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人心目中誰家書店最優?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存在於虛擬之中的博客來則排名第三,. 為台灣網路書店的未來描繪出更大願景。

令人納悶的是,無論營業額或分店數量,. 都被認為與誠品及博客來鼎足而三的金石堂書店,. SignIn Sign-Up Welcome! Close Wouldyouliketomakethissiteyourhomepage?It'sfastandeasy... Yes,Pleasemakethismyhomepage! NoThanks  Don'tshowthistomeagain. Close 【兩岸三地 書店大調查Part2】---出版人心目中 誰家書店最優?     出版人位處書籍編製銷售的上游,對於書店應有的質性和風貌, 有較一般人更長期深入的關懷。

本次調查,我們向三地出版公司編輯、企劃人員發出問卷, 自由申論,不具名回答。

匯整出各地出版人對書店 (含各地地標書店,以及普遍意義上的「書店」)的期望和評價。

 以在地出版人為對象, 詢問「最好的書店」、「最懂書的書店」、「最具潛力的書店」這三個問題, 著眼點在於受訪者的專業意見。

這種尊重,同時表現於以「申論題」而非「選擇題」方式要求作答。

如此方式,給予更大的發表空間,自然也透露出更多訊息。

從中觀察、歸納,不僅答案可得,「兩岸三地出版人誰比較懂書店?」也不難推想了。

 市場競爭造就專家能力  專家不同於學者之處,在於其實務經驗遠多於理論架構,一切從實戰中磨練而出。

市場競爭程度,與專家數量、質量多寡好壞有著必然的關係。

以出版產業而言,台灣競爭之激烈,實為華人地區之冠; 香港次之,大陸居第三。

然則,在理解「出版的最重要通路──書店」時, 是否也呈現相同的呼應關係呢?  答案是肯定的。

在評價書店時,香港、北京出版人的整體論點較為單薄, 重點不外乎「書種多寡」、「店員素質」、「品牌形象」、「交通位置」等等。

台灣出版人則相對細膩深入,泛論之外, 還可以從「動線安排」、「空間規劃」、「複合經營」, 一直談到「教育訓練」、「陳設排列」、「資金多寡」等等, 對於書店的觀察,也不僅止於實體書店, 網路書店、二手書店的發展潛力,同樣倍受矚目。

 從另一個角度來看,台灣出版人答覆問題,有較多狀況分析, 不會直接給予單一答案。

例如書店等級,他們便劃分得相當清楚, 「唐山」屬小型獨立書店、「政大書城」屬小型連鎖書店、 「誠品書店」為大型連鎖書店,均因其定位差異,而有不同期望值。

相對地,香港則百家爭鳴。

書店好壞,出版人自有主張, 但大中小型書店常被擺在一起評比,且較少詳細說明,因而略顯紊亂。

北京部分,答案直接而明白,不見「申論」,只能說是「簡答」而已。

 就問卷資料歸納, 誠品書店和香港商務印書館, 在台港兩地領先群倫,當無疑問。

其理由則不外乎「交通位置便利」、「書種相對齊全」、「空間設計得宜」、 「店員素質優良」、「搭配多元活動」等等。

至於北京,則猶處於戰國時期,萬聖書園雖有特色, 但國營的三聯書店韜奮中心、北京圖書大廈; 民營的「國林風」、「風入松」、「光合作用」等,也都有人看好。

三地出版人對於在地書店的評價,觀點大致如下:  台北:從品牌到品味的象徵  誠品書店一枝獨秀, 在三項評比中, 都跑了第一, 專業能力與文化理想, 深受肯定。

不少人對於誠品敦南店24小時經營, 以及成為台北觀光景點之一,印象格外深刻, 認為這不僅是「品牌」, 也是「品味」的象徵。

   誠品之外, PageOne因其跨國連鎖、外文書籍優勢, 被認為深具發展潛力。

不過, 其店員專業能力也被直接負面表列, 認為還有提升空間。

另一個值得重視的書店, 存在於虛擬之中的博客來則排名第三, 為台灣網路書店的未來描繪出更大願景。

   令人納悶的是,無論營業額或分店數量, 都被認為與誠品及博客來鼎足而三的金石堂書店, 在三項評比中,排名都極後面:「最懂書」一項, 同樣被負面表列;「最具發展潛力」一項,雖曾被提及, 其理由卻是不無諷刺意味的「因為目前表現不佳,所以最有發展潛力」。

在出版人心目中,金石堂這一台灣最大的連鎖書店, 形象遠遠比不上中型的政大書城、三民書局,小型的唐山書店, 甚至泛指的「二手書店」, 箇中原因,確實耐人尋味。

 香港:期望在大眾與小眾間取得平衡  香港的龍頭之爭,商務印書館整體排名最前。

但若將「銅鑼灣」及「尖沙咀」分店分開來看, 則PageOne與星光商務差距並不很大。

甚至有人認為只要在分店數量、規模與店員培訓上稍下功夫, PageOne便不難超越大眾書局, 而與聯合出版集團分庭抗禮。

 「最懂書」一項,香港出版人意見紛歧, 星光商務排名雖前,領先卻不多。

獨立書店如「紫羅蘭」、「辰衝」、「洪葉」都有人點名, 甚至還有直接列舉店長、店員姓名的。

可以想見,香港出版人情有所鍾於獨立書店, 這或許與地域小、交通便利且連鎖書店不足有關。

「最具潛力」者,排名第二為「無」, 或者呼應了上述發展連鎖空間仍大的說法。

 有趣的是,「誠品書店」不時被香港出版人拿來作為評比的標準: 有人回答香港最好的書店「從缺」, 原因是「沒有像台灣誠品那樣在大眾與小眾之間取得良好平衡」, 而PageOne被認為最具發展潛力的原因之一, 則是「已經成為一個品牌,像台灣的誠品書店。

」    北京:重視軟硬體設備及經營者素質  觀察北京出版人的書店評比,不能不考慮幾項因素: 一、大陸出版業仍為寡頭獨占市場,尚未開放完全競爭。

作為最大通路的書店系統,事實上,仍處於盤整重建的階段。

90年代中葉之後,如雨後春筍般出現的「大書城」, 與其說是出版市場的反映,倒不如說是國家建設的一環。

二、民營書店方才起步,與上游出版社的接軌, 對下游讀者的服務模式,都還在摸索之中。

出版人回應簡略,無法深入分析, 相當程度上,恰好反映了這一現狀。

 大體而言,以萬聖書園為北京地標書店代表之一,並無多大爭論。

原因除了軟、硬體設備相對齊全之外, 經營者熱心汲取新知,特別重視人員培訓,也是主要原因。

此外,三聯書店韜奮中心,由於歷史悠久,地點適中, 同樣被認為具有「地標」意義。

然而,與其相距不遠的北京商務印書館新闢的「涵芬樓書店」, 無論裝潢、書種、活動等客觀條件,均不亞於前者,卻無人提及, 其主觀原因,同樣頗耐人尋味。

 值得一提的是, 以「台灣誠品」模式(空間設計、複合經營) 為學習對象的「光合作用書店」, 在廈門站穩腳步之後,由上海而北京, 逐步「連鎖北伐」,後勢相當看好。

其進一步發展,雖仍有待觀察,但可以確定的是: 「誠品書店」魅力獨具, 同時在兩岸三地不停發散著。

  傅月庵(文字工作者) Back   Home Lastupdated94.1.14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