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哭窮教育要適度,內心的貧窮會伴隨孩子的一生!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沒錢,不買」,「我們家裡很窮,買不起」,「沒錢買菜了」,「我們是窮人,爸媽上班很辛苦」,有多少父母經常跟孩子說這樣的話?或許你覺得這樣說,孩子會變得節儉、懂事,但是這樣真的好嗎?孩子可能會因為你經常的「哭窮」而變得節儉了,但是內心的匱乏感會伴隨著孩子一生的成長。
今年最火的電視劇《人民的名義》,火爆各大網站和朋友圈!
相信追了這部劇的人,都會對國家某部委項目處長趙德漢這個人物留下深刻的印象。
他清楚地記得自己受賄的金額——兩億三千九百九十九萬五千四百元!
而面對滿滿一冰箱的人民幣,他竟然說出了這樣的話:
雖然趙德漢已經當了處長,封官加爵,坐享榮華富貴,但仍然是「窮怕了」,從表面上看,是小時候家境貧寒缺乏安全感的後遺症,但其根本原因是:兒童時代沒有受到家長良好的教育與指引。
中國許多父母都有控制病,金錢上的控制尤甚。
家長的刻意「哭窮」,過早地讓孩子那幼小的心靈承受了苦難,孩子因此變得越來越自卑、內向、摳門。
為此,在培養財商的過程中,家長一定要把握好「度」,既要克制孩子亂花錢的壞毛病,也要讓孩子在金錢上有安全感,能滿足孩子正常的購物需求,確保孩子身心健康成長!
4塊錢的折磨!
記得多年前回老家,坐上鄉鎮巴士後,前面有個小女孩一直跟媽媽說尿急。
農村的公交車跟城市不同,每一站都很遠,有些偏僻鄉村的,公車跑一趟都要大半天時間。
小女孩大概7,8歲左右,一直嚷嚷說要下車尿尿。
孩子的媽媽問司機能不能停一下讓孩子尿完上車,司機說下車後只能等下一趟,不會為了讓她上廁所耽誤全車人的時間,並且他還要趕著交班。
有人看著孩子難受,跟孩子的媽媽說你就下車讓孩子上廁所吧,最多等下一趟,孩子會憋壞的。
沒想到孩子的媽媽不高興了,「為了上一趟廁所浪費我4塊錢,不是你的錢你當然不心疼,我們很窮的。
早已經叫她別喝這麼多湯,讓她熬著吧!」旁人都閉上了嘴巴,不敢再多管閒事。
但是憋尿太難受了,過了一站又一站,孩子一直用下身頂著座位,弓著身子,憋到後面哇一聲哭了起來,孩子的媽媽故意不理會,好像4塊錢比孩子的性命更重要。
旁人露出同情的目光,但是沒人再敢勸說。
就這樣孩子一直哭一直哭,記不清多少個站了,足足過了40分鐘,他們才到站,這時孩子的身子已經直不起來,車停靠那刻立即往後門沖,或許是放鬆了,剛下了車眼尖的人看到孩子已經尿褲子了,後面跟著的媽媽又是一陣劈頭蓋臉的責罵,車上的人一陣唏噓。
4塊錢也就兩塊麵包的錢,為了4塊錢讓孩子受這等罪,至於嗎?
聰明的父母,從來不會跟孩子哭窮。
窮就要通過自己的努力來改變,不要把孩子拉進來被貧窮吞噬。
俗話說,窮人的孩子早當家,但懂事的孩子很可憐!
和孩子哭窮,和讓孩子自己去感受生活的不易,是完全不一樣的。
一個孩子的內心是否富足或貧瘠,並不完全是由於物質是否缺乏而導致,而是一個家庭對待生活的態度。
即使一個非常富裕的家庭,但如果過分地跟孩子強調金錢的來之不易或者大人處處對金錢執著,甚至將金錢的維持建立在孩子的痛苦上,那麼孩子的內心也是不能富足起來的。
當孩子一次又一次被爸媽的「沒錢」,「買不起」拒絕後,孩子在一次次的失望後,會變的「懂事」——爸媽沒錢,我不應該要求任何東西。
孩子的童年容易被壓抑,想玩的玩具不敢開口,想買的學習用具也不敢買,該有的快樂也不敢爭取。
「窮」字會讓孩子過早地成熟,但需要警惕的是,孩子是被壓抑著長大的,他們內心不快樂,甚至這樣的陰影會跟隨他們一輩子。
當孩子沒有被父母灌輸「窮」的魔咒後,即使生活不是那麼的富裕,但只要家庭保持生活的美感,孩子們也同樣能愉快地成長。
有句話說的很好,「父母在童年滿足了孩子哪些方面,孩子未來在哪些方面就會流動而不執著,有自由去體驗更高級的需求層次。
」否則物質一直未能被滿足的孩子,長大後容易惟利是圖、處處追逐金錢,歷史上很多大貪官都是小時候窮怕了導致的後果。
與孩子「談錢」,是每一位父母無法避免的教育話題。
聰明的父母從來不會跟孩子哭窮,而是努力拚搏著。
那麼我們如何在物質缺乏的情況下,讓孩子精神獲得滿足呢?歡迎大家留言討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