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干地支紀年法基礎很重要收藏學習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天干地支紀年法

天干地支紀年法,源於中國。

中國自古便有十天干與十二地支,簡稱「干支」,取義於樹木的乾和枝。

十天干即:甲、乙、丙、丁、戊(wù)、己、庚、辛、壬(rén)、癸(guǐ);十二地支即:子、丑、寅、卯(mǎo)、辰、巳(sì)、午、未(wèi)、申、酉(yǒu)、戌(xu第一聲)、亥。

十二地支又與十二生肖對應:子鼠、丑牛、寅虎、卯兔、辰龍、巳蛇、午馬、未羊、申猴、酉雞、戌狗、亥豬。

基本介紹

​天干地支簡稱「干支」,取義於樹木的乾和枝。

天干有十:甲、乙、丙、丁、戊(wù)、己、庚、辛、壬(rén)、癸(guǐ);

地支十二:子、丑、寅、卯(mǎo)、辰(chén)、巳(sì)、午、未(wèi)、申、酉(yǒu)、戌(xū)、亥。

天干地支組合成如下六十個計時序號,作為紀年、月、日、時的名稱,叫「干支紀年法」。

六十甲子

1 ~10 甲子 乙丑 丙寅 丁卯 戊辰 己巳 庚午 辛未 壬申 癸酉

11~20 甲戌 乙亥 丙子 丁丑 戊寅 己卯 庚辰辛巳 壬午 癸未

21~30 甲申 乙酉 丙戌 丁亥 戊子 己丑 庚寅辛卯 壬辰 癸巳

31~40甲午乙未 丙申 丁酉 戊戌 己亥 庚子 辛丑 壬寅 癸卯

41~50甲辰 乙巳 丙午 丁未 戊申 己酉 庚戌 辛亥 壬子 癸丑

51 ~60甲寅 乙卯 丙辰 丁巳 戊午 己未 庚申 辛酉 壬戌 癸亥

用六十甲子依次紀年,六十年一個輪迴。

干支紀年法的新一年由立春開始,2009年的立春是二月四日,所以2009年2月4日立春之後才是己丑年,在此之前應是戊子年。

公元紀年的一年以立春為界前後分屬不同的干支紀年,這一點不熟悉的人容易搞錯,應特別注意。

歷史和發展

早在公元前2697年,於中華始祖黃帝建國時,命大撓氏探察天地之氣機,探究五行。

一些學者從中國上古的夏代帝王世系和商代湯王以下所有帝王的名字中,探究十天干中的字已被用於名號這一特有現象。

鄭文光在所著《中國天文學源流》一書中認為,十天干起源於中國古代伏羲和「生十日」的神話傳說,是十進位法概念在紀時中的反映,應當產生於漁獵時代的原始社會;「十二地支」則由常羲「生月十有二」的神話傳說演變而來,產生於殷商之前,後逐漸演變為十二辰。

所以,鄭文光推斷:「十二支宜乎是夏人的創作。

」陳遵媯在《中國天文學史》中指出,「在四千多年前的夏代,可能已有干支產生了」。

杜石然等則在編著的《中國科學技術史稿》一書中,主張夏代已有十天干紀日法,商代在夏代天干紀日的基礎上,進一步使用干支紀法,從而把十天乾和十二地支配合在一起形成六十循環的紀日法。

[2]

大約在戰國末年,依據各國史官長期積累下來的材料編成的史書《世本》說:「容成作歷,大橈作甲子」,《尚書正義》解釋說:「二人皆黃帝之臣,蓋自黃帝以來,始用甲子紀日,每六十日而甲子一周」。

看來干支是大橈創製的,大撓「采五行之情,占斗機所建,始作甲乙以名日,謂之干;作子丑以名月,謂之枝,有事於天則用日,有事於地則用月,陰陽之別,故有枝幹名也。

隋朝《五行大義》同意干支是大撓創製這一觀點。

天干地支最初的起源,目前尚無定論,以文物考查的話,近百年來出土的殷墟(盤庚遷都於殷後,商也稱殷)甲骨卜辭中,就載有大量用於紀日的干支記錄,而在甲骨文中出現最頻繁的字也是干支。

我們目前發現的商代甲骨文中,百分之九十九以上的內容都是與占卜相關的,也就是我們常說的「甲骨卜辭」,但是卜辭並不是甲骨文內容的全部,除此之外還有數量不多但內容也是非常重要的其他種類的與占卜無關的刻辭。

比如其中的「干支表」刻辭。

「干支表」刻辭,是甲骨文中的一種特殊刻辭,屬於表譜刻辭的一種。

這種刻辭刻寫的是以十個天干: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和十二地支: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相配組成的六十個干支名稱的干支表,學者們也稱之為甲子表。

這種甲子表羅列刻寫六十干支的「干支表」就是當時的人們用來檢核和推算干支紀日日期的譜表,干支表可以說是我國最早的日曆。

《甲骨文合集》37986,刻辭釋文見下文

「干支表」刻辭我們目前發現的數量並不少,但多數都殘缺,其中發現最完整的干支表要算《甲骨文合集》第37986片甲骨(見圖)。

釋文:

甲子。

乙丑。

丙寅。

丁卯。

戊辰。

己巳。

庚午。

辛未。

壬申。

癸酉。

甲戌。

乙亥。

丙子。

丁丑。

戊寅。

己卯。

庚辰。

辛巳。

壬午。

癸未

甲申。

乙酉。

丙戌。

丁亥。

戊子。

己丑。

庚寅。

辛卯。

壬辰。

癸巳

甲午。

乙未。

丙申。

丁酉。

戊戌。

己亥。

庚子。

辛丑。

壬寅。

癸卯

甲辰。

乙巳。

丙午。

丁未。

戊申。

己酉。

庚戌。

辛亥。

壬子。

癸丑

甲寅。

乙卯。

丙辰。

丁巳。

戊午。

己未。

庚申。

辛酉。

壬戌。

癸亥。

這版甲骨是商代末期紂王帝辛及其父親帝乙在位期間的刻辭,此為一牛胛骨。

在胛骨的正面骨扇上整齊地刻著一份干支表,字字清晰,完整無缺。

這一份干支表共分六行,每行二十字,由右至左讀,每行紀十天,橫向看,天干十行,脈絡清晰;豎向看,天干六輪,與地支五輪相組合。

這一版干支表刻辭六甲齊全,嚴謹有序,是甲骨文干支表中的一篇完整佳作,也是目前我們看見最完整干支表材料之一。

通過此「甲子表」,我們也可以看出,六十是殷人一周的日數,從甲日起到癸日止十日是一旬,這也是商人的記旬法,因此甲子表也稱為「六旬表」。

雖然商代採用干支紀日的方法,但是因材料的缺失,我們並不能完整串聯的商代的干支紀日。

目前可確知的紀日干支是從春秋時候魯隱公三年(公元前720年)二月己巳日開始的,從那時到清末的2600多年間,干支紀日從未間斷和錯亂過,這也是世界上記錄時間最長的紀日法,這對於核查史實所發生的準確時間有著重要的參考價值。

如大家熟知的古文名篇《石鐘山記》中「元豐七年六月丁丑」,即農曆六月九日;《登泰山記》「是月丁未」,指這個月的十八日。

[3]

干支除了用於記錄時間、占卜外,後來被賦予的功能就越來越多了。

換算方法

第一種算法:

如何將公元紀年換算成干支紀年:

不同資料算法有所差異,有的給出公式,但本質上是一回事。

這裡介紹一種簡易直觀的算法。

首先給每個天干、地支一個編號,從頭以4開始循序排下去,天干10後接1,地支12後接1。

天干:甲4、乙5、丙6、丁7、戊8、己9、庚10、辛1、壬2、癸3

地支:子4、丑5、寅6、卯7、辰8、巳9、午10、未11、申12、酉1、戌2、亥3

以公元年的尾數在天干中找出對應該尾數的天干,再將公元紀年除以12,用除不盡的餘數在地支中查出對應該餘數的地支,這樣就得到了公元紀年的干支紀年。

如2003年,其尾數為3,對應的天干為「癸」;以12除2003得166,餘數為11,對應的地支為未。

於是2003年的干支紀年為「癸未」年。

注意這是指2003年立春之後,立春之前應是「壬午」年。

趙達先生在「祭文」中指出的時間是「癸未清明」,清明是立春之後的第四個節氣(立春、雨水、驚蟄、春分、清明),所以趙先生說歲在癸未,而非壬午。

第二種算法:

1. 天干算法:用公元紀年數減3,除以10(不管商數)所得餘數,就是天干所對應的位數;

2. 地支算法:用公元紀年數減3,除以12(不管商數)所得餘數,就是地支所對應的位數;

天干:甲1、乙2、丙3、丁4、戊5、己6、庚7、辛8、壬9、癸0

地支:子1、丑2、寅3、卯4、辰5、巳6、午7、未8、申9、酉10、戌11、亥0

特別注意:天乾和地支整除所對應是末位。

第三種算法:

首先,將天干、地支編號如下:

天干:甲、乙、丙、丁、戊、已、庚、辛、壬、癸

4 5 6 7 8 9 10 1 2 3

地支: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

4 5 6 7 8 9 10 11 12 1 2 3

如要將公元紀年換算成干支紀年,以公元年的尾數在天干中找出相對應。

然後,將公元紀年除以12,用餘數在地支中找出所對應的地支。

這樣,公元紀年就換算成了干支紀年。

如:公元1995年

用該年尾數5找出對應的天干為「乙」;然後,用1995除以12得餘數為3,用餘數3找出相對應的地支為「亥」。

那麼,公元1995年則為農曆乙亥年。

再如:公元1861年

用尾數1查天干為「辛」,用1861除以12得餘數為1,再用餘數1查找地支為「酉」。

那麼,公元1861年則為農曆辛酉年。

如果某一年的尾數為0或者用該年除以12的餘數為0,則取天干中的第10位「庚」和地支中的第12位「申」。

如:公元120年

尾數0則取天干中的「庚」;除以12餘數為0,則取地支中的第12位「申」。

那麼,公元120年則為庚申年。

如果公元紀年是單個數字,就用該數字在天干、地支中查找即可。

如:公元6年,則在天干、地支中找出6相對應的「丙」和「寅」,那麼該年則為丙寅年。

公元8年則為戊辰年。

公元11年,則取尾數1對應的天干中的「辛」和11對應的地支中的「未」。

那麼,該年則為辛未年。

公元12年則為壬申年。

公元前紀年與干支紀年的換算

將天干、地支編號如下:

天干:甲、乙、丙、丁、戊、已、庚、辛、壬、癸

7 6 5 4 3 2 1 10 9 8

地支: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

9 8 7 6 5 4 3 2 1 12 11 10

具體換算方法同一

如:公元前155年

用尾數5取天干中的「丙」; 155除以12得餘數11,對應地支中的「戌」。

那麼,該年則為丙戌年。

公元前8年則為癸丑年

摺疊

天干地支紀月

干支紀月時,每個地支對應二十四節氣自某節氣(非中氣)至下一個節氣,以交節時間決定起始的一個月期間,不是農曆某月初一至月底。

許多曆書註明某農曆月對應某干支,只是近似而非全等對應。

若遇甲或己的年份,正月大致是丙寅;遇上乙或庚之年,正月大致為戊寅;丙或辛之年正月大致為庚寅,丁或壬之年正月大致為壬寅,戊或癸之年正月大致為甲寅。

依照正月之干支,其餘月份按干支推算。

60個月合5年一個周期;一個周期完了重複使用,周而復始,循環下去。

東漢光武帝建武二十九年癸丑年(公元53年)冬至月(大雪至小寒的月份,近似農曆十一月)就是「甲子月」。

有歌訣為證:甲己之年丙作首,乙庚之歲戊為頭;丙辛必定尋庚起,丁壬壬位順行流;更有戊癸何方覓,甲寅之上好追求。

下表是地支紀月時對應的節氣時間段、中氣、近似農曆月份、近似陽曆月份、以及年天乾和月地支構成的月干支:

月地支 節氣時間段 中氣 近似農曆月份 近似陽曆月份 甲或己年 乙或庚年 丙或辛年 丁或壬年 戊或癸年

寅月 立春—驚蟄 雨水 正月 2月 丙寅月 戊寅月 庚寅月 壬寅月 甲寅月

卯月 驚蟄—清明 春分 二月 3月 丁卯月 己卯月 辛卯月 癸卯月 乙卯月

辰月 清明—立夏 穀雨 三月 4月 戊辰月 庚辰月 壬辰月 甲辰月 丙辰月

巳月 立夏—芒種 小滿 四月 5月 己巳月 辛巳月 癸巳月 乙巳月 丁巳月

午月 芒種—小暑 夏至 五月 6月 庚午月 壬午月 甲午月 丙午月 戊午月

未月 小暑—立秋 大暑 六月 7月 辛未月 癸未月 乙未月 丁未月 己未月

申月 立秋—白露 處暑 七月 8月 壬申月 甲申月 丙申月 戊申月 庚申月

酉月 白露—寒露 秋分 八月 9月 癸酉月 乙酉月 丁酉月 己酉月 辛酉月

戌月 寒露—立冬 霜降 九月 10月 甲戌月 丙戌月 戊戌月 庚戌月 壬戌月

亥月 立冬—大雪 小雪 十月 11月 乙亥月 丁亥月 己亥月 辛亥月 癸亥月

子月 大雪—小寒 冬至 十一月 12月 丙子月 戊子月 庚子月 壬子月 甲子月

丑月 小寒—立春 大寒 十二月 1月 丁丑月 己丑月 辛丑月 癸丑月 乙丑月

干支紀月法未普遍實行,主要為星相家推算八字用。

推算實例:2004年大致是農曆甲申年。

那次甲申年自2004年2月4日19時56分立春起,至2005年2月4日1時43分立春止。

這裡的時刻是東經120度標準時。

丙寅月,2004年2月4日19時56分立春~2004年3月5日13時56分雨水

丁卯月,2004年3月5日13時56分驚蟄~2004年4月4日18時43分春分

戊辰月,2004年4月4日18時43分清明~2004年5月5日12時2分穀雨

己巳月,2004年5月5日12時2分立夏~2004年6月5日16時14分小滿

庚午月,2004年6月5日16時14分芒種~2004年7月7日2時31分夏至

辛未月,2004年7月7日2時31分小暑~2004年8月7日12時20分大暑

壬申月,2004年8月7日12時20分立秋~2004年9月7日15時13分處暑

癸酉月,2004年9月7日15時13分白露~2004年10月8日6時49分秋分

甲戌月,2004年10月8日6時49分寒露~2004年11月7日9時59分霜降

乙亥月,2004年11月7日9時59分立冬~2004年12月7日2時49分小雪

丙子月,2004年12月7日2時49分大雪~2005年1月5日14時3分冬至

丁丑月,2005年1月5日14時3分小寒~2005年2月4日1時43分大寒

摺疊

天干地支紀日

干支紀日,60日大致合2個月一個周期;一個周期完了重複使用,周而復始,循環下去。

確定的文獻指出干支紀日始於魯隱公三年夏曆二月己巳日(公元前720年二月初十)。

因為儒略曆的平年有365日,而每4年一次,公元年能被4整除,閏年有366日,平均一年365.25日,所以4年1461日和一甲子的60日,最小公倍數是29220日,合80年。

這就是說,每80年,干支紀日對應的儒略曆月日日期會反覆一次循環。

(公元4年本來應為閏年,但因為公元前45年開始實施儒略曆後,「每隔3年」加一次閏日被誤為「每3年」加一次閏日,所以羅馬皇帝屋大維下令前5年、前1年、4年停閏以修正錯誤置閏。

因為格里曆的平年有365日,而每4年一次閏年,但是如果遇上整百年,公元年能被400整除才能認定為閏年(這是因為按照現在立法計算,四年一閏的規定使每年多出0.0078天,經過400年大約會多出3天,如果在能被400整除年份的前面3個百年不算閏年,則正好平衡),閏年有366日,平均一年365.2425日,所以400年146097日和一甲子的60日,最小公倍數是2921940日,合8000年。

這就是說,每80年,干支紀日對應的格里曆月日日期若沒有遇到能被100但非400整除的公元年,會反覆一次循環,但整體而言,假設未來從不改格里曆,每8000年,干支紀日對應的格里曆月日日期才會反覆一次完整的循環。

1912年2月18日,合農曆壬子年正月初一,以及9912年2月18日,都是「甲子日」。

摺疊

天干地支紀時

干支紀時,60時辰合5日一個周期;一個周期完了重複使用,周而復始,循環下去。

必須注意的是子時分為0時到1時的早子時和23時到24時的晚子時,所以遇到甲或己之日,0時到1時是甲子時,但23時到24時是丙子時。

晚子時又稱子夜或夜子。

日上起時亦有歌訣:甲己還加甲,乙庚丙作初;丙辛從戊起,丁壬庚子居;戊癸何方發,壬子是真途。

下表列出日天乾和時辰地支構成的時辰干支,以北京時間(UTC+8)為準:

時辰地支 北京時間(UTC+8)甲或己日 乙或庚日 丙或辛日 丁或壬日 戊或癸日

子時 23時—1時 甲子時 丙子時 戊子時 庚子時 壬子時

丑時 1時—3時 乙丑時丁丑時 己丑時 辛丑時 癸丑時

寅時 3時—5時 丙寅時 戊寅時 庚寅時 壬寅時 甲寅時

卯時 5時—7時 丁卯時己卯時 辛卯時 癸卯時 乙卯時

辰時 7時—9時 戊辰時庚辰時 壬辰時 甲辰時 丙辰時

巳時 9時—11時 己巳時辛巳時 癸巳時 乙巳時 丁巳時

午時 11時—13時 庚午時壬午時 甲午時 丙午時 戊午時

未時 13時—15時 辛未時 癸未時 乙未時 丁未時 己未時

申時 15時—17時 壬申時 甲申時 丙申時 戊申時 庚申時

酉時 17時—19時 癸酉時乙酉時 丁酉時 己酉時 辛酉時

戌時 19時—21時 甲戌時 丙戌時 戊戌時 庚戌時 壬戌時

亥時 21時—23時 乙亥時丁亥時 己亥時 辛亥時 癸亥時

摺疊

天干地支次序表

1. 甲子 2.乙丑 3.丙寅 4.丁卯 5.戊辰 6.己巳 7.庚午 8.辛未 9.壬申 10.癸酉

11.甲戌 12.乙亥 13.丙子 14.丁丑 15.戊寅 16.己卯 17.庚辰 18.辛巳 19.壬午 20.癸未

21.甲申 22.乙酉 23.丙戌 24.丁亥 25.戊子 26.己丑 27.庚寅 28.辛卯 29.壬辰 30.癸巳

31.甲午 32.乙未 33.丙申 34.丁酉 35.戊戌 36.己亥 37.庚子 38.辛丑 39.壬寅 40.癸卯

41.甲辰 42.乙巳 43.丙午 44.丁未 45.戊申 46.己酉 47.庚戌 48.辛亥 49.壬子 50.癸丑

51.甲寅 52.乙卯 53.丙辰 54.丁巳 55.戊午 56.己未 57.庚申 58.辛酉 59.壬戌 60.癸亥

天干地支的計算方法

年份/10餘數對天干 如1894-3=1891 ,1891除以10餘數是1即為甲

年份/12餘數對地支 如1894-3=1891 ,1891除以12餘數是7即為午 即1894年是甲午年

2.天干特性 天干地支就像人一樣,它擁有自己的性情、喜好,它也有自己討厭的不喜歡的東西。

我們對此有一定的描述和總結,就像我們認識一個人一樣去認識一下這十個天干,只有把他們的性格了解了,我們才能運用的得心應手。

我們來看:(現在以下的內容 會有點類似八字的基礎知識內容。



就當做了解哦。

A.「木」五行 甲木為大林之木,其性高大繁茂,木性主仁條達生髮,喜丙火。

可能有時間大家會問甲木為什麼喜丙火呢?我們生活的常識,曾經有一位哲學家說過一句話,山谷下的樹為什麼直接的往高長呢?因為他熱愛陽光,這就是木的性格。

木喜歡丙火,不僅需要水的補育,也需要陽光。

甲木就是一個大林之木。

木性主仁,他的本能、本性就是木的春季條達生髮。

乙木就是藤蘿之木,沒有甲木那麼堅硬,其性柔和條達,善於攀附,借力而生,同樣喜丙火,木的本質向上走的,都是生髮和條達的。

B.「火」五行 丙火其性剛烈,普照大地,有恩澤之心,好施惠於人,但是怕制約,制約過重,發揮不出他的性格,居高臨下,好高騖遠是丙火的性格。

丁火是星光之火,又為燈光之火,有照耀千家萬戶之功,主權謀職能。

當我們看見丁火獨立存在的時候,因為他是一個燈燭之火他存 在的現象是照耀這戶人家,他不善於交際和流動,但是這個人有權謀,善於思維,計劃這種本能。

C.「土」五行 戊土為大地之土,其性廣慈博大,重信少語,土五行其本能就是主信,中介機構之類主信用。

喜得木製,怎樣理解這句話呢?如果一片土地,草木不生的話容易荒廢,若是山林茂密的話就是莊園之土,林地。

己土為田園之土,他跟戊土比起來差距很大了,己土就像自己家的莊園一樣。

田園之土他有育人之功,厚德載物之能,這個就是己土的特徵,怕木克,怕冰凍。

己土生在冬月、春月的時候對他克制很厲害的時候功能就發揮不出來了。

為什麼呢?因為冬天土是沒有辦法去養育莊園的,春季剛開始他處於一種萌生的狀態,如果木氣很重的話就是木克土過重。

D.「金」五行 庚金為老陽之金,其性蕭殺,為刀口之金,有的時候顯得性格很激烈,很急躁。

庚金有這種顯象點,大家理解一下。

辛金為金玉之金,為鉑金美玉。

辛金就是我們過去說的金銀首飾,玉石,玉佩,這些都是辛金的性情體現,最怕丙丁火灼燒。

庚金老陽之金他就不怕火,他需要火來鍛鍊成材,那麼辛金見火即毀,那麼說,火旺的時候辛金就會受傷。

E.「水」五行 壬水為江河之水,川流不息,力量宏大,可以衝去甲木。

如果我們起卦看到甲木或者是震卦或者巽卦在壬子月的時候,壬子日的時候,甲木受生,他很旺,但是有些時候我們要考慮如果卦中有水,月令上還是有壬子水的話就需要注意了,為什麼?因為這個水可以傷害到震木。

癸水為雨露之水,有潤物之功,其心大善,這是癸水的本能。

癸水專克丙火,所謂烏雲蔽日。

癸水出現在五六月的時候就是小雨,這個時候不管是離卦還是丙火,遇到癸水都會遭其所害。

就像我們看天上,滿天都是烏雲,太陽被遮擋住了,太陽被遮擋到雲層上面去了,他發揮不了功能。

3.十二地支 十二地支: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 十二地支對應十二個月建,其中寅對應的是正月屬木,卯對應的是二月屬木,辰對應三月屬土,巳對應四月屬火,午對應五月屬火,未對應六月屬土,申對應七月屬金,酉對應八月屬金,亥對應十月屬水,子對應十一月屬水,丑對應十二月屬土。

(注意:平常說的正月初一,不一定就是寅月。

要從立春開始,也即是說是按二十四節氣來劃分的)

十二地支配月份圖

十二地支配月份圖

古人以地支表現時間上的變化。

其中寅、卯、辰司春季屬木;巳、午、未司夏季屬火;申、酉、戌司秋季屬金;亥、子、丑司冬季屬水。

其中辰、未、戌、丑為四季之末,又稱為長夏。

因辰、丑之中藏水,故而稱之為濕土。

未、戌之中藏火,故而稱之為燥土。

天干五合:甲己合化土,乙庚合化金,丙辛合化水,丁壬合化木,戊癸合化火。

(這個在八字的內容用的多,其中 合而不化,或者化的內容是一個重要內容,感興趣自己去自學下或者請教別人。



我也不會八字。

sorry~。

地支它是以五行的關係屬性,來表達自身的屬性、生與克的關係功能,地支相生是一種力量對另一種力量的幫扶、追求、嚮往,地支相剋表示一種力量對另一種力量的壓迫、打擊、迫害。

地支之間的生克關係,隨著節氣的更替有著微妙的變化,陰陽消長此起彼伏。

地支的六合:

地支六合圖

地支六合圖

地支相刑:

寅刑巳、巳刑申、申刑寅, 為恃勢之刑;

未刑丑、丑刑戌、戌刑未,為無恩之刑;

子刑卯、卯刑子,為無禮之刑;

辰、午、酉、亥自刑。

天干地支相互合化的時候,我們在梅花易數裡面很少用到,但就是實際問題而言,他們合化需要條件,需要歲支或月干支進行引化,他們才有合化的條件,條件就是

引神,就是促成他們相合的一個因素。

(類似化學課程裡面的催化劑作用)

三合圖

三合圖

這個是地支三合圖 (記憶方法只要記住:長生—帝旺—墓 構成一個三角形。

三合圖

三合圖

五行十二長生表

十二長生圖

十二長生圖

(這個是陰陽同生理論,即是不分陰木,陽木類似,統一歸於一個五行位置。

十二長生理論中,其實我們常用的就是 長生 帝旺 墓 當然 具體的應用可以去實踐。

比如體卦震在未有關的年月日時,就是入墓的位置,(旺衰來說,就是 衰)它的狀態一看就是不好,所以急躁得不要不要的。

因為我們知道震的一個特點就是急性子,急躁。

Example

當我們見到一個卦,他反應一個卦入墓的時候,他如果在月令入墓了,那麼他表現的狀態就很消極,墓庫給我們的想法是什麼?這個人被囚禁了或者是他這段時間很閉塞的呆在家裡,好像一個人躲在一個空間裡,他的工作事業都不會順暢,哪怕沒有八卦的顯象,我們僅僅通過這樣一個信息可以有一個基本判斷。

如果見到一個乾卦,這個乾卦代表政府,代表公務員,代表錢財。

他是在 寅卯月得的卦,發現這個人即使為官也不大。

為什麼?他被克了,對吧?我這樣說大家能理解嗎?這些問題通通是一個基本狀態的反應,我們依據這些問題對事物有一個基本的判定。

同理,比如一個體卦在十二長生的「病」的月份,那第一個這個月本身就容易生病之類的,也是一樣的類化。

當然不要看到後面「死」就說到那邊就是死了。

掛了。



因為它表達的是一種狀態,氣場信息。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一起學奇門(3)

《黃帝陰符經》上講「八卦甲子,神機鬼藏」,即是說,奇門遁甲的神妙之處均藏在八卦和甲子之中。所以要想學好奇門遁甲,那必須要有紮實的易學知識和深厚的五行干支基礎,這樣你就可以在很短時間內學會奇門遁甲...

2017年為什麼必須是「丁酉年」?

2017年為什麼是「丁酉年」?本文作者 倪方六2017年為農曆「丁酉年」,即俗話說的「雞年」。從「酉」與「雞」的生肖關係來說,有很多有趣的問題需要解釋,如2017年的陰曆為什麼是「丁酉年」?

從0開始,教您天干、地支計時法

天干地支,簡稱為干支,源自遠古時代對天象的觀測。"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稱為十天干,"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稱為十二地支。天干地支組成形成了古代紀年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