舉行的第26屆國際天文學大會中,確認了矮行星的稱謂與定義,決議文對矮行星的描述如下:

「行星」指的是圍繞太陽運轉、自身引力足以克服其剛體力而使天體呈圓球狀、並且能夠清除其軌道附近其他物體的天體。

一顆不是衛星的天體如果只滿足了前兩個準則,將被分類為「矮行星」。

矮行星的結構特點是外幔和表面由冰凍的水和氣體元素組成的一些低熔點的化合物組成,有的其中混雜著的一些由重元素化合物組成的岩石質的礦物質,厚度占星體半徑的比例相對較大,但所占星體相對質量卻不大,內部可能有一個岩石質占主要物質組成部分的核心,占星體質量的絕大部分,星體體積和總質量不大,平均密度較小。

矮行星

矮行星的這種星體結構和它產生的地處太陽系外圍的低溫環境和自身的質量有關,一方面,太陽的溫度不足以將它們的由氣體元素組成的低熔點物質驅散,另一方面,它們自身原始質量較小,星體本身不能將氫氦等較輕的輕元素氣體束縛住。

但星體收縮產生的熱量也不能將較重一些的氣體元素組成的化合物如水和碳氫化合物等完全驅散,而會保留下一部分,同時它的足夠的引力又使它足可以形成分層的物質結構,使較輕的物質浮於較重的由重元素組成的岩石質物質的表面,並隨著星體以後的冷卻,在表面上凝固下來,因此,會形成具有這種物質結構的星體。

鬩神星

鬩神星(136199 Eris),是一個已知第二大的屬於柯伊伯帶及海王星外天體的矮行星,鬩神星直徑約為2326公里,在公布發現時曾被其發現者和NASA等組織稱為「第十大行星」。

並曾被傳為第十大行星「齊娜」。

鬩神星有一顆衛星,在國際天文聯合會議上該衛星被正式命名為鬩衛一(Dysnomia,戴絲諾米婭),稱為齊娜(Xena)。

在2003年被發現的。

公轉軌道是個很扁的橢圓,公轉一周需要560年,離太陽最近的距離是38個天文單位,最遠時為97個天文單位。

齊娜的直徑為2336±12千米,比冥王星略小。

大氣可能由甲烷和氮組成。

妊神星

妊神星,正式名稱為(136108) Haumea。

妊神星是太陽系的第四大矮行星,它的質量是冥王星質量的三分之一。

2004年,麥可·E·布朗領導的加州理工學院團隊在美國帕洛瑪山天文台發現了該天體。

妊神星質量4.2×10 kg,直徑 1436km,在所有的已知矮行星中,妊神星具有獨特的極度形變。

儘管人們尚未直接觀測到它的形狀,但由光變曲線計算的結果表明,妊神星呈橢球形,其長半軸是短半軸的兩倍。

儘管如此,據推算其自身重力仍足以維持流體靜力平衡,因此符合矮行星的定義。

鳥神星

鳥神星(Makemake),正式名稱為(136472) Makemake,是太陽系內已知的第三大矮行星,亦是經典柯伊伯帶天體中最大的兩顆之一。

鳥神星質量約為4×10 kg,直徑約為1502km,大約是冥王星的四分之三。

鳥神星與太陽的距離是52天文單位,幾乎是在它軌道上離太陽位遠的位置。

鳥神星的軌道與2003 EL61非常相似:高軌道傾角 (29°) 和適度的離心率 (e~0.15)。

不過,鳥神星的軌道離太陽稍微遠一點 (在半長軸和近日點) , 它的軌道周期大約是310年,比冥王星的248年更長。

穀神星

穀神星(Ceres)是太陽系中最小的、也是唯一位於小行星帶的矮行星。

由義大利天文學家皮亞齊發現,並於1801年1月1日公布。

2006年,國際天文學聯合會將穀神星重新定義為矮行星。

其平均直徑為952公里,是小行星帶中最大最重的天體。

穀神星4.6個地球年才繞太陽公轉一周。

穀神星位於火星和木星軌道間的小行星帶中,此前研究已確認其內部存在大量的冰。

歐航局在《自然》雜誌上報告說,他們利用赫歇爾望遠鏡首次在穀神星上發現了水蒸氣,這些水蒸氣來自穀神星表面顏色較深的區域。

水蒸氣的量並不大,約為每秒6千克,但這一發現對於證實穀神星上有水意義重大。

研究人員推測,水蒸氣冒出的具體原因可能有兩個:一是太陽照射使穀神星表面的冰被迅速加熱所致,二是穀神星內部仍有能量。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曾經的第九大行星,會再次成為行星嗎?

1930年,天文學家在太陽系內發現了第一個超越海王星的新世界——冥王星(pluto)。過去,有許多人在最初接觸天文學知識時,都被告知冥王星是太陽系的九大行星中離太陽最遠、最孤單的那顆,想必它也因...

冥王星:134340號小行星

鄭永春國家天文台月球與深空探測研究部、中國科學院月球與深空探測重點實驗室副研究員首屆香江學者,中國科學院青年創新促進會優秀會員,國家科普專家

太陽系邊疆傳奇——柯伊伯帶與奧爾特雲

科學家在太陽系邊疆發現了一個又一個令人吃驚的天體,當人們對它們是不是太陽系的行星喋喋不休地爭論時,是否曾想過:那一個又一個的天體是怎麼冒出來的呢?那晦暗陰冷的遙遠地帶又發生了什麼呢?現在,科學家...

太陽系,你知道的那些還不夠多!

太陽系,你知道的那些還不夠多!太陽系中太陽為中心,和所有受到太陽的重力約束天體的行星系統:8顆行星、已知173顆衛星、5顆矮行星和數以億計的太陽系小天體。這些小天體含有小行星、柯伊伯帶的天體、彗...

太陽系是以太陽為中心

太陽系是以太陽為中心,和所有受到太陽的引力約束天體的集合體:8顆行星、至少173顆已知的衛星、幾顆已經辨認出來的矮行星(冥王星、穀神星、鬩神星(齊娜)、妊神星和鳥神星)和數以億計的太陽系小天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