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彩2016|2016值得銘記的那一刻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點擊「國家空間科學中心」可以訂閱哦!

導言

2016年是不平凡的一年,人類的每一個進步和發現都在擴展人類文明的外延,這一年我們不斷地創造歷史,不斷突破人類對未知世界的認識極限,我們腳步從未停止,直到宇宙的盡頭。

接下來,就讓我們回顧2016年那些值得銘記的瞬間吧。

中國火星探測計劃正式立項

2016年1月11日,中國正式批覆首次火星探測任務,中國火星探測任務正式立項,並將在2020年左右發射一顆火星探測衛星,一步實現「繞、落、巡」的工程目標,並對火星的土壤環境、大氣、以及水等人們關心的問題展開研究,這意味著中國將真正意義上邁入深空探測。

同年8月23日,國家國防科工局探月與航天工程中心發布了中國第一個火星探測器和火星車外觀設計構型圖,暗示著火星探測任務正在緊張有序地進行著。

預計中國首個火星探測的火星車將會於2020年七八月份由「長征」五號運載火箭直接帶入地火轉移軌道,開啟中國火星探測的新時代。

雷射干涉引力波天文台(LIGO)宣布探測到引力波

2016年2月11日,雷射干涉引力波天文台(LIGO)宣布,LIGO的兩台探測器捕捉到了30多億光年外的兩個黑洞在合併時產生的引力波,同年6月,科學家們再次探測到引力波,和第一次引力波事件一樣,此次發現的引力波也是來自兩個黑洞的合併。

作為近年來最重要的物理學成就之一,LIGO的這一發現不僅再次證實了廣義相對論,還開闢了引力波天文學的新時代——通過探測引力波來認識遙遠的天體和廣袤的宇宙。

愛因斯坦創立廣義相對論後不久,就預言彎曲的時空會產生水波一樣的「漣漪」——也就是引力波。

在這之後的100年,儘管天文學家曾根據一些觀測數據,間接證明了引力波的存在,但始終沒有直接探測到這一現象,而如今一扇新的大門已經開啟。

微重力空間科學實驗衛星「實踐」十號成功凱旋

2016年4月18日,「實踐」十號返回式衛星回收艙在指定區域順利著陸,它於2016年4月6日發射升空,在軌工作12天後順利完成回收。

「實踐」十號衛星是中國第25顆返回式衛星,也是中國專門為「微重力科學和空間生命科學」實驗研究量身定做的首顆「微重力」衛星,它共搭載19項科學實驗項目,包括10項微重力科學實驗和9項空間生命科學實驗,是迄今為止單次搭載空間微重力和生命科學實驗項目及種類最多的衛星,「實踐」十號同時也是我國空間科學先導專項首批科學實驗衛星中唯一的返回式衛星,它對推動中國空間微重力科學和空間生命科學發展具有重要意義。

日本「拂曉」號開始執行金星科學探測任務

2016年4月中旬,日本「拂曉」號金星探測器在歷經千辛萬苦之後終於開始了對金星的科學探測。

「拂曉」號於2010年5月發射,同年嘗試進入金星軌道,由於主發動機故障導致其與金星擦肩而過,在等待了五年之後,它於2015年12月再次變軌,成功進入金星軌道。

「拂曉」號旨在研究金星大氣和金星硫酸雲的成分,並且驗證其所搭載的太陽風帆風暴機理,它是當前世界上唯一的一個金星探測器。

日本也因此成為亞洲首個擁有金星人造衛星的國家。

目前,超期服役一年的「拂曉」狀態良好且燃料充足,金星的科學探測未來可期。

「長征」五號和「長征」七號相繼發射成功

世界上最遠的距離或許就是地面與天空的距離,然而當我們有了火箭,天空不再是遙不可及的夢想。

對中國而言,2016年是中國的「大運載」火箭年。

2016年6月25日,「長征」七號火箭升空,把多用途飛船縮比返回艙等載荷組合體送入預定軌道,這標誌著「長征」七號首飛任務取得圓滿成功。

「長征」七號是中國新一代中型液體火箭,採用兩級半構型,使用了新型的液氧/煤油發動機,近地軌道運載能力13.5t,這是中國首枚採用全數字化手段研製的火箭,今後,它將承擔載人飛船和貨運飛船的發射任務,為我們的空間建設提供有力保障。

2016年11月3日,中國新一代大型液體火箭「長征」5號在海南文昌發射場執行首飛任務,成功將載荷送入預定軌道。

「長征」五號首飛成功使我國運載火箭規模實現從中型到大型的跨越,使我國在近地軌道和地球同步轉移軌道運載能力分別提高到25噸和14噸,運載能力與目前國外主流運載火箭的水平持平,也標誌著我國從此步入了擁有大型運載火箭國家的行列。

為未來我們國家進行升空探測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美國「朱諾」號探測器成功進入木星軌道

2016年7月4日,美國「朱諾」號木星探測器歷經近5年的飛行後,成功抵達木星並進入木星大橢圓環繞軌道,成為繼「伽利略」之後第二個環繞木星的探測器。

「朱諾」於2011年8月5日發射,歷經多次變軌終於來到木星身邊,「朱諾」號將環繞木星運行20個月,收集有關該行星的核心數據,描繪其磁場,並測量大氣中水和氨的含量。

它會觀察木星表面著名的大紅斑,一個持續了數百年的風暴,從而揭示其深層的秘密。

「朱諾」號同時也是目前唯一僅使用太陽能帆板作為能源的深空探測器。

世界首顆量子科學實驗衛星「墨子」號升空

2016年8月16日,世界首顆量子科學實驗衛星「墨子」號成功發射。

量子科學實驗衛星是中國科學院空間科學先導專項首批科學實驗衛星之一,其主要科學目標是藉助衛星平台,開展空間尺度量子力學完備性檢驗的實驗研究;在空間尺度進行量子糾纏分發和量子隱形傳態實驗;並進行星地高速量子密鑰分發實驗,並在此基礎上進行廣域量子密鑰網絡實驗,以期在空間量子通信實用化方面取得重大突破。

世界首顆量子科學實驗衛星的成功發射標誌著我國空間科學研究又邁出重要一步。

美國首顆小行星採樣返回探測器發射成功

2016年9月9日,美國的小行星採樣返回探測器「歐西里斯」從卡納維拉爾角搭乘「宇宙神」5號運載火箭成功發射升空。

「歐西里斯」是美國首顆小行星採樣返回探測器,它的任務是對名叫「貝努」的小行星進行採樣並返回。

科學家希望這項任務能帶來對太陽系形成乃至地球生命起源「革命性」認識。

「歐西里斯」將在2018年8月抵達貝努,展開為期兩年的科學研究,並在環繞貝努的軌道上對其進行全球表面成像。

到2020年7月時,探測器將使用機械臂末端的採樣器採集貝努表面的風化層樣品,預計2023年把樣品返回地球供科學家研究。

人類歷史上第一個小行星採樣探測器是2003年日本發射的「隼鳥號」,它於2010年成功將「絲川」小行星的一些物質微粒送回地球。

「天宮」二號「神舟」十一號組合體任務飛行取得圓滿成功

2016年9月15日,「天宮」二號空間實驗室成功發射。

10月17日,「神舟」十一號載人飛船順利將景海鵬和陳冬送入太空,兩天後,「神舟」十一號與先期發射的「天宮」二號空間實驗室自動交會對接成功,2位航天員進入「天宮」二號開展工作和生活。

11月18日,在太空生活工作了33天的航天員景海鵬、陳冬安全健康返回地球家園。

「天宮」二號是中國第一個真正意義上的空間實驗室。

任務飛行期間首次完成了航天員30天的中期在軌駐留任務,考核了面向長期飛行的航天員生活、健康和工作保障等相關技術,開展了大規模空間科學和應用實驗,以及在軌維修和空間站技術驗證等試驗,使我國載人航天進入了應用發展的新階段。

「天宮」二號和「神舟」十一號載人飛行任務圓滿成功標誌著我國載人航天工程取得了新的重大進展。

「羅塞塔」號探測器成功實現首次對彗星的就位探測

2016年9月30日,「羅塞塔」號彗星探測器撞向67P/楚留莫夫-格拉希門克彗星,正式結束了長達12年的「追星」之旅。

「羅塞塔」號彗星探測器屬於歐洲空間局組織實施的無人太空船計劃,由羅塞塔探測器和「菲萊」登陸器兩部分組成,它主要通過研究67P/楚留莫夫-格拉希門彗星來探索46億年前太陽系的起源之謎,以及彗星是否為地球「提供」生命誕生時所必需的水分和有機物質。

「羅塞塔」號於2004年3月成功發射,同年8月進入彗星軌道,實現了彗星的首次環繞和著陸,11月,由「羅塞塔」號彗星探測器釋放的「菲萊」登陸器成功登陸67P/楚留莫夫-格拉希門彗星。

任務期間,「羅塞塔」號探測器獲得了大量重要科學發現,其中一項就是彗星上存在地球生命構成必需物質——胺基酸甘氨酸和磷。

中國首顆溫室氣體監測衛星「碳」衛星發射成功

2016年12月22日,由中國科學院國家空間科學中心負責總體工程的中國首顆CO2觀測科學實驗衛星TANSAT成功發射,這也將是繼美國和日本之後第三顆全球二氧化碳觀測科學實驗衛星。

早在2010年,中國就開始部署並緊鑼密鼓地對碳衛星項目進行論證,並於2011年啟動並實施了計劃。

該衛星是專門用於監測全球二氧化碳分布的科學試驗衛星,將為我國和世界的氣候與環境變化研究提供科學數據,為我國政府制定相關政策、參與相關國際談判等提供數據支撐,為氣候變化這一重大全球性問題的科學研究和共同治理做出貢獻。

太陽每天都是新的,我們又進入了一個時間起點2017,從人類1957年發射第一顆人造衛星上天,人類探索宇宙的步子已經在歷史長河中已經走了60年,我們不知道未來會發生什麼,但是有一點可以確定,我們在空間科學探索道路上邁出的一步都在創造歷史。

在這裡也祝願關注我們中國科學院國家空間科學中心官方微信號的小夥伴們,元旦快樂,心想事成!

統稿:小閒 中國科學院國家空間科學中心空間天氣學國家重點實驗室

國家空間科學中心微信公眾訂閱號(ID:nssc1958)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