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食版二十四節氣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戰國以前有兩分兩立四個節氣,其後增加了四立共八個節氣。

成書於秦代的《呂氏春秋•十二紀》已發展為二十二個節氣(尚無小滿與大雪)。

到了西漢前期的《淮南子•天文訓》中,二十四個節氣已經完備。

公元前104年,《太初曆》正式將二十四節氣編入曆法。

二十四節氣主要反映的是氣候和物候的變化。

但是中國這麼大,別說南北方,就是地區與地區之間的差別也很大,二十四節氣的制定依據的是哪個地區呢?史料記載,二十四節氣依據的是關中和洛陽一帶的氣候制定的,因此這些節氣所反映的氣候與物候的變化,最符合這兩個地區。

立春這天「陽和起蟄,品物皆春」,過了立春,萬物復甦生機勃勃,一年四季從此開始了。

《月令七十二候集解》:"正月中,天一生水。

春始屬木,然生木者必水也,故立春後繼之雨水。

《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二月節……萬物出乎震,震為雷,故曰驚蟄,是蟄蟲驚而出走矣。

"

《春秋繁露·陰陽出入上下篇》說:「春分者,陰陽相半也,故晝夜均而寒暑平。

《淮南子·天文訓》中說:「春分後十五日,斗指乙,則清明風至。

」「清明風」即清爽明凈之風。

穀雨,源自古人「雨生百穀」之說。

同時也是播種移苗、垵瓜點豆的最佳時節。

斗指東南,維為立夏,萬物至此皆長大,故名立夏也。

《月令七十二候集解》:「四月中,小滿者,物至於此小得盈滿。

中國古代將芒種分為三候:「一候螳螂生;二候鵬始鳴;三候反舌無聲。

我國民間把夏至後的15天分成3「時」,一般頭時3天,中時5天,末時7天。

《月令七十二候集解》:「六月節……暑,熱也,就熱之中分為大小,月初為小,月中為大,今則熱氣猶小也。

《月令七十二候集解》:"六月中,……暑,熱也,就熱之中分為大小,月初為小,月中為大,今則熱氣猶大也。

《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七月節,立字解見春(立春)。

秋,揪也,物於此而揪斂也。

《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七月中,處,止也,暑氣至此而止矣。

"此後中國長江以北地區氣溫逐漸下降。

《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中說:「八月節……陰氣漸重,露凝而白也。

《春秋繁露·陰陽出入上下篇》云:「秋分者,陰陽相伴也,故晝夜均而寒暑平。

」「秋分」的意思有二

《月令七十二候集解》說:"九月節,露氣寒冷,將凝結也。

"

霜降,二十四節氣之一,每年公曆10月23日左右,霜降節氣含有天氣漸冷、初霜出現的意思。

立,建始也,表示冬季自此開始。

冬是終了的意思,有農作物收割後要收藏起來的含意。

《月令七十二候集解》曰:「10月中,雨下而為寒氣所薄,故凝而為雪。

小者未盛之辭。

大雪,顧名思義,雪量大。

古人云:「大者,盛也,至此而雪盛也」。

據傳,冬至在歷史上的周代是新年元旦,曾經是個很熱鬧的日子。

《月令七十二候集解》:「十二月節,月初寒尚小,故云。

月半則大矣。

授時通考·天時》引《三禮義宗》:"大寒為中者,上形於小寒,故謂之大……寒氣之逆極,故謂大寒。

"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二十四節氣之春分

春分,二十四節氣中的第四個節氣,與秋分對應,這天太陽光直射赤道,北半球為春分,而南半球則恰好是秋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