救恩的磐石
文章推薦指數: 80 %
耶穌見到彼得,只給他一句話:「你要稱為磯法(磯法翻出來,就是彼得)。
」(約翰福音一:42)。
... 彼得是「石頭」(rock)的意思,這種石頭不是零碎小石,而是巨大堅硬的磐石。
Home|
About
主日學教材>基要真理
救恩的磐石
「耶穌基督的使徒彼得」(彼得前書一:1)
他的名字叫做彼得,原來是個漁夫。
他在年輕的時候,經常在中東的加利利湖邊打魚,他所受的教育不多¡C但是如同許多猶太人一樣,在羅馬帝國的統治之下,他們期待自己的祖國有朝一日能夠復興。
要達到這個夢想,殊為不易,羅馬軍團是當時世界上最堅強的軍隊,擁有最強大的武力,佔有最多的領土,又挾有希臘文化的優勢。
要想獨立建國,只有盼望那位「彌賽亞」的到來。
彌賽亞是上帝差來的救世主,或稱為「基督」。
但是基督是誰呢?這成為猶太亡國百年來,一代又一代的等待。
生命改變的契機
當施洗約翰出來宣講「悔改」的道,基督將前來的訊息,終於從猶太曠野的約旦河畔傳出。
許多人前往,但是眾人看不到基督,大都散了。
彼得不是看熱鬧的人。
「直率」與「認真」是彼得生命的特質,總是貼近他所要尋求認識的他貼近施洗約翰,成為施洗約翰的門徒。
很快的,他知道施洗約翰是基督的先鋒,先鋒的任務在介紹基督,而且基督一定會出現。
公元25年或26年,彼得第一次與施洗約翰所見證的基督──耶穌見面。
耶穌真的是基督?真的是那位從上帝那裡來的彌賽亞嗎?彼得的心中一定迫切的想知道這個答案。
當時彼得不叫彼得,他名叫「西門」(Simon),這字源自古希伯來的名字Simeon,是「沙漠」、「荒涼」或是「廢棄之地」的意思,代表猶太人長期亡國後的一種絕望、灰涼的心境。
耶穌見到彼得,只給他一句話:「你要稱為磯法(磯法翻出來,就是彼得)。
」(約翰福音一:42)。
篩不掉的信心
彼得是「石頭」(rock)的意思,這種石頭不是零碎小石,而是巨大堅硬的磐石。
耶穌以長遠的眼光、永恆救贖的角度,知道這個年輕的漁夫,將成為傳遞真理的人。
後來,多人看見耶穌的神蹟,多次想要擁戴耶穌作王,耶穌經常離開群眾,卻緊緊帶著彼得。
甚至耶穌在釘十字架之前,還對彼得說:「撒旦想要得著你們,好篩你們像篩麥子一樣;但我已經為你祈求,叫你不至於失了信心。
你回頭以後,要堅固你的弟兄。
」(路加福音二十二:31~32)彼得相信耶穌,經歷的是「質變」,由沙漠變磐石、由可廢棄的變為天國的寶貝,由軟弱變為堅固的石頭。
要將沙漠變成磐石,在自然界幾乎是不可能的。
磐石只會經由風化、日曬、風吹、雨淋,逐漸的變成細石、砂子。
砂子要反自然方向凝聚成磐石,必須又回地殼底下,經由高溫、高壓的重塑,才能重現磐石。
要改變一塊石頭已經這麼困難了,何況是人。
人有自己的意志、選擇,世俗的喜好、引誘,文化的禁錮、壓力,人性的罪惡與軟弱,這些只會加速人的劣化,即使是宗教、哲學、美學、教育,只能期待減緩劣化的速度,但是無法產生徹底的質變。
只有耶穌,才能給人帶來這種質變。
祂在彼得身上就做這一個宣告,你不再是沙漠,而是磐石。
教育的功能與生命的改變
既然教育無法給人帶來質變,那人受教育的目的是什麼?「平民教育學之父」柯美尼斯(John
AmosComenius,
1592-1670),在他的著作「最大的啟蒙」(The
Great
Didactic),這本教育學的經典之作上寫道:「學校設立的目的,不是在讓人經由教育,產生短期的效益,而是為了永遠的福祉。
」,柯美尼斯是個牧師,長期面對宗教逼迫,帶著他的家人與一群「摩拉維亞弟兄會」的基督徒在奧地利、德國、瑞典等國,四處流浪,他提出:「宗教、哲學與科學的教育都是片段,只有將這些片段連結於耶穌基督,教育才能有永恆一貫的效益。
」
跟隨耶穌是彼得一生的教育,使他真成磐石。
磐石有三個特性:一、在考驗時,經得起篩。
二、一直有耶穌的保守,沒有失去信心。
三、經過考驗後,堅固其他的弟兄姊妹。
耶穌沒有向彼得解釋,彼得什麼時候要堅固別人,也沒有說明如何堅固。
祂會逐漸顯明這一切。
彼得不是唯一由荒漠變為磐石的人,後來許多相信跟隨耶穌的人,都有這「質變」的經歷。
被酒與檳榔綑鎖的部落
花蓮有一個鄉鎮,名叫秀林鄉,當地住了許多布農族的原住民,他們的部落大都在海拔500公尺、傾斜較緩的坡地上。
這裡的空地不少,土壤也肥沃,風景優美,難怪稱為秀林,不過因為居民酗酒、吃檳榔,居民生活貧困,秀林曾經是台灣妓女最多的收購處,許多少女很早就被都市人買走,淪入風塵,許多男子到都市作苦工,一去不返。
秀林成為荒漠,乏人問津的荒廢之處。
2002年,我前來秀林,當地卻已有一股更新的力量,居民帶著微笑,賣酒與檳榔的店面凋零,我想知道究竟,人家就引我到「烏莽」的家。
烏莽的名字很長,他就要我叫他烏莽。
他與大多的原住民不同,不抽煙、不喝酒、不吃檳榔,他種的山蘇,保證有機,不含農藥,成為台北許多大飯店指定的蔬菜,因為教導村民種山蘇,他大大的改善秀林鄉的經濟狀況。
開在山蘇裡的一條路
我與他交談數句,就猜這人是個基督徒。
他開車載我上山看山蘇園,在車上與我分享,他年輕時就到平地當小工,後來開卡車。
為了比其他車早到,多賺些錢,還飆車。
清晨送貨,結果出了車禍,在門諾醫院,生命垂危之際,有人向他傳福音,他接受耶穌的救恩,生命起了更新,變得很有喜樂與盼望。
出院後,他帶著妻子回到秀林,他戒除了抽煙、喝酒與吃檳榔,而且將祖先留下的檳榔園全砍了,結果檳榔殘枝上長出了山蘇,而且是特別好吃的山蘇。
他改種山蘇,後來被稱為花蓮的「山蘇大王」。
下山時,烏莽對我說道:「有年輕人問我:『耶穌曾使水變酒,你若能使水變酒,我們就相信。
』,我無法使水變酒,但是我帶他們看我的山蘇與房子,這都是耶穌從一個絕望、渾身是傷的人身上變出來的。
」
他的成果激勵了許多人,部落裡的年輕人開始回流了,加入教會,砍下檳榔,種上山蘇,烏莽成為上帝留在秀林山地鄉的一塊磐石。
親愛的朋友,當信靠耶穌作我們的救主,當耶穌成為我們救恩的磐石,我們就成為堅固別人的磐石。
Gotop
延伸文章資訊
- 1馬太福音16 : 18 中的磐石是指什麼? - Got Questions
當撒瑪利亞人第一次領受聖靈,彼得也在那裡(使徒行傳8:14-17 )。 而且他是將福音傳給外邦人的第一人(使徒行傳10:1-48 )。 這種意義上來說, ...
- 2馬太16:18-19 耶穌說:「我要把我的教會建造在這磐石上。」這
1. 「這磐石」,照筆者個人認爲雖然其最自然之解釋應指彼得。但亦可能指彼得所承認之信仰--「你是基督,是永生神的兒子。」因為: (1) 主耶穌說 ...
- 3一、釋義部份 - 聖經研究
若以詳細文字分析:彼得是指「已鑿出可以移動的石頭」,至於耶穌要建造教會在「這磐石」的「磐石」二字,原文是指未鑿過亦不能移動,在山上的「磐石」而言。因此,耶穌稱 ...
- 4三十.耶穌要把教會建造在這磐石上是指彼得麼?(太十三14—15)
2.彼得這一名字,在希臘原文直譯是「一塊小石頭」的意思。「我要把我的教會建造在這磐石上。」這個磐石原文是指「在原處之大盤石」的意思,耶穌 ...
- 5西門、彼得、磐石 - 611靈糧堂
彼得原來的意思就是石頭,石頭是可以雕琢的,可以移動的。男人要改變成為磐石,你要成為天國的大將,你不單止可以被雕琢,還應該是穩定、堅固、可以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