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件事情做好了,親子與家庭關係更和睦!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我知道不能當著孩子的面吵架,但我就是控制不住!」

「我知道那樣發脾氣不好,但我就是控制不住!」

「我學了很多方法,但我就是控制不住!」

情緒管理其實是一件特別「私人」的事,沒人幫得了你,除非你自己。

情緒管理的遙控器一直在且只在你自己的手裡。

「我總是控制不住要發火」,通常有以下一些原因。

原因一:控制的東西錯了

情緒管理,管理的是「情緒化的言行」,而不是情緒本身。

你可以生氣憤怒、傷心失望、害怕恐懼、焦慮煩躁,這些情緒本身是永遠不需要「控制的」,而是要被允許和接納的。

任何人都有權利感受到任何情緒。

情緒本身沒有好壞之分,如果你不讓自己感到生氣、傷心和害怕,那麼負面情緒只會擠壓變形,變成不定時炸彈。

我們真正需要去控制的是「情緒化的言行」,即不健康的、傷害性的情緒表達方式。

比如,我們在父母課堂《情緒管理》主題,幫助家長們做的這個思考整理,明確哪些是我需要去節制的言行,比如「摔東西」「推孩子」等。

只有認同「情緒需要接納,言行需要節制」這個觀點,我們才有可能發自內心地有一個決定:是我要去節制我的言行,雖然不容易,但是我願意!

原因二:控制晚了

情緒管理一定不是在你快要忍不住的時候才管理。

那時候已經晚了。

時刻覺察自己的情緒變化,是情緒管理的基本功。

在事件發生的當下,早覺察,早表達,早管理。

天氣很熱,你已經很煩躁了,看到孩子把玩具灑滿一地的時候,你的負面情緒指數可能從2飆到5了,然後叫了三聲收玩具,洗手吃飯,孩子沒反應,還頂嘴,你的情緒指數開始飆到7,當你走過去試圖收走玩具的時候,孩子尖叫大鬧,踢打玩具,你立馬爆炸,大手一揮,飆到10。

一定不要等到接近爆炸了才管理,而是在情緒指數不斷飆升,你還尚且理智的時候,表達你的著急,告訴孩子你的感受和期待,讓孩子意識到你的「情緒氣球」已經有多大了。

在平常的每天,隨時覺察自己的「電量」,及時給自己「充電」。

注意日常事務的積累帶來的壓力,如果自己最近一段時間都是「滿負荷」的焦頭爛額狀態,請在回家前先去做點什麼讓自己感受好一點,避免20%電量的情況下,推門回家,一點就著。

原因三:其實你並不願意控制

因為你不不甘心。

為什麼改變的總是我?憑什麼每次都是我要主動?誰讓他那樣對我?

確實,我們都希望「我不用變,你變」,因為我省力,改變太累了。

「你先變得不再亂丟臭襪子,我才不那樣發火。

情緒管理變成了一件「別人控制的事」。

發火變成了一種武器,因為我受到了傷害,所以我要和你扯平。

原因四:對自己要求太高了

節制言行,需要從可以做到的開始。

比如,完全不大喊大叫我暫時做不到,但我可以控制自己不再動手推孩子拉孩子;

和老公吵架時,與他約定好,我太生氣了會拍桌子,但我不會再摔東西了。

我尊重自己,也尊重對方,我可以選擇雙方都能接受的方式來表達情緒。

這些都對修復關係會有幫助。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