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分 特殊現象,各地常見諺語
文章推薦指數: 80 %
秋分,農曆二十四節氣中的第十六個節氣,時間一般為每年的9月22或23日。
南方的氣候由這一節氣起才始入秋。
太陽在這一天到達黃經180度,直射地球赤道,因此這一天24小時晝夜均分,各12小時;全球無極晝極夜現象。
秋分之後,北極附近極夜範圍漸大,南極附近極晝範圍漸大。
《月令七十二候集解》:「八月中,解見春分」、「分者平也,此當九十日之半,故謂之分。
」分就是半,這是秋季九十天的中分點。
每年的9月23日前後,太陽到達黃經180度時,進入「秋分」節氣。
「秋分」與「春分」一樣,都是古人最早確立的節氣。
按《春秋繁露·陰陽出入上下篇》云:「秋分者,陰陽相伴也,故晝夜均而寒暑平。
」「秋分」的意思有二:
一是按我國古代以立春、立夏、立秋、立冬為四季開始劃分四季,秋分日居於秋季90天之中,平分了秋季。
二是此時一天24小時晝夜均分,各12小時。
此日同「春分」日一樣,「秋分」日,陽光幾乎直射赤道,此日後,陽光直射位置南移,北半球晝短夜長。
我國古代將秋分分為三候:「一候雷始收聲;二候蟄蟲坯戶;三候水始涸」。
古人認為雷是因為陽氣盛而發聲,秋分後陰氣開始旺盛,所以不再打雷了。
第二候中的「坯」字是細土的意思,就是說由於天氣變冷,蟄居的小蟲開始藏入穴中,並且用細土將洞口封起來以防寒氣侵入。
「水始涸」是說此時降雨量開始減少,由於天氣乾燥,水氣蒸發快,所以湖泊與河流中的水量變少,一些沼澤及水窪處便處於乾涸之中。
秋分曾是傳統的「祭月節」。
如古有「春祭日,秋祭月」之說。
現在的中秋節則是由傳統的「祭月節」而來。
據考證,最初「祭月節」是定在「秋分」這一天,不過由於這一天在農曆八月里的日子每年不同,不一定都有圓月。
而祭月無月則是大煞風景的。
所以,後來就將「祭月節」由「秋分」調至中秋。
據史書記載,早在周朝,古代帝王就有春分祭日、夏至祭地、秋分祭月、冬至祭天的習俗。
其祭祀的場所稱為日壇、地壇、月壇、天壇。
分設在東南西北四個方向。
北京的月壇就是明清皇帝祭月的地方。
《禮記》載:「天子春朝日,秋夕月。
朝日之朝,夕月之夕。
」這裡的夕月之夕,指的正是夜晚祭祀月亮。
這種風俗不僅為宮廷及上層貴族所奉行,隨著社會的發展,也逐漸影響到民間。
特殊現象:找不到自己的影子
因為,太陽直射點不偏不倚地照在赤道上,當你來到赤道線時,就會發現任何物體都找不到自己的影子。
南北極過著共同的白晝
秋分這天,太陽直射赤道,南北極同時都可以看見太陽,分享著同一個白晝。
高度和影子一樣長,在北緯45度線上,用不著爬高,便可丈量出建築物的高度,因為他們好像早就和自己的影子商量好了似的:因為這一天高度和影子一樣長,所以知道了影子的長度,也就知道了建築物的高度了。
有關冷暖的氣象諺語有:
早上涼,中午熱,要下雨,得半月。
(豫)
早晚冷,中午熱,要下雨還得半個月。
(粵)
早晨冷,午後熱,要想下雨等半月。
(魯)
早晨冷,晌午熱,落雨也得半個月。
(甘)
秋分
以晴、雨為依據,預測後期的天氣諺有:
秋分天晴必久旱。
秋分日晴,萬物不生。
秋分有雨,寒露有冷。
秋分有雨來年豐。
有關秋分的氣象諺語湖南、河北兩省的較多,如:
秋分有雨寒露涼。
(湘)
秋分有雨天不干。
(湘)
秋分北風多寒冷。
(湘)
秋分秋分,雨水紛紛。
(冀)
秋分冷雨來春早。
(冀)
秋分
秋分以後雪連天。
(冀)
秋分出霧,三九前有雪。
(冀)
秋分冷得怪,三伏天氣壞。
(冀)
秋分東風來年旱。
(冀)
秋分前後偏北風多,主霜早。
(冀)
其他各盛區關於秋分節氣的氣象諺語有:
秋分有雨來年豐。
(蘇)
秋分前後必有雨。
(遼)
秋分前後有風霜。
(內蒙古)
秋分雨多雷電閃,今冬雪雨不會多。
(晉)
秋分夜冷天氣旱。
(桂)
秋分
秋分節日後,青蛙仍在叫,秋末還有大雨到。
(魯)
秋分西北風,來年早春多陰雨。
(桂)
秋分西北風,冬天多雨雪。
(蘇)
秋分西北風,下年多雨。
(皖)
秋分刮北風,臘月雨水多。
(皖)
秋分過後必有風。
(內蒙古)
2017年秋分是幾月幾號專題
【2017年秋分是幾月幾號】2017年秋分是幾月幾號專題,以下小編整理的相關內容,歡迎閱讀了解。2017年秋分的時間:2017年09月23日 星期六 (丁酉年(雞年)八月初四)秋分是農曆二十四節...
廿四節氣 | 夏天多憶此 早晚得秋分
秋分詞解秋分是農曆二十四節氣中第十六個節氣,時間一般為每年9月22日或23日。南方氣候由這一節氣起開始入秋。太陽在這一天到達黃經180度,直射地球赤道,因此這一天24小時晝夜均分,各12小時;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