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冥王星軌道還遠2.5倍,游離太陽系邊緣,被天文學家抓住了尾巴
文章推薦指數: 80 %
在冥王星之外是否還有未被發現的大質量天體?這個問題目前還沒有確切的答案,但川陀太空指出,已經有兩種方案暗示這個物體可能處於一個偏心率極高的橢圓軌道上,問題就是還沒有發現真身。
根據一項新研究顯示,第九大行星的軌道至少在柯伊伯帶之外,比冥王星軌道還遠至少2.5倍,可能是太陽系行星系統中最遠的大質量天體,那麼這顆潛在的行星級天體質量有多大?目前估計比地球大10倍,也是一顆岩質行星,這下就好玩了,這樣該算是超級地球,正好太陽系內缺少這類型的行星。
為什麼我們會懷疑第九大行星的存在,關鍵原因在於天文學家發現太陽系遠處的許多天體的軌道有點異常,於是推測可能存在一顆大質量天體存在,在其引力作用下對這些柯伊伯帶之外的小團體造成干擾。
第九大行星可能存在最初是由美國加州理工學院的一個小組提出,理論上解釋了為什麼一些遙遠的天體出現不尋常的軌道。
根據反推演算,這顆潛在的行星需要大約地球質量的十倍可以達到這種效果,體積是地球的四倍左右,這個大小和質量似乎可以解釋海王星以外一些冰冷小行星的軌道異常。
在如此之遠的軌道上,意味著第九代行星一年需要至少1萬年至2萬年時間公轉,從人類發明望遠鏡以來,我們只有四百年的時間,對於第九大行星而言,也只移動了一丁點的距離。
當然,一些占星家或科幻作家經常將第九大行星與末日聯繫在一起,這是非常不科學的,也沒有任何依據。
另一個第九大行星版本是2014年由Scott Sheppard博士和Chad Trujillo教授推算的軌道,他們發現柯伊伯帶中有個小天體組成的集群,在沒有外力介入下幾乎不可能產生。
因此他們推測有一顆大質量行星存在於此,其引力干擾了柯伊伯帶上的天體。
假定的第九大行星軌道遠日點在80個天文單位,冥王星為34個天文單位,至少在2倍以上。
如果我們找到第九大行星,當然會引爆新一輪深空探索,一顆冥王星都值得花費10年的時間去追尋,那麼第九行星必然會誕生至少一個旗艦級的深空探測器。
那麼在第九大行星可能出現的軌道上是否有其他天體?當然有,2012 VP113和Sedna分別在80和76 天文單位上存在,這些新科矮行星們質量都不是很大,也比較讓人失望。
但科學家發現,位於80個天文單位之外的2015 TG387直徑達到了300公里,遠日點達到2000多個天文單位,這也是目前最遠的海王星外天體。
有跡象表明第九大行星正在影響2015 TG387的軌道,這或許是令人興奮的地方。
太陽系邊疆傳奇——柯伊伯帶與奧爾特雲
科學家在太陽系邊疆發現了一個又一個令人吃驚的天體,當人們對它們是不是太陽系的行星喋喋不休地爭論時,是否曾想過:那一個又一個的天體是怎麼冒出來的呢?那晦暗陰冷的遙遠地帶又發生了什麼呢?現在,科學家...
太陽系因缺少冰巨星而顯得很反常 科學家或發現了不為所知的天體
2005年,加州理工學院天文學家邁克.布朗(Mike Brown)發現了太陽系第十顆行星,被稱為鬩神星(Eris)。鬩神星的發現導致冥王星被降級為矮行星,九大行星少了一顆,現在布朗又為太陽系找回...
太陽系真正的第九大行星,或許就要浮出水面了
引力計算顯示,在海王星外部還有一個大質量行星圍繞著太陽運轉,周期為20000年。撰文 亞歷山德拉·威策(Alexandra Witze)翻譯 丁家琦審校 韓晶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