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業幫家長必讀:家長學會了這8點,再也不用怕孩子闖禍了!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家長學會了這8點,再也不用怕孩子闖禍了!

1、「發生什麼事情了?

這個問題看起來沒有那麼起眼,但是卻是非常重要的。

當許多家長碰到突髮狀況時,會習慣性立刻做出一個判斷:「一定是你先打他,他才會打你。

」或「一定是你做錯事,老師才會處罰你。

」等等。

然後自己開始念叨孩子,讓孩子連說話的機會都沒有,從而可能造成自己和孩子之間的隔閡。

給孩子一個說話的機會,這樣即使是孩子自己的錯,他也會因為有機會為自己辯解而比較甘心認錯。

2、「你的感覺如何?」

大腦科學研究表明,當一個人情緒較為強烈的時候,外在刺激不容易被腦部吸收。

換而言之,就是當一個人還有小情緒的時候,別人說什麼他都會聽不進去的。

當我們希望孩子能夠聽進去我們意見的時候,我們先需要做的事就是安撫孩子,讓他的情緒可以宣洩出來,一旦說出來,心情就會平靜很多,等孩子冷靜下來,可以再問孩子。

3、「你想要怎樣?」

當這個時候,不管孩子說出了什麼驚人之語,我們先不要著急的教訓他,(尤其是對著不太熟悉的人)而是冷靜的問他:

4、「那你覺得有些什麼辦法?」

在這個時候,不妨跟孩子一起做腦力上的碰撞,想各種各樣的點子,合理的、不合理的、荒唐的、可笑的、幼稚的……腦力碰撞的目的就是允許任何看似無稽的想法。

這時候不論聽到什麼,都暫時的不要做任何批評或判斷。

等到孩子覺得他的想法可行的時候,可以問問孩子:

5、「這些方法的後果會怎樣?」

讓孩子自己一個個去思考,每個方法都會造成什麼樣的後果,這時候,你可能會發現孩子可能會明白做了事情的後果,如果孩子的認知不完全的話,就需要家長的進一步的溝通引導。

溝通不是說教,我們只需要陳述事實。

然後問他:

6、「你決定怎麼做?」

孩子很大可能會選擇對自己最有利的狀況,他們不像大人會想的那麼方方面面,所以即使他的抉擇不是我們期望的結果,我們也要尊重孩子的決定。

作為家長一定要言而有信,不能先問他怎麼決定,然後又告訴他不可以這麼決定。

這樣彼此之間的信任就會大大減弱,何況,就算他選擇錯誤,他從這個錯誤中也可以學習到更珍貴難忘的教訓。

7、「你希望我做什麼?」

對孩子的行動表示支持,等事情過去以後,最後問孩子:

8、「下次碰見相似的情形,你會怎麼選擇?

讓他有機會檢查自己的判斷,從而達到鍛鍊孩子自身獨立思考的能力和反思能力的目的。

父母若想要孩子為自己的行為負責,就不能剝奪了孩子履行責任的機會。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