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輕》讀後心得800字精選三篇- 讀書名言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輕》讀後心得800字精選三篇. 導語:忙碌、束縛、辛勞、職責,種種的負擔,是讓我們從浮躁的雲端墜落的重力,讓我們根植於腳下的 ... 手機版 歡迎訪問! 保存到桌面 首頁 成功勵志 名人名言 勵志格言 勵志故事 勵志圖片 勵志說說 勵志短語 勵志簽名 勵志詩歌 勵志短信 成功勵志 名人名言 勵志格言 勵志故事 勵志圖片 勵志說說 勵志短語 勵志簽名 勵志詩歌 勵志短信 當前位置:首頁 > 名人名言 > 讀書名言>《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輕》讀後心得800字精選三篇 《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輕》讀後心得800字精選三篇 推薦人: 來源: 時間:2020-10-29 閱讀:1.44W次 大中小 《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輕》讀後心得800字精選三篇導語:忙碌、束縛、辛勞、職責,種種的負擔,是讓我們從浮躁的雲端墜落的重力,讓我們根植於腳下的大地,讓我們觸摸到生命的質感,讓我們感受生活的真實!下面是本站的小編爲你們整理的幾篇關於《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輕》的讀後心得,希望你們喜歡閱讀。

【第一篇】“在那永劫迴歸的世界裏,無法承認的責任重荷,沉沉壓着我們的每一個行動……如果永劫迴歸是最沉重的負擔,那麼我們的生活就能以其全部輝煌的輕鬆,來與之抗衡。

”在《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輕》一書的開篇,作者就將我們引入了一個“輕”的世界,一個沒有存在感的痛苦的空間。

在一次沒有任何意義的人生旅行中,我們不斷妄圖證明自己的存在,不斷希望得到肯定,不斷追求着身心的釋放,故事便在這種徘徊掙扎中拉開序幕。

曾經也寫過關於生命重量的文章,但從未有過讀完此書後如此深刻的感受。

靈與肉,媚俗與反媚俗,現實與反抗,這是昆德拉筆下的輕重世界。

衆多現實的無奈掩蓋了華麗的辭藻,行文流淌間流露出生命的抉擇。

正是這樣一種文筆,纔在我的心中涌起了波瀾,久久不能平靜。

不同於其他作品,昆德拉筆下的輕重世界直指現代社會人類生存的困境——以怎樣的方式存在?通覽整本小說,都找不到一個明確地答案來解答這個問題,只能用個人的一生來回答。

托馬斯,特蕾莎,薩賓娜以及弗蘭茨都只是以不同方式存在的個體,在無法重演的過去和無法預定的未來,只能在黑暗中摸索着前進,去尋找屬於自己的價值光亮。

在這個故事中,四個人物各自的媚俗與反媚俗遊戲貫穿始終。

主人翁托馬斯拒絕媚俗,然而他卻生活在媚俗之中,無法也不能逃脫。

在六個偶然事件的推動下,他選擇了“非如此不可”,也找到了那個可以與他睡覺生活的女人。

婚後的他不能剋制自己去欣賞別的女人,他在愛情上是忠貞的,在行爲上卻是放蕩的。

打着性與愛是可以分開的旗號掩飾自己生活在媚俗之中的事實。

他因爲特蕾莎而變得沉重,在經歷了愛人離開後短暫的輕浮後,卻又因思念而變得更加沉痛。

特蕾莎,一個具有獨特而又溫柔的女子,一向追求靈與肉的合一,但也被迫相信二者的雙重性,最後她的肉體也背叛了她的靈魂。

弗蘭茲愛薩賓娜愛到瘋狂,但他們確實不同的兩類人,太多的不一樣註定他們不能在一起。

他追求刺激,最終也死於刺激。

如果是背叛和追求刺激就是反媚俗,那麼薩賓娜就是個脫離媚俗而獨特的存在。

從某種層面上來說她纔是故事的主角,當特蕾莎,托馬斯,弗蘭茨,瑪麗克洛德,政治家,革命者,都在不斷追求着生命之“重”的過程中時,她卻用背叛,朝着相反的方向走去。

在背叛中,她不斷拋棄自我,變換角色,將生命之“重”的意義拋在腦後。

在不斷的背叛後,最終發現她得到的只是一場虛空,是“一切背叛的終極”。

她一直朝着相反的方向走着,最終在一片寂寞和恐懼中走向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輕”。

這個世界存在的基礎恰恰是輪迴的不存在,生活無法預演,我們既不能把它與我們以前的生活相比較,也無法使他完美之後再來度過,生命之流只能在偶然性的大地上氾濫,人們肆意的生活,獲得了漂浮在半空中的快感,可是,“重”就真的悲慘,“輕”就真的美麗嗎?每個人本身就是一個矛盾體,當人們厭惡自己身上的種種負擔、責任,而深感沉重時,總是嚮往着如果沒有這些重負,生活該是多麼輕鬆快樂、逍遙自在。

可是當這些真正消失的瞬間,卻又往往無所是從,不知如何是好。

感覺自己輕如鴻毛,沒有約束,但也沒有歸宿。

人生爲何如此無奈,想擺脫種種生活之“重”的困擾,但又不能承受擺脫困擾後的失重之“輕”,在這個永劫迴歸的生命中重複,再重複。

回望自身,我們也可以看到自己生命中那輕重交織的印痕。

有時候會會被瑣碎的工作壓得喘不過氣來,就會一味地想要逃脫,什麼都不做。

但當我真正放下手中的一切得到了“輕”時,卻又沉痛不已。

滿腦子都是忙不完的工作,和做不完的功課。

這種感覺就像是一個貪玩的孩子,作業還沒有做完就去玩耍了,其實他的內心比坐在那裏完成作業還要痛苦,揹着揹包玩耍,怎麼會放輕鬆呢?所以,當我意識到自己的頹廢時,我選擇了繼續回到繁忙而又緊張的生活中,雖然這種日子過得有些累、略帶疲倦,但是也特別充實。

這也許就是痛並快樂着的道理吧。

我們的“向上精神”本源於愚昧,我們的“進取心”來自無知,而盲目的進取心又至少給了人生一個“重量”的感覺,使人生似乎有了叫做“意義”和“滿足”的東西。

而人生也正是因爲有了這兩樣很難得到的東西而變得有價值與趣味。

也曾問過自己,如果時光倒流到某一刻,我會不會重新選擇?會不會重新考慮是否要忍受着生命之“重”而不是追尋一時的“輕”。

也許在那一刻我會做出了另一種選擇。

如同主人翁托馬斯所說,如果人又兩條生命,那麼他可以選擇一條生命去愛特蕾莎,而另一條不去愛特蕾莎,然後確定哪樣的生活才能讓他更快樂。

然而人生註定是一條一往無前的道路,當我踏上征程時,就沒有後悔的餘地了,無論走什麼路都是一種抉擇、一種考驗。

在選擇了a之後,就無法選擇b,這是人生遊戲的規則,一個誰也不能擺脫的規則。

就像朱德庸說過“幸福分成兩種,一種是看的見的幸福,一種是看不見的幸福,前者是物質的感觀,後者是精神的感受。

你選擇了何種幸福,就決定了哪一種人生。

”故事的最後,意外的結局令人髮指。

托馬斯和特麗莎在一片安逸享樂中死於車禍,弗蘭茲死於一次戲劇性的遊行,而薩賓娜在遠離家鄉的美國孤獨的居住着,只有她寂寞的活着。

這幾位年輕人“追求”與反“追求”的矛盾,道出了人生本身的荒謬與悖論:每個人都有生活的目的和理由,但每個目的都有本身的空虛,追求愛情時怨恨多於歡樂,追求名譽像水中月鏡中花一樣遙不可及,追求錢財到頭來竹籃打水一場空。

透過種種幻覺,這些人所有追求的一切最終都化爲烏有,這與現實卻略顯矛盾了。

我們每天都在追求着,拼搏着,努力着,最後追求的結果卻是一場空。

那些爲着庸俗的目的而掙扎的平庸的生命,爲了功名、金錢、嬌妻、兒孫,終生忙碌、義無返顧,到頭來一切都是虛無,一切都是空幻!那我們何必還要拼命追求生命之重呢?不過話雖如此,生活還是要面向陽光的,最美的不是追求了什麼,追求到了什麼,而是追求中得到了什麼。

故事中的每個人物也正是因爲追求而美麗,因爲那種不求結果的追求而不惜一切代價。

事實上,我們仍然在忙碌,仍然在追求,奮鬥的腳步永不停止。

就像如果不去耕耘,不去播種,再肥的沃土也長不出莊稼;不去奮鬥,不去創造,再美的青春也結不出碩果。

生命的價值和意義在於過程,在追求的過程中有了幸福感和滿足感,得到了自身的價值。

也許,這已經足夠了,何必在乎其終極意義上的得與失呢?人永遠都無法知道自己該要什麼,因爲人只能活一次,既不能拿它跟前世相比,也不能再來生加以修正。

沒有任何方法可以檢驗哪種抉擇是好的,因爲不存在任何比較。

所以,不管怎樣還是要勇敢面對生命之“重”,而不是避“重”就“輕”。

相信只有沉重的生活纔有質量,凡是我們所經歷的,都是我們所能承受的。

【第二篇】這段日子,一向在讀米蘭昆德拉的《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輕》,雖已經是第三次閱讀了,可是依然,會迷失在這未知的孤獨的空靈世界中。

文字是何等的神奇,米蘭昆德拉所描繪的那種奇異的,炫目的,卻又是徹底失落的,茫然的世界,讓我的靈魂確實體會到了什麼,可是,那僅僅是一種心靈上的感應。

不足以化作語言上的充分理解。

很多文字,被他豐富的,又自然的填充到這個書中的世界中來,探索人性,探尋生活,似乎,我們每個人的內心最深處,都被這樣的詰問了;我們的生活,也被這樣的揭露了;這一切充滿了嘲諷的意味,也充滿了徹底的叛逆。

經過特蕾莎的描述,米蘭昆德拉用童年的創傷所帶來的思想的沉重,賦予了她脆弱卻又執拗的性格。

對於特蕾莎來說,表面看來托馬斯的背叛是沉重,而事實上,她的沉重感來源於她的思想。

她一向在這個思想的重壓下,不堪重荷。

而對薩比娜來說,背棄是輕的,其實並不是輕,而是無法承受的一種逃避。

從某種意義上來說,托馬斯也許和薩比娜纔是真正的靈魂伴侶吧。

又或者,他們纔是一類人,都是背棄了自我的人。

書中有這樣一句:“從此,薩比娜明白了,美就是被背棄的世界。

”給我的印象很深刻。

薩比娜是一名捷克畫家。

而書中的薩比娜就是背叛原有生活的,逃避原有模式的,充滿着矛盾的集合體。

米蘭昆德拉居然以一個旁觀者的角度,冷漠的,又流暢的敘述這個故事,這些冰冷的,又閃着誘人光芒的文字,讓人心清冽也讓人心蠱惑。

米蘭昆德拉的文字,潛入到了我們的靈魂深處,以彼世的目光投向一切價值標準。

所以,他所寫的這個世界,是陌生的卻又是讓人覺得心底熟悉的世界。

一切的價值標準被擊破,一切的謊言被揭穿,並不是那麼直接的批判主義,卻比起直接的形式,更加徹底,更加深入人心。

在思維幻滅的夾縫中正是米蘭昆德拉所描述的生存。

而這種生存,卻又是在他的筆下被抨擊得粉碎。

輕飄飄的語言,淡漠的,客觀的,把我們的世界,我們的生命與思想生存的最基本的謊言,輕輕的摔得粉碎。

在思想的領域中,恐怕,米蘭昆德拉是我所見的走得最遠,探索得最深的一位作家[]。

我總覺得,人的思想,是不能細細的去推敲的。

每一縷思緒鋪開,攤平,就不如一閃而過時候那麼美麗了。

太多的思緒這麼鋪開來,置身於陽光下,那麼,它們也許就是平凡甚至醜陋的灰塵罷了。

很多時候,我們生活在自我爲自我創造的謊言中。

每一片思緒都能純淨到不包含任何雜質,恐怕縱使是佛祖也難以做到,所以,佛要說的是,看透,勘破,悟道了。

而我又認爲,在人複雜而又深刻的思維中,是離不開謊言的。

在人的大腦飛速的運轉中,思維不可能被苛求成純潔無暇的。

從哲學的角度來看,世界任何一種思維都不可能存在完美,如果人覺得幸福,就要忽視不愉快的或者欺騙自我說一切都很歡樂,從而獲取幸福感。

這其中的取與舍,輕與重,是人有本事駕馭的選擇。

也是人類成爲發達的被大腦所支配的聰明的動物的基本標誌。

其實,我一向很逃避反覆的來看米蘭昆德拉的作品,也許這是人的本性。

誰都不期望對生活看得太清楚,對人與人之間的關係看得太透,對生命和思想看得太過真實。

這也許就是我們常說得難得糊塗吧,可是,米蘭昆德拉的文字,有着無窮的吸引力。

那種近於旁觀者的態度,又會讓你在不經意間打開心扉,渴望去閱讀。

每次看完這本書後,都有些地方讓人很困惑。

作者看似散落,自在的文字,蘊含着很多思維。

看似混亂的故事,也包含着人對自我以及伴侶,還有這個世界的一種奇異的情感和批判。

在輕與重之間,也讓我產生了很多不解,很多疑問。

而這些壓抑在心中的疑問,似乎,在閱讀的時候,已經讓我心領神會。

卻不敢去詰問自我,不敢去追根溯源。

生活中,很多時候,我們都是被這些不能承受的輕打敗的。

它就像是某種空氣中微弱的粉塵,卻讓我們不經意的吸入到靈魂深處,從而讓我們一生都受到它的影響。

雖然,在米蘭昆德拉的筆下,難以看到完美的人,完美的情節,可是,這書的結局,卡列寧的微笑這一章,文筆是多麼美,多麼讓人心震撼。

那種近於完美的平靜,並不是真正平靜,而是一種無邊無盡的孤獨,可是孤獨又是每個生命存在的形式,不是嗎?全書中僅有卡列寧是在溫柔而平靜的微笑中死去的,讓人心多少也在這書的最終一節獲得安寧。

讀完全書後,我突然理解了,弗朗索瓦.裏卡爾對米蘭昆德拉的評價,說他的文字思想是某種哲學意義上的撒旦主義形式。

的確是這樣的,米蘭昆德拉是在以一個撒旦的視角,來洞悉這個世界,洞察所有人的內心深處。

他嚴厲,不留情面的控訴。

在建立牧歌然後又摧毀這個牧歌。

讓我們的靈魂在一次次的倒下後陷入近於絕望的掙扎。

三次閱讀米蘭昆德拉《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輕》這本書了,還是久久不能平靜。

書的背景是戰爭與流離失所。

而書中的人的思想,也是在戰爭着,也是處於流離失所的狀態。

也許,米蘭昆德拉的作品中本身也是一個完美的質疑與幻滅主義的結合,而到達的效果,就是把人放在了無可放置的地方,把人的思想解剖到無以解剖的地步。

說他的作品是撒旦主義形式一點也不爲過。

而米蘭昆德拉那穿透一切的思想,本身,也是那麼含混,那麼充滿了疑問。

正是這些分散的思想打開我們閱讀的興趣,也正是這對一切都持着懷疑的態度,讓我們一向在書中尋找最終的牧歌。

合上書頁,已經夜裏十點鐘了。

混亂寫下了這些文字,我實在無法有條理的梳理自我的思緒。

也許此刻的心境,與大部分看過這本書的人的心境相近吧!總之,此刻想好好的睡一覺,然後,珍惜完美而寧靜的生活。

【第三篇】任何事情均無定論,在生命裏的一些不定格鏡頭中,我們總是可以看到一種隱約的肯定或否定之感,在黑暗之中反反覆覆。

遺失和記得之間有過困頓,有過內心擺渡,可是,迷途漫漫,終有一歸。

有時候無法被滿足的激情與冒險多少會夾雜着一些對感情的禁忌。

在米蘭·昆德拉富有哲理的文筆之下,托馬斯作爲主角形象,被生活所擠壓,像個感情潔癖患者,赤裸着身體,被掏空似的展露肌膚,內心滿滿的灰白色。

他渴望女人又畏懼女人,進行着物質與精神無聲地交換,因此發展出一套外遇守則來應付他衆多的情婦。

小說通過描寫托馬斯與特麗莎、薩賓娜之間的三角性愛故事,向讀者闡釋了輕與重,靈與肉,永恆輪迴。

不似一隻待在黑暗角落尋找穀粒的老鼠,給人一種歡喜。

在一九六八年蘇俄入侵捷克時期民主改革的氣息演變成專橫壓榨之風潮的大背景之下,忠誠與背叛的矛盾似乎在以掩耳盜鈴之勢悄然上演。

托馬斯雖然喜歡特麗莎併爲她打破自己的原則,使之成爲第一個走進他內心的女人,但是他靈肉分離的想法絲毫沒有改變,依然遊移在薩賓娜與特麗莎之間。

特麗莎並沒有安全感,經常對托馬斯持有猜忌等一系列的想象。

她決定離開他,回到祖國。

迷茫、憂鬱、荒誕、輕是無法承受的。

也許意識太多是一種疾病,恰似在銷蝕健康,這樣說來,虛空似的捕風像是本身自帶的狂妄與愚昧,帶有保護層,又像是破譯密碼,組織情報,增加憂傷。

在《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輕》之中,我們自身會感受到一種走向盡頭遙不可及的感覺,在黑暗中睜開眼睛,又走上那條白漆斑駁的走廊。

“人最大的弱點是善良”,托馬斯的一路的情感經歷,背叛的色彩濃郁,但是命運讓托馬斯和特麗莎再次選擇了彼此。

後來他們死於一場車禍。

這場涵蓋三種愛的故事終究歸於靜寂。

在米蘭·昆德拉的筆下,一個個帶有自己思想的人物形象躍然紙上,他們的出身不同,經歷不同,感受不同,思想觀念不同。

但他們就在這樣相同的環境下邂逅並且發生了令人難以忘懷的故事。

生命中種種重量我們無法去衡量。

面對人生,我們身爲自己的主角,或多或少也會尋找到自己生命中的輕重點。

一旦是在這個媚俗的世界裏,生命如何去承受,我們每個人也許無法預測,無法揣摩。

托馬斯並沒有隨波逐流,有些感情不帶任何驚懼,一如他的期許。

在追求的過程中,媚俗變得又是那麼釋然,說不清楚。

我們卻無力改變。

一邊假裝熱愛,一邊絕地求生,就像在公交車上偶遇絕交了的熟人,囁嚅,覷覦。

信任,懷疑,只是一瞬間的斷定。

時間軸裏的記憶又似在沉默,甦醒迸發間遺漏在角落裏的是人與人交流後產生的差距。

自卑感。

有時候生活並不按照自己想象的劇本發展。

這種感覺只有自己纔會明白。

可終究會因爲你停下腳步,影子會把你抓住並輕視。

你卻像個囚犯,被它追索。

所以大部分的時間,你可能就這樣在無意識中帶着負罪感與生活玩起捉迷藏。

無法相信。

死心塌地。

生命中總是會存在那麼些二三事與自己擦肩而過,即使只是一毫米最終也會成爲南轅北轍的差之千里。

快樂與悲哀中間存在一個可跨越的界限,不然也不會有喜極而泣等鮮豔的詞語存在。

喧囂人羣帶着醉生夢死的姿態享受愛與失望。

人們所謂的遺憾不過是失去了最起初的選擇。

顛沛流離後的妥協如同宿命一般,我們到底在追求着怎樣的重與輕,似乎我們也無從知曉 標籤:讀後心得之輕三篇精選生命生命中不能承受之輕經典語錄 收藏本文 本文鏈接:https://www.pplzw.com/mingrenmy/dushu/351135.html 相關文章 1.《三國演義》讀後心得600字精選三篇 2.《安娜卡列寧娜》讀後心得800字精選三篇 3.《白鹿原》讀後心得500字精選三篇 4.《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輕》讀後感1000字精選三篇 5.《人間草木》讀後心得800字精選三篇 6.《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輕》讀書筆記精選三篇 7.《擺渡人2》讀後心得1000字精選三篇 8.《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輕》經典語錄摘抄精選50句 9.《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輕》簡介資料 10.《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輕》讀後感2000字精選三篇 2020弘揚勞模精神打贏脫貧攻堅硬仗心得體會精選3篇 2020時代楷模黃詩燕先進事蹟心得體會大全 《家》讀書筆記摘抄及感悟3篇 全國優秀共產黨員張桂梅先進事蹟作文熱點素材推薦 同學們請坐直播課觀後感心得精選3篇 綠皮書觀後感1000字 關於2020中國戰疫紀錄片個人觀後體會精選3篇 最新紀錄電影2020中國戰疫觀後感大全 欄目導航 名人名言 名人名言 名言警句 讀書名言 愛國名言 英語名言 熱點閱讀 1《水滸傳》讀後感高中生800字精選三篇 2《小飛俠彼得潘》讀後感800字精選三篇 3《儒林外史》讀後心得500字精選三篇 4《烏合之衆》讀後感1000字精選三篇 5《傷心咖啡館之歌》讀後感1000字精選三篇 6昆德拉《生命中不能承受之輕》經典語錄和句子 7《烏合之衆》讀後感500字精選三篇 8童話《小王子》讀後心得400字精選三篇 9《生死場》讀後感800字精選三篇 10《格列佛遊記》讀後心得500字精選三篇 11《八佰》觀後心得體會精選1000字三篇 12《三體》讀後感800字精選三篇 13《萬曆十五年》讀後心得體會1500字精選三篇 14《愛你就像愛生命》讀後感1000字精選三篇 15《人類羣星閃耀時》讀後心得600字精選三篇 推薦閱讀 1《鼠疫》讀後感800字精選三篇 2《小飛俠彼得潘》讀後感600字精選三篇 3《小飛俠彼得潘》讀後感200字精選三篇 4《邊城》讀後感800字精選三篇 5《簡愛》讀後感800字精選三篇 6《復活》讀後感800字精選三篇 7《擺渡人2》大學生讀後感800字精選三篇 8《草房子》讀後感800字精選三篇 9《小飛俠彼得潘》讀後感500字精選三篇 10《雪國》讀後感800字精選三篇 11《小飛俠彼得潘》讀後感300字精選三篇 12《八佰》影片觀後感心得500字精選三篇 13《小飛俠彼得潘》讀後感400字精選三篇 14《子夜》讀後感800字精選三篇 15《紅巖》讀後感800字精選三篇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