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陽的黑暗伴星:「復仇女神」猜想!
文章推薦指數: 80 %
學過天文學的都知道,宇宙間的恆星,絕大多數都有伴星,太陽也是恆星,但沒有伴星,關於太陽是否有伴星這個問題,科學界始終爭論不休。
自上世紀八十年代初,古地質學家發現,地球物種大規模滅絕的周期是2600萬年左右,有的科學家認為,這一規律與一顆看不到的太陽伴星有關,這顆伴星是在太陽系以外的遙遠軌道上繞太陽運行,當它向地球移動時,其重力場會擾亂所謂的『奧爾特』雲(即太陽系周圍的廣闊彗星雲),流星雨就會造訪地球。
美國科學家理察.馬勒把這顆看不到的伴星起個名字,叫『復仇女神』,然而並沒有明顯的跡象表明這顆伴星是確實存在的。
而馬勒解釋說:這顆伴星是發光很弱的紅矮星,其運行軌道很長,呈雪茄形,與地球的最遠距離為2光年,最近的距離為太陽到冥王星距離的1000倍。
很多科學家對這一觀點持否定態度,他們認為,如此之大的運行軌道本身就不具有穩定性。
在數百萬年後,這顆伴星會被另外一顆路過的恆星『拽』離太陽。
更有人指出,迄今為止,人類尚為發現任何一個像太陽和『復仇女神』這樣距離遙遠的雙星系統。
總之,大多數天文學家,堅持認為,『復仇女神』是不存在的。
太陽有伴星嗎?以往好像沒有發現過太陽的伴星。
科學家們在研究了82顆來自奧爾特星雲的彗星軌道之後發現,這些彗星似乎都受到一個位於太陽系邊緣、冥王星之外巨大天體的引力的影響,使得它們的軌道都呈帶狀分布,同時它們到達近日點的時間也會發生周期性變化。
這意味著什麼呢?是不是太陽真的有一顆伴星存在?1846年,天文學家注意到天王星出現了一種偏離正常軌道的「擺動」,這意味著有一顆新行星對它產生了引力拖拽,海王星由此得以發現。
今天,同樣的問題又出現在科學家們的面前,但是這次不是行星,而是我們的太陽。
到底是什麼影響了彗星的軌道呢?路易斯安那大學的科學家們提出了一個假設。
他們認為,在我們太陽系邊緣的黑暗地帶,存在著一顆神秘的太陽伴星——褐矮星。
也就是說,我們太陽系裡擁有兩顆恆星,這顆褐矮星與太陽相互繞著彼此旋轉,它距離太陽大約半個光年左右,表面溫度僅為太陽溫度的十分之一。
科學家們提出,他們之所以得出這樣的結論,是因為沒有任何其他理論可以解釋彗星軌道的奇怪變化。
如果這顆伴星是一顆褐矮星,那麼質量較小的它將無法進行核反應。
由於處在遠離太陽的黑暗地帶,它根本無法接受較多的太陽光,也不會有任何光線反射回來。
所以在冥王星被發現後的70多年裡,人們至今也沒有觀測到它的存在。
科學家們甚至還認為,這顆潛伏在黑暗之處的太陽伴星,可能就是給地球帶來物種滅絕的罪魁禍首。
因為這顆褐矮星的運動速度十分緩慢,它的運行軌道每隔3000萬年就會定時「沖」向彗星密集的奧爾特星雲,巨大的引力會將星雲中的一些彗星「拽」出來,把它們送往近日軌道。
如果其中一些彗星撞到地球上,就會造成大規模的物種滅絕。
美國已經發射了一架新一代的紅外線太空望遠鏡,它將驗證路易斯安那大學科學家們的驚人假設是否正確。
如果這顆伴星的確存在,這架望遠鏡將能捕捉到它的身影。
看來,我們只有拭目以待了。
太陽伴星究竟是以什麼形式存在的
在天文學上,一般把圍繞一個公共重心互相作環繞運動的兩顆恆星稱為物理雙星;把看起來靠得很近,實際上相距很遠、互為獨立(不作互相繞轉運動)的兩顆恆星稱為光學雙星。
光學雙星沒有什麼研究意義。
物理雙星是唯一能直接求得質量的恆星,是恆星世界中很普遍的現象。
一般認為,雙星和聚星(3~10多顆恆星組成的恆星系統)占恆星總數的一半多。
太陽作為一顆較典型的恆星,它是否也有自己的伴侶——伴星呢?或者說,它是否也屬於一種比較特殊的物理雙星呢?近幾年來,這是科學家非常關心的問題,這個問題是由地球上物種滅絕問題提起來的。
天文學家曾有過太陽具有伴星的想法是很自然的事。
當人們發現天王星和海王星的運行軌道與理論計算值不符合時,曾設想在外層空間可能另有一個天體的引力在干擾天王星和海王星的運動。
這個天體可能是一顆未知的大行星,也可能是太陽系的另一顆恆星——太陽伴星。
1984年,美國物理學家穆勒和他的同事共同提出了太陽存在著一顆伴星的假說。
與此同時,另外的兩位天體物理學者維特密利和傑克遜也獨立地提出了幾乎說。
與此同時,另外的兩位天體物理學者維特密利和傑克遜也獨立地提出了幾乎完全相同的假說。
穆勒在和他的同事們討論生物周期性滅絕的問題時說:「銀河系中一半以上的恆星都屬於雙星系統。
如果太陽也屬於雙星,那麼我們就可以很容易解決這個問題了。
我們可以說,由於太陽伴星的軌道周期性和小行星帶相交,引起流星雨襲擊地球。
」他的同事哈特靈機一動,說:「為什麼太陽不能是雙星呢?同時,假設太陽的伴星軌道與彗星雲相交豈不是更合理一些?」於是,他們在當天就寫出了論文的草稿。
他們用希臘神話中「復仇女神」的名字,把這顆推想出來的太陽伴星稱為「復仇星」(Nemesis)。
前面所提到的彗星雲一般稱為「奧爾特雲」,它是以荷蘭天文學家奧爾特的名字命名的繞日運行的一團太陽系碎片,奧爾特曾認為它距離太陽15萬天文單位(日地平均距離),可能是一個「彗星儲庫」,其中至少有1000億顆慧星。
由於太陽伴星在彗星雲附近經過,使彗星運動軌道發生變化,因此引起彗星撞向地球,結果引起了生存條件的變化。
穆勒說,這種彗星雨可能持續100萬年。
這一觀點與某些古生物學家設想物種滅絕並不是那麼突如其來的意見是一致的。
人們考慮到,如果太陽有伴星的話,在幾千年中似乎卻沒有人發現過,想必它是既遙遠又暗淡的天體,而且體積不大。
這是很有可能的,因為在1982~1983年,天文學家利用紅外干涉測量法,測知離太陽最近的幾顆恆星都有小伴星,這種小伴星的質量僅相當於太陽質量的1/15~1/10。
此外,在某些雙星中,確實還有比這更小的伴星存在著。
為了尋找「復仇星」,穆勒等人用大型天文望遠鏡拍攝了大約5000張北半球暗星的照片。
他們計劃每隔一段時期拍攝一次,來比較一下哪些暗星存在較大的「自行」,它們就是「復仇星」的選者了。
如果他們在北半球找不出這樣的星體,他們還將探查南半球天空。
一般認為,太陽伴星應屬於一種較小的恆星——紅矮星。
可是,目前人們還沒有南半球天空的紅矮星表,觀測上的困難是很多的。
穆勒說:「如果他們找到了一顆近似的星體,接下來事情就好辦了。
」一旦從大海里撈出了這枚針,要證明這確實是那枚針就不難了。
遺憾的是,至今缺乏更好的地質資料,尤其是隕石坑方面的資料,而地球上的證據不確定因素太大,以致於無法準確地說出「復仇星」天文鐘的周期性能精確到什麼程度。
總而言之,根據科學家們的研究推測,太陽很可能存在或有過伴星,但是要找到它、證實它,確實是一件困難的事,人們期望著科學家們早日解開這個宇宙之謎。
看來,宇宙中的奧秘真是太多了。
我們不知道我們會在什麼機緣下揭開太陽伴星的奧秘,但是,我們相信,那一天遲早會到來的。
神秘「黑暗伴星」到底在哪裡?
美國宇航局(NASA)太空望遠鏡WISE探測到了數以千計的新恆星,但這些發現中卻並沒有假想太陽系天體「復仇女神」(Nemesis,譯者註:也稱黑暗伴星)的身影。
「外太陽系可能並沒有大的氣體行星,或者小型伴星」,賓夕法尼亞州立大學的凱文·盧邁(Kevin Luhman)在一份聲明中表示。
隱藏在眾目睽睽之下
WISE執行太空觀測任務,拍攝下了將近7.5億顆恆星、小行星、星系,其中很多從未被觀測到過。
盧邁的研究發現了762個新星體,但是在1萬個日地距離內(天文單位:AU;1AU約為1.5億千米),並沒有發現土星大小的天體;在26000個日地距離內,也沒有找到任何木星大小的星體。
加州理工學院NASA紅外處理分析中心戴維·柯克派屈克(Davy Kirkpatrick)的研究項目,發現了3525顆新恆星及褐矮星,其中部分與盧邁的發現重合。
褐矮星個頭比行星大,但大小去不足以維持內核的核聚變成為真正的恆星。
因此,這些褐矮星相對黯淡,觀察起來更具挑戰性。
柯克派屈克在一份聲明中表示:「我們發現的星體,此前幾乎完全被忽略了。
」新發現中包括非常接近的恆星,比如距離諾瑪星座(Norma)僅20光年的星星。
去年一份研究WISE數據的研究發現了一對距離地球僅6.5光年的褐矮星,這也成了最近100年間,距離最近的恆星系。
太陽看不見的同伴?
早期天文學家觀測到,太陽系內如木星、土星等氣體巨星;18世紀隨著望遠鏡技術提高,更遙遠的行星才得以發現;1781年人類發現了天王星,又過了60年找到了海王星。
在20世紀初,天文學家認為太陽系存在遙遠的X行星,而它干擾了天王星及海王星的運動。
1930年,冥王星被發現,但1978年,科學家們卻因它尺寸太小,無法影響大型星體,繼續了X行星的探索。
1984年,古生物學家聲稱,太陽的伴星可以解釋地球生物周期性大規模滅絕——它體積龐大,在理論上能夠影響到圍繞太陽系的奧爾特雲,導致彗星以致命的頻度飛往地球。
科學家認為它可能是紅矮星,或難以觀測的暗淡的褐矮星。
但在WISE獲得的數據中並沒有出現這樣的「大塊頭」,其他紅外巡天觀測,也並沒有發現太陽伴星的蹤跡。
在完成了主要任務後,WISE開始冬眠期。
2013年,WISE被重新激活,命名為NEOWISE,這顆衛星開始了它目前的探索,搜索危險彗星及近地小行星,也幫助科學家了解更多已確定的信息。
兩個新的研究,都發現了彼此錯過的星體,這意味著太陽系外存在著更為遙遠的鄰居。
「我們認為WISE還能幫助找出更多的恆星」,賴特表示,「我們知道的太陽後院的信息其實並不多。
」
太陽伴星猜想
太陽有一顆兄弟星叫復仇星,復仇星在繞太陽旋轉的軌道上周期性地把致命的彗星釋放到地球上,使地球揚起瀰漫持久的塵埃,環境發生劇烈變動,溫度急劇上身,以至使生物從地球上消亡。
且每隔
2600萬年復仇星離太陽最近時,引力使彗星從奧爾特雲中飛出,其中一部分便飛到地球大氣層來。
至於復仇星的來歷,有人認為它與太陽同期形成;有人認為它是後來被太陽俘獲的。
當它闖入太陽系時,可能擠走了某顆行星,並由於攝動力而引起地球上的一場大浩劫。
至於復仇星是否存在,它是一顆恆星還是一顆行星還是黑星(黑洞),到目前還一無所知,什麼也沒觀測到。
所以關於彗星來源的問題,目前仍處於假說研究證實階段,打開彗星之謎的金鑰匙我們並沒有拿到手。
在宇宙中約有一半的恆星是雙星,我們把較亮的一顆叫主星,暗的一顆叫伴星。
由數顆恆星組成的聚星在宇宙中也占相當大的比例,而成單的恆星在宇宙只是少數。
目前科學家們還發現太陽朝某個方向加速運動,只用銀河系總體對太陽的引力則不能很好解釋這種加速現象。
有的學者提出太陽的加速運動正是由某顆伴星吸引的結果,只是由於它太暗(中子星)或根本看不到(黑洞)。
這種假說還認為這顆伴星的質量於太陽的質量不相上下,它與太陽的距離將比地球軌道遠一千倍也就是說1500
億千米,旋轉周期長達10000 年。
天文學家曾有過太陽具有伴星的想法是很正常的事。
當人們發現天王星和海王星的運行軌道與理論計算值不符合時,曾設想在外層空間可能另有一個天體的引力在干擾天王星和海王星的運動。
這個天體可能是一顆未知的大行星(有一些自己的衛星一些比地球大),也可能是太陽系的另一顆恆星——太陽伴星,他有著一些自己的行星,其中第七顆與地球差不多大,第八顆是人類所說的尼比魯,當然這是假說,還未被證實。
這些星體的發現,重新定義了太陽系邊界
太陽系邊緣地區或隱藏神秘的「行星X」 了系外行星半人馬座阿爾法星Bb,這是在距離地球最近恆星系統中發現的外星世界,也說明了在過去數十年內系外行星探測技術的進步,我們的技術已經可以發現數光年外的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