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知天文》、天文學概述,宇宙是人類的免費午餐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上知天文、下知地理是我們每一個小夥伴從小的夢想……

這裡,就是我們夢想起航的地方!

天文學是最古老的科學,自有人類文明史以來,天文學就有重要的地位。

我們的祖先通過勞動積累和觀察認識自然、了解自然的知識。

無數的謎題已經被人類揭開:為什麼會有白天和黑夜?為什麼每晚的星空都不一樣?我們的地球是怎樣的結構?它在浩瀚的宇宙中占有什麼樣的地位?太陽為什麼會發光?天上的星星都是跟太陽一樣嗎?什麼是太陽系?什麼是銀河系?

然而還有更多的謎題等待著我們:宇宙是有限還是無限?什麼物質是宇宙的基本組成?我們的宇宙來自哪裡?我們的宇宙將會去往何方?……

天文學是古老的,天文學又是嶄新的,天文學是有趣的,天文學也是充滿哲理的,它牽動著人類的好奇之心,永遠有新的東西呈現在我們面前。

宇宙就是人類擁有的免費午餐、最大的盛宴。

太陽系八大行星繞日軌道

一、天文學研究的對象和內容

1)什麼是天文學

天文學(Astronomy)是自然科學的基礎學科,是人類認識宇宙的科學。

人們主要是通過觀察天體的存在、測量他們的位置、反演它們內在的物理性質來研究它們的構造、探索它們的運動和演化的規律,擴展人類對廣闊宇宙空間中物質世界的認識,了解宇宙的結構和發展。

在天文學研究方法中天文觀測是最基本的特點

所以在天文學發展過程中,天文學家一直在努力改進觀測方法和觀測手段。

面對浩瀚的宇宙,那些距離我們遙遠的天體是如此的暗弱,這就要求我們擁有更高、更強解析力的觀測設備。

通過改進設備,我們才能深入到更深遠的宇宙,了解前人所未能涉及的天文領域。

天文學的研究對於我們的生活有很大的實際意義,對於人類的自然觀有很大的影響。

古代的天文學家通過觀測太陽、月球和其他一些天體及天象,確定了時間、方向和曆法。

這也是天體測量學的開端。

如果從人類觀測天體,記錄天象算起,天文學的歷史至少已經有五六千年了。

天文學在人類早期的文明史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

埃及的金字塔、歐洲的巨石陣都是很著名的史前天文遺址。

哥白尼(Nicolaus Copernicus,1473-1543)的日心說曾經使自然科學從神學中解放出來;康德(Immanuel Kant,1724-1804)和拉普拉斯(Pierre Simon Laplace,1749-1827)關於太陽系起源的星雲說,在十八世紀形上學的自然觀上打開了第一個缺口;對日全食的觀測證實了愛因斯坦廣義相對論理論……

現代物理學和數學的發展,尤其是以廣義相對論為基礎的宇宙學的發展,對天文學產生了巨大影響,它們是現代天文學研究中最重要的理論基礎。

而現代科學技術的進步,則為天文觀測提供了良好的平台。

2)天文學研究的對象

天文學所研究的對象涉及宇宙空間中的各種星星和物體,隨著天文學的發展,人類的探測範圍由目測的太陽、月球、天空中的星星到達了距地球約132億光年的距離,根據尺度和規模,天文學的研究對象可以分為:

2.1行星層次 包括行星系中的行星、圍繞行星旋轉的衛星和大量的小天體,如小行星、彗星、流星體以及行星際物質等。

恆星系統。

從這個意義上說,我們的地球也是一個天體,只不過天文學研究地球的總體性質而一般不討論它的細節。

2.2恆星層次 現時人們已經觀測到了億萬個恆星,太陽只是無數恆星中很普通的一顆。

2.3星系層次 人類所處的太陽系只是處於由無數恆星組成的銀河系中的一隅。

而銀河系也只是一個普通的星系,除了銀河系以外,還存在著許多的河外星系。

星系又進一步組成了更大的天體系統,星系群、星系團和超星系團。

2.4宇宙 一些天文學家提出了比超星系團還高一級的總星系。

按照現今的理解,總星系就是現時人類所能觀測到的宇宙的範圍,半徑超過了132億光年。

2.5人造天體 人造衛星、宇宙飛船、空間站等人造飛行器的運動性質也屬於天文學的研究範圍。

在天文學研究中最熱門、也是最難令人信服的課題之一就是關於宇宙起源、結構、演化和未來的研究,這是天文學的一個分支學科——宇宙學研究的方向。

隨著觀測技術的進步,現代天文學研究的領域非常廣泛,有許多非常熱門的研究課題。

比如:太陽中微子的丟失、類星體的紅移、引力的本質、脈衝星、黑洞、活動星系、X射線雙星,γ射線源等等。

二、天文學分支

天文學中一般是按照研究方法、觀測手段以及研究對象進行分類(見圖2.1)

天文學各分支學科相互關係示意圖2.1

1)按研究方法分類

主要是包含天體測量學、天體力學、天體物理學三門分支學科。

1.1天體測量學(astrometry):天體測量學是天文學中發展最早的一個分支,它的主要內容是研究和測定各種天體的位置和運動,建立天球參考系等。

天體測量學的研究方法主要是通過研究天體投影在天球上的坐標,在天球上確定一個基本參考系,來測定天體的位置和運動,這種參考系就是星表。

在實際應用中,可用於大地測量、地面定位和導航。

地球自轉和地殼運動,會使天球上和地球上的坐標系發生變化。

為了修正這些變化,建立了時間和極移服務,進而研究天體測量學和地學的相互影響。

2.2天體力學(celestial mechanics):天體力學主要研究天體的相互作用、運動和形狀,運動研究中包括天體的自轉。

早期的研究對象是太陽系的天體,目前已經擴展到恆星、星團、星系。

牛頓(Isac Newton,1642-1727)是天體力學的創始人,他的萬有引力定律和行星運動三定律的建立奠定了天體力學的基礎,讓研究工作從運動學發展到動力學。

如今,我們已經能夠準確地預報日食、月食等天象,人造天體的發射和運行都與天體力學的發展密不可分。

2.3天體物理學(astrophysics):天體物理學是天文學中最年輕的一門分支學科,它運動物理學理論、方法和技術,來研究各種天體的形態、結構、分布、化學組成、物理狀態和性質以及它們的演化規律。

18世紀英國天文學家威廉-赫謝爾(Frederick Wilhelm Harschel,1738-1822)開創了恆星天文學。

19世紀中葉,隨著天文觀測技術的發展,天體物理成為天文學有一個獨立的分子學科,並促使天文觀測和研究不斷做出新發現和新成果。

天體物理學涉及的邊緣學科很多,主要有:射電天體物理學、紅外天體物理學、紫外天文學、X射線天體物理學、γ射線天體物理學、天體化學、天體生物學等。

2)按照觀測手段分類

主要包括光學天文學、射電天文學、紅外天文學、空間天文學等。

2.1光學天文學:主要觀測手段是電磁波中的可見光波段(400~760納米)。

這個波段的電磁波也是人類最早的天文觀測手段,也是天體電磁輻射通過地球大氣層的主要窗口。

觀測工具從肉眼到光學望遠鏡,用來分析天體光學波段的物理、化學性質。

2.2射電天文學:這是一門通過觀測天體的無線電波來研究天文現象的學科。

美國無線電工程師央斯基(Karl Guthe Jansky,1905-1950)開創了射電天文學。

20世紀60年代的四大天文發現:類星體、脈衝星、星際分子和宇宙微波背景輻射都是用射電天文學手段獲得的。

2.3紅外天文學:波段範圍在0.7~1000微米之間的電磁波,是重要的天體觀測窗口。

2.4空間天文學:地球大氣對電磁波有嚴重的吸收,所以我們在地面上只能進行射電、可見光和部分紅外波段的觀測。

隨著空間技術的發展,在大氣層外進行觀測已經成為可能,現在我們已經擁有了可以在大氣層外觀測的空間望遠鏡(space telescope)。

最著名的就是哈勃空間望遠鏡(HST),它的升空標誌著空間天文學進入了全面發展的階段。

3)按研究對象分類

這個部分主要就是指天體演化學。

其中包括太陽系、太陽、恆星、音和諧、河外星系和宇宙學等分支學科。

《上知天文》系列預告:

預告只是一級分類(章),每個一級分類之後還有更細的內容

1、天文學概述;

2、星空與星座;

3、天球坐標與曆法;

4、觀星器材;

5、地月系;

6、太陽系;

7、流星和彗星和極光;

8、深空探索;

9、銀河系;

10、宇宙學;

11、廣義相對論宇宙學簡介;

12、引力波;

13、黑洞;

14、外星生命;

15、時光隧道;

16、簡明天文學史;

17、中國古代天文學;

18、天文攝影。

歡迎各位小夥伴持續關注並提出您的寶貴意見和建議,如果您覺得我有哪個部分寫得還不完整,需要補充的,請您私信我,或者直接在評論區留言。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跟胖哥學物理 漫談天文學

天文學是研究宇宙空間天體、宇宙的結構和發展的學科。內容包括天體的構造、性質和運行規律等。主要通過觀測天體發射到地球的輻射,發現並測量它們的位置、探索它們的運動規律、研究它們的物理性質、化學組成、...

天體物理學

天體物理學在天文學的分支當中是一個非常重要的組成部分,同時它也是物理學的分支之一。總的來說,天體物理學主要是利用物理學的技術,方法和理論,對天體的形態結構、物理條件、化學組成、演化規律進行深入研...

天文學的「朋友圈

通常來說,天文學研究宇宙本身以及宇宙中的各種天體,其研究內容是隨著我們對宇宙的認識而不斷深化的。在這一過程中,天文學和其他學科產生了各種各樣的交叉,形成了一個不斷發展、有趣的「朋友圈」。「幼年」...

天文學研究的意義

宇宙空間,天體宇宙的結構和發展,都是天文學這門學科所研究的對象。其中天體的構造性質和運行規律是天文學研究的主要內容。在天文學研究的過程當中,天文學家主要通過觀測天體發射到地球的輻射,發現並且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