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談「『荼』字該怎麼讀」 - 台語與佛典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按《康熙字典》(http://kangxi.adcs.org.tw/kangxizidian/): * 「茶」注音只有「ㄔㄚˊ」。

* 「荼」注音則有「ㄊㄨˊ,ㄔㄚˊ, ... 2015年8月18日星期二 也談「『荼』字該怎麼讀」 CBETA在Google+貼出下文:【「荼」字該怎麼讀】佛典中多有「荼」字的音譯名相,常見者如「荼毘」、「曼荼羅」、「鳩槃荼」。

請問,這當中的「荼」字該怎麼讀?讀作「ㄊㄨˊ(tu2)」嗎?筆者過去也是望文生「音」的習慣讀作「ㄊㄨˊ(tu2)」,但在交互比對以下資料後發現——讀作「ㄔㄚˊ(cha2)」可能是較為接近原本梵文的讀音。

按《康熙字典》(http://kangxi.adcs.org.tw/kangxizidian/):*「茶」注音只有「ㄔㄚˊ」。

*「荼」注音則有「ㄊㄨˊ,ㄔㄚˊ,ㄕㄜˊ,ㄘㄞˋ,ㄧㄝˊ,ㄕㄨ-,ㄏㄨˋ」。

按DigitalDictionaryofBuddhism:SanskritTermsIndex[updated:8/4/2015](http://buddhism-dict.net/ddb/indexes/term-sa.html)*荼毘jhāpita*曼荼羅maṇḍala*鳩盤荼kumbhâṇḍa按《晉.可洪音義》、《唐.慧琳音義》:*《新集藏經音義隨函錄(第1卷-第12卷)》卷4:「荼毗(上宅加反此云燒身)。

」(CBETA,K34,no.1257,p.769,c4)*《一切經音義》卷10:「曼荼羅(荼音宅加反」(CBETA,T54,no.2128,p.369,b13)*《一切經音義》卷12:「鳩槃荼(上九憂反下宅家反也南方天王下鬼名面似冬瓜)。

」(CBETA,T54,no.2128,p.379,c21)參考《漢語大詞典》:荼2〔chㄔㄚˊ〕〔《廣韻》宅加切,平麻,澄。

〕“茶1”的古字。

宋楊萬里《〈頤菴詩稿〉序》:“至于荼也,人病其苦也,然苦未既,而不勝其甘。

”清顧炎武《日知錄‧茶》:“荼字自中唐始變作茶。

”參考〈荼茶二字之轉變〉:《九經》無茶字,或疑古時無茶,不知《九經》亦無燈字,古用燭以為燈。

於是無茶字,非真無茶,乃用荼以為茶也。

不獨《九經》無茶字,《班馬字類》中根本無茶字。

至唐始妄減荼字一畫,以為茶字,而荼之讀音亦變。

荼,初音同都切,讀若徒,詩所謂“誰謂荼苦”是也。

東漢以下,音宅加切,讀若磋;六朝梁以下,始變讀音。

唐陸羽著《茶經》,雖用茶字,然唐岱岳觀王圓題名碑,猶兩見荼字,足見唐人尚未全用茶字。

(清席世昌《席氏讀說文記》卷一)只可謂荼之音讀,至梁始變,茶之體制,至唐始改而已。

(摘自黃現璠著《古書解讀初探》,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2004年7月第1版)魏晉至隋唐是佛典漢譯的黃金時期,而「荼」、「茶」兩字的演變歷史也同時發生著。

所以佛典中「荼」、「茶」兩字經常混用,既有「荼毘」、「曼荼羅」、「鳩槃荼」,也有「茶毘」、「曼茶羅」、「鳩槃茶」。

對於這些音譯名相,若認為「茶毘」應訂正作「荼毘」,或「荼」字應讀作「ㄊㄨˊ(tu2)」,這樣的見解是需要再審慎考慮考慮的。

===============關於佛教經典的字音、字義,版主素來不用《康熙字典》,更不用說近代的《漢語大詞典》。

大致上,版主採用許慎《說文》、顧野王《玉篇》、玄應《眾經音義》、慧琳《一切經音義》,或者用到楊雄《方言》,音韻方面以《切韻》、《廣韻》、《集韻》為主。

字形則倚賴台灣國教育部《異體字字典》(http://dict.variants.moe.edu.tw/suo.htm),漢字古音及甲骨文,則參考台灣國中央研究院《甲骨文小學堂》(http://xiaoxue.iis.sinica.edu.tw/)。

首先,《晉.可洪音義》應該作《後晉.可洪音義》。

最早見到的「荼」字出於《詩經》國風、邶風、〈谷風〉:「誰謂荼苦?其甘如薺。

」唐以前只有「荼」字,而無「茶」字;所以大徐本《說文》言:「荼,即今之茶字」。

《金石文字辨異》言:「唐娑羅樹碑:『荼毗應身』。

案『佘』本有『時遮切』之音,茶从『佘』聲。

《爾雅》『苦荼』,即『茶、茗』字也。

『茶』乃『荼』之省文。

流俗誤分『茶』、『荼』為二。

此碑『茶毗』字作『荼』,可見唐人猶識古音也。

」依照「時遮切」,以「台羅音標」作「sia1」。

由於此字訛讀甚久,在此只用晉朝以前的音譯詞。

《優陂夷墮舍迦經》卷1:「天下有十六大國,一者名鴦迦,二者名摩竭,三者名迦夷,四者名拘薛羅,五者名鳩溜,六者名般闍荼,七者名阿波耶,八者名阿洹提渝,九者名脂提渝,十者名越祇渝,十一者名速摩,十二者名速賴吒,十三者名越蹉,十四者名末羅,十五者名渝匿,十六者名劍善提。

」(CBETA,T01,no.88,p.912,c23-29)《中阿含202經》卷55〈3晡利多品〉:「若有十六大國,謂一者鴦伽,二者摩竭陀,三者迦尸,四者拘薩羅,五者拘樓,六者般闍羅,七者阿攝貝,八者阿和檀提,九者枝提,十者跋耆,十一者跋蹉,十二跋羅,十三蘇摩,十四蘇羅吒,十五喻尼,十六劍浮。

」(CBETA,T01,no.26,p.772,b12-18)十六大國的第六大國為Pañcāla,《優陂夷墮舍迦經》所譯的「般闍荼」應該是「般荼」,也就是「ca荼」,用「台羅音標」作「tsia1」。

《雜阿含506經》卷19:「佛住三十三天驄色虛軟石上」(CBETA,T02,no.99,p.134,a7-8)《雜阿含506經》的「驄色虛軟石」即是《起世經》的「般荼甘婆石」,此字為(paṇḍukambala),也就是「ḍu荼」,用「台羅音標」作「tu1」。

《起世經》卷7〈8三十三天品〉:「般荼甘婆石」(CBETA,T01,no.24,p.342,b29)至於「荼毘jhāpita」,古譯為「耶維、蛇維」,有可能是譯自「犍陀羅語」,也就是說「jh」會讀作「ś」,這種情況之下還是讀成「荼sia1」。

實際上,從「奔荼利花puṇḍarīka」的譯音,可以知道,「荼ḍa」也讀作「ta1,to5」,《起世經》卷6〈7四天王品〉:「奔荼利花」(CBETA,T01,no.24,p.340,a28)===========結論,如果讀華語,「荼毘」還是讀作「圖皮」,但是,心裡頭知道梵音是「荼毘jhāpita」。

如果讀台語就讀「tsia1-phi5」。

這就和「般若」一樣,華語讀作「缽惹」,台語應讀「phuat-tse1」(其實「般若」是譯自「pañña」,台語應讀作「pan1-niann2」。

)。

這就和「迦葉」一樣,華語讀作「家攝」,台語應讀「khia1-siap」。

 張貼者: 台語與佛典 於 下午1:33 標籤: 細說台語, 說台語解漢字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 較新的文章 較舊的文章 首頁 訂閱: 張貼留言(Atom) 關於我自己 台語與佛典 檢視我的完整簡介 網誌存檔 ►  2021 (153) ►  十一月 (4) ►  十月 (12) ►  九月 (37) ►  七月 (2) ►  六月 (49) ►  五月 (11) ►  四月 (1) ►  三月 (1) ►  二月 (15) ►  一月 (21) ►  2020 (480) ►  十二月 (166) ►  九月 (63) ►  八月 (116) ►  七月 (3) ►  六月 (3) ►  五月 (29) ►  四月 (28) ►  三月 (37) ►  二月 (2) ►  一月 (33) ►  2019 (289) ►  十二月 (22) ►  十一月 (26) ►  十月 (22) ►  九月 (10) ►  八月 (104) ►  七月 (46) ►  六月 (6) ►  五月 (10) ►  四月 (12) ►  三月 (7) ►  二月 (11) ►  一月 (13) ►  2018 (243) ►  十二月 (17) ►  十一月 (14) ►  十月 (26) ►  九月 (16) ►  八月 (16) ►  七月 (19) ►  六月 (21) ►  五月 (16) ►  四月 (22) ►  三月 (28) ►  二月 (21) ►  一月 (27) ►  2017 (389) ►  十二月 (29) ►  十一月 (30) ►  十月 (24) ►  九月 (19) ►  八月 (28) ►  七月 (38) ►  六月 (47) ►  五月 (42) ►  四月 (27) ►  三月 (37) ►  二月 (33) ►  一月 (35) ►  2016 (330) ►  十二月 (25) ►  十一月 (36) ►  十月 (33) ►  九月 (25) ►  八月 (31) ►  七月 (33) ►  六月 (35) ►  五月 (33) ►  四月 (23) ►  三月 (18) ►  二月 (13) ►  一月 (25) ▼  2015 (344) ►  十二月 (27) ►  十一月 (26) ►  十月 (33) ►  九月 (54) ▼  八月 (37) 學識字5:形聲字與省聲 法友飛鴻163---佛教文獻學二三事 隨佛比丘論印順法師 俞樾:《九九銷夏錄》 我也來談談〈談談《雜阿含200經》〉 法友飛鴻162---盛海峰:〈關於《別譯雜阿含經》〉 佛教術語(13)---打板 法友飛鴻161---「世尊」與「釋尊」 法友飛鴻160:「舍利弗三問不答」與「舍利弗不信世尊」 佛教術語(12):住持 佛典校勘(4):佛教經典中的空格 佛典校勘(3):佛教經典提到的十六大國 佛典校勘(2):《大正藏》頁底註 也談「『荼』字該怎麼讀」 法友飛鴻159---胡適〈校勘學方法論〉 法友飛鴻158---仁入聚然 漢譯「訂正」巴利經文:《中阿含209經》與《中部80經》 學識字4:「為」是大象,不是母猴 學識字3:員就是圓,永就是泳,益就是溢 學識字2:則,是copy複製 學識字1:去水為法 說好的633呢? 禪不讀書3---阿彌佛陀 宋楚瑜,你的俏皮話真的並不好笑 颱風過後 禪不讀書2---《法句經》仁慈有十一譽 禪不讀書1---一法不達,不名悉達 菠菜又稱飛龍菜 《摩登伽經》的婆羅門呪---JeffreyMotyk回函 法友飛鴻157---翻經人已去 喝茶,相對寒燈細品茶 呂澂:〈《法句經》講要〉 法友飛鴻156---T210《法句經》的印象 柯文哲吃案? 夏含夷:《重寫中國古代文獻》 當上一代摀了下一代的嘴,下一代就會遮住小孩的眼睛 台大教授、政大校長在歷史上留名 ►  七月 (21) ►  六月 (24) ►  五月 (20) ►  四月 (28) ►  三月 (27) ►  二月 (19) ►  一月 (28) ►  2014 (472) ►  十二月 (21) ►  十一月 (30) ►  十月 (30) ►  九月 (25) ►  八月 (42) ►  七月 (25) ►  六月 (23) ►  五月 (35) ►  四月 (70) ►  三月 (81) ►  二月 (46) ►  一月 (44) ►  2013 (433) ►  十二月 (32) ►  十一月 (44) ►  十月 (32) ►  九月 (36) ►  八月 (81) ►  七月 (39) ►  六月 (24) ►  五月 (29) ►  四月 (44) ►  三月 (43) ►  二月 (14) ►  一月 (15) ►  2012 (202) ►  十二月 (8) ►  十一月 (8) ►  十月 (16) ►  九月 (19) ►  八月 (23) ►  七月 (18) ►  六月 (19) ►  五月 (25) ►  四月 (5) ►  三月 (13) ►  二月 (22) ►  一月 (26) ►  2011 (509) ►  十二月 (36) ►  十一月 (38) ►  十月 (47) ►  九月 (40) ►  八月 (56) ►  七月 (35) ►  六月 (40) ►  五月 (58) ►  四月 (53) ►  三月 (41) ►  二月 (41) ►  一月 (24) ►  2010 (463) ►  十二月 (32) ►  十一月 (25) ►  十月 (62) ►  九月 (38) ►  八月 (15) ►  七月 (29) ►  六月 (50) ►  五月 (63) ►  四月 (48) ►  三月 (26) ►  二月 (34) ►  一月 (41) ►  2009 (332) ►  十二月 (32) ►  十一月 (27) ►  十月 (25) ►  九月 (22) ►  八月 (27) ►  七月 (28) ►  六月 (16) ►  五月 (35) ►  四月 (42) ►  三月 (17) ►  二月 (26) ►  一月 (35) ►  2008 (363) ►  十二月 (21) ►  十一月 (6) ►  十月 (13) ►  九月 (25) ►  八月 (8) ►  七月 (29) ►  六月 (18) ►  五月 (29) ►  四月 (201) ►  三月 (12) ►  一月 (1) ►  2007 (3) ►  十二月 (3) 留言 載入中… 標籤 心疼台灣 (443) 細說台語 (441) 法友飛鴻 (430) 生活明信片 (417) 書房夜話 (407) 雜阿含讀書會 (398) 當代佛學 (337) 相對寒燈細品茶 (337) 漢巴對照讀書會 (307) 法句經讀書會 (216) 佛典校勘 (172) 佛教文獻學 (167) 論文多近坐禪窗 (157) 台語正字 (137) 台灣史 (127) 印順導師 (122) 簡要的佛法 (119) 辣筆書評 (115) 蘇錦坤老師 (112) 我見青山多嫵媚 (111) 方廣錩老師 (104) 逆風飛行 (97) 佛教史地 (94) 說台語解漢字 (93) 學者身影 (91) 書的故事 (90) 佛學問答 (89) 譯業 (87) 中阿含讀書會 (85) 大藏經 (85) 無著比丘 (85) 佛學論文簡介 (81) 相應部尼柯耶讀書會 (81) 阿含字典 (77) 增支部尼柯耶讀書會 (76) 新書介紹 (75) 台灣夢華錄 (71) 佛典語言學 (66) 佛學書目 (65) 寫我台語歌 (64) 長老菩提比丘 (63) 台文 (57) 辛島靜志 (50) 歡樂的時光 (46) 讀書札記 (45) 讀詩會 (45) 禪修筆記 (44) 台灣人物誌 (41) 胡適 (39) 別譯雜阿含經 (37) 溫宗堃老師 (37) 對聯 (36) 學佛往事 (33) 學識字 (33) 耆那教眼中的佛教 (33) 增一阿含讀書會 (32) Norman譯巴利《法句經》 (31) 佛教學者 (31) 紀贇 (31) 敦煌學 (30) 義足經讀書會 (30) 十二分教 (29) 台語字典 (28) 彼岸道品讀書會 (28) 批判佛教 (28) 佛光版白話《法句經》 (27) 佛教術語 (27) 台文與台語討論 (27) 台灣老地名 (27) 舊書誌 (27) 佛教翻譯:漢譯佛教史 (26) 梵漢對照閱讀 (26) 台灣竹枝詞(郁永河) (25) 台語與佛典 (25) 佛學評論 (24) 佛教故事 (23) 台灣浮世繪 (22) 被遺忘的台灣童謠 (22) 校勘讀書筆記 (21) 經集 (21) 佛學研究期刊 (20) 教育部《台灣閩南語常用詞辭典》 (20) 漢玉雅集 (20) 228事件 (19) 世說新語 (19) 二二八 (19) 台日大辭典 (19) 校勘札記 (19) 彰化老地名 (18) 沈衛榮 (18) 提問題 (17) 覺音論師 (17) 陳寅恪 (17) 漢譯「訂正」巴利經文 (16) 元亨寺《增支部》, (15) 體義伽他 (15) 阿育王法敕 (14) 吳老擇 (13) 聖嚴法師 (13) 呂澂 (12) 安世高 (12) 攝頌 (12) 明信片小學堂 (12) 菩提樹日記 (12) 鄭南榕 (12) 面目猙獰的植物 (12) 佛典標點 (11) 佛教科普 (11) 心疼香港,心疼台灣 (11) 江燦騰 (11) 細說無我 (11) 維基百科佛教詞條 (11) 元亨寺《法句經》 (10) 台灣英豪 (10) 漢清講堂 (10) 詩人吳晟 (10) 賴和 (10) 劉震 (9) 潘濤 (9) 簽名題贈 (9) 聚散有時,後會無期 (9) 萬金川老師 (9) 魏德聖 (9) 佛教寺院參訪 (8) 台語三百句 (8) 台語答客問 (8) 左冠明 (8) 心經 (8) 敦煌本壇經校勘紀 (8) 榮新江 (8) 涅槃經一百問 (8) 重譯巴利文獻 (8) 鵝湖論學 (8) RodBucknell (7) 一切經音義T2128 (7) 井水喻 (7) 台語評周長楫 (7) 大乘是佛說 (7) 巴利法句經新譯各品綜述 (7) 正觀雜誌 (7) 水野弘元 (7) 淡水 (7) 淺說佛典校勘 (7) 禪不讀書 (7) 纪贇 (7) 台灣本土佛教 (6) 惠敏法師 (6) 教育部《異體字字典》正式六版 (6) 法住法界法不異如法不離如 (6) 溫金柯 (6) 白家華 (6) 談詩說詞度曲寫聯 (6) 逛書店 (6) 陸揚 (6) Norman佛教文獻學 (5) 佛學詞典 (5) 佛陀的啟示Rahula (5) 儒林外史裡的詞條 (5) 台灣的書店 (5) 單卷本與二十卷本雜阿含經 (5) 封興伯 (5) 張岱 (5) 彰化的點點滴滴 (5) 法鼓山 (5) 漢藏佛學比較研究 (5) 父親的故事 (5) 蔡奇林老師 (5) 詩人焦桐 (5) 長阿含讀書會 (5) BV (4) 《說文》改錯 (4) 劉宇光 (4) 品管QC (4) 康原 (4) 王昭華 (4) 班智達 (4) 禪門頌古 (4) 莊春江 (4) 西湖楹聯 (4) 詩人步道 (4) 詩人陳金順 (4) 語錄 (4) 黃春明 (4) 作家素描 (3) 元亨寺《增支部》 (3) 周婉窈 (3) 宜蘭 (3) 廣淨法師 (3) 我說台灣菜 (3) 父與子 (3) 研討會 (3) 藍吉富老師 (3) 電子數位資料庫 (3) 21世紀佛教一百問 (2) CBETA (2) 佛經解題 (2) 元亨寺《相應部》 (2) 劉建仁:台灣話的語源與理據 (2) 南傳大藏經解題 (2) 印度學 (2) 吳音寧 (2) 李際寧 (2) 流俗佛教 (2) 生活 (2) 英文歌曲 (2) 蔡耀明老師 (2) 藍博洲 (2) 趙城金藏 (2) 達賴喇嘛 (2) 馬可波羅 (2) Suttacentral訂正 (1) 一 (1) 佛使比丘 (1) 佛光大學 (1) 佛光阿含藏 (1) 出曜經 (1) 南台灣觀點 (1) 參訪記 (1) 史明 (1) 呂凱文老師 (1) 呂興昌老師 (1) 問 (1) 寫給台灣的歌 (1) 年度書單 (1) 得度 (1) 日日櫻 (1) 時間地圖 (1) 暖 (1) 朱慶之老師 (1) 杜正民老師 (1) 林崇安老師 (1) 棒球 (1) 楊逵 (1) 殷海光 (1) 王邦維 (1) 瑜伽師地論 (1) 竺佛念 (1) 第一結集 (1) 自鼐法師 (1) 藏傳佛教與西藏 (1) 論語訓詁 (1) 邵瑞祺RichardSalomon (1) 開仁法師 (1) 追蹤者 心有千千結 念處的修習--通往涅槃的直捷之道(無著比丘《Satipaṭṭhāna,TheDirectPathtoRealization》的中譯本) 台灣國 我正在嚴肅的祈禱 補破網誌 酥餅的BLOG 值得推薦的寫日記APP:溫度日記HeartyJournal,女孩的私密手帳,溫柔收納妳的好心情與壞心情 2個月前 魚腸劍譜 新入口 台灣文創的活路,不要堵死它!--斯卡羅被盗版 3個月前 竹板凳的漁瘟 定位隋書中的流求國 1年前 念住--通往證悟的直接之道(無著比丘《Satipaṭṭhāna,TheDirectPathtoRealization》的中譯本) 中文版譯序---自鼐法師,香光尼僧團 8年前 我正在嚴肅地祈禱! 訂閱 發表文章 Atom 發表文章 留言 Atom 留言 SiteMeter WorldMap GoogleAnalytics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