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術後就變「瘋」了? - 康健雜誌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譫妄(Delirium)是失智症長者在住院開刀期間最容易產生的症狀,可由家屬的關懷與現實導向的努力來預防與避免的。

全晏84歲罹患輕度... 為提供您更多優質的內容,本網站使用cookies分析技術。

若繼續閱覽本網站內容,即表示您同意我們使用cookies,關於更多cookies資訊請閱讀我們的隱私權政策。

我知道了 天下網路書店 康健好書 雜誌 訂閱康健雜誌 訂閱每日報 首頁 看文章 專欄 熟年人生 手術後就變「瘋」了? 收藏 瀏覽數66,806 2014/08/23· 作者/伊佳奇 ·出處/Webonly 放大字體 譫妄(Delirium)是失智症長者在住院開刀期間最容易產生的症狀,可由家屬的關懷與現實導向的努力來預防與避免的。

全晏84歲罹患輕度失智症的父親,過去一年多走路膝蓋會痛,經復健及打玻尿酸後,還是喊痛,骨科醫師建議,可進行雙膝人工關節置換術,就可解決疼痛問題。

醫師評估他父親身體狀況,告訴他,因他父親有心臟病及高血壓,手術可能有風險,但全晏及家人不希望父親天天喊痛,或就此不願走路,靠輪椅行動,仍決定接受雙膝人工關節置換治療。

手術過程十分順利,不過他父親從開刀房推到恢復室後,就開始胡言亂語,拼命罵自己的太太,甚至掙扎要拔身上的管路。

醫師為著安全考量,就給他父親施打鎮定劑,讓他父親情緒穩定,不要危及自身安全。

離開恢復室到病房後,病房裡只有全晏及太太陪伴,沒有其他人,卻一直說一位朋友站在床邊看他,接著從白天一直鬧到晚上。

護理人員給父親雙手約束,令家屬十分不捨也苦惱:怎麼手術成功,卻變了一個人?失智症長者避免開刀維寧86歲中度失智症的母親,心臟功能衰退,醫師建議安裝心律調整器,過去維寧對於母親是否要接受手術,都採保守態度,他瞭解如果要進行手術,勢必要進行疼痛管理,施打麻醉藥。

麻醉藥對失智症長者的風險會比一般長者更多,包括:認知功能退化、譫妄(Delirium)等,所以對於沒有立即影響母親生命的手術,他都沒有同意進行。

但這次狀況不一樣,母親心臟功能退化,如果不安置心律調整器,萬一心臟突然無法維持正常功能,那是直接影響母親生命安全,他不得不接受這手術的安排。

他在母親要進行手術前,特地去社區失智症家庭支持中心找醫師及照護專家請教,如何能避免認知功能退化、譫妄的產生等後遺症。

現實導向可預防譫妄失智症專科醫師及照護專家都不約而同表示,做好現實導向及非藥物療法的準備,在手術完成,進入恢復室或病房後,就開始進行各種現實導向及能進行的非藥物療法活動,以幫助他母親的認知能到現在的時空環境中,有助於穩定認知功能及避免產生譫妄。

照護專家進一步說明實際作法,他表示,可先將他母親熟悉的物品,包括:枕頭、相片、小錢包、皮包、飾物、甚至平常蓋的被子等帶去病房,並安排母親平常最喜愛的家人輪流到醫院陪伴,要求每為成員與母親多講些家庭最重要與快樂的事,家人要緊握母親的手,在她耳邊以低頻及熟悉的聲音、故事,向她述說並逗她笑與開心,讓她腦中的時光隧道,能拉回到現實環境與時空中,如此可降低或避免譫妄的可能。

住院最容易產生譫妄失智症專科醫師解釋,失智症長者因住進病房或加護病房,對周遭環境與人感到陌生與恐懼,在加上可能有感染與電解質不平衡等問題,容易產生譫妄,是一種急性發生的症狀,病人會突然對人、時、地有所混淆,或是日夜顛倒、注意力不集中、出現幻覺等症狀,且病程會起伏不定,一會兒混淆,一會兒清楚。

醫師表示,典型的症狀包括定向感障礙,也就是對人、時、地有錯誤的認知,以及專注力受影響,容易分心或馬上就忘了自己在說什麼。

病人的症狀通常在晚上會比白天嚴重,所以也被稱為「日落症候群」。

譫妄是比意識模糊更為嚴重的意識障礙類型。

譫妄狀態的特徵包括:1.意識水平降低,有定向障礙;2.常有精神運動性興奮;3.有幻覺或錯覺,尤以幻視較多見。

譫妄的臨床特徵譫妄的臨床特徵中以注意力不集中、思考缺乏組織、意識狀態改變下、知覺紊亂以及睡眠-覺醒周期的紊亂為主要徵狀。

譫妄不是精神疾病,通常是生理上的異常所造成的,可能的起因包括手術對心理與生理所造成的壓力、疼痛及治療疼痛管理的藥物、手術中造成的失血、感染(像是肺炎、泌尿道感染等)、代謝性問題(像是肝功能或腎功能異常)、電解質不平衡、營養不良、缺水及失眠等。

如果生理性的異常沒有解決,病人就會持續有譫妄的現象。

所幸,譫妄通常是短暫現象,一般在譫妄的起因解決後的3到7天,症狀就會消失,但也有可能拖到一個月之後才消失,要看病人本身的生理狀況。

只要把生理性因素移除,大部份的病人通常可以完全恢復正常。

只有少數原本生理病況無法解決的老年病患中,譫妄才會反覆發作。

手術及年齡都是譫妄危險因子研究顯示,接受大型手術的病人較容易發生譫妄,例如髖骨骨折手術中,大約有30%到50%的機率可能發生;接受心臟手術也有7到8成的病人,會有譫妄的現象發生。

如果病人為年紀大於65歲以上、男性、行動力不好、營養不好、原本就有很多內科疾病、服用多種藥物、原本就有失智現象、過去有譫妄的病史或有酒癮問題等,在手術後產生譫妄的風險更大。

除手術外,住在加護病房的病人也常見這種情形,因此譫妄也稱為加護病房(ICU)症候群。

可能原因包括服用多種藥物的影響,以及加護病房的照明造成日夜感覺失調,都有可能造成病人的錯亂。

譫妄嚴重時增加死亡率譫妄是老年人最常見的住院併發症,會導致高齡患者功能下降、失能、死亡率提高,譫妄與失智症的幻覺等精神行為徵狀不同,譫妄是急性、可逆轉的徵狀,失智症的是漸進、不可逆轉的徵狀。

照護專家以自己為列說明,過去,父親每次住院,無論是開刀,或是住院療養,總是全程陪伴照護,並不斷提供現實導向的認知活動,譬如:以家人照片、聲音、影像等維持父親記憶與意識、以日期、地點等維持父親對時間與方向的認知、以數字、七巧板、拼圖等遊戲維持父親腦部運作正常、以家人肢體對父親的撫摸、接觸,讓父親心理穩定與有安全感,產生心理上的支持,也要注意病人的營養與水份是否足夠。

這些正是預防與處理譫妄的非藥物療法,預防處理得當,使得父親能遠離譫妄。

臨床研究發現,譫妄患者預後,一年後死亡率會達到35-40%;認知功能的退化會加快三倍;增加長者再住院及機構的比例;如原無失智症,會增加失智症的發生率。

所以在照護高齡長者,對於譫妄的預防與照護是十分重要,能有效避免認知功能的下降、產生失能、及死亡。

看更多 文章關鍵字 失智症 老年照護 伊佳奇 為了照護失智症的父親:曾在台灣、美國及丹麥哥本哈根生活實驗室參加上百場失智症、老人醫學、老人福祉科技及長期照護等,在醫學上、護理上、職能治療等相關領域的訓練、研討會等活動。

失智老爸也可出國旅遊 失智長者為何從十一樓窗戶「走出去」掛在半空中? 阿茲海默症阿嬤可以開畫展? 更多文章 分享 收藏 訂閱 重點分享 加入康健Line好友 看下一篇文章 PICC如何為急、重、難症病患打造一條安全之路? 熱門文章 1. 薑黃功效6好處!薑黃怎麼吃?禁忌、料理方式一次看 4. 睡太多、太少都不好? 研究揭熟齡族最佳睡眠長度 2. 50歲以上半數有肌少症風險 有運動就不會肌少症?醫揭3大迷思 5. 降血糖食物有哪些?飲食3原則,5招不吃藥自然降血糖 3. 美國青少年接種第二劑BNT心肌炎風險是第一劑的10倍!我國醫師這樣建議 6. 久坐和吸菸一樣致命!久坐族5大危害不可不知 推薦文章 活動看板 推薦閱讀 健康新知 失眠?睡前穿雙襪子 最新專題 2021CHR健康企業公民得獎名單 中醫順時調養|24節氣養生口袋日曆 【2021國病大調查】不吸菸的肺癌,怎麼來的? 測測看你的心血管罹患風險值|避免急性心臟病發 保健懶人包 胰島素問世百年|胰島素糾察事件簿 控糖有方法 心安家|一起認識腦中風,守護全家人健康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