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四事件-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六四事件,又稱六四天安門事件,是指1989年4月中旬开始的以悼念胡耀邦活动为导火索、由中国大陆高校学生在北京市天安门广场发起、持续近两个月的全境示威运动,也称八 ... 六四事件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跳至導覽 跳至搜尋 此條目可能過多或不當地使用了受版權保護的文字、圖片及多媒體檔案。

(2021年9月1日)請仔細閱讀有關媒體文件合理使用的方針和指引,並協助改正違反規定的使用,然後移除此消息框。

在條目討論頁可能有更多的詳細資訊。

  此條目的主題是「六四天安門事件」或「第二天安門事件」。

關於「天安門事件」的其他含義,請見「天安門事件」。

如無特別說明,此條目中的「中國」指中華人民共和國。

 除特別註明外,此條目或章節的時間均以中國夏時制(UTC+9:00)為準。

六四天安門事件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主運動及冷戰的一部分在人民英雄紀念碑旁示威的學生日期1989年4月15日-1989年6月4日(51天,1個月2周又6天)地點 中華人民共和國(包含北京市在內的四百餘個城市)起因 胡耀邦逝世 經濟改革開放 嚴重通貨膨脹 政治貪污腐敗 大量失業問題 東歐劇變引發的世界民主化浪潮 目標七項要求(解決黨和國家的貪腐問題、新聞自由與言論自由)、追求社會平等、推動中國大陸政治民主化方法絕食、靜坐、佔領廣場、設置路障、焚燒車輛等結果 國務院總理李鵬發佈戒嚴令,宣佈北京市戒嚴 中國人民解放軍進入天安門廣場干預並驅散抗議群眾,進行武力清場 趙紫陽被罷免,民主改革派遠離政治核心 江澤民成為中共中央總書記,保守派獲得提拔機會 鄧小平辭職,中華人民共和國政治體制改革停滯 中華人民共和國加強對媒體的控制 中華人民共和國失去自1979年以來與西方的較友好外交環境,市場經濟改革速度放緩 軍事戰略上轉而形成東西對立局面,中華人民共和國受到軍事、尖端科技禁運至今 衝突方  中國共產黨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 執行機構: 中國人民解放軍 中國人民武裝警察部隊 中國人民警察 工人糾察隊 北京高校學生自治聯合會等民間組織 北京市和中國大陸各地大學院校學生 北京工人自治聯合會 知識分子 來自中國大陸各地的市民 親中華民國人士[1] 領導人物 強硬派: 鄧小平(中央軍委主席) 陳雲(中顧委主任) 李鵬(國務院總理) 姚依林(國務院副總理) 王震(國家副主席) 楊尚昆(國家主席) 李先念(全國政協主席) 薄一波(中顧委副主任) 李錫銘(中共北京市委書記) 陳希同(北京市市長) 劉華清(中央軍委副秘書長) 遲浩田(解放軍總參謀長) 江澤民(中共上海市委書記) 溫和派: 趙紫陽(中共中央總書記) 胡啟立(中共中央書記處書記,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 彭沖(全國人大常委會副委員長) 習仲勛(全國人大常委會第一副委員長) 田紀雲(國務院副總理) 吳學謙(國務院副總理) 徐勤先(陸軍三十八集團軍長) 鮑彤(中共中央總書記政治秘書,中共中央政治體制改革辦公室主任) 閻明復(中共中央統戰部部長) 胡績偉(全國人大常委會委員) 李銳(中顧委委員) 學生領袖: 王丹 吾爾開希 劉剛 柴玲 周鋒鎖 翟偉民 張伯笠 封從德 李錄 沈彤 王有才 周勇軍 熊焱 王超華 馬少方 唐柏橋 工人領袖: 韓東方 呂京花 李旺陽 知識分子: 劉曉波 陳子明 戴晴 侯德健 崔健 江平 方勵之 蘇曉康 陳佩斯 茅于軾 北島 包遵信 湯一介 辛灝年 傷亡死亡 戒嚴部隊、武警戰士及公安幹警共6000多人負傷,死亡數十人;非軍人200餘人死亡(包括36名大學生),3000餘人負傷( 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官方統計資料[2][3]) 180至10454[4]名平民不等,15至50名軍人及警察[5](外界各方估計,不盡相同[6][7]) 六四事件,又稱六四天安門事件,是指1989年4月中旬開始的以悼念胡耀邦活動為導火索、由中國大陸高校學生在北京市天安門廣場發起、持續近兩個月的全境示威運動[8][9],也稱八九民運。

狹義上指六四清場,即1989年6月3日晚間至6月4日凌晨,中國人民解放軍、武裝警察部隊和人民警察在北京天安門廣場對示威集會進行的武力清場行動[10][11][12][13]。

六四事件是中華人民共和國歷史上的一個轉折點,它的爆發標誌著改革開放以來鄧小平等人在中國大陸推動的後期政治體制改革失敗,趙紫陽、鮑彤等中共改革派高層事後被撤職,而胡耀邦已在八六學潮中辭去中共總書記一職,於是1980年代所不同程度推動的自由化改革也就此停止,此後官方只批准了很少的遊行活動[14][15][16][17][18][19]。

不過,該事件發生後不久鄧小平做出退休的決定,故任內推行的廢除幹部領導職務終身制順利被延續下來,期間更完成了3任政權的和平更替,直至習近平2018年修憲後被廢除[20][21]。

國際社會對此事件普遍表示了譴責和制裁,也有部分國家(多數位於中東及非洲)表示同情或者支持,而六四事件的後果除了造成政治從此轉向收緊,經濟影響也直接導致了中華人民共和國改革開放放緩,直至1992年鄧小平南巡後才重新提速[22][23][24][25][26]。

目次 1名稱釋義 1.1歷史名稱 1.2官方稱法 1.3西方稱法 1.4代名詞 2事件背景 2.1改革開放 2.2經濟危機 2.3社會問題 2.4派系鬥爭 2.5政治體制改革 2.6民間新思潮 2.7國際局勢 3事件起始與緩和 3.1胡耀邦逝世 3.2新華門事件 3.3學運組成 3.4四二六社論 3.5五四對話 4再度升級事件 4.1學生分歧與絕食 4.2蘇共總書記訪華 4.3局勢升級 5戒嚴清場 5.1戒嚴令 5.2撤退與留守 5.3清場令 5.4木樨地衝突 5.5進駐天安門 5.6群眾撤離 6事件後續 6.1後續示威 6.2加強控制 6.3逮捕行動 7死傷人數 7.1地點爭議 8各方反應 8.1官方定調 8.2中國大陸媒體 8.3各國、各地區反應 8.4國際制裁 9事件影響 9.1改革停滯 9.2九二南巡 9.3審查制度 9.4政治冷漠 9.5觀點變化 10文化作品 11參見 11.1類似運動 11.2相關條目 12參考文獻 13相關閱讀 14外部連結 名稱釋義 六四事件漢語六四事件字面意思六月四日發生的事件標音官話- 漢語拼音Liù-SìShìjiàn- 威妥瑪拼音Liu-SzuShihchien- 國際音標[ljôʊsɨ̂ ʂɨ̂tɕjân]- 耶魯拼音Lyòu-Sz̀Shr̀jyàn閩語- 閩南語白話字Lio̍k-sùSū-kiaⁿ吳語- 拉丁化Loh-syZy-ji粵語- 粵拼Luk4sei3si6gin6- 國際音標粵語發音:[lʊ̏kɕīːɕìːkɪ̀n]- 耶魯拼音Lùhk-seiSihgihn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使用的名稱正體字1989年春夏之交的政治風波簡化字1989年春夏之交的政治风波標音官話- 漢語拼音1989-niánchūnxiàzhījiāodezhèngzhìfēngbō- 威妥瑪拼音1989-niench'un-hsiachih-chiaotecheng-chihfeng-po閩語- 閩南語白話字1989-nîchhun-hēchi-kautīchèng-tīhong-pho吳語- 拉丁化1989-nitshen-ghôtsy-jiauditsen-tsyfhon-bo粵語- 粵拼1989-nin4ceon1ci4fung1bo1- 耶魯拼音1989-nìhncheūnhaahjígáaudījingchìhfūngbō漢語別稱㈡正體字八九民運簡化字八九民运標音官話- 漢語拼音Bā-JiǔMínyùn- 威妥瑪拼音Pa-ChiuMinyün- 耶魯拼音Bā-JyǒuMínyùn閩語- 閩南語白話字pat-káubîn-ūn吳語- 拉丁化poh-cieuMin-yiuin粵語- 粵拼baat3gau2man4wan6- 國際音標粵語發音:[pāːtkɐ̌umɐ̏nwɐ̀n]- 耶魯拼音baatgáumàhnwahn 於香港維多利亞公園舉辦的維園六四21週年燭光晚會所擺設的標誌 歷史名稱 廣義上,「六四事件」或「六四天安門事件」是指1989年4月起於北京市發起並波及全國的抗議活動。

更準確的稱呼應為「八九民運」或「八九學運」等。

事件的命名依據,一方面是要和過去發生在天安門廣場的重要活動有一致的命名習慣,包括1919年的五四運動、1976年的四五運動等。

有時候會直接簡稱「六四」,亦有人使用「六四運動」描述整起示威活動。

與海外只集中在特寫6月3日晚上清場的態度不同,在中國大陸境內使用「六四」這個詞提及的範圍與考慮的廣度較大[27],指整個廣義的「八九民運」。

狹義上,「六四事件」是指中國人民解放軍進駐天安門廣場、要求抗議群眾撤離的日子(儘管軍隊在6月3日晚上便執行清場任務),即「六四清場」。

中國大陸以外的中文地區也將清場事件稱作「六四鎮壓」或「六四屠殺」[28]。

官方稱法 自1989年以後,中國共產黨和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也用數個不同的名稱指稱六四事件,並被懷疑疑似藉由修改事件稱呼的方式,逐漸降低事件對往後社會大眾的影響[29]。

在事件剛發生之際,中國政府將其命名為「動亂」,後升級為「反革命暴亂」[30]。

事件結束後以「六四風波」指稱。

後來在江澤民主政後期和胡錦濤主政時期,政府將當天的衝突全部改成更為中立的名稱,也就是今日持續使用的「1989年春夏之交的政治風波」[31][32]或「1989年政治風波」[33][34][35]這類短語[29][36]。

2019年習近平主政時期將「反革命暴亂」與「1989年春夏之交的政治風波」並行使用。

[37] 西方稱法 西方世界在描述該事件的經過時,經常使用「1989年天安門廣場抗議」(英語:TiananmenSquareProtestsof1989)或「天安門鎮壓」(英語:TiananmenSquareCrackdown)。

1990年代時西方新聞媒體經常使用「天安門大屠殺」(英語:TiananmenSquareMassacre)這類字詞[38],但在近年的相關報導中則逐漸減少[39]。

主要是因為絕大部分暴力衝突並非發生在天安門廣場上,而是在北京城西的木樨地[39]。

不過「天安門廣場抗議」或是「天安門事件」等字詞,容易讓人誤以為整個示威活動只發生在北京市,然而當時中國許多城市都有出現相關的抗議活動[39]。

代名詞 在中國大陸境內,上述名稱皆於搜尋引擎或公開論壇上被列為「敏感詞」。

為了要繞過網路審查,網際網路上出現許多形容六四事件的替代稱呼[40],包括有「5月35日」、「VIIV」(「6」和「4」的羅馬數字寫法)和「8平方」(82=64)等[41][42]、「農曆五月初一」(1989年6月4日為農曆已巳年五月初一,這個表述一般情況很難被認為是六四的意思),對於「1989年」,則用「民國78年」、「平成元年」等字眼規避審查。

隨著上述字詞在中國網站上傳播甚廣,現在中國境內的多數網站也將這些視為自我審查詞彙。

在百度中搜索「天安門事件」則直接顯示「四五運動」或者金水橋事件,但如果直接搜索「六四事件」,則會出現如中國網、中新網和中國日報等官媒發布的有關此次事件的資料,在百度貼吧裡面搜索「六四事件」「5月35日」「8平方事件」「VIIV事件」都會顯示頁面不存在。

[43] 事件背景 改革開放 參見:改革開放1977年7月,中共十屆三中全會召開,大會通過恢復了鄧小平的中共中央副主席、國務院副總理、中央軍委副主席和解放軍總參謀長的黨政軍職務(合稱三副一長),鄧小平正式復出。

中共十一屆三中全會在1978年12月召開後,獲得最高權力的鄧小平將改革開放列為重要政策,加速國民經濟發展[44]。

同時鄧小平提拔改革派成員擔任重要的政府官員,其中中共中央秘書長胡耀邦在1980年2月被任命為中央書記處總書記,分割時任黨主席華國鋒的權力,同年9月趙紫陽則接替華國鋒擔任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總理。

華國鋒在1981年下台後,胡耀邦接任中國共產黨中央委員會主席,自此改革派進入中央最高領導層。

儘管市場化的經濟政策普遍受到人民的歡迎,但對官員腐敗和裙帶關係的擔憂也不斷增長[45][46]。

經濟危機 參見:價格闖關和1980年代末中國通貨膨脹自1950年代以來,中國便長期透過中央制定的計劃定價機制,讓商品的價格穩定處在較低水平,但也減少了製造者增加產量的誘因。

改革開放後,在經濟改革初期,中國政府採取部分產品價格固定、部分商品允許價格波動的價格雙軌制作法。

但因市場上長期產品短缺而物價較高。

部分人則可利用權力以低價購入產品,之後再以市場價格販售,時謂「官倒」[47]。

此外,政府的貨幣供應量增發過多且過快,造成至少有三分之一的工廠無法獲得利潤;但1988年減少貨幣供應後,又使得許多金融貸款無法正常兌現[47]。

1988年,鄧小平在北戴河會議上同意以市場經濟為基礎,讓價格體系得以恢復正常[48][49]。

但價格管制將放鬆的消息傳開後,隨即引起民間恐慌,中國各地民眾大量提領現金並購買商品囤積[48]。

不到兩週內,政府便立即撤銷價格改革的政策,但價格闖關帶來的影響明顯延續一段時間,民間社會面臨快速通貨膨脹的問題。

在官方提出的消費者物價指數報告中,指出北京市的物價於1987年至1988年期間增長30%,許多工薪階層因為無法購買大眾商品而感到恐慌[50]。

在新的市場經濟體制下,許多無法獲益的國有企業也被迫削減成本,讓過去擁有工作保障與社會福利的鐵飯碗開始面臨生活的壓力[50][51]。

社會問題 改革開放後,中國社會出現了官倒、權錢交易、腐敗、特權、貧富分化擴大等種種問題[26][52][53][54]。

此外,改革開放以後,改革派領導人設想知識分子會在往後發揮主導的功用,領導國家實施更多的經濟改革政策。

儘管政府陸續設立新的大學,並增加各校的招生名額[55],但情況並未如計劃設想般實際發生[56]。

一方面因國家所指導的教育體制,並未充分和市場需求不斷增長的農、輕工、服務業與外國投資等領域結合[57];另一方面因專精於社會科學和人文科學的學生,則必須進入有限的就業市場[55]。

新開設的私立企業並不接受國家分配畢業生,然而高收入的工作則由具裙帶關係者取得[58]。

條件優厚的工作崗位都被取得後,剩下的職位往往是績效較差的部門,掌握實質權力者則在該領域並無專長[50]。

面對慘淡的就業市場和有限的出國機會,知識分子與學生們認為憑藉處理政治問題將能解決以上問題。

這讓北京市各個大學校園出現了研究政治為主的小規模「民主沙龍」社團[59][60],這些組織逐漸激發學生參與政治的興趣[48]。

受到中國的經濟社會逐漸朝向資本主義的影響,中國共產黨名義上仍保留的社會主義,在意識形態上也面臨信任危機[61]。

對於民營企業的審核制度,則讓許多不良的商人能以寬鬆的法律優勢致富,甚至常在過去強調「沒有窮人」的社會中炫耀擁有的財富[50][62]。

財富分配不公的問題引起民眾強烈的不滿,也普遍對於國家的未來感到幻滅[63]。

派系鬥爭 參見:中共八大元老保守派的中共元老中顧委主任陳雲(左)與國家主席李先念(右)當時人們希望中國政府能有其他改變的作為時,結果政府部門遲遲沒有進一步的動作[61]。

在改革開放的政策制定和實施後,面對伴隨而來浮現的種種問題,領導高層之間在處理辦法上出現分歧。

但儘管中國共產黨內部因為意識形態而浮現派系衝突,雙方人馬都需要獲得最高領導人鄧小平的支持,才能實施各項重要決策[9]。

以中國共產黨中央委員會總書記胡耀邦、中國國務院總理趙紫陽為首的改革派,主張進一步實施政治自由化的方針。

藉由設立允許多種想法的渠道,讓民眾能夠表達不滿、並進一步支持改革。

改革派成員還包括:胡啟立、萬里、彭沖、習仲勛、田紀雲、鮑彤、閻明復、李銳,等等[64][65]。

另一方面,以中國共產黨中央紀律檢查委員會第一書記陳雲、中國國家主席李先念為首的激進反改革派,則認為改革開放已經施行過多政策。

因而認為重新加強控制以確保社會穩定,並與中國共產黨書面的社會主義主張一致。

保守派成員還包括:王震、李鵬、薄一波、姚依林、鄧力群,等等[65]。

政治體制改革 主條目:中華人民共和國歷史§ 政治體制改革 1980年8月18日,鄧小平在中共中央政治局擴大會議上作了《黨和國家領導制度改革》的講話(俗稱「8.18講話」),提出要進行政治體制改革,建議廢除幹部領導職務終身制,提倡民主集中制,並向全國人民代表大會提出全面修憲建議。

[66][67]1982年12月4日,第五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五次會議審議通過了具有歷史性意義的《八二憲法》,該憲法也成為了中華人民共和國的第四部憲法,收入了許多憲政主義的內容和條款,為改革開放奠基。

[19][23][26][68][69] 在鄧小平的支持下,趙紫陽主持了後期政治體制改革 隨著改革開放的加速,中國社會出現了官倒、權錢交易、腐敗、特權等種種問題,經濟改革亦受到了原有政治體制的阻礙。

[26][52][53][54]1986年上半年,鄧小平再次提出「政治改革」並啟動了「政治體制改革」的研討和制定,同年9月「中央政治體制改革研討小組」成立,成員包括趙紫陽、胡啟立、田紀雲、薄一波、彭沖。

[52][68][70][71][72]10月,趙紫陽提議的中央政改小組辦公室成立,具體負責人包括鮑彤、嚴家其、賀光輝、周杰。

[73] 鄧小平的政治改革出發點是,在中國共產黨一黨專政的前提下,實行黨政分開、提高行政效率、革除官僚主義弊端、推動經濟制度進一步改革等,但不能照抄西方的憲政制度,他強調:「不能放棄專政,不能遷就要求民主化的情緒。

......要搞一個增強行政效能的體制,機構要精簡。

......講民主必須要和法制聯繫起來講,把法制搞起來,才能有穩定的社會環境。

我們的行政機構應該很有效能。

」[71][74][75][76]與此同時,其他人士還公開提出了「多黨制」、「三權分立」、「議會民主」、「司法獨立」等西方憲政主義的架構。

[71][74]雖然這些與鄧小平等人的中國共產黨官方改革觀點可能有所不同,但在當時比較寬鬆的政治氣氛下,並沒有受到過多的抑制與打壓。

[71] 1987年10月,中國共產黨第十三次全國代表大會在北京召開,鄧小平主持了開幕式,趙紫陽作了題為《沿著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道路前進》的報告,該報告由鮑彤負責起草,提出並論述了政治體制改革的方案和設想,闡述了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理論,提出了一個中心、兩個基本點的概念。

[52][77][78][79]該報告的第五部分詳細論述了政治體制改革,將鄧小平1980年的「8.18講話」作為改革的指導性文件,闡述了許多符合憲政主義的內容,其中包括進一步實行黨政分開、權力下放、提倡法治和監督、完善選舉制度等等。

[52][79]十三大還首次實行了差額選舉,趙紫陽正式當選為中共中央總書記、鮑彤當選為中共中央委員、不久後鮑彤又被任命為中央常委政治秘書。

[52][77]1987年底,中共中央政治體制改革研究室成立。

[73] 民間新思潮 參見:第五個現代化(魏京生)、資產階級自由化、八六學潮和反對資產階級自由化 中國人民要現代化,首先必須實行民主,把中國的社會制度現代化。

民主並不完全像蘇聯締造者列寧編造的那樣,僅僅是社會發達的結果。

它不僅是生產力和生產關係發達到一定階段的必然產物,也是生產力和生產關係在這個發達階段以及更加發達的階段中得以存在的條件。

「」魏京生 文化大革命結束後,早在1978年的撥亂反正時期,魏京生等中國知識分子便開始呼籲政治改革,並在北京市西單民主牆張貼不同政見的大字報[80][81][82]。

此時允許民眾宣傳政治自由和民主化的短暫時期,又被稱作「北京之春」。

但爾後魏京生在1979年3月遭到逮捕[83],西單民主牆也於同年12月時被迫封閉[84]。

1983年,中國共產黨的保守派人士在發起了「清除精神污染」的左傾運動。

1986年夏天,曾於普林斯頓大學任教的天體物理學教授方勵之開始在中國各地大學展開個人訪談之旅,主要談論的內容包括自由、人權、權力分立等內容[85]。

隨後方勵之成為當時社會大受歡迎的人物[86],他的發言記錄也在學生間廣為流傳[87]。

對此鄧小平曾警告方勵之主張崇拜西方的生活方式、資本主義和多黨制度,將意味著損害中國的傳統價值觀、社會主義的意識形態、以及中國共產黨的領導能力[87]。

受到方勵之的演講、中國政治體制改革的重新開啟以及世界各地爆發的群眾運動影響,學生在1986年12月發起抗議活動,反對改革開放的步伐過於緩慢。

其中參與示威遊行的學生提出許多訴求,這包括有經濟自由化、民主、法治等要求[88]。

雖然這次抗議最初是在合肥市附近進行,但很快地學生運動便蔓延至北京市等各大城市。

對此中國共產黨的中央領導階層感到驚慌,並開始指責抗議學生試圖煽動文革式的動亂[89]。

之後,中國共產黨中央委員會總書記胡耀邦被中共內部指責對抗議活動的態度過於軟弱,以及因為沒有適當處理這次事件而引起社會動亂。

胡耀邦遭到保守派人士大力譴責後,在1987年1月16日被迫辭去總書記的職務,但保留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的身份[89][90][91]。

在胡耀邦辭職後,中國共產黨保守派在鄧小平的支持下順勢展開了「反對資產階級自由化」的左傾運動,開始針對支持胡耀邦觀點、政治自由化和西方風格者進行打壓[92][93]。

這項運動也制止了學生運動的發展,並且使得政治環境一度封閉起來,但胡耀邦也因而獲得中國共產黨黨內的改革派人士、知識分子以及學生們的歡迎[94][95]。

但該運動此後遭到了代理中共中央總書記、時任中國國務院總理趙紫陽的反對,趙紫陽認為左派利用了反自由化運動來反對和否定改革開放,並以此說服了鄧小平,該運動隨後於1987年中期逐漸結束[70][96][97][98]。

國際局勢 主條目:東歐劇變和冷戰 事件起始與緩和 胡耀邦逝世 主條目:胡耀邦之死和對胡耀邦的紀念活動 學生立起胡耀邦的巨幅畫像,並在周圍擺上花圈 1989年4月15日,曾經在80年代先後擔任中共中央主席和中共中央總書記的胡耀邦因心臟病發作而逝世,隨後引起學生強烈迴響與悼念,並成為群眾聚集的最初動力[99][100]。

大學校園裡陸續出現許多歌頌胡耀邦的宣傳海報,呼籲政府重新審視胡耀邦的觀點[101]。

幾天過後,大多數海報開始提到更加廣泛的政治問題,包括有新聞自由、民主制度、以及官員貪污問題等[102]。

4月15日以後,一些悼念胡耀邦的民眾也在天安門廣場人民英雄紀念碑附近,自發組織小規模集會。

同一天,北京大學與清華大學也在校園內設立胡耀邦的靈堂,北京當地學生陸陸續續聚集在天安門廣場上。

4月16日,位於西安市和上海市的學生也開始組織類似的小規模學生聚會[103]。

在部分大學生主導下,原本單純悼念的活動轉向要求政府控制通貨膨脹、處理失業問題、解決官員貪腐、政府問責、新聞自由、民主政治與結社自由等[99][104][105]。

4月17日,中國政法大學的學生為了紀念胡耀邦而製做了大型花圈,在同一天有更多群眾集結在天安門廣場上[106]。

下午5時,500名中國政法大學學生共同抵達靠近天安門廣場的人民大會堂東門,表達哀悼胡耀邦之意。

之後來自不同背景的演講者舉辦公開演說,內容包括有紀念胡耀邦、討論社會問題等。

由於被視為將阻礙人民大會堂的運作,因此警方很快便介入示威群眾的聚會,並試圖說服學生離開天安門廣場。

4月17日晚上,3,000多名北京大學學生在天安門廣場進行學校學生的遊行活動,很快地近千名來自清華大學的大學學生也參加遊行[103]。

兩隊學生抵達天安門廣場後,很快就與先前聚集在廣場上的群眾會合。

隨著活動規模的增長,聚會活動逐漸演變成為示威抗議,學生們開始向政府起草並提出7項要求: 重新評價胡耀邦同志的功過是非、肯定其「民主、自由、寬鬆、和諧」的觀點。

嚴懲毆打學生和群眾的兇手,要求有關責任者向受害者賠禮道歉。

盡快公佈新聞法,保障新聞自由,允許民間辦報。

要求國家領導幹部向全國人民公開其本人及家屬的實際財產收入,嚴查官倒,公佈詳情。

要求國家有關領導人就教育政策的失誤對全國人民作出正式檢討並追究責任,要求大幅度增加教育經費,提高知識分子待遇。

重新評價反資產階級自由化運動,並為在期間蒙受不白之冤的公民徹底平反。

強烈要求新聞機構給予這次民主愛國運動以公正如實及時的報道[106][107][108]。

新華門事件 示威學生曾一度聚集在中南海新華門靜坐抗議,但最終遭到驅離 4月18日上午,學生繼續留在天安門廣場。

一些群眾聚集在人民英雄紀念碑周圍吟唱愛國歌曲,另外學生也在天安門廣場上主辦演講活動[109]。

與此同時,數千名學生則聚集在中國共產黨領導人居住的中南海入口新華門處,要求中國共產黨的領導高層和學生之間展開對話[110]。

警方隨即限制學生進入中南海內部,學生則決定原地靜坐示威以表達不滿。

當天晚上,新華門前聚集了北大、人大、北師大、政法大學等校二三千名學生,圍觀群眾六七千人。

學生「會聚新華門是因為至今政府沒有一個人出來表態」。

學生多次齊聲高呼「李鵬出來!」「李鵬出來!」的口號,並六次試圖衝開警戒防線而未成功。

[111][112][113]。

許多學生認為他們遭到警方虐待,有關警察採取暴力驅離的傳聞也迅速蔓延開來[114]。

新華門事件激怒了許多校園裡的學生,許多過去沒有積極參與政治事務的學生也因為這次事件,而決定加入抗議活動[115]。

在這段期間,一群自稱「工人代表」的北京工人自治聯合會則到處發布兩份具挑戰中央領導集團統治的傳單[116]。

4月19日,立場靠近改革派的報紙《世界經濟導報》決定出版紀念胡耀邦的專題報導。

其中一篇由嚴家其所撰寫的文章中,便對北京市學生發起的抗議活動給予正面評價,並且呼籲重新審視1987年要求胡耀邦下臺的作為。

不過在得知中央政府的立場漸趨保守後,江澤民要求《世界經濟導報》刪除相關的長篇敏感報導內容,但《世界經濟導報》則以空白頁刊登的方式抗議文字審查[117]。

最後江澤民馬上解除總編輯欽本立的職務[118],其果斷的行動贏得黨內元老的正面評價[119]。

學運組成 主張持續與學生進行溝通的趙紫陽(左)和主張對示威活動保持強硬態度的李鵬(右) 由於胡耀邦曾經出任中共最高領導人的職務,中央決定為其舉行國葬,儀式最後決定在4月22日舉行,北京市人民政府下達命令封閉廣場以舉辦葬禮。

約有十萬名學生則在前一天晚上無視命令,遊行進駐至天安門廣場[120]。

在4月22日當天,包括中央軍委主席鄧小平在內的中國黨政領導高層皆前往人民大會堂內部參加典禮,並由中共中央總書記趙紫陽發表悼念詞,中國國家主席楊尚昆主持儀式。

儘管整個國葬過程向學生直接播出,然而由於紀念活動只持續了40分鐘便宣告結束,使得天安門廣場的群眾情緒更為高漲[9][121][122][123]。

雖然保安人員封鎖了人民大會堂的東大門,但仍有數名學生共同突破封鎖線。

隨後有三名學生跪在人民大會堂的階梯上,表示要提交請願書,並要求獲得國務院總理李鵬的接見[124]。

然而沒有任何中國共產黨領導人自人民大會堂出現,這使得絕大部分學生感到失望與不滿[124][125]。

4月21日至4月23日期間,學生們開始籌劃成立真正的活動組織[103]。

在4月23日,北京高校學生自治聯合會宣告成立,並選舉當時就讀中國政法大學的周勇軍擔任主席,而北京大學學生王丹、北京師範大學學生吾爾開希也被推舉為各自學校的學生代表。

但後來實際主持工作的是社科院研究生王超華、北大研究生封從德(第三任主席)和北大學生楊濤(第四任主席)。

隨後北高聯呼籲北京市的所有大專院校全面並無限期的罷課,以表抗議訴求[126]。

然而這樣一個獨立於管轄範圍外的組織成立,挑戰了中國共產黨對學生的管理地位[127]。

另外一方面,位於湘潭市的湘潭大學學生也發起抗議行動,並且獲得許多學校教授支持。

同時武漢市當地的大學學生也組織起來,共同抗議湖北省人民政府[128]。

然而在4月22日黃昏,長沙市和西安市爆發了嚴重事故。

其中包括在西安市有暴徒縱火毀壞車輛、房子,並且搶劫靠近西華門的商店[129][130];而在長沙市也有38家商店遭到暴徒搶劫,最後這兩個城市共有超過350人遭到了逮捕[131]。

隨著國家局勢變得更加動盪,中共中央總書記趙紫陽立即與中央政治局常委召開多次會議。

對此趙紫陽強調要求學生停止進一步的抗議活動,而各自回到大學就讀;他亦要求動用所有必要措施來解決動亂行為,而不同級別的政府應該與學生進行開放式對話[8]。

國務院總理李鵬則要求趙紫陽譴責示威群眾,並認為應該要採取更加積極的防治措施,不過趙紫陽最後駁回了李鵬的看法。

儘管中國共產黨的領導高層就回應學生運動的方式意見分歧,而與趙紫陽關係密切的國務院副總理田紀雲等人也建議趙紫陽繼續留在北京市密切關注事態發展[103],但趙紫陽仍然依照原計劃,應朝鮮勞動黨總書記金日成的邀請,於4月23日飛往北韓進行國事訪問[132]。

四二六社論 主條目:必須旗幟鮮明地反對動亂 為了抗議政府對《四二六社論》的定性,數百萬名學生與群眾發起了四二七遊行,遊行隊伍舉起寫著「民主萬歲,人民萬歲!」、「廉潔的中國共產黨萬歲」的橫幅 趙紫陽前往北韓後,便由留在北京市的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國務院總理李鵬代理領導黨政機關。

4月24日,李鵬和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兼北京市委書記李錫銘、以及國務委員兼北京市人民政府市長陳希同會面,希望能了解天安門廣場上的情況。

對此北京市官員想盡快解決危機,並認定抗議活動是一場陰謀,旨在推翻中國現有的政治制度、以及包括鄧小平在內的主要黨政領導人。

在總書記趙紫陽缺席的情況下,中國共產黨中央政治局常務委員會議認為必須立刻向示威群眾採取態度堅決的行動[132]。

4月25日上午,中國國家主席楊尚昆和國務院總理李鵬前往鄧小平的住處會見鄧小平,鄧小平同意政府採取強硬立場。

鄧小平還表示應該藉由大眾媒體適當地發布「警告」,藉此抑制示威活動因為不斷傳播而擴大[133]。

這次會議成為中國共產黨高層首次對抗議活動的正式評估,而重要問題的決定仍然以鄧小平的意見為準。

李鵬隨後依照鄧小平的意見下令起草一份公報,並向中國共產黨各個機構和高階官員要求應該設法對付示威群眾[134]。

4月26日時,中國共產黨的機關報《人民日報》頭版發表社論《必須旗幟鮮明地反對動亂》(四二六社論),指責「極少數別有用心的人」陰謀推翻中國共產黨和現行的政治制度[135][136][137]。

然而這項聲明激怒了學生,認為這是中國共產黨故意要對付抗議活動。

最後社論並沒有令學生放棄示威活動,反而促成更多學生願意團結,並共同表態支持學生活動[133][138]。

學生在天安門附近高舉「學生的罪名『莫須有』」的標語 在北京高校學生自治聯合會組織下[139][140],有五至十萬名來自北京市各大學的學生在4月27日集結遊行,經由街道前往天安門廣場[141]。

學生團體成功通過警方設立的封鎖線,並沿途接受以工廠工人團體為首的市民廣泛支持[9]。

組織活動的學生領袖希望藉由這次遊行展現其愛國性質,特意淡化反對共產主義的口號;其中遊行學生主要強調「反官僚、反貪腐、反任人唯親」這一問題,不過學生仍強調會繼續「擁護共產黨」[138]。

這次示威遊行迫使中國政府做出讓步,同意與學生代表會面。

4月29日,國務院發言人袁木會見由政府批准的學生社團代表[142]。

儘管會談中討論了包括報刊編輯、新華門事件、民主自由等廣泛議題,並獲得一些實質成果,然而包括吾爾開希等學生領袖則表態拒絕出席[143][144][145]。

五四對話 4月30日,中共中央總書記趙紫陽從朝鮮平壤返國並重新掌握黨政權力。

然而隨著外界要求中國政府對學生示威活動的態度更為軟化後,內部相關的討論衝突反而更為加劇。

以趙紫陽為首的溫和派,主張繼續與學生展開對話;以國務院總理李鵬為首的強硬派,則主張應該強硬地反對抗議活動繼續進行。

在5月1日召開的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務委員會議上,趙紫陽和李鵬再度針對這一議題有所衝突。

當中趙紫陽認為先前強硬派的作法已經證明並無實際的效力,因此政府特別允許這次活動才是唯一的選擇[146]。

對於李鵬認為國家的穩定發展應該優先於任何事項,趙紫陽則反駁說中國共產黨應該表態支持擴大民主和提升透明度的要求。

最後在趙紫陽強力推行下,政府決定展開進一步的對話[147]。

趙紫陽隨後開放新聞媒體積極報導抗議活動的發展,並在5月3日至5月4日期間發表了兩次同情示威群眾的演講[148]。

趙紫陽發言中提到學生關切政府官員貪腐的問題是正當的,同時認為這次學生運動應該被視為一種愛國表現[149][147]。

在5月4日當天,有十萬名學生在北京街頭遊行以紀念五四運動[150],同時再度重申先前示威遊行所提出的要求[151]。

趙紫陽的發言實際基本上否定了4月26日《人民日報》發表的社論內容[152],這讓很多大學生都滿意政府所做的讓步[153]。

5月4日結束時,除了北京大學和北京師範大學外,所有北京市的大學皆宣布罷課行動結束,隨後大部分學生也逐漸失去參與抗議活動的興趣,新聞自由獲得口頭保障,多數人主張以對話漸進推動民主[153]。

再度升級事件 學生分歧與絕食 1989年5月10日,浦志強參加北京學運遊行,要求「辦報自由」和「結社自由」 正當學生自治會所選舉出來的正式對話代表團已經準備和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展開對話之際[134],北京高校學生自治聯合會組織領袖不願意由正式對話代表團單方面控制整個抗議活動[154]。

在面對學生團體內部不和以及參與群眾不斷減少的情況下,包括王丹和吾爾開希等具有較大影響力的學生領袖要求採取更激進的作法來恢復抗議聲勢。

其中他們認為中國政府所提出的「對話」只不過是一種誘騙學生就範的方式,因此自5月11日開始動員學生準備進行絕食[154],希望能夠改變《四二六社論》的定性[155]。

最後學生決定在蘇聯共產黨中央委員會總書記米哈伊爾·戈巴契夫高調對華進行國事訪問的前兩天,自5月13日由柴玲宣讀《絕食書》展開絕食抗議[156][157];其中學生領袖認為歡迎戈巴契夫的儀式必定安排在天安門廣場進行,因此藉由絕食抗議便能作為籌碼來迫使政府滿足他們的要求。

此外絕食獲得社會大眾廣泛的同情,進而使得學生運動成為一種道德行為並且受到群眾的追捧[158]。

而北京的抗議活動促使得其他城市的大學也陸續組織了抗議和罷課行動,同時有很多學生也紛紛前往北京市參加示威遊行,其中在5月13日下午便約有30萬人聚集在天安門廣場上[159]。

整體來說於天安門廣場上進行的示威活動仍保有秩序,來自北京不同地區的大學學生每天發起遊行以表達抗議要求並且表示團結,同時許多學生也會在行進過程中齊唱無產階級國際主義運動著名的《國際歌》[160]。

在5月中旬,學生發起絕食行動,促使中國各地四百多個城市陸續集結抗議,表態支持[161]。

蘇共總書記訪華 主條目:1989年戈巴契夫訪華 戈巴契夫訪問中國前夕,遊行的學生在天安門廣場拉起中俄雙語橫幅宣揚民主。

圖為「民主—我們共同的理想」標語 1989年5月,時任蘇共中央總書記的米哈伊爾·戈巴契夫歷史性訪問中國 蘇聯共產黨中央委員會總書記米哈伊爾·戈巴契夫是1950年代末中蘇決裂後第一位正式訪問中國的蘇聯領袖,兩國關係惡化前蘇共中央第一書記尼基塔·赫魯曉夫曾於1959年訪問中國,作為國賓出席慶祝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慶10週年大會。

蘇聯領袖相隔30年再次訪問中國,象徵兩國關係改善,因此中國領導人非常重視這次國事訪問[162]。

5月上旬至5月中旬時有關採訪六四事件抗議群眾的審查限制獲得明顯地開放,國家媒體開始播放包括絕食在內關於同情抗議群眾的影像。

然而由於擔心示威活動將會失控,鄧小平要求在蘇共中央總書記戈巴契夫訪問中國期間應該清除廣場上的抗議群眾。

為了達成鄧小平的要求,趙紫陽決定仍使用柔性辦法並且指示他的下屬馬上與學生進行談判[158]。

趙紫陽相信此時仍能夠成功藉由愛國主義吸引學生的關切,並且讓學生了解到如果在中蘇首腦會議期間讓其他人士知悉內部有動亂跡象的話會使得全國難堪。

5月13日上午中共中央統戰部部長閻明復召開緊急會議[163],並且邀請到重要的學生領袖以及包括劉曉波、陳子明以及王軍濤等知識分子[164]。

閻明復說表示政府已經準備與學生代表展開直接對話,但前提是學生必須先撤離天安門廣場以舉辦戈巴契夫訪問中國的歡迎儀式,這樣也使學生領袖們之間陷入分歧[165]。

5月14日時,以戴晴為首的知識分子在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央書記處書記胡啟立的許可之下直接通過政府審查在《光明日報》提出意見,呼籲學生應該要盡快離開天安門廣場,但是許多學生卻認為知識分子是為了政府發言而拒絕做出讓步[159]。

當天晚上,以閻明復為首的中國政府代表團與擔任學生代表的沈彤和項小吉展開正式談判,其中閻明復肯定學生運動的愛國性質並且懇求學生從天安門廣場上撤出[165]。

雖然閻明復的誠意成功促使得一些學生願意達成妥協,但是隨著不同派系的學生間無法事先進行協調或者提出連貫的要求而使得會議變得越來越混亂,不久學生領袖在得知政府並不願意承諾公開直播問題的談判過程後宣告會議無限期中止[166]。

之後閻明復直接前往天安門廣場嘗試勸離學生,甚至表示自己願意被學生挾持以換取撤離的決定,然而學生之間並沒有理會其勸告[9]。

而在隔天閻明復還向李鵬詢問是否願意應學生要求正式退回四二六社論的內容、並且將學生運動定調「愛國民主運動」,但這些建議都一一遭到李鵬的駁回[123]。

最後戈巴契夫訪問中國期間學生仍然決定繼續留在天安門廣場,也使得中國國家主席楊尚昆為戈巴契夫訪華舉行的歡迎儀式上改在機場內進行。

這次中蘇首腦會晤於中蘇交惡30年後進行,除了標誌中蘇關係恢復正常外,同時也被視為中國領導人其具有重要歷史意義的突破[167]。

然而相比之下由於學生仍然堅持在天安門廣場上進行運動而為這次會談帶來尷尬,進而促使得許多原本偏向溫和派的領導高層也開始轉向願意實施「強硬派」的作法[168]。

其中鄧小平與戈巴契夫在人民大會堂內舉行兩國領導人之間的高峰會時,學生群眾則在附近天安門廣場上發起示威活動[158]。

而在5月16日戈巴契夫與趙紫陽會面後,趙紫陽則在國際新聞媒體前告訴戈巴契夫表示鄧小平在中國仍然是「至關重要的」。

對此,鄧小平認為趙紫陽的這句話是要將處理學生運動失當的過錯歸咎於他[169]。

這項言論標誌著鄧小平和趙紫陽兩個中國最高層領導人之間決定性的分裂[158]。

局勢升級 上海時裝商店掛出聲援學生運動的橫幅,表達對1980年代末中國通貨膨脹的不滿 絕食抗議的作法很快便引起中國各地對於學生的支持和同情[170],並且在5月17日至5月18日期間數百萬名居住於北京市的各行各業居民共同發起示威遊行;而參與者還包括有中國人民解放軍軍人、警察人員、中國共產黨黨員或者是低階的政府官員[171],同時許多中國共產黨基層組織、中國共產主義青年團以及政府資助的工會也鼓勵其成員公開參與遊行活動[171]。

此外一些中國民主黨派成員學生致信給李鵬以表達意見,而中國紅十字會也特別下達通知並且安排大量人員前往天安門廣場為絕食群眾提供醫療服務[172]。

而在戈巴契夫離開中國後,許多外國記者仍決定繼續留在中國並且報導於首都北京市進行的抗議活動,這使得學生運動成為國際關注的焦點並且也讓一些西方國家政府呼籲中國政府保持克制[173][174]。

至此原本於四月底聲勢衰退的抗議行動重新獲得聲望,5月17日時來自中國各地的學生陸陸續續湧進首都北京市以參與學生運動;而在中國各地四百多個城市也爆發規模不一的抗議活動,其中包括中共福建省委、中共湖北省委以及中共新疆維吾爾自治區黨委機關甚至都遭到學生示威遊行的影響[161]。

但是由於中國共產黨領導高層遲遲沒有針對北京發起的示威活動有明確的定位,這使得地方當局不知道如何處理當地的學生運動。

而且因為示威活動合併了許多範圍廣泛且關注點不同的社會議題,這使得中國政府無法清楚分析哪些議題可以談判,乃至於不清楚示威活動提出了哪些訴求。

與此同時由於絕食抗議的行動其本身便具有「犧牲特質」,這使得無論是權威性還是合法性都因此而逐漸喪失的中國政府感到十分棘手[171]。

在種種因素所形成龐大的壓力情況下,中國政府內部開始討論將戒嚴作為一種應對示威活動的可行手段[175]。

5月18日,國務院總理李鵬在人民大會堂首次與學生代表會面,並且希望能夠安撫受到大眾關注的絕食行為[175]。

在會談中學生領袖再次要求中國政府撤銷《四二六社論》並且肯定學生運動為「愛國舉動」,但對此李鵬則表示政府主要關切的是因為絕食而送往醫院診治的患者。

儘管這次討論僅取得了少數實質成果,但是學生領袖也因此得以在國家電視臺重要節目上有了出現的機會[176]。

5月19日凌晨,趙紫陽則在中共中央辦公廳主任溫家寶陪同下前往天安門廣場,而聽聞消息陪同前往的李鵬則是抵達廣場後馬上離開。

趙紫陽在凌晨4時50分時藉由擴音器直接呼籲學生結束絕食,並且告訴學生應該健康地活著,看到中國實現四個現代化的那一天[177]。

這是他最後一次公開露面[177][178]。

戒嚴清場 主條目:六四戒嚴和六四清場 戒嚴令 您可以在維基文庫中查找此百科條目的相關原始文獻: 國務院關於在北京市部分地區實行戒嚴的命令 北京市人民政府令(1989年5月20日) 參見: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令 支持鎮壓的強硬派李鵬 隨著示威活動不斷升級並且擴大,最後作爲軍方最高領導人的中央軍委主席鄧小平決定採取果斷行動。

一連串遊行後,以中共中央軍委主席鄧小平及中國國務院總理李鵬為首的強硬派決定以武力解決示威,中央顧問委員會主任陳雲、時任中國國家主席楊尚昆和前國家主席、時任全國政協主席李先念等多位保守派中共元老亦支持出兵[39]。

5月17日,政治局常委在鄧小平的住所召開會議[123][179]。

在這次會議上趙紫陽不斷讓步的處理方針遭到了其他成員的批評,其中李鵬和鄧小平宣稱趙紫陽於5月4日發表的和解談話使得學生不再懼怕中國政府[179]。

鄧小平警告說如果北京市進行中的抗議活動不迅速平息的話,意味著中國將冒著經歷另外一次內戰或者是文化大革命的風險,而他的意見亦得到其他中國共產黨黨內元老的支持[180]。

鄧小平隨後表示應該宣布戒嚴以表達政府無法容忍抗議活動持續進行的立場[181],同時為了證明戒嚴有其作用而決定將示威群眾描述為資產階級自由化倡導者的「打手」,並且指稱是幕後籌劃的人士試圖打擊中國共產黨的統治並且進一步實現他們個人的野心[182]。

同日傍晚中國共產黨中央政治局常務委員會在中南海制定有關戒嚴之計劃,期間趙紫陽表示由於無法實施戒嚴而準備辭去職務[183],同時他也不確定由中央政治局常委投票做出的戒嚴決定是否具有法律約束力[184]。

之後胡啟立亦表示他並不願意實施戒嚴,但相對的李鵬以及姚依林都表態支持宣布戒嚴的決定。

喬石則提到雖然他反對政府再做出進一步的讓步,但是他本人並不認為實施戒嚴為解決這一問題的有效方法[185]。

而出席此次會議元老人物中華人民共和國主席楊尚昆和中國共產黨中央顧問委員會副主任薄一波則強烈要求中國共產黨中央政治局常務委員必須遵循鄧小平的命令,之後擔任中央軍事委員會副主席和秘書長的楊尚昆更動用其權限開始調動軍隊進入首都北京市[185]。

5月19日,中國共產黨中央政治局常務委員與軍方領導人以及中國共產黨黨內元老會面。

鄧小平親自主持會議並表示實施戒嚴是唯一的選擇,在這次會議上鄧小平宣布他「錯誤地」選擇胡耀邦和趙紫陽擔任他的繼任者,並且決定從此將趙紫陽隔除在中國共產黨高層領導會議外。

鄧小平還誓言要強硬處理趙紫陽的支持者,並且對此開始進行宣傳工作[123]。

5月20日,中國政府正式宣布實施戒嚴[186][187][135],並且從5個大軍區中動員了至少30個師的兵力[188],其中在中國人民解放軍24個集團軍中便至少有14個被要求部署軍隊[188]。

其中多達250,000名士兵藉由最終被送往首都北京市進行部署,其中有一部分軍隊則藉由空運和鐵路運輸前往各自的目的地[189],而廣州民航當局甚至還事先安排普通機票以準備隨時運輸部隊[190]。

當天下午,楊尚昆當面明確北京軍區司令員周衣冰為指揮,全權指揮戒嚴行動[191]。

然而中國人民解放軍陸軍部隊進入城市後隨即遭到大量集結的群眾攔阻,在受到大量群眾包圍軍車隊伍並且阻止其進退的情況下使得部隊在郊區無法繼續前進[192][193]。

抗議群眾也紛紛向士兵發表演講並且呼籲後者加入他們的行動,同時示威群眾還提供士兵食物、飲用水和相關用品。

在部隊遲遲無法向城市內部推進的情況下,中國政府於5月24日下令所有軍隊撤退至各個城市外的基地駐紮著[161][194]。

然而儘管示威群眾成功逼使軍事部隊撤離被視為抗議活動「扭轉頹勢」的表現,但是中國政府仍然不斷於中國各地調動部隊以準備展開之後的行動[190]。

撤退與留守 5月23日,天安門上懸掛的毛澤東肖像被潑墨 與此同時學生運動的內部分裂則更為加劇,5月下旬學生所組織的抗議活動由於沒有明確的領導人或一致的活動,情況變得越來越混亂[195],同時伴隨著天安門廣場上聚集著大量群眾使得示威隊伍出現嚴重的衛生問題[196][197]。

侯德健建議學生領袖進行公開選舉以選出學生運動的發言人,但是遭到學生團體的反對[9]。

另外一方面王丹則認為近期中國政府將有可能發起軍事行動以鎮壓示威活動,因此主張讓學生先從天安門廣場暫時撤回校園並且另外組成相關團體,但這個建議則遭到主張繼續佔領天安門廣場的強硬派學生反對。

隨著派系衝突日益增加,各個派系開始爭奪位在廣場中央的學生廣播中心,期望能夠藉由控制擴音器的方式掌握學生運動的控制權。

各個派系也開始派遣一些學生前往火車站迎接來自全國各地聲援的學生們,並趁機將他們拉到自己的派系之中以獲得支持[9]。

學生團體開始指責其他派系的成員別有用心,這包括有勾結政府成員並且試圖藉由學生運動以獲得個人成就[9]。

在5月27日時,香港將近三十萬人則參與在跑馬地馬場舉辦的《民主歌聲獻中華》活動,不少香港名人應歌唱邀並且表示對北京學生的支持。

隔天,在李柱銘、司徒華和其他組織的領導人領導下,香港150萬名群眾聚集在於香港島發起了大規模的抗議遊行,而同一天世界各地也發起了全球華人大遊行的活動[198]。

而在這期間,包括美國日本等政府也針對中國發出旅遊警告。

之後北京市的報刊上則陸續發表許多呼籲學生離開天安門廣場並且結束抗學生運動的文章,其中在6月1日於《北京日報》刊載的《天安門廣場啊,我為你哭泣》這篇文章中指稱由於示威運動內部混亂和無序而使得作者感到失望[199];但是這些文章也使得許多不願意離開天安門廣場的學生感到憤怒並且開始組織抗議行動[199],數千名學生便列隊自行遊行至北京街頭以表達不願意撤離天安門廣場[200]。

隨後劉曉波、周舵與高新三名知識分子以及臺灣歌手侯德健宣布發起第二次絕食活動[201][202],並且希望能夠藉此重新提振民主運動[203]。

而由於長期佔領天安門廣場後許多學生都漸漸感到疲累,這使得原先學生內部的溫和派與強硬派之衝突也漸漸停息並且開始展開對話[204]。

之後劉曉波等人在發表的聲明中提到絕食的目的是為了能夠公開批評政府,同時提醒學生們他們現在的事業是值得奮鬥的,並且促進學生能夠繼續佔領天安門廣場以提出繼續改革的要求[205]。

6月2日晚間,一輛警方吉普車在行進時不慎撞擊4名平民並且造成3人死亡,這件事造成示威群眾開始擔心軍隊和警察試圖進駐天安門廣場[206]。

對此學生領袖隨即發出緊急命令,要求在主要的十字路口設置路障以防止部隊進入城市中心[206]。

6月3日上午,學生和居民則發現有身穿便衣的軍隊試圖攜帶武器進入城市[9],學生團體隨即將其抓住並且把武器交還給北京市警方[207]。

學生隨後於中南海的門口外進行抗議活動,但是遭到警方發射催淚瓦斯驅趕[208]。

另外一批沒有攜帶武器的部隊從人民大會堂出現後很快遭到抗議群眾包圍,並且在混亂中造成數人受傷[9][209];之後雙方原地坐下並且開始吟唱歌曲,最後部隊撤退回到人民大會堂大廳內[194]。

3日傍晚,中央電視台的新聞廣播稱戒嚴部隊將會鎮壓動亂,並警告市民不要前往天安門廣場[210]。

清場令 指揮戒嚴行動的將領戒嚴部隊總指揮劉華清上將(左)和副指揮遲浩田上將(右) 6月1日,李鵬向中共中央政治局提交《關於動亂的實質》報告,指稱示威群眾為恐怖分子和反革命分子[211],還指出抗議學生並不打算撤離天安門廣場,同時示威活動也獲得廣泛支持[212]。

隨後國安部也提交報告,強調資產階級與自由主義已滲透到中國各處,西方觀念給學生帶來負面影響[213]。

國安部亦認為美軍部隊介入學生運動,期望藉此推翻中國共產黨的統治[214]。

這份報告在中國共產黨黨內成功營造出脅迫感,為之後的軍事行動提供理由[213]。

同時中央政治局也收到戒嚴部隊指揮部的報告,指出部隊已經做好協助穩定首都現狀的必要準備。

種種因素讓大多數中央政治局委員接受了戒嚴的必要性和合法性的說法,也同意之後藉由武力清場以解決政治危機的方案[215]。

6月2日,隨著學生的抗議運動有所增加,中共高層以武力解決政治危機的看法更加鞏固。

同日,中共高層再度召開會議,最終同意實施清場以「能夠結束暴亂並且恢復首都秩序」[216][217]。

他們一致認為應盡可能和平地完成天安門廣場的清場任務,但如果示威群眾不願配合的話,部隊也被授權得以使用武力完成任務。

國內報紙當天還報導軍隊部署於北京市十大重要關鍵地區[200][204]。

6月3日下午4時30分,李鵬、喬石和姚依林3名政治局常委會見軍方領導人、中共北京市委書記李錫銘、北京市長陳希同和國務院秘書長羅幹[218],最後確定有關戒嚴實施的具體辦法[216][219]。

會議確認將事件定性為「反革命暴亂」,必須果斷採取強硬措施扭轉局勢。

會議決定當日夜採取行動,「由周衣冰同志統一指揮解放軍和武警部隊力量,迅速開進天安門廣場,堅決執行戒嚴任務」[220]。

在清場的當天晚上,中共領導人分別於人民大會堂和中南海監督執行狀況[216][221]。

木樨地衝突 6月3日晚間,國營電視臺陸陸續續警告北京市居民留在室內[222][223];但受到前兩週成功阻擋軍隊的激勵,大批市民仍然走上街頭以阻止部隊行進[224]。

中國人民解放軍部隊從北京市各個方位逐步向天安門廣場推進,分別由第38集團軍、第63集團軍和第28集團軍負責西面;空降兵第15軍、第20集團軍、第26集團軍和第54集團軍負責南面;第39集團軍和衛戍第1師負責東面;以及第40集團軍和第64集團軍負責北面[207]。

大約晚上10時,第38集團軍在廣場西方約10公里的長安街五棵松十字路口,開始向示威群眾開槍[6][207]。

群眾對於軍隊下令實彈射擊感到驚訝外,轉而開始向部隊丟擲物品[207]。

當天晚上,32歲的航太技術人員宋曉明成為首位經證實的死者[207]。

之後軍隊遭指控使用射入人體會碎裂,進而造成嚴重創傷的達姆彈[161][225]。

10時30分,由於民眾將雙節無軌電車推到路上並放火焚燒,行進中的軍隊被迫暫時停在天安門廣場西側約5公里的木樨地,試圖清除這些臨時路障[226][227]。

住在附近公寓的居民亦出面試圖攔阻軍方車隊,但第38集團軍再度開火,並造成重大人員傷亡[161][108][221]。

根據天安門母親運動調查後提出的死者報告中,共有36人在木樨地死亡[221][6][226]。

另外士兵還向木樨地附近的公寓開火,造成在建築陽台或室內有人因而遭到槍殺[194][221],這包括數名在公寓觀察事態發展的中國共產黨高級黨政官員[221]。

第38集團軍最後以裝甲運兵車將電車車廂撞開,並持續與嘗試倉促搭建路障或組織人鏈的示威群眾對峙[221][228],之後部隊行經長安街經過南禮士路、復興門、西單到天安門期間都有造成傷亡[207][229]。

而負責南面的空降兵第15軍傘兵也使用實彈進行射擊,並且在珠市口、天橋和前門等地也造成平民傷亡[6]。

但是亦有說法認為該類說法均為遠距離觀察導致的失真,在現場的CBS記者理察·羅斯也稱並未有士兵開槍,而僅僅試圖驅散人群,這使得究竟是否發生開槍事故存疑。

[230] 有說法稱部隊使用實彈進行射擊並且造成死傷反而激怒北京市的居民,其中一些人開始以棍棒、石塊和自製的汽油彈攻擊士兵[231],甚至縱火焚燒軍車[232]。

中國大陸當局以及其支持者表示軍隊主要是為了自我防衛而動用武力,並且提出部隊的傷亡證明使用武器正當,而在報告中便有士兵在街上遭到活活燒死或者是被其他人毆打致死的紀錄[233]。

而根據吳仁華的研究指出在6月3日晚上10時軍方開火後群眾才開始向部隊做出反擊[234][235]。

不過在驅離過程中,亦有學生和居民試圖保護遭攻擊的士兵,而大多數的軍事單位則拒絕向平民執行開槍命令[236]。

進駐天安門 群眾使用木板車運送傷員 晚上8時30分時,由於軍隊的直升機出現在天安門廣場上空使得示威學生在各個大學校園呼籲學生加入其行列。

晚上10時,示威學生依照預定時間在民主女神的基座附近舉辦天安門民主大學的成立儀式[237]。

但是10時16分時,由政府控制的擴音器警告說部隊可以在實施戒嚴期間採取任何強制執行的措施[237]。

晚上10時30分,隨著看見軍隊以實彈射擊的目擊者陸陸續續從北京市區西側和南側進入天安門廣場,在天安門廣場上的示威學生與群眾也瞭解到有關暴力事件的消息[237]。

在午夜時分,學生擴音器則宣布一名學生在靠近中國人民革命軍事博物館的西長安街遭到殺害,這使得待在廣場上的群眾陷入憂鬱情緒[237]。

學生指揮部副總指揮李錄隨即要求學生保持團結,並且堅持以非暴力的手段以爭取繼續佔領天安門廣場[237];凌晨0時30分,吾爾開希則指控一名北京師範大學女學生在晚間離開校園後遭到殺害,之後吾爾開希便因為突發昏厥而被救護車帶離廣場[237]。

而在這時候,仍然有70,000人至80,000人繼續留在天安門廣場上[237]。

大約凌晨12時15分,軍方開始發射照明彈以提供夜間照明[238],並且第一輛63式裝甲運兵車自天安門廣場西側出現並且從廣場前的道路快速通過[237],大約五分鐘後出現第二輛裝甲車,兩者均往東長安街駛去[210]。

凌晨12時30分左右則有2輛裝甲運兵車抵達天安門廣南側,學生便陸陸續續向軍方車輛丟擲水泥塊[237][239]。

之後其中一輛裝甲運兵車突然發生故障而無法移動,示威群眾便用棍棒破壞車輛並且以澆上汽油的棉被放火焚燒。

而因為車輛遭到焚燒而緊急逃出的3名軍人則被示威群眾毆打,但學生則組織警戒線並且護送3人到位於廣場東側中國國家博物館的急救站醫治[237]。

之後在承受極大壓力的情況下學生領袖曾經一度放棄非暴力手段並且準備展開報復行動[240],其中柴玲便曾一度使用擴音器呼籲學生準備對抗「無恥的政府」[240]。

但最後她和李錄同意繼續維持和平手段的做法,並且沒收學生所持有的棍棒、石塊和玻璃瓶等可能被視為武器的物品[240]。

凌晨約1時30分,第38集團軍和空降兵第15軍的隊伍前沿分別到達天安門廣場的南北兩側[241]。

他們開始封鎖天安門廣場四周並且將裡面的示威學生和前往支援的居民分隔開離,而在過程中也殺死數名示威群眾[39]。

同時第27集團軍與第65集團軍從天安門廣場西側的人民大會堂出現,而第24集團軍也於東側的中國國家博物館開始進行部署[240][242]。

在遭到軍隊包圍之後,數千名仍然留在廣場上的示威學生與群眾則開始往廣場中央的人民英雄紀念碑聚集[243]。

凌晨2時後,部隊開始嘗試對人民英雄紀念碑旁的示威群眾施加壓力[244];而學生廣播則不斷呼籲軍隊放棄使用武力,並且提到:「我們是和平請願,是為了祖國的民主自由,為了中華民族的富強,請你們順從人民的意願,不要對和平請願的學生採取武力……[241]」大約凌晨2時30分,幾名工人則開始在人民英雄紀念碑架設其從裝甲運兵車上拆解的機槍,並且發誓要向殺害許多示威群眾的部隊報仇[245]。

之後在侯德健勸說下工人們選擇放棄武器[245],而劉曉波則在紀念碑的欄杆公開砸壞另外一枝沒有子彈的步槍以重申非暴力運動的立場[245]。

群眾撤離 之後曾在木樨地看見軍隊槍殺民眾的北京高校學生自治聯合會常委邵江呼籲由知識分子帶領示威學生與群眾撤離廣場,並且表示已經有太多人喪生。

劉曉波原本表示不願意撤離廣場,但最後仍被說服並且和周舵、高新和侯德健一同與學生領袖商討撤離問題[241],不過包括柴玲、李錄和封從德等人在聽到撤離意見後最初都拒絕撤離[241]。

凌晨3時30分,在隸屬於中國紅十字會的兩名醫生建議下,侯德健和周舵同意先行嘗試與士兵進行談判[245][246]。

他們隨即乘坐救護車抵達天安門廣場東北角並且與第38集團軍336軍團政治委員季新國會面[243],季新國隨即向戒嚴部隊指揮總部轉達請求並且獲得同意為學生開闢往東南方安全撤離的通路[245][243]。

凌晨4點時天安門廣場上的燈光突然熄滅,同時官方的擴音器宣布:「現在開始清場,同意同學們撤離廣場的呼籲。

[241][247]」不過此時學生們則是一同唱起《國際歌》[248],並且認為軍隊準備執行最後一項清場任務[245]。

凌晨4點30分時,天安門廣場重新開啟照明並發射一連串的紅色信號彈[210]。

與此同時,部隊開始從四面八方逼近紀念碑[135][249],隨後部隊在聚集於人民英雄紀念碑的示威群眾周圍10公尺處重新部署[249]。

而侯德健回來後先是嘗試說服事先知情的學生領袖接受他與部隊的協議,在大約4時32分侯德健透過學生的廣播表示他先行和部隊達成談判[249],然而許多第一次知道這次會談的學生則氣憤地指責他過於膽怯[249]。

封從德之後則在廣播中解釋由於已經沒有時間召開緊急會議,而將以口頭表決的方式決定示威學生之後的集體行動。

但儘管「堅守」的聲音比起「撤離」還要來得更加響亮,封從德仍然表示「撤離」意見較為多數而決定帶領群眾撤離天安門廣場[226]。

不過大約在4時40分時,穿著迷彩服的士兵衝向人民英雄紀念碑並且破壞學生的廣播設施[249][250];而其他部隊則毆打數十名在紀念碑旁的學生,並且扣押或者破壞他們的相機和錄音設備[249]。

隨後士兵開始強制驅散在人民英雄紀念碑附近的群眾,之後也有學生和教授嘗試說服仍然堅持坐在紀念碑底層的學生離開[249]。

大約早晨5時10分學生們開始離開紀念碑,示威群眾們手牽著手往廣場東南角安排的通道撤離[135][226][251],不過由於當時坐在廣場北部的學生頗多,因此有相當一部分學生是從廣場北側離去[249][210]。

而這時軍方則要求那些拒絕離開天安門廣場的學生必須加入撤離行列[250],除了以對空開槍的方式要求剩下的群眾撤出廣場外[249][252],並且還調動59式戰車部隊封鎖前往廣場的道路[253][254]。

而據從北側撤離的學生所說,軍隊在紀念碑北面架起機槍向學生掃射[210]。

在確認所有示威群眾都離開廣場後,軍方派遣軍用直升機運送大型塑膠袋並且命令士兵開始清理廣場[254]。

北京醫護人員對香港記者說,軍隊將廣場的屍體裝進塑膠袋,由軍用直升機運走[210]。

而6月4日早上6時,已經撤離天安門廣場的學生隊伍在沿著西長安街自行車車道上準備走回校園時,西單郵電局方向有3輛從天安門廣場出發的坦克發射催淚彈並且衝撞人群,造成11名學生受傷[255][256][257][258]。

6月4日上午數千名先前撤離的示威群眾、清場行動中傷亡者的父母以及被政府舉動激怒的工人嘗試從東長安街重新回到天安門廣場[161],但是當人群靠近部隊時士兵則隨即往群眾處開槍射擊作為警告[161][259]。

然而由於有數人因而遭到部隊槍擊,之後暫時撤離該處的不滿群眾便又會嘗試重新前往佔領廣場空地[161][260]。

之後群眾多次嘗試進入天安門廣場內,但是軍隊則持續負責管理廣場並且持續兩周都不向大眾開放[261]。

事件後續 後續示威 參見:王維林 北京市區自6月4日軍隊已經控制天安門廣場後便逐漸恢復穩定狀態,不過在6月5日時西方媒體所拍攝和錄製的王維林於長安街阻擋坦克行進的影像轟動世界各地,照片被視為整個六四事件標誌性的照片之一[262]。

之後香港和澳門隨即發起大規模示威遊行以聲援北京的示威群眾,其中澳門有十多萬至二十萬人參與遊行抗議,佔當時澳門人口的一半,該次遊行亦是澳門歷史上規模最大的遊行[263],另外也有一些國家也對於軍隊清場一事發起抗議活動。

曾經加入天安門廣場抗議活動的學生返回原本校園以及部隊實施清場的消息傳開後,中國內地包括成都市、西安市、武漢市、南京市、上海市和廣州市等城市都在都爆發大規模的抗議行動並且持續數天。

在廣州,數萬學生曾將主要幹道海珠橋占領了四天,整個城市交通陷入癱瘓。

到8日,因軍隊即將進城,人潮只得散去。

[264] 而根據國際特赦組織的調查,在6月5日時成都市便至少有300人喪生。

其中成都市當地部隊使用震撼手榴彈、警棍、刺刀和電擊棒攻擊平民,而當天晚上警方也刻意要求醫院不能接受學生或者是提供救護車服務[265]。

而西安市在6月5日到6月6日期間,當地學生也發起大規模遊行活動,並且聯合參與罷工的工人開始設置路障[266][267]。

不過6月8日時陝西省人民政府便表示城市已經穩定下來,並且提出「先穩住動亂分子,盡量避免發生正面衝突、激化矛盾」的執行方針[268]。

上海則是在6月5日時由學生發起示威遊行並且開始擺設路障,工廠工人亦發起大規模的罷工抗議行動[269]。

這些舉動使得鐵路與道路交通陷入癱瘓,同時早上許多大眾交通工具也無法正常提供服務[269],英國廣播公司則報導說:「數萬名工作人士因而無法正常上下班。

[270]」第二天在中共上海市委要求下,上海市人民政府派遣6,500人清除道路上的路障以恢復通行[271]。

然而當天晚上8時30分,來自北京的161次列車撞死在光新路道口5名嘗試要封鎖火車來往的群眾,晚上10時時現場便聚集超過30萬人並導致造成交通中斷,而群眾也開始毆打火車司機以及工作人員並且焚毀數輛火車車廂以表達不滿[271][272]:1199。

6月7日時,同濟大學、華東師範大學和上海理工大學等學校學生紛紛強占各自學校的禮堂以及教學大樓,並且將其安排成靈堂以悼念六四事件的傷亡者[273]。

越來越多學生們參與架設路障阻礙交通的行動,但在聽聞上海也有可能戒嚴後便有3,000多人決定暫時離開校園。

當天晚上,中共上海市委副書記兼市長朱鎔基發表電視談話,並且提到:「作為市長,在此鄭重聲明,市委、市政府從來沒有考慮過要使用軍隊,從來沒有打算實行軍管或戒嚴。

我們只追求穩定上海、穩定大局,堅持生產、保障生活。

[268]」 6月5日時,武漢當地約有20,000名大學學生決定遊行到天安門廣場表達不滿[274],另外示威群眾也分別封鎖武漢長江大橋的交通以及集結在武漢站前的廣場[274]。

第二天學生繼續在街頭遊行示威並使當地交通被迫中斷,同時約有10,000名學生決定直接在鐵軌上靜坐抗議,這導致來往北京、武漢到廣州的鐵路路線被迫中斷[275],此外學生還鼓勵當地各大大企業的工人發起罷工活動[275]。

6月7日凌晨學生們開始以公車和路障阻礙交通,並紛紛於各處架設靈堂來紀念六四事件的傷亡者[276]。

然而一小群激進的學生攔下一輛貨運列車並且開始在列車上潑灑汽油,不過在準備焚燒時成功被警方阻止[276]。

但這使得當地警方與居民關係漸趨緊張,居民開始提領現金並且搶購物資[276]。

而6月5日、6月6日到6月7日,南京當地學生發起遊行活動並四處發表演講,此外示威學生亦封鎖附近聯絡交通並嘗試聯合工人發起罷工。

6月7日早上7時左右,包括河海大學在內幾間大學400多名學生以4輛公共汽車駕封鎖南京長江大橋持續到傍晚[277],而南京大學為主的在校學生則在中央門各處擺放路障[277]。

一直到當天下午4時以後學生與群眾才被說服並且撤離[277],也讓交通一度恢復[277]。

然而6月8日,包括南京大學與河海大學等校學生重新控制了南京站周遭一公里的交通[278],同時學生們也陸陸續續於南京長江大橋上靜坐表達不滿[278]。

對於學生激烈的反應,中共江蘇省委認為當地局勢已漸趨失控,並陸續向學生表示公安部將會嚴懲行動的策劃人[278]。

加強控制 6月9日,在80年代擔任最高領導人的鄧小平發表公開談話,並批評示威活動者的目的 軍隊在6月4日鎮壓天安門廣場的示威群眾後,中國政府開始加強控制新聞媒體和公民言論等自由,同時因六四事件懲處國內外媒體工作者[279]。

儘管國家媒體在軍隊實施清場剛發生後大多報導同情學生的內容,但是之後所有負責人遭到撤離職位作為處分,或者接受檢討和人人過關。

其中在6月4日至6月5日在中國中央電視台播出的《新聞聯播》上,個別負責報導此次事件因表現悲痛情緒的4名新聞主播分別是杜憲與張宏民、薛飛和李瑞英搭檔。

但事件之後央視過關學習,杜和薛的態度不改(卻被調離處分三年後先後離職),而李張等人檢查符合要求,才有了日後的天壤之別。

中國國際廣播電台英語部節目副主任、同時也是前中華人民共和國外交部部長吳學謙兒子的吳曉鏞和英語播音員陳原能也因為其負責的節目對示威群眾表示同情之意[280],後來吳事後被捕,陳則被禁止出國。

而《人民日報》由於發表同情示威群眾的報導,包括社長錢李仁與總編輯譚文瑞等編輯都因而撤職[238]。

而包括吳學燦等編輯人員則是因為在未經許可的情況下出版特別相關報導,紛紛被判處有期徒刑4年[281]。

所有國際新聞媒體在北京市實施軍事行動期間被勒令停止廣播,同時中共當局早在5月24日就關閉了衛星傳播的線路[282]。

然而許多廣播公司仍然無視這些禁令而嘗試藉由試電話向外界報告情況,而許多相關的拍攝影片紀錄也很快被偷偷地運出中國大陸,這也包括西班牙電視台在6月4日凌晨所拍攝的天安門廣場情勢獨家紀錄[283]。

而在軍事行動期間一些外國記者則遭到中國大陸有關當局的騷擾,其中哥倫比亞廣播公司的記者理察·羅斯(RichardRoth)以及搭檔攝影師便遭到中國大陸當局拘留,然而在他仍然不斷透過行動電話報導天安門廣場的情況[284]。

之後幾名因為報導中國大陸當局派遣部隊清場的外國記者在隨後幾個禮拜遭到驅逐出境,而其他記者則持續遭到中共當局騷擾或者是被列入黑名單之中[285][286]。

各國駐上海領事館則被中國大陸當局告知並無法保證記者的人身安全,並開始要求每家新聞媒體必須遵從新頒布的準則內容[287]。

6月9日,中國共產黨中央軍事委員會主席鄧小平在其他黨政高層的陪同下前往中南海懷仁堂接見戒嚴部隊高級幹部,而這也是自從學生發起示威活動以來鄧小平首次於公開場合出現[135][288][135]。

鄧小平在之後演講中稱呼因為六四事件而喪生的解放軍士兵為「烈士」[289][290],並且指出示威活動的目的是為了推翻共產黨以及國家,希望能進一步「建立一個完全西方附庸化的資產階級共和國」[291]。

鄧小平認為示威者之所以不斷強調包括官員貪污等等有關的投訴,便是為了掩蓋其底下試圖將當前社會主義制度加以取而代之的真正動機[292]。

他之後還以此觀點表示:「這整個都是仍堅持帝國主義之西方世界的計劃,他們企圖讓所有社會主義國家逐一放棄社會主義道路,然後將它們帶往另一條充斥著國際資本以及壟斷資本主義的道路。

[293]」 為了排除同情天安門廣場示威群眾的中國共產黨黨內人士,中國共產黨領導高層發起了長達一年半的整頓方案以「嚴格處理內部強烈傾向資產階級自由化道路的黨員」。

根據報導有將近40,000名中國大陸官員被調查其在抗議期間的作為,有超過30,000名中國共產黨黨員的職位因此被迫調動,甚至估計有超過1,000,000名官員其政治可靠程度遭重新評估[294]。

而在這一期間,幾名中國大陸外交官則前往國外要求提供政治庇護[295]。

而抗議行動造成中國大陸當局決定加強其作用,在六四事件發生後許多在1980年代引入的自由作法遭到撤銷,同時中國共產黨回到傳統列寧主義的模式並且重新控制新聞出版和大眾媒體。

不過六四事件使得中國大陸當局瞭解到無論是中國人民解放軍或者是北京警方都缺乏如橡皮子彈和催淚瓦斯等充足的鎮暴設備,因此在這次抗議行動結束後中國大陸各個城市的鎮暴警察陸續獲得非致命的相關裝備。

同時六四事件還促使得中國大陸當局決定增加國內「維穩」開支,並且擴大中國人民武裝警察部隊在鎮壓城市抗議活動時的權限[296]。

逮捕行動 在所有被通緝學生領袖中排於第一位的王丹,同時他也是幾位曾遭到中國大陸當局關押的學生領袖之一 參見:黃雀行動和六四綠卡 在軍隊成功控制天安門廣場後,中國大陸當局開始針對參與示威抗議的群眾展開大規模逮捕行動,並且也撤除相關工作或者支持抗議群眾的政府官員的職務[297]。

根據北京市委辦公廳所編出版的《1989北京制止動亂,平息反革命暴亂紀事》提到,北京市在「六四」後共抓捕了1,103名涉及「暴亂」的疑犯。

有市民因為僅僅在街上拿走士兵遺下的軍用包就被控以搶劫罪名,判處七年、十年的監禁。

[298]。

許多參與六四事件的人士之後陸續流亡海外,包括柴玲、吾爾開希等學生領袖便透過香港組織的黃雀行動,逃往美國、英國、法國以及其他西方國家[299][300][301],之後則被中國大陸當局長期禁止返回中國大陸境內[302]。

不過陳子明和王軍濤則是在1989年年底準備流亡時遭到逮捕,中國大陸當局指控他們為整起抗議活動的「幕後黑手」並且於1990年判處13年有期徒刑[303][304]。

中國大陸有關當局陸續逮捕或者拘留了共計數萬名來自中國大陸各地的群眾,而根據對話基金會援引各省級人民政府的資料指出在1989年春天時有1,602名與抗議活動有關的人士被判處有期徒刑[305]。

許多人被安排至監獄監禁或者是送往勞改營,並且被禁止與他們的家人會面。

而相關單位除了時常對這些涉嫌參與示威活動的群眾以酷刑施壓外,還將這些持有不同意見者與殺人犯或者強姦犯安排在同一個牢房內;同時由於許多人遭到逮捕使得牢房空間不足,甚至沒有足夠的空間讓每個人都可以入睡[306]。

上海監獄和勞改隊開展「平息反革命暴亂」為內容的思想政治教育,播放《飄揚,共和國的旗幟》等錄影[307]。

截至2012年5月為止,仍然至少有2名參與抗議活動人士仍然關押在北京市,另外還有5人則下落不明[305]。

另外曾經擔任趙紫陽助手的鮑彤則被指控洩露國家機密和反革命宣傳,並於1992年7月被判有期徒刑7年[308]。

王丹和趙長青則是少數幾位被列為通緝犯並遭到逮捕的學生領袖,被列為學生領袖通緝名單之首的王丹先是被判處4年的有期徒刑[309],在1998年以保外就醫的理由,離開監獄並獲准移民前往美國居住[310];他在哈佛大學獲得學士學位後,主要從事學術的工作[311]。

趙常青因為被視為在抗議活動中影響力較小的公眾人物,在為期6個月的監禁後獲得釋放,但之後由於繼續要求中共展開政治改革而再度遭關押。

吾爾開希在事件後逃往臺灣,並長期在中央廣播電臺從事政治評論員的工作[312];之後他曾三度表態願意自首[313],並希望返回中國大陸探視親人,不過最後都被遣返回臺灣[314]。

李錄則在華爾街成為投資銀行家,並且成立了一家公司[311]。

柴玲先是流亡法國,之後再轉到美國尋求政治庇護;後來她於美國高科技公司工作,並成立了關注中國大陸女性權益和計劃生育問題的非營利組織女童之聲(AllGirlsAllowed)[311][315]。

2008年11月3日至11月21日期間,禁止酷刑委員會舉辦第四十一屆會議,並根據《聯合國禁止酷刑公約》第19條審議會員國提交的報告。

當中禁止酷刑委員會對於中國大陸當局處理六四事件的方式感到擔憂,認為儘管許多家屬提出「在1989年6月4日於北京鎮壓行動中遭殺害、逮捕或失蹤」的申訴,但中國大陸當局卻遲遲沒有展開調查[316]。

同時禁止酷刑委員會也提到中國大陸當局並未告訴家屬相關人士的下落,而對過度動用武力的負責人也無任何行政或者刑事處分[316]。

不過在2009年12月,中國大陸當局回應禁止酷刑委員會建議時表示已經就「1989年春夏之交的政治風波」完全結案[317],並強調當時採取及時且果斷的手段是必要和正確的[317]。

同時中國大陸當局認為將六四事件形容成「民主運動」已經扭曲了事件想要推翻共產黨專政的本質[317],並且認為這些意見與禁止酷刑委員會的職責並不符合[317]。

死傷人數 6月6日後的一天,北京街頭一輛燒毀的車輛 由於中國官方拒絕提供更多事件資料,導致數據模糊且出現多種版本,單是死亡人數的估計便從百餘人至上萬人都有[318]。

1989年6月6日,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官員召開新聞發表會,發言人袁木表示「初步統計」包括部隊士兵、大學學生、非法分子和誤殺群眾在內,有近300人死亡[319][320]。

袁木還提到有5,000名中國人民解放軍的士官和士兵受傷,而包括違法暴徒和圍觀群眾在內、有2,000名平民受傷[319][321]。

根據北京市警方的調查,在北京市遭到殺害的平民「包括大學教授、技術人員、政府官員、工廠工人、小型私營企業擁有人、退休工人、高中學生和小學學生等,其中最年輕的僅有9歲」[322]。

而自中國政府於6月6日召開新聞發表會後,六四事件的實際死亡人數和天安門廣場傷亡問題便不斷出現爭論,有「死者都在天安門廣場外」[323]與不同日期的說法。

原因在於中國政府展開軍事鎮壓後,便不斷控制任何資訊的發布;之後則嚴格禁止在中國境內研究相關主題,使得今日對於實際死亡和受傷人數仍然不清楚。

各方來源提供的傷亡估計,各說各話下亦有很大的出入,聲稱人數從無人喪生至數千人喪生的說法都有[7]。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公報》(1989年第11號)所提供資料,中國人民解放軍軍隊、武警及警察有數十人被害,6000多人負傷;非軍人有3000多人受傷,200餘人死亡,包括36名大學生、醫護人員、群眾[324]。

海外報導的死亡人數一般顯著多於大陸報導。

2014年美國白宮解密文件顯示約有10454人死亡、40000人受傷(白宮的報告引述自戒嚴部隊的消息人士提供的中南海內部文件)。

2017年底,英國國家檔案館解密的文件顯示,有中國國務院的成員(名字在檔案中被塗黑)稱1989年天安門事件至少造成1萬多名平民死亡,這是目前最高的數字。

[4] 1989年6月21日,紀思道在《紐約時報》專欄提到因為缺乏實物證據,而很難確認傷亡的實際人數,但也提到「合理數字應該是大約有50名士兵或警察死亡,以及400名至800名平民喪生」[5]。

美國駐華大使李潔明則表示美國國務院外交官看見軍隊向未持有武器的群眾開火,而美國駐華大使館的員工也曾前往現場蒐集部隊殺害民眾的證據[325],走訪北京附近的這些醫院後認為約有數百人遭到槍殺[326]。

子女因為這次事件喪生的丁子霖、張先玲等人則共同成立天安門母親運動後,持續嘗試調查死者家屬,並記錄死者相關資訊[6];天安門母親運動確認的失蹤與死傷者清單從1999年提出的155人、2005年提出的187人、2010年提出的195人[6],在2011年8月共有202人獲得確認[6]。

在天安門母親運動所蒐集的死者資料中,除了因事件而直接喪生的民眾外,還包括4名自殺人士、以及6月4日後因抗議活動而遭殺害者,是目前有名有姓者[6][327]。

另一方面,根據吳仁華對於戒嚴執法行動的相關研究,除去治安人員只有15名軍人經確認是因為遭到殺害而喪生[234]。

在已經確認死亡原因的15名軍事人員中,有6名士兵是因為搭乘的卡車翻覆,車體隨後燃燒而喪生[108];一名隸屬第39集團軍宣傳單位的攝影師因為沒有穿著制服,在拍照過程中遭到槍殺;以及在同年7月4日,一名第24集團軍排長因為心臟麻痺逝世[234]。

剩下7名軍事人員的死亡原因,吳仁華認為應該是排除天安門廣場上的示威群眾時,在任務過程中陣亡[234]。

此外,中國各地仍有示威者傷亡,由於當地記者較少,沒有特意記錄而難以估計。

但根據國際特赦組織的調查,在6月5日時成都市便至少有300人喪生,其中成都市當地部隊使用震撼手榴彈、警棍、刺刀和電擊棒攻擊平民,而當天晚上據稱警方也刻意要求醫院不能接受學生或者是提供救護車服務,間接導致死者增加[328]。

位於成都的天府廣場因此也被稱為成都「天安門」[329]。

地點爭議 香港在2010年舉辦的平反六四大遊行所使用的抗議牌子 至今大多認為絕大部分的槍擊事件,發生在天安門廣場以外處。

另外也有報導指稱學生離開天安門廣場後,軍隊仍在北京音樂廳附近向學生開火[5]。

而中國政府在6月6日召開的新聞發表會上,軍事發言人張工堅持表示並無民眾於天安門廣場上遭到槍殺,軍隊亦沒有使用坦克輾壓在廣場的民眾[319][321]。

鄧小平在6月9日的談話中提到:「讓大家看看,解放軍究竟是什麼人,有沒有血洗天安門,流血的到底是誰。

這個問題清楚了,就使我們取得了主動。

[289]」清場期間負責監督執行狀況的戒嚴部隊副指揮遲浩田,則在1996年訪問美國時堅持強調天安門廣場上並沒有人死亡[330]。

相比之下,西方的新聞媒體則廣泛報導天安門廣場上的「屠殺」[331]。

柴玲便表示坦克進入天安門廣場後輾壓帳篷,並殺害堅持不肯離去的學生;一些從廣場撤離的學生則認為,有群眾因待在人民英雄紀念碑附近而遭到殺害。

[332]之後軍方出動直升機清理天安門廣場,更讓懷疑論者認為中國政府試圖掩蓋廣場發生屠殺的事實[254]。

但侯德健、潘文等同樣在待在紀念碑旁的人士,紛紛表示儘管在天安門廣場有聽到槍聲,但並沒有看到任何針對示威群眾的大規模持槍射擊,或是坦克輾壓群眾的情況發生[333]。

美國國務院內部針對事件提出總結時,則提到:「屠殺發生在長安街等北京主要幹道,而不是在天安門廣場本身。

[334]」這些說法使得之後記者依照現有證據進行判斷,認定6月3日晚上至6月4日凌晨並沒有民眾於天安門廣場上喪生[335]。

在維基解密所泄露的外交電報中,6月3日晚上至6月4日凌晨待在天安門廣場東北角的智利外交官卡洛斯·加洛(CarlosGallo),便告知美國大使館工作人員在廣場上並未目擊到群眾遭遇槍擊,在這期間只有聽到零星的槍聲[254]。

不過另一篇外交電報提到一名執行清場任務士兵的母親,從自己兒子口中得知當時隸屬的部隊安排在天安門廣場東南角,並曾使用機槍掃射而造成許多平民喪生,該電文還提到這名士兵為基督徒[336]。

儘管電報中提到無法驗證來源是否真實,但仍然被美國駐上海總領事館當作目擊者報告看待[336]。

各方反應 主條目:六四事件反應 官方定調 這場風波遲早要來。

這是國際的大氣候和中國自己的小氣候所決定了的,是一定要來的,是不以人們的意志為轉移的,只不過是遲早的問題,大小的問題。

而現在來,對我們比較有利。

最有利的是,我們有一大批老同志健在,他們經歷的風波多,懂得事情的利害關係,他們是支持對暴亂採取堅決行動的。

雖然有一些同志一時還不理解,但最終是會理解的,會支持中央這個決定的。

……事情一爆發出來,就很明確。

他們的根本口號主要是兩個,一是要打倒共產黨,一是要推翻社會主義制度。

他們的目的是要建立一個完全西方附庸化的資產階級共和國。

人民要求反腐敗,我們當然接受。

那些別有用心的人提出的所謂反腐敗的口號,我們也要當好話來接受。

當然,這個口號僅僅是他們的一個陪襯,而其核心是打倒共產黨,推翻社會主義制度。

……改革開放這個基本點錯了沒有?沒有錯。

沒有改革開放,怎麼會有今天?……以後我們怎麼辦?我說,我們原來制定的基本路線、方針、政策,照樣幹下去,堅定不移地幹下去。

……要堅定不移地執行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以來制定的一系列路線、方針、政策,要認真總結經驗,對的要繼續堅持,失誤的要糾正,不足的要加點勁。

總之,要總結現在,看到未來。

鄧小平於1989年6月9日《在接見首都戒嚴部隊軍以上幹部時的講話》[337] 您可以在維基文庫中查找此百科條目的相關原始文獻: 關於制止動亂和平息反革命暴亂的情況報告 中國共產黨對六四事件的官方立場認為為了控制「政治風波」、因此使用武力是必要的[338],而這也確保了經濟成功發展所必須擁有的穩定社會[339][340][341];包括擔任中國共產黨中央委員會總書記的江澤民和胡錦濤等中國領導人在被外國記者問到這類問題時,都會不斷重申中國共產黨的官方立場[342]。

時任國務委員兼北京市人民政府市長陳希同做了《關於制止動亂和平息反革命暴亂的情況報告》。

至於在國家歷史文獻中,則是在人民出版社、中共黨史出版社出版的《中國共產黨簡史》(2021年2月第1版)中始有所提及,書中首度出現了標題為《經受政治風波的考驗和治理整頓的完成》的關於六四事件的正式記載。

這份史料將六四事件稱為「1989年政治風波」,並收錄了關於胡耀邦逝世、四二六社論在內的事件相關內容。

在文中的後幾小節中,也記錄了中國共產黨對此的反思與相關措施,內容涉及貪污問題的解決,經濟政策的調整[343]。

同時,中國政府採取先不斷封鎖把控、到後期才逐漸開口淡化的態度,對於有關1989年天安門廣場上抗議活動的大眾印象,當有提及到此事,印刷媒體必須與中國政府對於六四事件的說法保持一致[338]。

另外中國政府還準備了一份白皮書以說明政府對於抗議活動的觀點,之後中國政府內部匿名人士將這些檔案運出海外並且在2001年時由公共議題(英語:PublicAffairs)出版《天安門文件》。

六四事件30週年前夕中華人民共和國國防部長魏鳳和參加香格里拉對話時表示「六四事件是一場風波和動亂,中央採取果斷措施,制止和平息了這場動亂,是正確決定,正因此才能保持國內穩定。

中國在之後三十年間,在共產黨領導下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344]。

中共中央則在十九屆六中全會中,回顧了六四這段時間後提出了官方決議。

《關於黨的百年奮鬥重大成就和歷史經驗的決議》特別用一段篇幅指出了此事件,並譴責反共反社會主義的外部勢力,在文透過定性八九六四的發展影響,並發表正式看法,來著重強調政府在「抵禦風險和駕馭複雜局面」的作用。

決議大致敘述了二十世紀末出現了國際大氣候(蘇聯解體、東歐劇變)和國內小氣候(經濟改革的諸多問題),該局勢下操弄所導致的八九年春夏之交政治風暴,此後國家依靠人民旗幟鮮明地反對動亂,捍衛了社會主義,以及維護人民根本利益並綜合後續一系列政績等等進行總體結論[345]。

中共元老之一——國家主席楊尚昆 但對於六四事件許多當時的政府官員也存在有各自不同的見解,其中當時擔任國務委員兼北京市長並且宣讀戒嚴令的陳希同在2012年逝世前便多次對於流血事件感到遺憾[346],而當時擔任趙紫陽政治祕書的鮑彤則多次呼籲中國政府應該平反示威活動。

而時任中華人民共和國主席的楊尚昆則在1998年逝世前向軍醫蔣彥永表示六四事件是中國共產黨犯下最嚴重的錯誤,並且認為將來有一天該事件將會獲得糾正[347][348]。

中國大陸媒體 事件發生後,包括《人民日報》和中央電視台在內的媒體借用國際新聞諷喻國內時事[349]。

6月3日,《人民日報》以粗黑字體刊出題為「漢城學生絕食示威抗議當局殺害學生」的文章。

同版,有文章報導波蘭消息,以「波領導人指出選舉是和解的偉大嘗試」為肩題;主題用黑宋大字,「警告任何人都不要玩火」[350][351]。

對中東局勢的報導則是:「以軍再次入侵黎南部,用飛機坦克對付平民」。

在「社會」版,則有「四川一服刑罪犯竟當上人大代表」一文[352]。

6月5日晚,中央電視台在《新聞聯播》中不僅以醒目文字報導波蘭領導人「警告任何人都不要玩火」,還用字幕打出「以總理承認武力平息不了巴勒斯坦起義」[349]。

儘管中宣部已要求媒體「噤聲」,甚至威脅「誰報導誰負責」,《人民日報》仍然在頭版用花邊框刊出《北京這一夜》一文,首先披露了戒嚴部隊進城的消息[351][353]。

後來《北京這一夜》必須刪節,但由於版面已經固定,原本預留一千餘字的空白中僅餘不下兩百字,使得《北京這一夜》的花框內留下不少空白,後來被指「開天窗」[351]。

北京國際廣播電台的英語廣播員在4日凌晨的廣播中稱,北京發生了「最駭人聽聞的悲劇」(themosttragicevent)[352][354]。

中央電視台的兩位主持人在主持6月4日晚《新聞聯播》時雙眼浮腫,語速緩慢,身著黑色衣服[349][354]。

事後,學運期間主張新聞改革、同情學生的胡啟立、閻明復等中共領導被撤職[354]。

人民日報社總社長李仁和、總編輯譚文瑞也被撤職。

私自在6月4日刊發《人民日報》號外的編輯吳學燦更被判處四年徒刑[355]。

北京國際廣播電台的負責人吳曉鏞被調離,其父亦受牽連,整個英語部的工作人員都作了檢討[356]。

報導此次事件表現悲痛情緒的四名中央電視台主持人分別是杜憲、張宏民、薛飛和李瑞英。

事件之後央視內部組織「過關學習」,李瑞英、張宏民符合留任要求,而杜和薛則被調離新聞聯播播音崗位。

後薛飛1991年從中央電視台辭職,翌年杜憲也從央視離職[357]。

各國、各地區反應 參見:對於六四事件的反應 事件發生後,國際社會對中國政府的做法評價不一。

國際社會大多數譴責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以武力驅離示威群眾,許多西方國家亦一度實施經濟制裁,並至今實行武器禁運[104]。

對於中國政府通過武力鎮壓處理抗議活動的方式引起來自西歐、東歐、北美洲、澳洲和一些西亞與拉丁美洲國家的批評[358],其中西方國家政府和新聞媒體更是對此嚴厲譴責[359]。

但是值得注意的是許多亞洲國家則在抗議期間持續保持沉默,其中印度政府一方面下令國家電視臺減少相關報導以免損害與中國之間的關係,但是另一方面也對於因為中國軍隊清場而死亡的民眾表達同情之意[360]。

而多數對該事件作出反應的非洲國家則認為該事件屬於中國內政,並且對該事件表示同情。

[361]根據日本外務省在2020年12月23日公開的1989年前後外交文件[362],日本政府在6月4日當天決定對中國和睦,並反對西方對中國制裁[363]。

而包括北韓、巴基斯坦、古巴、羅馬尼亞、捷克斯洛伐克、東德和一些中東及非洲國家則表態支持中國政府的作法,並且譴責相關的抗議活動進行[359]。

許多海外的中國留學生為了表示支持天安門廣場上的示威活動,於歐洲、美洲、中東和亞洲等地的城市發起示威活動,並且開始在網際網路上架構提供新聞服務的《華夏文摘》和創建非政府組織中國民主後援國際(英語:ChinaSupportNetwork);而在中國軍隊以武力驅散天安門廣場上的示威群眾後,這些海外華人則組織如中國民主團結聯盟和全美中國學生學者自治聯合會等團體,並且在1990年代中期以前擁有一定的政治影響[364]。

然而對於許多西方國家來說,中國政府對於天安門廣場上的抗議活動的處理方式破壞了自身的國際聲譽。

許多西方國家新聞媒體從原本計劃採訪5月舉行的中蘇首腦會議而轉向報導有關早期戒嚴行動的情況,示威群眾抓住這個機會並且開始為國際電視臺的觀眾製作標誌和旗幟,而這也使得西方社會對於中國學生的抗議活動多表示同情。

而在中國政府對於如何處理媒體報導示威活動而猶豫不決時,也意味著為中國和海外記者報導抗議活動時提供了一個相對寬鬆的環境。

抗議活動的影像紀錄在事件之後20年強烈影響了西方對於中國的看法和相關政策[365]。

其中阻擋坦克行進的王維林圖像變成該事件重要的標誌,被稱為「坦克人」,且長期在西方社會成為公民反抗專制政權的象徵[366]。

《時代》雜誌更是以「無名的反抗者」將其列入20世紀100位最重要的人物之一[367]。

另外一方面,對於當時仍然是英國殖民地的香港來說,六四事件的發生使得社會大眾恐懼在1997年主權移交後,中國是否會違背一國兩制的承諾[368]。

對此香港總督彭定康試圖針對立法局展開政治改革,但這讓香港政府和中國政府間發生摩擦。

而對於許多香港民眾來說,天安門廣場上的抗議遭到鎮壓成為了一個轉捩點,許多民眾因此對中國政府失去了信任[369];再加上當時香港市民普遍對香港主權移交後的地位感到不確定,使得1997年前出現了大規模的移民潮,許多人前往加拿大或澳洲等西方國家生活。

英國政府為了阻止人才隨著移民潮而外流,同意讓香港政府施行居英權計劃,授予部分香港民眾正式的英國公民身份[370]。

而自1990年後,香港每年都有數萬名民眾參與由香港市民支援愛國民主運動聯合會主辦的大型「維園六四燭光晚會」活動。

香港在1997年主權轉移給中國後,相關的紀念活動仍在持續進行[371]。

六四事件過後,澳門在中國政府秋後算賬下陷入一片白色恐怖中,兩個高調爭取平反「六四」的組織被暴力襲擊,當中「東大學生關注北京學運小組」在負責人聶國瑞(後來曾任香港亞洲電視駐澳門記者)遭人以玻璃瓶襲擊頭部後宣佈解散,而民聯會的成員則因職業威脅、家庭壓力、經濟封鎖和暴力襲擊而四散,當時任職中國銀行經理的吳國昌受壓辭職,在青洲小學任教的區錦新也被解僱,後來更被人用木棍撲頭,民聯會除了區錦新和吳國昌以外的成員大多離去。

後來二人先後從政,透過直接選舉進入立法會,直到現在兩人仍然堅持舉辦六四悼念集會[372][373][374][375]。

在1990年代針對民主派的打壓行動中,有部分堅持平反「六四」和抗議警方濫權的人被清算,由於澳門當時親共勢力已控制澳門社會,故可輕易而舉地打壓反對者,被打壓人士的處境有突然失業、做生意的突然被斷供貨、舖位被收回、銀行戶口被凍結,同時面對著暴力威脅,有被暴力襲擊的人報警後於事無補,也沒有記者願意報道。

他們部分人最後妻離子散甚至露宿街頭[375]。

國際制裁 參見:歐盟對中國武器禁運 六四事件後,包括颱風戰鬥機等歐洲製軍事裝備受到武器禁令的限制,皆無法出口到中華人民共和國 中國的形象在六四事件發生後,從原先展開現代化改革的反蘇盟友,轉變成為鎮壓示威群眾的類史達林威權主義國家。

之後反對中美間自由貿易的藍隊陣營也多次提及六四事件,並且以此認為中國對於維護世界和平和美國自身利益都將構成威脅。

軍隊以武力實施清場的消息也對中國經濟產生顯著的影響,包括世界銀行、亞洲開發銀行和部分外國政府都要求暫停給中國提供貸款[376];而除了許多外國直接投資的承諾遭到取消外,中國的旅遊觀光業收入也從原先的22億美元減少至18億美元[377]。

中華人民共和國務院總理李鵬在1992年1月31日訪問聯合國安全理事會時,就此表示對華經濟制裁和武器禁運政策嚴重妨礙國家主權[378]。

同時歐盟與美國都決定針對中國實施武器禁運政策,並且持續到今日。

作為因應,在這一時期中國的國防支出從原先1986年的8.6%提升至1990年的15.5%,這扭轉了過去十年以來國防經費開支不斷減少的情況[377]。

中國長期呼籲歐洲聯盟和美國解除禁令,並獲得一定數量的歐洲聯盟成員國支持。

2004年時,法國總統傑克·希哈克便提議歐洲聯盟解除禁令,同時獲得德國總理格哈特·施羅德的支持。

而自2004年以來,中國則開始形容武器禁令「已經過時」,進而損害中國與歐洲聯盟間的關係。

但中國在2005年3月通過《反分裂國家法》後,使得中國大陸和臺灣間陷入緊張局勢,數個歐盟理事會成員退回原先有關解除武器禁令的支持[379]。

之後施羅德的繼任者德國總理安格拉·梅克爾公開反對解除禁令,而美國國會議員還建議如果歐洲聯盟解除禁令的話應該對歐洲聯盟實施軍事技術的轉讓限制。

2005年7月,擔任歐洲聯盟輪值主席國的英國政府也反對解除禁運,在多次批評中國人權紀錄的若瑟·曼紐·巴羅佐當選成為歐盟委員會主席之後也使得解除歐盟武器禁運更加困難[380]。

另外一方面,歐洲議會則長期反對解除針對中國的武器禁運限制,雖然每次提案反對理由多是註明沒有必要解除禁令。

在歐洲議會多次反對解除任何有關中國武器禁運的提案下,這使得中國只能夠向其他國家尋求軍事裝備的供應。

儘管過去中國與蘇聯一度處於緊張關係,但是中國仍然長期從東方集團國家購買武器裝備並且實際成為其主要武器來源。

其他曾願意供應武器裝備給中國的國家還包括以色列和南非,但是在美國的壓力下也漸漸停止這類合作關係[381]。

事件影響 改革停滯 參見:中國共產黨第十三屆中央委員會第四次全體會議和中華人民共和國集會遊行示威法 六四事件後,上海市委書記江澤民(左)和天津市委書記李瑞環(右)獲得提拔而進入中央領導高層,成為中央政治局常委 六四事件的發生直接導致了改革開放尤其是中國政治體制改革停滯,時任中共中央總書記的趙紫陽被免去所有職務[382],包括政治局常委胡啟立在內,許多同情抗議活動的中共官員也被免職或降級,中共上海市委書記江澤民被提拔為新任中共中央總書記和第三代領導核心[383]。

而許多參與八九民運的人士則流亡海外,並被政府禁止返回中國大陸[302]。

這次風波後,中共黨內強硬派抬頭,改革開放政策停滯,直到1992年鄧小平南巡後才重新恢復;原先在1980年代逐漸開放的人權、民主政策等政治改革也暫止進行[384][385]。

1989年10月31日,第七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十次會議通過了《中華人民共和國集會遊行示威法》。

根據該法,原則上舉行集會、遊行、示威,必須依照該法規定向主管機關提出申請並獲得許可。

在中共十三屆四中全會上,中國共產黨領導高層撤除了反對實施戒嚴的趙紫陽其在中國共產黨中央政治局常務委員會的職位[386],而同樣反對戒嚴並且在決定是否戒嚴時投下棄權票的胡啟立也遭到中央政治局常務委員會撤職[135][288]。

不過相對於趙紫陽隨後遭到軟禁並且持續到2005年逝世為止[387],胡啟立仍然保留黨籍,並且在「改變他的意見」後重新被任命[來源請求]為機械電子工業部副部長。

而同樣具有改革思想的全國人大常委會委員長萬里在提前從海外返回北京首都國際機場後,中國政府便以健康理由將其拘留並且實施軟禁。

同樣在「改變自身想法」後萬里從軟禁中獲釋,[來源請求]之後萬里繼續擔任全國人大常委會委員長的職務,直至1993年任期屆滿後退休。

而中國共產黨上海市委員會書記江澤民之後取代趙紫陽成為中國共產黨中央委員會總書記[388],其中江澤民在上海市處理具有改革派傾向刊物和積極響應四二六社論的作法使得他贏得中國共產黨黨內保守勢力的支持[135][288]。

這次抗議活動也讓原本依照1982年憲法與往常慣例採取的權力分立有所修正,過去為了防止毛澤東的個人統治以及相關的過激行為,中國共產黨決定廢除毛澤東終身擔任的中國共產黨中央委員會主席職務。

同時重新設立自1975年被廢除的中華人民共和國主席職務,並將其列為沒有實權的虛位元首職務,同時實際上真正擁有政治權力的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務院總理以及中央軍委主席則由不同人擔任。

然而在六四事件期間,擔任國家主席的中共元老楊尚昆同時兼任中央軍委副主席和秘書長掌握軍權,並且公然與另一位中央軍委副主席、中國共產黨中央委員會總書記趙紫陽決裂,並且轉向主張使用軍事武力的國務院總理李鵬和中央軍委主席鄧小平一派,這使得官方政策變得不一致和不連貫並且明顯阻礙行使權力。

為了對外交流的身份需要,自1993年起,中共中央總書記、中央軍事委員會主席兼任國家主席的職務[389][390][391]。

鄧小平離開領導層後,隨著「廢除幹部領導職務終身制」實行,陳雲、楊尚昆、薄一波、習仲勛等中共元老亦逐漸淡出政壇。

之後江澤民、李鵬、朱鎔基、李瑞環等人組成的新一代中央領導集體正式接班。

之後,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聲稱「為了維護社會穩定,對政治風波採取了果斷措施」[392],進行了大規模逮捕示威民眾和支持者,並鎮壓其他地區進行的抗議活動;同時嚴格控制國內新聞媒體對事件之報導,並禁止外國記者將相關照片和採訪影像發送至國外。

廢除幹部領導職務終身制在後鄧小平時代一直延續下來,直至2018年修憲後才被廢除。

九二南巡 參見:鄧小平南巡此時受到示威抗議的影響使得中國政府在改革政策制定上採取保守態度,並且認為示威抗議的原因便是由於改革速度過快的結果[385]。

而主持改革開放政策的鄧小平在示威活動爆發後其影響力則顯著降低,這迫使他必須與堅持社會主義的強硬派做出妥協[393]。

但之後同樣支持鄧小平改革開放政策的趙紫陽被迫遠離政治核心,同時在保守陣營的壓力下鄧小平也與國家政策決定開始疏遠[385]。

在以江澤民為首的領導集體確立後[123],鄧小平便在稍後以江澤民為「合格的黨總書記」為由讓其接任中國共產黨中央軍事委員會主席,自己則退出了中國共產黨的領導高層[394]。

然而政府改革開放腳步過慢一方面引起地方領導人的強烈批評,另一方面受到1990年代蘇聯解體使得鄧小平影響力在保守派勢力中逐漸恢復。

1992年,鄧小平在中國南方的深圳、珠海、廣州、上海等地所做的巡視以及講話,重申與改革開放相關的鄧小平理論。

其中,鄧小平批評在示威抗議結束後掌權的社會主義強硬派,並且稱讚創業精神和其他以市場為導向的政策。

最初該意見遭到中國共產黨相關媒體的忽視,但是最後中國共產黨中央政治局則發布正式命令確立鄧小平的經濟改革開放作法[385][395]。

鄧小平的九二南巡在中華人民共和國歷史上具有重要地位,因六四事件而放緩甚至停滯的中國大陸改革開放自此重新提速[396][397][398][399]。

審查制度 參見:中華人民共和國出版物審查制度、中華人民共和國電視審查和中華人民共和國網絡審查 中國共產黨嚴格限制有關六四事件的討論,並且已經採取措施阻止或者審查相關資訊信息[400]。

其中大陸教科書幾乎沒有任何相關的訊息[401][402];即使不得不有所提及的時候,相關內容也多是以中國共產黨官方觀點編寫而成[403]。

在抗議活動結束後,政府官員查禁許多有爭議的電影和書籍並且關閉多家報刊出版社。

在往後1年內,中國國內近12%的報紙、13%的社會科學期刊以及150部電影遭到取締,還有將近8%的出版公司也被迫關閉歇業,此外政府還宣布他們已經查獲3,200萬本違規的書籍刊物和240萬片違禁的影像記錄[404]。

之後有關六四事件的新聞媒體內容和網際網路資源都因為實施審查制度而遭到限制或者是封鎖,而其中受到金盾工程的影響使得包含六四事件等網際網路內容在中國境內遭到封鎖而無法瀏覽[405]。

其中在中國大陸有許多文學作品因為與六四事件相關而遭到禁止出版,例如收集許多六四事件期間抗議詩集的《六四詩集》便遭到禁止,而在2006年時小說《紫禁城》也因為其相關內容而遭到查禁[406]。

此外有關採訪趙紫陽或者是其秘書鮑彤的書籍也遭到禁止[407][408],其中包括由楊繼繩於秘密採訪趙紫陽並且整理其他否決中國政府決定之資料所撰寫而成的《中國改革年代的政治鬥爭》[409],以及受到政府壓力而無法出版的宗鳳鳴著作《趙紫陽軟禁中的談話》等書[410]。

比較特別的是在2009年5月時,趙紫陽祕密錄下的錄音紀錄成功偷運至海外,並且另外編寫出版了《改革歷程》一書[411];而在2010年時,另一本依據李鵬在六四事件期間的日記整理後也以《李鵬六四日記》為名出版[412]。

在中國的網際網路上搜尋「六四」或者是「天安門」等相關詞語,則只會提供經過審查後的結果,甚至在有的時候則會短暫切斷與伺服器的連接[413][403]。

其中有一部分是藉由關鍵字審查來將網站的特定頁面加以封鎖,但是對於像海外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主運動等網站則會直接遭到中國政府完全禁止進入[413]。

但是中華人民共和國網路審查制度卻往往並不一致,包括YouTube、維基百科和Flickr等許多網站長期以來便多次遭到封鎖然後又獲得解禁;此外審查制度對於中文網站來說也比外語網站還要來得嚴格許多[414]。

在2006年1月時,Google同意在其中國大陸頁面審查有關六四事件和其他中國政府認為「敏感」之內容[415],不過2010年1月時宣布撤除相關的審查合作[416],而百度百科在條目1989年的6月章節中的6月4日僅提及波蘭團結工會候選人華勒沙當選總理,以及伊朗總統哈梅內伊獲推選為伊朗最高領袖,而對於六四事件隻字不提。

而後十餘年間,整個運動的壓制開始略有鬆綁以來,仍不少教科書談及六四事件時大多以「清場」而非「鎮壓」來形容事件,並以「平息事件」來結尾。

而於香港,當地的教育局公布的課程修訂大綱中沒有提到「六四事件」,而被問及時表示因為「未有納入的事件因在中國歷史發展中並不重要」(然而重大的九二南巡與此事件直接相關)[417]。

媒體紀錄片方面,則在2021年6月20日由央視放映了《敢教日月換新天第十一集舉旗定向》,片中以1989年之後中國開始加速體制問責,此後社會相對獨立國協國家急速發展的口吻,並客觀上逐漸得到了高度肯定的政治評價做結,這次公開播出是官方媒體沉默32年後,首向大眾對此事進行表態[418]。

政治冷漠 一名於天安門廣場戒備著的武警上等兵,其身後便是天安門城樓上所懸掛著的毛澤東畫像到了今日,由於許多潛在因素使得很多中國公民都不願意談論抗議活動的進行[419]。

較為年長的​知識分子則不再渴望政治變革並且轉而專注在經濟改革方面[420]。

而許多中國青年都不知道有關抗議活動的經過、王維林等著名象徵乃至於6月4日當天的事件等[421]。

但儘管如此,每年6月4日當天中國政府也不允許有關於六四事件的活動存在[338][422][423][424],例如在六四事件二十週年的2009年6月4日當天中國共產黨相關機關便在天安門廣場附近加強警備,其中除了穿著制服的公安機關和中國人民武裝警察部隊成員外還有數百名便衣工作人員出現在廣場上[425]。

之後新聞媒體工作人員被拒絕進入廣場內[425],那些試圖在廣場上拍攝或者採訪持不同政見者的記者則遭到短暫拘留[426][427]。

而在六四事件二十五週年前夕,包括高瑜[428]、浦志強、徐友漁、郝建、劉荻、胡石根等人則因為參與相關紀念活動而遭到逮捕[429][430][431]。

另外每年六四事件週年紀念期間,中國政府亦會關閉全球社群網路服務的網站連結並且加強對於中國持不同政見者的監視[432][405][433]。

但在這般情況下,包括丁子霖的天安門母親運動等人士或者組織仍然會繼續報導有關六四事件的經過[413],而多年來一些中國民眾也呼籲中國政府重新評估抗議活動並且補償遇難者家屬[434],如天安門母親運動便要求賠償、平反受害者並且歸還在中國與海外所籌到的募款金額[341][435]。

而曾經參與軍事鎮壓的前軍人張世軍更是向中央軍委主席胡錦濤發表了公開信,期望政府能夠就六四事件重新評估其歷史價值,但隨後他便在自己的家中遭到逮捕[436]。

不過雖然中國政府從未正式承認在六四事件期間有從事不法行為,但在2006年4月時則在政府首次公開的情況下接受六四事件相關受害人家屬的申訴,並且以「困難補助」的名義向在四川死亡周國聰的母親唐德英賠償將近70,000元人民幣,其中周國聰在1989年6月6日時遭到警方拘押在成都市並且在2天後逝世[437]。

這一舉動獲得中國許多活動家的歡迎,但是一些人則將這案例視為為了維護社會穩定的舉動,並不認為是預告中國共產黨官方立場將有所變化的行動[438][439]。

直到八九民運三十周年,即2019年時,六四事件的話題在中國仍然是敏感話題。

法國廣播電台報導認為,一批香港記者在事件三十週年之際,以攝製紀錄位片、撰寫文章和口述當年事件的所見所聞的方法,以傳承歷史真相;另一方面,法廣認為一些親建制派傳媒由過往不主動提及事件以達到讓人遺忘的目的,轉為以諷刺、批評及錯誤論述等方法營造「六四事件可以爭拗」的現象[440]。

中共中央機關報在運動中期稱其為「動亂」,後譴責為「反革命暴亂」,至今六四事件在中國大陸仍為敏感話題被嚴格限制討論或悼念[441]。

儘管事件本身對共產黨的影響力不斷減弱,在中國大陸以外地區仍有許多人主張「轉型正義」[41][29]。

觀點變化 在此事件結束後多年,特別是進入2000年後,中國經濟的高速發展使得民眾生活水平普遍得到提高,並使中國成為繼美國之後的全球第二大經濟體及軍事強國。

國家實力的提升,使得對中國大陸民眾因經濟差距倒向「西方懷抱」的擔憂被消解,中國政府和社會主義制度的合法性得以穩固。

[442]2010年皮尤研究中心的調查認為,中國政府的受信任度和合法性仍然很高,其從2007年的83%增加到2010年的87%[443]。

研究還發現,有87%的中國人滿意他們的政府,74%的中國人認為他們的政府正走在一條正確的道路上。

另外,諸多國家(包括蘇東劇變中涉及的國家和利比亞、2014年後的烏克蘭等)發生西方國家支持的「顏色革命」並造成政權更迭後,長期處於經濟低迷甚至陷入政局動盪,使得出於中國時局動盪、國家分裂這一假設的擔憂日益增加。

在此背景下,中國社會對六四事件中政府措施持否定態度的輿論觀點有所減少。

到2010年代,支持政府的立場更不斷升溫。

政府結束運動的方式獲得認可,對六四事件本身的負面評價則同時增加,如稱之為「胡鬧」。

而在這部分對事件本身表示否定立場的人群中,甚至有當年事件中的民主派人士[444][445][446][447]。

而中國大陸的部分公眾人物(如網際網路中的網絡紅人馬雲)還開始在言論中引用六四清場這一事件,其立場則直接體現出對政府的支持[448]。

六四清場中,政府使用坦克清場的方式更是被大量中國大陸民眾認為是暴力鎮壓最為有效的手段。

例如,2019年6月香港反對逃犯條例修訂草案運動爆發,中國大陸輿論與香港嚴重對立。

而在中國大陸民眾呼籲中央政府直接以武力鎮壓結束的呼聲中,即有人提議使用六四清場方式,出動坦克驅離,直接結束運動[449]。

文化作品 在學生示威活動遭到鎮壓後,於1989年6月4日當天正在羅馬舉辦演唱會的英國搖滾樂團治療樂隊,在最後安可曲中將「信仰」(Faith)一詞改為「今日於中國死去的每個人」(everyonethatdiedtodayinChina)[450]。

比利·喬在其1989年9月發布的單曲專輯《火不是我們放的(英語:WeDidn'tStarttheFire)》中,則以「中國戒嚴著」(China'sundermartiallaw)一詞來將六四事件作為倒數第二個引用的歷史事件[451]。

而前衛搖滾樂團海獅合唱團(英語:Marillion)則在創作的歌曲《日落城之王(英語:SeasonsEnd)》中使用天安門廣場來作為印象圖片,同時歌曲內也出現「六四的傀儡皇帝」(apuppetkingontheFourthofJune)等歌詞[452]。

同年11月時瓊·拜亞在她的專輯《SpeakingofDreams(英語:SpeakingofDreams)》中亦以歌曲《中國》(China)來紀念六四事件,之後她亦說到專輯是為了「堅持非暴力手段而付出巨大代價、已經永遠改變中國面貌」的天安門廣場上之學生[453]。

而在華語音樂中,由黃霑創作、張學友演唱的歌曲《人間道》以「大地江山,怎麼會變成血海滔滔,世間怎麼儘是無間道」等歌詞對六四事件進行了影射[454]。

R.E.M.則是在1991年推出了《閃亮快樂的人(英語:ShinyHappyPeople)》,在專輯歌曲上諷刺性的安排有關中國政府對於六四事件的宣傳內容翻譯[455]。

1992年時,羅傑·沃特斯也推出了專輯《歡愉致死》,其中在歌曲《看電視》(WatchingTV)中對於西方世界就六四事件的反應進行沉思[456]。

到了2013年,AKB48推出了專輯《TeamA6thStage「目擊者」》,其中在歌曲《目擊者》中就有疑似影射六四事件的相關內容,也因此導致在2014年SNH48引進同名專輯時該歌被刪除[457]。

1989年,湯姆·布洛考在自己主持的黃金時段上將天安門廣場的示威活動與柏林圍牆倒塌同樣列為當年度世界上最重要的人權事件之一[458]。

2009年6月3日,英國廣播公司則播出紀錄片《重返天安門》(KateAdieReturnstoTiananmenSquare),由記者凱特·阿迪(英語:KateAdie)再度前往中國並且回憶在1989年所目睹的事件發生經過[459]。

另外由電視廣播有限公司在2009年製作的電視劇《天與地》,其編審周旭明表示劇本在創作時受到六四事件的啟發,而這部電視劇後來則在2011年時遭到國家廣播電影電視總局下令禁止播出。

而在1992年時,由李國豪主演的電影《龍霸天下》則於電影中出現六四事件的部分場景,在電影中李國豪扮演一個在六四事件期間死亡的美國政府僱員其兒子[460][461]。

《辛普森一家》「GooGooGaiPan(英語:GooGooGaiPan)」一集中,當辛普森一家穿過天安門廣場時,廣場上的一塊石碑上寫著「1989年,天安門廣場,這裡什麼也沒有發生」。

《南方公園》中「電影預告片(英語:TheNewTerranceandPhillipMovieTrailer)」一集中,片中角色稱1993年在天安門廣場上有很多人死亡,事實上是指1989年的六四清場。

2006年時由中國導演婁燁執導拍攝的《頤和園》同樣也提及六四事件,並且有數個影像便是在實際的北京街道上拍攝[462]。

然而該片在中國大陸被以電影尚未經過審核而禁止公開上映,但也有一部分原因被認為是因為電影內容涉及到六四事件[463]。

2014年時,在由馬丁·史柯西斯監製、劉偉強執導的黑幫電影《青龍復仇》中,也有情節描述黑幫成員們一同觀看和討論六四事件的新聞。

另外在藝術作品部分,中國藝術家岳敏君以六四事件為靈感而創作的油畫作品《處決》在2007年時成為拍賣價格最為昂貴的中國當代藝術作品[464][465]。

而同樣是中國藝術家的王興偉則將原本受傷學生躺在單車上抬離現場的新聞照片,以企鵝圖像加以取代並且重新繪製出油畫作品《新北京》[466]。

中國獨立音樂人李志創作歌曲《廣場》,但該歌曲被各大平台封禁[467]。

2019年4月,德國徠卡相機公司上線了一支名為「徠卡-狩獵(Leica-TheHunt)」的系列廣告片,因片中涉及中國的部分提及六四事件,此片被中國封殺[468]。

2020年10月15日,阿根廷藝術家FranciscoNicosia發行的專輯《FangYin》中的單曲《1983,spatialreport》直接使用了6月4日至6月5日在中國中央電視台播出的《新聞聯播》(從「北京的態勢急轉直下」起)作為背景音樂。

[469] 在2020年11月13日發售的遊戲《決勝時刻:黑色行動冷戰》的前導預告中出現了一秒有關該事件的畫面,因而該預告片在中國被下架。

而後發布了經過修剪編輯的預告片(僅刪減了畫面,沒有刪減音頻)。

[470][471][472] 參見 六四事件人物 王維林 共和國衛士 1992年中國學生保護法案 六四內部日記 六四事件紀念活動 六四紀念館 李鵬下台嵌字詩 香港市民支援愛國民主運動聯合會 中國網際網路維護日 中華人民共和國被禁出版物列表 中華人民共和國被禁影視作品列表 澳門民主發展聯委會 2019冠狀病毒病澳門疫情相關爭議#借疫情為由六四集會及圖片展再被禁 類似運動 北平七五事件 8888民主運動 美麗島事件 東歐劇變 特拉特洛爾科事件 天鵝絨革命 太陽花學運 韓國光州民主化運動 人民力量革命 四五運動 六八運動 野百合學運 雨傘革命 反對逃犯條例修訂草案運動 相關條目 對中國共產黨的評論 威權統治 獨裁 白色恐怖 台灣白色恐怖時期 二二八事件 天安門(紀錄片) 參考文獻 ^RichardBernstein,"InTaiwan,SympathiesLeanTowardHome,"NewYorkTimes,4June1989,121 ^人民日报1989-06-30电子版,人民日报历史.cn.govopendata.com.[2021-10-27].  ^关于制止动乱和平息反革命暴乱的情况报告-维基文库,自由的图书馆.zh.wikisource.org.[2021-10-27](中文).  ^4.04.1英国解密六四外交档案:约1万平民死亡.美國之音中文網.2017-12-22[2017-12-24].(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12-23).  ^5.05.15.2紀思道.AReassessmentofHowManyDiedIntheMilitaryCrackdowninBeijing.《紐約時報》.1989-06-21[2013-12-28](英語).  ^6.06.16.26.36.46.56.66.7真相與記憶.天安門母親運動.[2013-12-28].(原始內容存檔於2016-08-22)(中文(簡體)).  ^7.07.1陳駿.天安门大屠杀二十周年.世界社會主義者網站.2011-06-04[2013-12-28](中文(簡體)).  ^8.08.1趙紫陽.《改革歷程》[PrisoneroftheState:TheSecretJournalofPremierZhaoZiyang].美國紐約:西門與舒斯特.2009-05-19[2013-12-28].ISBN 978-1439149386.(原始內容存檔於2014-01-06)(英語).  ^9.09.19.29.39.49.59.69.79.89.9獨立電視服務(英語:IndependentTelevisionService).TheGateofHeavenlyPeace.LongBowGroup.1995年[2013-12-28].(原始內容存檔於2012-01-12)(英語).  ^NicholasD.Kristof.CrackdowninBeijing;TroopsAttackandCrushBeijingProtest;ThousandsFightBack,ScoresAreKilled.《紐約時報》.1989-06-04.ISSN 0362-4331(美國英語).  ^1989:MassacreinTiananmenSquare.英國廣播公司(BBC).1989-06-04(英國英語).  ^NewspaperSG-联合早报,6June1989.新加坡政府官方網站.[2019-12-03].  ^【视频】30年前六四中国政府的血腥镇压.法國國際廣播電台.2019-06-04(中文).  ^中国人离“上街”还有多远?由国际人权法看集会和结社权.國際人權協會.2016-10-21(中文).  ^尚清.分析:六四天安门在中国历史中的定位.英國廣播公司(BBC).2014-06-04(中文).  ^莉亞.美资深记者:六四是中国以及美中关系转折点.美國之音.2014-06-05(中文).  ^ZhengWang.TiananmenastheTurningPoint:China'sImpossibleBalancingAct.《時代周刊》(Time).2014-04-29(英語).  ^山海.改革开放40年:邓小平究竟给今日中国留下什么.英國廣播公司(BBC).2018-12-18.(原始內容存檔於2019-05-07)(英國英語).  ^19.019.1吳偉.80年代的政治改革为什么会失败?.《紐約時報》.2014-12-22.(原始內容存檔於2019-10-21)(中文).  ^中国废除主席连任期限二十大后中国何去何从.英國廣播公司(BBC).2018-02-26(中文).  ^儲百亮;AdamWu.取消国家主席任期限制为何意义重大?.《紐約時報》.2018-03-12(中文). 引文使用過時參數coauthors(幫助) ^六四事件各國譴責中國.實施制裁.華視新聞.2019-06-06.(原始內容存檔於2019-10-28)(中文(臺灣)).  ^23.023.1从九二南巡到中共十四大:六四事件后邓小平拨乱反正.多維新聞.2018-10-23.(原始內容存檔於2019-04-30)(中文).  ^1992年邓小平南巡11天改变一辈子.中國中央電視台.新華社.2008-10-08.(原始內容存檔於2019-10-28)(中文).  ^胡平.点评傅高义的《邓小平时代》(下).《中國人權雙周刊》(中文).  ^26.026.126.226.3鄧聿文.站在习时代,如何评价邓小平?.《紐約時報》.2018-02-13.(原始內容存檔於2019-10-23)(中文).  ^六四30周年特辑之一:八九之春学潮乍起.英國廣播公司(BBC).2019-05-21(中文).  ^申華.台湾纪念六四蔡英文马英九发声.《縱覽中國》.美國之音(VOA).2017-06-05.(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1-02)(中文).  ^29.029.129.2傅高義.DengXiaopingandtheTransformationofChina.美國劍橋:哈佛大學出版社.2011-09-26:第634頁[2013-12-28].ISBN 978-0674055445(英語).  ^中华人民共和国大事记(1989年).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央人民政府.2009-10-09(中文).春夏之交 北京和其他一些城市發生政治風波,黨和政府依靠人民,旗幟鮮明地反對動亂,平息在北京發生的反革命暴亂,捍衛了社會主義國家政權,維護了人民的根本利益,保證了改革開放和現代化建設繼續前進。

  ^尉健行同志生平.經濟日報.新華社.2015-08-17.在1989年春夏之交的政治風波中,他堅決擁護黨中央的重大決策部署,表現出堅強黨性和組織紀律性,經受住了嚴峻考驗。

  ^平息1989年春夏之交政治风波.東方網.2001-04-25.  ^1989年政治风波.中共黨史上的80件大事.人民網.2001-06-13.(原始內容存檔於2015-02-09).  ^中方坚决反对美国就1989年政治风波一事对中国进行无端指责.新華社.2007-06-05–透過中國國際廣播電台國際在線.  ^单仁平:大陆民运分子台湾选“立委”好滑稽.環球網.2015-07-27[2019-05-28].  ^ThedayChinatrampledonfreedom.《世紀報》.2009-05-30[2013-12-28](英語).  ^中共中央全国人大常委会国务院全国政协讣告李鹏同志逝世.新華社.新華社.2019-07-23[2019-07-23].1989年春夏之交的政治風波中,在以鄧小平同志為代表的老一輩無產階級革命家堅決支持下,李鵬同志旗幟鮮明,和中央政治局大多數同志一道,採取果斷措施制止動亂,平息反革命暴亂,穩定了國內局勢,在這場關係黨和國家前途命運的重大鬥爭中發揮了重要作用。

  ^DelphineSureau.LaChineréprimetoutetentativedecommémorationdumassacredeTiananmen.法國國際廣播電台.2009-05-30[2013-12-28](法語).  ^39.039.139.239.339.4JamesMiles.Tiananmenkillings:Werethemediaright?.BBC新聞.2009-06-02[2013-12-28].(原始內容存檔於2015-07-09)(英語).  ^葛朗日(法語:ArnauddeLaGrange).Alire,aprèsle35mai....LeFigaro.2009-06-06[2013-12-28](法語).  ^41.041.1法新社.ChinatightensinformationcontrolsforTiananmenanniversary.《世紀報》.2009-06-04[2013-12-28].(原始內容存檔於2011-05-12)(英語).  ^席佳琳.“今天是5月35日”.《金融時報》.2009-06-04[2013-12-28](中文(簡體)).  ^1989年春夏之交的政治风波(1989年4月—6月)百度百科.中共黨史出版社、黨建讀物出版社(現代標準漢語). 引文格式1維護:未識別語文類型(link) ^週新城.ЭкономическаяреформавКитае:достиженияизадачи.Сайтобуправлении.[2014-01-20](俄語).  ^史景遷.TheSearchforModernChina.美國紐約:諾頓公司(英語:W.W.Norton&Company).1999-01-17:第91頁至第92頁.ISBN 978-0393973518(英語). 使用|accessdate=需要含有|url=(幫助) ^史景遷.TheSearchforModernChina.美國紐約:諾頓公司(英語:W.W.Norton&Company).1999-01-17:第1,014頁.ISBN 978-0393973518(英語). 使用|accessdate=需要含有|url=(幫助) ^47.047.1DonnaRouviereAnderson和ForrestAnderson.SilencedScream:aVisualHistoryofthe1989TiananmenProtests.RouviereMedia.2009年:第1頁[2013-12-28].ISBN 978-1615399901(英語).  ^48.048.148.2趙鼎新.《天安門的力量:國家-社會關係和1989北京學生運動》[ThePowerofTiananmen:State-SocietyRelationsandthe1989BeijingStudentMovement].美國芝加哥:芝加哥大學出版社.2001-04-15:第127頁[2013-12-28].ISBN 978-0226982601.(原始內容存檔於2015-03-15)(英語).  ^JohnChamberlain.ChineseMilton.美國紐約:《國家評論》.1988-12-09:第41頁(英語). 使用|accessdate=需要含有|url=(幫助) ^50.050.150.250.3傅高義.DengXiaopingandtheTransformationofChina.美國劍橋:哈佛大學出版社.2011-09-26:第600頁至第601頁[2013-12-28].ISBN 978-0674055445(英語).   ^HuiWang.China'sNewOrder:Society,Politics,andEconomyinTransition.美國劍橋:哈佛大學出版社.2006-05-30:第54頁[2013-12-28].ISBN 978-0674021112.(原始內容存檔於2014-01-06)(英語).  ^52.052.152.252.352.452.5荏苒.空前绝后影响至今:中共十三大.多維新聞.2017-10-03.(原始內容存檔於2019-04-28)(中文).  ^53.053.1張鵬.纪念邓小平,可以超越邓小平吗?.新浪.2014-08-18.(原始內容存檔於2019-10-23)(中文).  ^54.054.1鮑彤.鲍彤纪念六四,兼谈邓小平与中国的腐败.《紐約時報》.2015-06-04.(原始內容存檔於2019-10-23)(中文).  ^55.055.1趙鼎新.《天安門的力量:國家-社會關係和1989北京學生運動》[ThePowerofTiananmen:State-SocietyRelationsandthe1989BeijingStudentMovement].美國芝加哥:芝加哥大學出版社.2001-04-15:第82頁[2013-12-28].ISBN 978-0226982601.(原始內容存檔於2015-03-15)(英語).  ^趙鼎新.《天安門的力量:國家-社會關係和1989北京學生運動》[ThePowerofTiananmen:State-SocietyRelationsandthe1989BeijingStudentMovement].美國芝加哥:芝加哥大學出版社.2001-04-15:第81頁[2013-12-28].ISBN 978-0226982601.(原始內容存檔於2015-03-15)(英語).  ^趙鼎新.《天安門的力量:國家-社會關係和1989北京學生運動》[ThePowerofTiananmen:State-SocietyRelationsandthe1989BeijingStudentMovement].美國芝加哥:芝加哥大學出版社.2001-04-15:第84頁[2013-12-28].ISBN 978-0226982601.(原始內容存檔於2015-03-15)(英語).  ^趙鼎新.《天安門的力量:國家-社會關係和1989北京學生運動》[ThePowerofTiananmen:State-SocietyRelationsandthe1989BeijingStudentMovement].美國芝加哥:芝加哥大學出版社.2001-04-15:第89頁[2013-12-28].ISBN 978-0226982601.(原始內容存檔於2015-03-15)(英語).  ^任诠:民运的历史背景——纪念八九民运15周年.博訊.2004-06-12[2013-12-28](中文(簡體)).  ^趙鼎新.《天安門的力量:國家-社會關係和1989北京學生運動》[ThePowerofTiananmen:State-SocietyRelationsandthe1989BeijingStudentMovement].美國芝加哥:芝加哥大學出版社.2001-04-15:第137頁[2013-12-28].ISBN 978-0226982601.(原始內容存檔於2015-03-15)(英語).  ^61.061.1HuiWang.China'sNewOrder:Society,Politics,andEconomyinTransition.美國劍橋:哈佛大學出版社.2006-05-30:第57頁[2013-12-28].ISBN 978-0674021112.(原始內容存檔於2014-01-06)(英語).  ^Китайнадгранипотрясений:рабочаяполитическаяреволюцияиликапиталистическоепорабощение?.國際共產主義同盟.2002-03-17[2014-01-20](俄語).  ^劉蔚.刘蔚:唤醒国人之16—八九民运的被镇压不应成为中国人摆脱共产党统治的障碍.博訊.2007-03-05[2013-12-28](中文(簡體)).  ^万里和习仲勋分别是改革和开放的先行者(高新).自由亞洲電台.2015-07-17(中文).  ^65.065.1安德烈.特别节目-万润南回首六四(二):成也小平败也小平.法國國際廣播電台.2019-05-23(中文).  ^吳偉.邓小平《党和国家领导制度改革》的讲话.《紐約時報》.2014-02-24.(原始內容存檔於2019-10-21)(中文).  ^凱文.纪念邓小平8.18讲话三十周年政商学界呼吁重启政改.法國國際廣播電台.2010-08-18.(原始內容存檔於2019-10-23)(中文).  ^68.068.1童之偉.八二宪法与宪政.《炎黃春秋》.(原始內容存檔於2019-08-28)(中文).  ^木然.邓小平的政治体制改革为什么没成功?.中國數字時代.2014-12-10.(原始內容存檔於2019-11-05)(中文).  ^70.070.1六四三十周年回顾中国政治体制改革历程(二)----与邓小平对表.法國國際廣播電台.2019-05-19(中文).  ^71.071.171.271.3吳偉.赵紫阳与邓小平的两条政改路线.《紐約時報》.2014-12-15.(原始內容存檔於2019-10-21)(中文).  ^吳偉.邓小平为什么重提政治体制改革?.《紐約時報》.2014-03-18.(原始內容存檔於2019-10-21)(中文).  ^73.073.1吳偉.中共“十三大”前后的政治体制改革.香港中文大學.《領導者》.2011-12(中文).  ^74.074.1吳偉.赵紫阳担纲启动政改方案.《紐約時報》.2014-03-18.(原始內容存檔於2019-10-31)(中文).  ^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中國人大網.2003年6月.(原始內容存檔於2019-10-23).  ^楊曉青.宪政与人民民主制度之比较研究.人民網.《紅旗文稿》.2013-05-22.(原始內容存檔於2019-10-23)(中文).  ^77.077.1吳偉.十三大后赵紫阳决心进一步推进改革.《紐約時報》.2014-08-04.(原始內容存檔於2019-10-21)(中文).  ^吳偉.十三大前,赵紫阳与“左”斗智斗勇.《紐約時報》.2014-07-28.(原始內容存檔於2019-07-23)(中文).  ^79.079.1资料:赵紫阳在中共十三大上的报告.鳳凰網.人民網.2012-11-04.(原始內容存檔於2019-10-21).  ^魏京生.要民主還是要新的獨裁?.香港市民支援愛國民主運動聯合會.1979年[2013-12-28].(原始內容存檔於2013-04-26)(中文(繁體)).  ^王軍濤.試分析左傾社會主義的階級鬥爭理論.香港市民支援愛國民主運動聯合會.1979年[2013-12-28].(原始內容存檔於2012-02-13)(中文(繁體)).  ^王希哲.黨的領導與民主監督.香港市民支援愛國民主運動聯合會.1979年12月[2013-12-28].(原始內容存檔於2012-02-13)(中文(繁體)).  ^魏京生.在法庭上的辯護詞.香港市民支援愛國民主運動聯合會.1979年11月[2013-12-28].(原始內容存檔於2012-02-13)(中文(繁體)).  ^嚴家其和吾爾開希.國殤周月宣言.香港市民支援愛國民主運動聯合會.1989-07-04[2013-12-28].(原始內容存檔於2012-02-14)(中文(繁體)).  ^方勵之.談政治體制改革.香港市民支援愛國民主運動聯合會.1986-09-27[2013-12-28].(原始內容存檔於2012-02-14)(中文(繁體)).  ^陳慧兒.知識分子聯名上書.香港記者協會.[2013-12-28].(原始內容存檔於2014-01-06)(中文(繁體)).  ^87.087.1EddieCheng.StandoffatTiananmen.SensysCorp.2009-03-16:第33頁[2013-12-28].ISBN 978-0982320303(英語).  ^HuiWang.China'sNewOrder:Society,Politics,andEconomyinTransition.美國劍橋:哈佛大學出版社.2006-05-30:第56頁至第57頁[2013-12-28].ISBN 978-0674021112.(原始內容存檔於2014-01-06)(英語).  ^89.089.1張良.中國「六四」真相──JuneFourth:TheTrueStory(第65頁).六四檔案.2001-04-15[2013-12-28].(原始內容存檔於2015-07-18)(中文(繁體)).  ^英國廣播公司.北京将举行胡耀邦纪念会.BBC中文網.2005-11-18[2013-12-28](中文(簡體)).  ^1987年1月.中國網.2004年8月[2013-12-28].(原始內容存檔於2015-11-25)(中文(繁體)).  ^郭羅基.《共产党违法案纪实》我对重大政治问题的三点看法.獨立中文筆會.1990-11-22[2013-12-28](中文(簡體)).  ^史景遷.TheSearchforModernChina.美國紐約:諾頓公司(英語:W.W.Norton&Company).1999-01-17:第685頁.ISBN 978-0393973518(英語). 使用|accessdate=需要含有|url=(幫助) ^趙鼎新.《天安門的力量:國家-社會關係和1989北京學生運動》[ThePowerofTiananmen:State-SocietyRelationsandthe1989BeijingStudentMovement].美國芝加哥:芝加哥大學出版社.2001-04-15:第138頁[2013-12-28].ISBN 978-0226982601.(原始內容存檔於2015-03-15)(英語).  ^АндрейОcтальский.Призраки"площадиубитыхстудентов".BBC俄文網(英語:BBCRussianService).2009-06-03[2014-01-20].(原始內容存檔於2014-10-10)(俄語).  ^吳偉.围绕“反自由化”进行的博弈.《紐約時報》.2014-03-31.(原始內容存檔於2018-07-02)(中文).  ^吳偉.赵紫阳改变“大气候”的“5.13讲话”.《紐約時報》.2014-04-08.(原始內容存檔於2019-10-07)(中文).  ^夜话中南海:当局下令不准用邓小平政改讲话影射习近平.自由亞洲電台.2019-05-03.(原始內容存檔於2019-05-23)(中文).  ^99.099.1潘公凱.《走出毛的影子:為新中國的靈魂奮鬥》[OutofMao'sShadow:TheStrugglefortheSoulofaNewChina].美國紐約:西門與舒斯特.2008-06-17:第274頁[2013-12-28].ISBN 978-1416537052.(原始內容存檔於2014-01-06)(英語).  ^巴裏·諾頓(英語:BarryNaughton).TheChineseEconomy:TransitionsandGrowth.美國劍橋:麻省理工學院出版社.2007-01-01:第99頁[2013-12-28].ISBN 978-0262140959.(原始內容存檔於2014-01-06)(英語).  ^TiananmenSquareprotestsof1989.EconomicExpert.[2013-12-28].(原始內容存檔於2014-07-14)(英語).  ^趙鼎新.《天安門的力量:國家-社會關係和1989北京學生運動》[ThePowerofTiananmen:State-SocietyRelationsandthe1989BeijingStudentMovement].美國芝加哥:芝加哥大學出版社.2001-04-15:第147頁[2013-12-28].ISBN 978-0226982601.(原始內容存檔於2015-03-15)(英語).  ^103.0103.1103.2103.3一,学潮兴起.新生網.[2013-12-28](中文(簡體)).  ^104.0104.1黎安友.TheTiananmenPapers.《外交政策》.2001年2月[2013-12-28].(原始內容存檔於2012-10-16)(英語).  ^JeffreyT.Richelson和MichaelL.Evans.TiananmenSquare,1989:TheDeclassifiedHistory.喬治華盛頓大學.1999-06-01[2013-12-28].(原始內容存檔於2013-12-10)(英語).  ^106.0106.1趙鼎新.《天安門的力量:國家-社會關係和1989北京學生運動》[ThePowerofTiananmen:State-SocietyRelationsandthe1989BeijingStudentMovement].美國芝加哥:芝加哥大學出版社.2001-04-15:第148頁[2013-12-28].ISBN 978-0226982601.(原始內容存檔於2015-03-15)(英語).  ^北京大學學生籌委會.請願書.香港市民支援愛國民主運動聯合會.1989-04-21[2013-12-28].(原始內容存檔於2012-02-14)(中文(繁體)).  ^108.0108.1108.2張良、黎安友和林培瑞.天安門文件[TheTiananmenPapers].美國芝加哥:公共議題(英語:PublicAffairs).2002-06-04[2013-12-28].ISBN 978-1586481223(英語).  ^风一程 雨一程 壮歌送君行──首都人民悼念耀邦同志.《科技日報》.1989-04-23(中文(簡體)). 使用|accessdate=需要含有|url=(幫助) ^韓倞.第二章:胡耀邦逝世和運動的開始階段.六四檔案.1995年9月[2013-12-28].(原始內容存檔於2007-09-27)(中文(繁體)).  ^張良.中國「六四」真相──JuneFourth:TheTrueStory(第135頁).六四檔案.2001-04-15[2013-12-28].(原始內容存檔於2007-03-10)(中文(繁體)).  ^數百人圍聚新華門前製造事端北京市發布通告警告蓄意鬧事者.《人民日報》.1989-04-21:第1頁(中文(簡體)). 使用|accessdate=需要含有|url=(幫助) ^羅綺萍.衝擊新華門.香港記者協會.[2013-12-28].(原始內容存檔於2014-01-06)(中文(繁體)).  ^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驚心動魄的五十六天──一九八九年四月十五日至六月九日每日紀實(第26頁).六四檔案.1990年6月[2013-12-28](中文(繁體)).  ^趙鼎新.《天安門的力量:國家-社會關係和1989北京學生運動》[ThePowerofTiananmen:State-SocietyRelationsandthe1989BeijingStudentMovement].美國芝加哥:芝加哥大學出版社.2001-04-15:第149頁[2013-12-28].ISBN 978-0226982601.(原始內容存檔於2015-03-15)(英語).  ^AndrewG.Walder和GongXiaoxia.WORKERSINTHETIANANMENPROTESTS:THEPOLITICSOFTHEBEIJINGWORKERS'AUTONOMOUSFEDERATION.LongBowGroup.1993年1月[2013-12-28].(原始內容存檔於2010-12-01)(英語).  ^KateWright.thePoliticalFortunesoftheWorldEconomicHerald.澳洲:AustralianJournalofChineseAffairs.1990年:第121頁至132頁(英語). 使用|accessdate=需要含有|url=(幫助) ^六四「痛心疾首」.六四檔案.2004-01-18[2013-12-28].(原始內容存檔於2012-07-09)(中文(繁體)).  ^馮良.还原《江泽民传》被删部份(五)江泽民六四前软禁万里.博訊.2005-03-08[2013-12-28].(原始內容存檔於2013-12-30)(中文(簡體)).  ^張良.中國「六四」真相──JuneFourth:TheTrueStory(第147頁).六四檔案.2001-04-15[2013-12-28](中文(繁體)).  ^張良.中國「六四」真相──JuneFourth:TheTrueStory(第164頁).六四檔案.2001-04-15[2013-12-28].(原始內容存檔於2014-01-06)(中文(繁體)).  ^趙鼎新.《天安門的力量:國家-社會關係和1989北京學生運動》[ThePowerofTiananmen:State-SocietyRelationsandthe1989BeijingStudentMovement].美國芝加哥:芝加哥大學出版社.2001-04-15:第152頁至第153頁[2013-12-28].ISBN 978-0226982601.(原始內容存檔於2015-03-15)(英語).  ^123.0123.1123.2123.3123.4張剛華.《李鵬六四日記真相》.中國香港:澳亞出版有限公司.2010年.ISBN 978-1921815003(中文(繁體)). 使用|accessdate=需要含有|url=(幫助) ^124.0124.1趙鼎新.《天安門的力量:國家-社會關係和1989北京學生運動》[ThePowerofTiananmen:State-SocietyRelationsandthe1989BeijingStudentMovement].美國芝加哥:芝加哥大學出版社.2001-04-15:第153頁[2013-12-28].ISBN 978-0226982601.(原始內容存檔於2015-03-15)(英語).  ^封從德.《六四日記:廣場上的共和國》.中國香港:晨鐘書局.2009年5月:第117頁至第129頁.ISBN 978-9881780485(英語). 使用|accessdate=需要含有|url=(幫助) ^北京大學學生籌委會.告全國高校同學書.香港市民支援愛國民主運動聯合會.1989-04-24[2013-12-28].(原始內容存檔於2012-02-14)(中文(繁體)).  ^趙鼎新.《天安門的力量:國家-社會關係和1989北京學生運動》[ThePowerofTiananmen:State-SocietyRelationsandthe1989BeijingStudentMovement].美國芝加哥:芝加哥大學出版社.2001-04-15:第154頁[2013-12-28].ISBN 978-0226982601.(原始內容存檔於2015-03-15)(英語).  ^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驚心動魄的五十六天──一九八九年四月十五日至六月九日每日紀實(第34頁).六四檔案.1990年6月[2013-12-28](中文(繁體)).  ^張良.中國「六四」真相──JuneFourth:TheTrueStory(第189頁).六四檔案.2001-04-15[2013-12-28](中文(繁體)).  ^陳小雅.八九年“西安事變”的補遺與重審.六四檔案.2002-12-01[2013-12-28](中文(繁體)).  ^吳興華.長沙一些不法分子搶砸商店公安幹警武警戰士果斷出擊控制了局勢犯罪分子和重大嫌疑人員已被帶離現場.《人民日報》.1989-04-24:第1頁(中文(簡體)). 使用|accessdate=需要含有|url=(幫助) ^132.0132.1AlanP.L.Liu.AspectsofBeijing'sCrisisManagement:TheTiananmenSquareDemonstration.美國柏克萊:《亞洲綜覽(英語:AsianSurvey)》.1990年5月:第505頁至第521頁[2013-12-28](英語).  ^133.0133.1傅高義.DengXiaopingandtheTransformationofChina.美國劍橋:哈佛大學出版社.2011-09-26:第603頁至第606頁[2013-12-28].ISBN 978-0674055445(英語).  ^134.0134.1二,「四二六」社论.新生網.[2013-12-28](中文(簡體)).  ^135.0135.1135.2135.3135.4135.5135.6135.7人民網.中国共产党大事记(1989年).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2007-09-05[2013-12-28].(原始內容存檔於2015-02-15)(中文(簡體)).  ^《人民日報》.必须旗帜鲜明地反对动乱.新華網.1989-04-26[2013-12-28].(原始內容存檔於2016-03-04)(中文(簡體)).  ^《人民日報》.必须旗帜鲜明地反对动乱.LongBowGroup.1989-04-26[2013-12-28](中文(簡體)).  ^138.0138.1趙鼎新.《天安門的力量:國家-社會關係和1989北京學生運動》[ThePowerofTiananmen:State-SocietyRelationsandthe1989BeijingStudentMovement].美國芝加哥:芝加哥大學出版社.2001-04-15:第155頁[2013-12-28].ISBN 978-0226982601.(原始內容存檔於2015-03-15)(英語).  ^陳小雅.八九民運史(第152頁).六四檔案.1996年6月[2013-12-28](中文(繁體)).  ^回顧與反思(第27頁).六四檔案.1993年6月[2013-12-28](中文(繁體)).  ^趙紫陽.《改革歷程》[PrisoneroftheState:TheSecretJournalofPremierZhaoZiyang].美國紐約:西門與舒斯特.2009-05-19:第31頁[2013-12-28].ISBN 978-1439149386(英語).  ^政府部門負責人同首都高校學生的座談對話錄音.中國北京:中央人民廣播電台.1989-04-30(英語). 使用|accessdate=需要含有|url=(幫助) ^陳小雅.八九民運史(第194頁).六四檔案.1996年6月[2013-12-28](中文(繁體)).  ^DanielSoutherland.ProtestLeadersShareCommitment,Goals;ChineseStudentsHaveDifferentStyles.《華盛頓郵報》.1989-05-07[2013-12-28].(原始內容存檔於2013-01-04)(英語).  ^趙鼎新.《天安門的力量:國家-社會關係和1989北京學生運動》[ThePowerofTiananmen:State-SocietyRelationsandthe1989BeijingStudentMovement].美國芝加哥:芝加哥大學出版社.2001-04-15:第157頁[2013-12-28].ISBN 978-0226982601.(原始內容存檔於2015-03-15)(英語).  ^趙鼎新.《天安門的力量:國家-社會關係和1989北京學生運動》[ThePowerofTiananmen:State-SocietyRelationsandthe1989BeijingStudentMovement].美國芝加哥:芝加哥大學出版社.2001-04-15:第156頁[2013-12-28].ISBN 978-0226982601.(原始內容存檔於2015-03-15)(英語).  ^147.0147.1傅高義.DengXiaopingandtheTransformationofChina.美國劍橋:哈佛大學出版社.2011-09-26:第608頁[2013-12-28].ISBN 978-0674055445(英語).  ^張良.中國「六四」真相──JuneFourth:TheTrueStory(第285頁).六四檔案.2001-04-15[2013-12-28].(原始內容存檔於2006-02-17)(中文(繁體)).  ^趙紫陽.趙紫陽六四事件自辯書──中共中央文件影印件全文.六四檔案.1989-06-22[2013-12-28].(原始內容存檔於2011-05-14)(中文(繁體)).  ^張良.中國「六四」真相──JuneFourth:TheTrueStory(第286頁).六四檔案.2001-04-15[2013-12-28](中文(繁體)).  ^北京高校學生自治聯合會.新五四宣言.香港市民支援愛國民主運動聯合會.1989-05-04[2013-12-28].(原始內容存檔於2012-02-14)(中文(繁體)).  ^三,「五四宣言」.新生網.[2013-12-28](中文(簡體)).  ^153.0153.1趙鼎新.《天安門的力量:國家-社會關係和1989北京學生運動》[ThePowerofTiananmen:State-SocietyRelationsandthe1989BeijingStudentMovement].美國芝加哥:芝加哥大學出版社.2001-04-15:第159頁[2013-12-28].ISBN 978-0226982601.(原始內容存檔於2015-03-15)(英語).  ^154.0154.1趙鼎新.《天安門的力量:國家-社會關係和1989北京學生運動》[ThePowerofTiananmen:State-SocietyRelationsandthe1989BeijingStudentMovement].美國芝加哥:芝加哥大學出版社.2001-04-15:第161頁[2013-12-28].ISBN 978-0226982601.(原始內容存檔於2015-03-15)(英語).  ^劉曉波.重歸紫陽路,刻不容緩.《開放雜誌》.2007-02-25[2013-12-28].(原始內容存檔於2014-01-11)(中文(繁體)).  ^絕食書.香港市民支援愛國民主運動聯合會.1989-05-13[2013-12-28].(原始內容存檔於2012-02-14)(中文(繁體)).  ^諸嶽.死亡從天安門廣場開始──懷念絕食詩人一禾和臥軌詩人海子.六四檔案.1993-10-01[2013-12-28](中文(繁體)).  ^158.0158.1158.2158.3傅高義.DengXiaopingandtheTransformationofChina.美國劍橋:哈佛大學出版社.2011-09-26:第612頁至第614頁[2013-12-28].ISBN 978-0674055445(英語).  ^159.0159.1趙鼎新.《天安門的力量:國家-社會關係和1989北京學生運動》[ThePowerofTiananmen:State-SocietyRelationsandthe1989BeijingStudentMovement].美國芝加哥:芝加哥大學出版社.2001-04-15:第167頁[2013-12-28].ISBN 978-0226982601.(原始內容存檔於2015-03-15)(英語).  ^People'sRepublicofChina :preliminaryfindingsonkillingsofunarmedcivilians,arbitraryarrestsandsummaryexecutionssince3June1989.英國倫敦:國際特赦組織.1989-08-30:第19頁(英語). 使用|accessdate=需要含有|url=(幫助) ^161.0161.1161.2161.3161.4161.5161.6161.7安東尼·托馬斯(英語:AntonyThomas).WatchTheFullProgramOnline.《前線(英語:Frontline(U.S.TVseries))》.2006-04-11[2013-12-28].(原始內容存檔於2014-04-16)(英語).  ^馬保奉.戈尔巴乔夫访华纪录.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史網.2013-11-12(中文(簡體)).赫魯雪夫的訪問標誌著中蘇關係由「蜜月」走向破裂,而戈巴契夫的訪問則是中蘇經歷了10年論戰、10年武裝對峙、10年談判之後,兩國關係走向正常化。

  ^陳小雅.八九民運史(第263頁).六四檔案.1996年6月[2013-12-28](中文(繁體)).  ^趙鼎新.《天安門的力量:國家-社會關係和1989北京學生運動》[ThePowerofTiananmen:State-SocietyRelationsandthe1989BeijingStudentMovement].美國芝加哥:芝加哥大學出版社.2001-04-15:第164頁[2013-12-28].ISBN 978-0226982601.(原始內容存檔於2015-03-15)(英語).  ^165.0165.1趙鼎新.《天安門的力量:國家-社會關係和1989北京學生運動》[ThePowerofTiananmen:State-SocietyRelationsandthe1989BeijingStudentMovement].美國芝加哥:芝加哥大學出版社.2001-04-15:第165頁[2013-12-28].ISBN 978-0226982601.(原始內容存檔於2015-03-15)(英語).  ^趙鼎新.《天安門的力量:國家-社會關係和1989北京學生運動》[ThePowerofTiananmen:State-SocietyRelationsandthe1989BeijingStudentMovement].美國芝加哥:芝加哥大學出版社.2001-04-15:第169頁[2013-12-28].ISBN 978-0226982601.(原始內容存檔於2015-03-15)(英語).  ^戴晴.备忘“六四”.《紐約時報》.2014-06-04[2014-06-07](中文(簡體)).  ^趙鼎新.《天安門的力量:國家-社會關係和1989北京學生運動》[ThePowerofTiananmen:State-SocietyRelationsandthe1989BeijingStudentMovement].美國芝加哥:芝加哥大學出版社.2001-04-15:第170頁[2013-12-28].ISBN 978-0226982601.(原始內容存檔於2015-03-15)(英語).  ^海濤.对比新闻:谁在六四前出卖了邓小平?.美國之音.2010-08-25[2014-06-07].(原始內容存檔於2014-10-23)(中文(簡體)).  ^嚴家其、包遵信和李南友.五.一七宣言.香港市民支援愛國民主運動聯合會.1989-05-17[2013-12-28].(原始內容存檔於2012-02-13)(英語).  ^171.0171.1171.2趙鼎新.《天安門的力量:國家-社會關係和1989北京學生運動》[ThePowerofTiananmen:State-SocietyRelationsandthe1989BeijingStudentMovement].美國芝加哥:芝加哥大學出版社.2001-04-15:第171頁[2013-12-28].ISBN 978-0226982601.(原始內容存檔於2014-01-06)(英語).  ^王傳業.沉重的回忆.香港中文大學(中文).  ^特别节目-《天安门广场的法国女人》作者:以此书向学生致敬.法國國際廣播電台.2019-05-31(中文).  ^美联社忆“六四”:戒严部队围攻外国记者.自由亞洲電台.2019-06-05(中文).  ^175.0175.1趙鼎新.《天安門的力量:國家-社會關係和1989北京學生運動》[ThePowerofTiananmen:State-SocietyRelationsandthe1989BeijingStudentMovement].美國芝加哥:芝加哥大學出版社.2001-04-15:第181頁[2013-12-28].ISBN 978-0226982601.(原始內容存檔於2015-03-15)(英語).  ^法新社.ExiledTiananmendissidentbackinTaiwan.AsiaOne(英語:AsiaOne).2009-06-04[2013-12-28](英語).  ^177.0177.1趙紫陽.《改革歷程》[PrisoneroftheState:TheSecretJournalofPremierZhaoZiyang].美國紐約:西門與舒斯特.2009-05-19:第15頁[2013-12-28].ISBN 978-1439149386(英語).  ^趙紫陽.趙紫陽5.19廣場講話.六四檔案.1989-05-19[2013-12-28](中文(繁體)). [永久失效連結] ^179.0179.1黎安友.OntheTiananmenPapers.美國華盛頓特區:《外交政策》.2002年:第18頁[2013-12-28].(原始內容存檔於2012-10-16)(英語).  ^JohnDelury.TiananmenSquareRevisited.世界報業辛迪加(英語:ProjectSyndicate).2009-05-20[2013-12-28](英語).  ^黎安友.OntheTiananmenPapers.美國華盛頓特區:《外交政策》.2002年:第20頁[2013-12-28].(原始內容存檔於2012-10-16)(英語).  ^JamesA.R.Miles.TheLegacyofTiananmen:ChinainDisarray.美國安娜堡:密西根大學出版社(英語:UniversityofMichiganPress).1997-06-01[2013-12-28].ISBN 978-0472084517(英語).  ^五,赵紫阳下台.新生網.[2013-12-28](中文(簡體)).  ^趙紫陽.《改革歷程》[PrisoneroftheState:TheSecretJournalofPremierZhaoZiyang].美國紐約:西門與舒斯特.2009-05-19:第10頁[2013-12-28].ISBN 978-1439149386(英語).  ^185.0185.1黎安友.OntheTiananmenPapers.美國華盛頓特區:《外交政策》.2002年:第22頁[2013-12-28].(原始內容存檔於2012-10-16)(英語).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關於在北京市部分地區實行戒嚴的命令》.中國北京: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1989-05-20(中文(簡體)). 使用|accessdate=需要含有|url=(幫助) ^《北京市人民政府令》.中國北京:北京市人民政府.1989-05-20(中文(簡體)). 使用|accessdate=需要含有|url=(幫助) ^188.0188.1吳仁華.《六四事件中的戒嚴部隊》.美國加利福尼亞州:真相出版社.2009年:第30頁至第31頁.ISBN 978-0982320389(中文(繁體)). 使用|accessdate=需要含有|url=(幫助) ^吳仁華.六四北京戒严部队的数量和番号.獨立中文筆會.2010-04-23[2013-12-28].(原始內容存檔於2016-01-02)(中文(簡體)).  ^190.0190.1卜正民.QuellingthePeople:TheMilitarySuppressionoftheBeijingDemocracyMovement.美國帕羅奧圖:史丹福大學出版社.1998-12-01:第80頁至第82頁[2013-12-28].ISBN 978-0804736381(英語).  ^中國人民解放軍《中國人民解放軍高級將領傳》編審委員會,中國中共黨史人物研究會《中國人民解放軍高級將領傳》編撰委員會編.中国人民解放军高级将领传第29卷.北京:解放軍出版社.2013:520.ISBN 978-7-5065-6567-7.  ^高航.历程:奉命执行北京市部分地区戒严任务.新華網.[2014-01-20].(原始內容存檔於2015-08-23)(中文(簡體)).  ^Тяньаньмэнь:20летназад.ПравачеловекавРоссии.2009-06-02[2014-01-20](俄語).  ^194.0194.1194.2SecretaryofState'sMorningSummaryfor3June1989.喬治華盛頓大學.1993-08-30[2013-12-28](英語).  ^封從德.天安門之爭──六四的關鍵內情(第78頁).六四檔案.1998年6月[2013-12-28].(原始內容存檔於2009-06-07)(中文(繁體)).  ^香港電台.一九八零—一九八九六四清場(上).《神州五十年》.[2013-12-28](中文(繁體)).  ^GrahamEarnshaw.TiananmenStory.GrahamEarnshaw.[2013-12-28](英語).  ^八九中國民運日誌.香港市民支援愛國民主運動聯合會.[2013-12-28].(原始內容存檔於2014-01-10)(中文(繁體)).  ^199.0199.1張良、黎安友和林培瑞.《天安門文件》[TheTiananmenPapers].美國芝加哥:公共議題(英語:PublicAffairs).2002-06-04:第353頁[2013-12-28].ISBN 978-1586481223(英語).  ^200.0200.1張良、黎安友和林培瑞.天安門文件[TheTiananmenPapers].美國芝加哥:公共議題(英語:PublicAffairs).2002-06-04:第362頁[2013-12-28].ISBN 978-1586481223(英語).  ^劉曉波、周舵、侯德健和高新.六.二絕食宣言.香港市民支援愛國民主運動聯合會.1989-06-02[2013-12-28].(原始內容存檔於2012-02-13)(英語).  ^莉亞.異議人士劉曉波談六四意義.《大紀元時報》.2004-05-27[2013-12-28](中文(繁體)).  ^MichaelFathers.MoveableFeastStartsAgainonTiananmenSquare.《獨立報》.1989-06-03(英語). 使用|accessdate=需要含有|url=(幫助) ^204.0204.1傑伊·馬修斯(英語:JayMathews).ChineseArmyMovingClosertoProtesters:Finances,LeadershipSplitStudentRanks.《華盛頓郵報》.1989-06-02[2013-12-30].(原始內容存檔於2014-06-10)(英語).  ^張良、黎安友和林培瑞.天安門文件[TheTiananmenPapers].美國芝加哥:公共議題(英語:PublicAffairs).2002-06-04:第363頁[2013-12-28].ISBN 978-1586481223(英語).  ^206.0206.1張良、黎安友和林培瑞.天安門文件[TheTiananmenPapers].美國芝加哥:公共議題(英語:PublicAffairs).2002-06-04:第366頁[2013-12-28].ISBN 978-1586481223(英語).  ^207.0207.1207.2207.3207.4207.5吳仁華.89天安门事件大事记:6月3日星期六.獨立中文筆會.2011-06-04[2013-12-28].(原始內容存檔於2016-01-02)(中文(簡體)).  ^紀思道.BEIJINGRESIDENTSBLOCKARMYMOVENEARCITYCENTER.《紐約時報》.1989-06-03[2013-12-28](英語).  ^SteveJolly.EyewitnessinChina.SocialistAlternative.1989-06-13[2013-12-28](英語).  ^210.0210.1210.2210.3210.4210.5陳寶珣;蔡淑芳;陳建平.軍隊屠城,死傷無數.香港:香港記者協會. :102.ISBN 9889762242.  ^張良、黎安友和林培瑞.天安門文件[TheTiananmenPapers].美國芝加哥:公共議題(英語:PublicAffairs).2002-06-04:第330頁[2013-12-28].ISBN 978-1586481223(英語).  ^張良、黎安友和林培瑞.天安門文件[TheTiananmenPapers].美國芝加哥:公共議題(英語:PublicAffairs).2002-06-04:第335頁[2013-12-28].ISBN 978-1586481223(英語).  ^213.0213.1張良、黎安友和林培瑞.天安門文件[TheTiananmenPapers].美國芝加哥:公共議題(英語:PublicAffairs).2002-06-04:第338頁[2013-12-28].ISBN 978-1586481223(英語).  ^張良、黎安友和林培瑞.天安門文件[TheTiananmenPapers].美國芝加哥:公共議題(英語:PublicAffairs).2002-06-04:第343頁[2013-12-28].ISBN 978-1586481223(英語).  ^張良、黎安友和林培瑞.天安門文件[TheTiananmenPapers].美國芝加哥:公共議題(英語:PublicAffairs).2002-06-04:第349頁[2013-12-28].ISBN 978-1586481223(英語).  ^216.0216.1216.2吳仁華.天安门广场清场命令的下达.獨立中文筆會.2010-05-04[2013-12-28].(原始內容存檔於2016-03-05)(中文(簡體)).  ^張良、黎安友和林培瑞.天安門文件[TheTiananmenPapers].美國芝加哥:公共議題(英語:PublicAffairs).2002-06-04:第355頁至第362頁[2013-12-28].ISBN 978-1586481223(英語).  ^張良.中國「六四」真相──JuneFourth:TheTrueStory(第912頁).六四檔案.2001-04-15[2013-12-28](中文(繁體)). [永久失效連結] ^吳仁華.《六四事件中的戒嚴部隊》.美國加利福尼亞州:真相出版社.2009年.ISBN 978-0982320389(中文(繁體)). 使用|accessdate=需要含有|url=(幫助) ^中國人民解放軍《中國人民解放軍高級將領傳》編審委員會,中國中共黨史人物研究會《中國人民解放軍高級將領傳》編撰委員會編.中国人民解放军高级将领传第29卷.北京:解放軍出版社.2013:521.ISBN 978-7-5065-6567-7.  ^221.0221.1221.2221.3221.4221.5公共電視網.Interviews-TimothyBrook.《前線(英語:Frontline(U.S.TVseries))》.2006-04-11[2013-12-28](英語).  ^張良.中國「六四」真相──JuneFourth:TheTrueStory(第913頁).六四檔案.2001-04-15[2013-12-28].(原始內容存檔於2013-06-21)(中文(繁體)).  ^中國共產黨北京市委員會.《1989ʼ北京制止动乱平息反革命暴乱纪事》.中國北京:《北京日報》.1989年8月:第126頁至第128頁[2013-12-28](中文(簡體)).  ^張良.中國「六四」真相──JuneFourth:TheTrueStory(第921頁).六四檔案.2001-04-15[2013-12-28].(原始內容存檔於2011-09-05)(中文(繁體)).  ^【六四25年】六四懶人包不能遺忘的歷史蘋果日報.Appledaily.com.tw.2003-05-02[2018-06-04].  ^226.0226.1226.2226.3公共電視網.Interviews-JohnPomfret.《前線(英語:Frontline(U.S.TVseries))》.2006-04-11[2013-12-28](英語).  ^張良.中國「六四」真相──JuneFourth:TheTrueStory(第922頁).六四檔案.2001-04-15[2013-12-28].(原始內容存檔於2011-09-05)(中文(繁體)).  ^張良.中國「六四」真相──JuneFourth:TheTrueStory(第923頁).六四檔案.2001-04-15[2013-12-28].(原始內容存檔於2011-09-25)(中文(繁體)).  ^调停者段昌隆之死.天安門母親運動.2003-12-14[2013-12-28].(原始內容存檔於2014-07-02)(中文(簡體)).  ^美國南加州大學.Assignment:China-TiananmenSquare|US-ChinaInstitute.  ^張良.中國「六四」真相──JuneFourth:TheTrueStory(第924頁).六四檔案.2001-04-15[2013-12-28].(原始內容存檔於2011-09-25)(中文(繁體)).  ^張良.中國「六四」真相──JuneFourth:TheTrueStory(第915頁).六四檔案.2001-04-15[2013-12-28].(原始內容存檔於2011-09-05)(中文(繁體)).  ^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驚心動魄的五十六天──一九八九年四月十五日至六月九日每日紀實(第177頁).六四檔案.1990年6月[2013-12-28].(原始內容存檔於2011-09-05)(中文(繁體)).  ^234.0234.1234.2234.3吳仁華.戒严部队军警的死亡情况.獨立中文筆會.2010-05-23[2013-12-28].(原始內容存檔於2013-05-18)(中文(簡體)).  ^吳仁華.《六四事件中的戒嚴部隊》.美國加利福尼亞州:真相出版社.2009年:第58頁.ISBN 978-0982320389(中文(繁體)). 使用|accessdate=需要含有|url=(幫助) ^史景前.《“六四”秘密》.哈耶出版社.2014-07-07[2018-06-05](中文(繁體)).  ^237.0237.1237.2237.3237.4237.5237.6237.7237.8237.9吳仁華.天安门事件的最后一幕/吴仁华.獨立中文筆會.[2013-12-28].(原始內容存檔於2013-11-10)(中文(簡體)).  ^238.0238.1香港電台.一九八零—一九八九:六四清場(下).《神州五十年》.[2013-12-28].(原始內容存檔於2011-07-21)(中文(繁體)).  ^吳仁華.《天安門血腥清場内幕》.美國加利福尼亞州:真相出版社.2007年[2013-12-28].ISBN 978-0979527364(中文(繁體)).  ^240.0240.1240.2240.3吳仁華.天安门事件的最后一幕/吴仁华.獨立中文筆會.[2013-12-28].(原始內容存檔於2013-11-10)(中文(簡體)).  ^241.0241.1241.2241.3241.4吳仁華.89天安门事件大事记:6月4日星期日.獨立中文筆會.2011-06-04[2013-12-28].(原始內容存檔於2013-08-11)(中文(簡體)).  ^張良.中國「六四」真相──JuneFourth:TheTrueStory(第916頁).六四檔案.2001-04-15[2013-12-28].(原始內容存檔於2011-09-05)(中文(繁體)).  ^243.0243.1243.2張良.中國「六四」真相──JuneFourth:TheTrueStory(第917頁).六四檔案.2001-04-15[2013-12-28].(原始內容存檔於2011-09-05)(中文(繁體)).  ^中國共產黨北京市委員會.《1989ʼ北京制止动乱平息反革命暴乱纪事》.中國北京:《北京日報》.1989年8月:第129頁[2013-12-28](中文(簡體)).  ^245.0245.1245.2245.3245.4245.5吳仁華.天安门事件的最后一幕/吴仁华.獨立中文筆會.[2013-12-28].(原始內容存檔於2014-01-06)(中文(簡體)).  ^英國廣播公司.WitnessingTiananmen:Clearingthesquare.BBC新聞.2004-06-24[2013-12-28].(原始內容存檔於2006-06-25)(英語).  ^中國共產黨北京市委員會.70天大事記(第80頁).六四檔案.1990年6月[2013-12-28].(原始內容存檔於2011-07-21)(中文(繁體)).  ^張良.中國「六四」真相──JuneFourth:TheTrueStory(第918頁).六四檔案.2001-04-15[2013-12-28].(原始內容存檔於2011-09-05)(中文(繁體)).  ^249.0249.1249.2249.3249.4249.5249.6249.7249.8吳仁華.天安门事件的最后一幕/吴仁华.獨立中文筆會.[2013-12-28].(原始內容存檔於2014-01-06)(中文(簡體)).  ^250.0250.1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驚心動魄的五十六天──一九八九年四月十五日至六月九日每日紀實(第179頁).六四檔案.1990年6月[2013-12-28].(原始內容存檔於2011-09-05)(中文(繁體)).  ^《澳洲日報》.六四凌晨港生槍口逃生回憶:連遭十幾棍暴打.新浪.2009-05-17[2013-12-28](中文(繁體)).  ^張良.中國「六四」真相──JuneFourth:TheTrueStory(第920頁).六四檔案.2001-04-15[2013-12-28].(原始內容存檔於2011-09-25)(中文(繁體)).  ^張良.中國「六四」真相──JuneFourth:TheTrueStory(第919頁).六四檔案.2001-04-15[2013-12-28].(原始內容存檔於2011-09-24)(中文(繁體)).  ^254.0254.1254.2254.3Viewingcable89BEIJING18828,LATINAMERICANDIPLOMATEYEWITNESSACCOUNT.維基解密.1989-07-12[2013-12-28](英語).  ^吳仁華.六部口坦克追轧学生撤退队伍事件.看中國.2010-06-13[2013-12-28](中文(簡體)).  ^馮長樂.专访方政:六四坦克从我双腿碾过....《大紀元時報》.2005-05-31[2013-12-28].(原始內容存檔於2012-04-14)(中文(簡體)).  ^丁子霖.疯狂的坦克.天安門母親運動.2005-03-08[2013-12-28](中文(簡體)).  ^OlympichopefulwholosthislegsinTiananmenSquare.《獨立報》.2008-08-06[2013-12-28](英語).  ^申雪.目睹戒严部队枪击少年.《議報》.2004-05-24[2013-12-28].(原始內容存檔於2006-07-10)(中文(簡體)).  ^公共電視網.Interviews-JanWong.《前線(英語:Frontline(U.S.TVseries))》.2006-04-11[2013-12-28].(原始內容存檔於2014-02-21)(英語).  ^KarlSchoenberger.8SentencedtoDieinBeijingFighting :AreConvictedofBeatingSoldiers,BurningVehicles.《洛杉磯時報》.1989-06-18[2013-12-28].(原始內容存檔於2014-01-06)(英語).  ^安東尼·托馬斯(英語:AntonyThomas).Transcript.《前線(英語:Frontline(U.S.TVseries))》.2006-04-11[2013-12-28].(原始內容存檔於2008-07-20)(英語).   ^那一年,澳門人怎樣回應中國民主運動.論盡媒體.2011-06-04[2018-10-11].(原始內容存檔於2018-10-15).  ^殷玉生六四情侶:於世文和陳衛的故事.(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 ^Chu-YuanCheng.BehindtheTiananmenMassacre:Social,Political,andEconomicFermentinChina.美國博爾德:西景出版社(英語:WestviewPress).1991年8月:第139頁.ISBN 978-0813310473(英語). 使用|accessdate=需要含有|url=(幫助) ^張良、黎安友和林培瑞.《天安門文件》[TheTiananmenPapers].美國芝加哥:公共議題(英語:PublicAffairs).2002-06-04:第399頁[2013-12-28].ISBN 978-1586481223(英語).  ^張良、黎安友和林培瑞.《天安門文件》[TheTiananmenPapers].美國芝加哥:公共議題(英語:PublicAffairs).2002-06-04:第404頁[2013-12-28].ISBN 978-1586481223(英語).  ^268.0268.1張良、黎安友和林培瑞.《天安門文件》[TheTiananmenPapers].美國芝加哥:公共議題(英語:PublicAffairs).2002-06-04:第410頁[2013-12-28].ISBN 978-1586481223(英語).  ^269.0269.1張良、黎安友和林培瑞.《天安門文件》[TheTiananmenPapers].美國芝加哥:公共議題(英語:PublicAffairs).2002-06-04:第389頁[2013-12-28].ISBN 978-1586481223(英語).  ^英國廣播公司.PublicTransportSuspended,RoadsBarricadedinShanghai.英國廣播公司國際頻道.1989-06-06(英語). 使用|accessdate=需要含有|url=(幫助) ^271.0271.1張良、黎安友和林培瑞.《天安門文件》[TheTiananmenPapers].美國芝加哥:公共議題(英語:PublicAffairs).2002-06-04:第403頁[2013-12-28].ISBN 978-1586481223(英語).  ^上海铁路局志.中國鐵道出版社.2004.ISBN 9787113053802.  ^張良、黎安友和林培瑞.《天安門文件》[TheTiananmenPapers].美國芝加哥:公共議題(英語:PublicAffairs).2002-06-04:第407頁[2013-12-28].ISBN 978-1586481223(英語).  ^274.0274.1張良、黎安友和林培瑞.《天安門文件》[TheTiananmenPapers].美國芝加哥:公共議題(英語:PublicAffairs).2002-06-04:第400頁[2013-12-28].ISBN 978-1586481223(英語).  ^275.0275.1張良、黎安友和林培瑞.《天安門文件》[TheTiananmenPapers].美國芝加哥:公共議題(英語:PublicAffairs).2002-06-04:第405頁[2013-12-28].ISBN 978-1586481223(英語).  ^276.0276.1276.2張良、黎安友和林培瑞.《天安門文件》[TheTiananmenPapers].美國芝加哥:公共議題(英語:PublicAffairs).2002-06-04:第408頁[2013-12-28].ISBN 978-1586481223(英語).  ^277.0277.1277.2277.3張良、黎安友和林培瑞.《天安門文件》[TheTiananmenPapers].美國芝加哥:公共議題(英語:PublicAffairs).2002-06-04:第409頁[2013-12-28].ISBN 978-1586481223(英語).  ^278.0278.1278.2張良、黎安友和林培瑞.《天安門文件》[TheTiananmenPapers].美國芝加哥:公共議題(英語:PublicAffairs).2002-06-04:第413頁[2013-12-28].ISBN 978-1586481223(英語).  ^СобытиянаплощадиТяньаньмэньвПекиневесной1989года..俄羅斯新聞社.2009-06-04[2014-01-20](俄語).  ^dfwgator."PleaserememberJunetheThird,1989.".FreeRepublic(英語:FreeRepublic).2004-06-04[2013-12-28](英語).  ^亞衣.以生命向专制挑战──访吴学灿.《北京之春》.1996年10月[2013-12-28](中文(簡體)).  ^詳見1989年5月24日六點半新聞報導。

^GregoryClark.TheTiananmenSquareMassacreMyth(slightlyexpandedversionofmyJapanTimesarticleof7/21/07).GregoryClark'sWebSite.2007-07-21[2013-12-28](英語).  ^理察·羅斯(RichardRoth).RememberingTiananmenSquare.哥倫比亞廣播公司.1999-06-03[2013-12-28](英語).  ^紀思道.TurmoilinChina;BeijingOusts2AmericanCorrespondents.《紐約時報》.1999-06-15[2013-12-28](英語).  ^MichaelFathers.ChinainCrisis:Reportingcontinues,butforhowlong?.《獨立報》.1989-06-10(英語). 使用|accessdate=需要含有|url=(幫助) ^MichaelBociurkiw.Shanghaistudentleadersprepareoffensivedespitecrackdown.《環球郵報》.1989-06-12(英語). 使用|accessdate=需要含有|url=(幫助) ^288.0288.1288.2谷玥.中国共产党历史大事记(1989年).新華網.2004年10月[2013-12-28].(原始內容存檔於2015-02-16)(中文(簡體)).  ^289.0289.1鄧小平.在接见首都戒严部队军以上干部时的讲话.新華網.1989-06-09[2013-12-28].(原始內容存檔於2015-10-16)(中文(簡體)).  ^Deng'sJune9Speech:'WeFacedaRebelliousClique'and'DregsofSociety'.《紐約時報》.1989-06-30[2013-12-28].(原始內容存檔於2013-11-13)(英語).  ^Chong-PinLin和DengXiaoping.Deng's9JuneSpeech:WEFACEDAREBELLIOUSCLIQUEANDDREGSOFSOCIETY.美國美國華盛頓特區:《世界時事(英語:WorldAffairs)》.1989-06-28[2013-12-28](英語).  ^MichelOksenberg、LawrenceR.Sullivan和MarcLambert.BeijingSpring,1989:ConfrontationandConflict :theBasicDocuments.美國阿蒙克:M.E.Sharpe(英語:M.E.Sharpe).1990年:第378頁[2013-12-28].ISBN 978-0765640574.(原始內容存檔於2014-01-06)(英語).  ^JosephFewsmith.ChinasinceTiananmen:ThePoliticsofTransition.英國劍橋:劍橋大學出版社.2012-09-05:第42頁[2013-12-28].ISBN 978-0511790959.(原始內容存檔於2014-01-06)(英語).  ^JamesA.R.Miles.TheLegacyofTiananmen:ChinainDisarray.美國安娜堡:密西根大學出版社(英語:UniversityofMichiganPress).1997-06-01:第27頁至第30頁.ISBN 978-0472084517(英語). 使用|accessdate=需要含有|url=(幫助) ^RichardBernstein.BeijingOrdersItsAmbassadorsHomeforaMeeting.《紐約時報》.1989-06-29[2013-12-28](英語).  ^丁學良.中国维稳体制是一个“次坏”选择.《紐約時報》.2012-12-04(中文).  ^公安部發出通告堅決鎮壓反革命暴亂制止動亂維護首都和全國正常社會秩序.《人民日報》.1989-06-13:第1頁(中文(簡體)). 使用|accessdate=需要含有|url=(幫助) ^崔勁草.沉默的受难者.《看中國》.2012-06-16[2013-12-28](中文(簡體)).  ^學運領袖.北京愛國民主運動日誌.[2013-12-28].(原始內容存檔於2014-01-07)(中文(繁體)).  ^民運人士要剝光豬驗證港英高層力勸黃雀核心:別走近海邊.《蘋果日報》.2009-05-22[2013-12-28].(原始內容存檔於2014-01-07)(中文(繁體)).  ^MelindaLiu.StillontheWing;InsideOperationYellowbird,theDaringPlottoHelpDissidentsEscape.《新聞週刊》.1996-04-01[2013-12-28].(原始內容存檔於2014-06-10)(英語).  ^302.0302.1鄭宇碩和羅金義.《那夜無星:八九民運二十年顧後瞻前》.香港:香港城市大學.2010年:第231頁[2015-11-28].ISBN 978-9629371760(中文(簡體)).  ^瑞迪.王軍濤:八九學運的發生是改革開放的必然結果.法國廣播電台.2018-06-05[2019-04-29](中文(繁體)). [永久失效連結] ^布魯斯·韋伯.“六四黑手”陈子明病逝.《紐約時報》.2014-10-27(中文).  ^305.0305.1LessThanaDozenJuneFourthProtestersStillinPrison.對話基金會.2012-05-31[2013-12-28].(原始內容存檔於2019-02-27)(英語).  ^JamesA.R.Miles.TheLegacyofTiananmen:ChinainDisarray.美國安娜堡:密西根大學出版社(英語:UniversityofMichiganPress).1997-06-01:第30頁.ISBN 978-0472084517(英語). 使用|accessdate=需要含有|url=(幫助) ^《上海監獄志》編纂委員會.第五章教育改造第二节思想政治教育.上海监狱志.上海:上海社會科學院出版社.2003.ISBN 7-80681-330-6.  ^六四30周年:从昔日改革者到今天的政治囚徒鲍彤称今生“一事无成”.BBCNews中文.2019-05-28.  ^《聯合報》.通緝令中共「簡介」21名學生領袖.六四檔案.1989-06-14[2013-12-28].(原始內容存檔於2011-08-16)(中文(繁體)).  ^蔡楚.联合早报专访王丹.博訊.2006-06-01[2013-12-28](中文(簡體)).  ^311.0311.1311.2范盛雨.周曉丹:近距離看六四學生領袖王丹.多維新聞.2012-04-10[2013-12-28].(原始內容存檔於2014-01-06)(中文(簡體)).  ^SheridanPrasso.ListeningtoChina'sDissidents.《彭博商業周刊》.2001-12-16[2013-12-28](英語).  ^《新史記》.吾尔开希谈流亡人生:我为何要三次投案自首?(图).文學城.2013-03-22[2015-11-28](中文(簡體)).  ^夏雪妮.“民运”分子吾尔开希到香港投案自首被遣返回台湾.觀察者網.2013-11-27[2015-11-28](中文(簡體)).  ^AllGirlsAllowed:Home.女童之聲(AllGirlsAllowed).2013年[2013-12-28].(原始內容存檔於2013-12-10)(英語).  ^316.0316.1ConcludingobservationsoftheCommitteeagainstTortureCHINA(PDF).禁止酷刑委員會.2008-11-21[2013-12-28].(原始內容存檔(PDF)於2015-01-30)(英語).  ^317.0317.1317.2317.3CommentsbytheGovernmentofthePeople’sRepublicofChina(PDF).禁止酷刑委員會.2009-12-18[2013-12-28](英語).  ^黃明珍.《神州怨:我從毛澤東時代走到現在的長征(英語:RedChinaBlues:MyLongMarchfromMaotoNow)》(RedChinaBlues:MyLongMarchFromMaotoNow).美國紐約:斑塔姆出版社(英語:BantamBooks).1997-05-19:第278頁.ISBN 978-0385482325(英語). 使用|accessdate=需要含有|url=(幫助) ^319.0319.1319.2MichelOksenberg、LawrenceR.Sullivan和MarcLambert.BeijingSpring,1989:ConfrontationandConflict :theBasicDocuments.美國阿蒙克:M.E.Sharpe(英語:M.E.Sharpe).1990年:第364頁[2013-12-28].ISBN 978-0765640574.(原始內容存檔於2014-01-06)(英語).  ^Кровопролитие.NEWSru(英語:NEWSru).[2014-01-21](俄語).  ^321.0321.1袁木口中的「真相」.北京愛國民主運動日誌.[2013-12-28].(原始內容存檔於2008-05-13)(中文(繁體)).  ^張良、黎安友和林培瑞.《天安門文件》[TheTiananmenPapers].美國芝加哥:公共議題(英語:PublicAffairs).2002-06-04:第437頁[2013-12-28].ISBN 978-1586481223(英語).  ^港悼六四.自由時報.2014-05-30[2016-12-14].(原始內容存檔於2016-10-12)(中文(臺灣)).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报1989年第11号(总号:592)(PDF).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公報.1989年,(1989年第11號).  ^林博文.《關鍵民國:聆聽民國史的馬蹄聲》.臺灣臺北:大塊文化.2013-06-01:第219頁[2015-10-03].ISBN 978-9862134412(中文(繁體)).  ^JamesR.Lilley和JeffreyLilley.ChinaHands:NineDecadesofAdventure,Espionage,andDiplomacyinAsia.美國芝加哥:公共議題(英語:PublicAffairs).2005-07-05:第322頁[2013-12-28].ISBN 978-1586483432(英語).  ^丁子霖.六四死難者名單.六四檔案.2006年6月[2013-12-28].(原始內容存檔於2004-04-10)(中文(簡體)).  ^Chu-YuanCheng.BehindtheTiananmenMassacre:Social,Political,andEconomicFermentinChina.美國博爾德:西景出版社(英語:WestviewPress).1991年8月:第139頁.ISBN 978-0813310473(英語). 使用|accessdate=需要含有|url=(幫助) ^成都六四的小天安門.紐約時報中文網.  ^JohnDiamond.ChineseGeneralDeniesKillings--NobodyDiedAtTiananmen,ArmyLeaderSaysInU.S..《西雅圖時報》.1996-12-11[2013-12-28](英語).  ^TheTiananmenSquareConfrontation.AlternativeInsight.2002-01-16[2013-12-28](英語).  ^蕭融.吴仁华在洛杉矶发表新书详实记录亲睹六四屠城真相.自由亞洲電台.2007-05-25[2013-12-28](中文(簡體)).  ^理察·羅斯(RichardRoth).ThereWasNo"TiananmenSquareMassacre".哥倫比亞廣播公司.2009-06-04[2013-12-28](英語).Behindthisistheweightofeyewitnessaccounts,de-classifiedWesterngovernmentreports,andhistorians'workthatsupportsthestoryofabriefperiodofnegotiationbetweenthearmyandsomestudenthold-outs(thereweren'tallthatmanyleftinthesquarebythen)whentroopsbeganenteringthesquareinforcejustbeforedawn--silencingthepublicaddresssystemloudspeakerswithavolleyofgunfire.  ^美國國務院.CONFIDENTIALDepartmentofState.喬治華盛頓大學.1996-01-16[2013-12-28](英語).  ^MalcolmMoore.Wikileaks:nobloodshedinsideTiananmenSquare,cablesclaim.《每日電訊報》.2011-06-04[2013-12-28](英語).  ^336.0336.1BLOODANDBITTERNESS:ASOLDIER'STALEOFTIANANMEN.維基解密.1990-03-26[2013-12-28](英語).  ^鄧小平.邓小平文选.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302–308.ISBN 978-7-01-001862-1.第三卷(中文(簡體)).  ^338.0338.1338.2China:Tiananmen’sUnhealedWounds.人權觀察.2009-05-19[2013-12-28](英語).  ^周賀.1989年政治風波.人民網.2004-05-01[2013-12-28].(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04-05)(中文(簡體)).  ^《聯合早報》.中共重申对六四事件有明确定论.博訊.2009-05-20[2013-12-28](中文(簡體)).  ^341.0341.1《國際先驅論壇報》.RelativesofdeadatTiananmenseekreview-Asia-Pacific-InternationalHeraldTribune.《紐約時報》.2006-05-29[2013-12-28](英語).  ^DavidKootnikoff.HongKong's'Long-Haired'Provocateur.OhmyNews.2005-05-27[2013-12-28].(原始內容存檔於2011-06-29)(英語).  ^中國共產黨簡史編寫組,中國共產黨簡史.九、经受政治风波的考验和治理整顿的完成.北京:人民出版社中共黨史出版社.2021:531.ISBN 9787010232034.  ^【六四三十】国防部长魏凤和:中央果断平息动乱属正确决定.[2019-06-02].(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05-10).  ^中共六中全會會議.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新華網.2021-11-1618:16[2021-11-17](中文(簡體)). 請檢查|date=中的日期值(幫助) ^JoseReinoso.LaBolsadeShanghái‘recuerda’enclaveelaniversariodeTiananmen.《國家報》.2012-06-04[2013-12-28](西班牙語).  ^蔣彥永.蔣彥永醫生建議為89年六四學生愛國運動正名─上本屆「人大」「政協」會議書.香港市民支援愛國民主運動聯合會.2004-04-24[2013-12-28].(原始內容存檔於2012-02-14)(中文(繁體)).  ^海彥.镇压六四主将、党内斗争牺牲品杨白冰病逝.美國之音.2013-01-17[2013-12-28].(原始內容存檔於2016-05-13)(中文(簡體)).  ^349.0349.1349.2馬,妙華;劉,銳紹;陳,天權.掙脫枷鎖的國內新聞界:由直筆到曲筆.香港:香港記者協會.1989:216.ISBN 9889762242.  ^1989-06-03第3版面所有文章内容-人民日报1946-2003-老资料网.www.laoziliao.net.[2019-01-17].  ^351.0351.1351.2博谈网.botanwang.com.[2019-04-05].  ^352.0352.1《匯報》編輯部.《匯報》第13輯:李鵬家族禍國斂財.下令血洗广场造成大悲剧.匯報出版社.2014-05-19.ISBN 9781630321482(中文).  ^馬雲龍.《劉賓雁時代》.明鏡出版社.2013-11-15.ISBN 9781630325121(中文(臺灣)).  ^354.0354.1354.2斯影.六四30周年:“寒冬”前中国记者最自由的三天.2019-05-21[2019-05-26](中文(中國大陸)).  ^89年六四被通缉的前人民日报记者吴学灿因病在美国逝世.法广.2015-09-30[2019-01-17](中文(簡體)).  ^六四屠城秘辛:副总理之子当天向海外播报真相被抓.www.ntdtv.com.2017-12-30[2019-02-14](中文(臺灣)).  ^杜宪和薛飞离开央视两人曾是《新闻联播》主播.news.ifeng.com.[2019-02-13].(原始內容存檔於2017-07-18).  ^1989:MassacreinTiananmenSquare.英國廣播公司.[2013-12-28](英語).  ^359.0359.1China:AftermathoftheCrisis.喬治華盛頓大學.1993-08-30[2013-12-28](英語).  ^C.RajaMohan.Places20yearsapart.《印度快報》.2009-06-04[2013-12-28](英語).  ^1989-06-15第3版面所有文章内容-人民日报1946-2003-老资料网.www.laoziliao.net.[2021-02-25].  ^外交記録の公開.日本外務省.2020-12-23[2020-12-29](日語).  ^弗林.外交文件解密:日本六四當天就決定反對制裁中國.法國國際廣播電台.2020-12-23[2020-12-29](中文(繁體)).  ^美聯社.TroublesinChinaprovokeprotests.《言論評論報(英語:TheSpokesman-Review)》.1989-06-07:第8頁[2013-12-30](英語).  ^LachlanStrahan.Australia'sChina:ChangingPerceptionsfromthe1930stothe1990s.英國劍橋:劍橋大學出版社.1998-01-13:第302頁[2013-12-28].ISBN 978-0521484978(英語).  ^英國廣播公司.Picturepower:Tiananmenstand-off.BBC新聞.2005-10-07[2013-12-28].(原始內容存檔於2013-12-11)(英語).  ^皮科·艾爾(英語:PicoIyer).TheUnknownRebel.《時代》.1998-04-13[2013-12-28].(原始內容存檔於2019-09-05)(英語).  ^Peyraube.HeursetmalheursdumouvementétudiantchinoisenFrance.LaPresseAnarchiste.2009-06-04[2013-12-28](法語).   ^許文英.中國對香港民主權利論述分析(PDF).國立政治大學. [2013-12-28].(原始內容(PDF)存檔於2014-10-13)(中文(繁體)).  請檢查|date=中的日期值(幫助) ^ .数十香港华人以“居英权”获英籍退休在港诈骗英退休金.《英國華商報》.2012-08-30[2013-12-28].(原始內容存檔於2016-03-05)(中文(簡體)).   ^李春.香港發聲:25年人民沒忘過六四.聯合電子報.[2016-12-14].(原始內容存檔於2016-12-14)(中文(臺灣)).  ^部分學者評價的澳門回應八九北京學運.訊報.2018-05-17[2018-10-17].(原始內容存檔於2018-10-14).  ^林璐菁.【六四27】澳門三代抗爭者看六四 點點燭光映照的掙扎.香港01.2016-06-04[2019-12-19].(原始內容存檔於2018-10-15).  ^23條立法後第一次燭光集會 澳門悼六四有暗湧.蘋果日報.2009-04-23[2019-12-19].(原始內容存檔於2018-10-14).  ^375.0375.1八九那年,被麈封的白色傷痕.論盡媒體.2014-10-11[2019-12-19].(原始內容存檔於2018-10-17).  ^M.Thakur、G.EBurton和B.N.Srivastava.InternationalManagement:ConceptsandCases.印度諾伊達:TataMcGraw-Hill(英語:TataMcGraw-Hill).1997年:第404頁至第405頁[2013-12-28].ISBN 978-0074633953(英語).  ^377.0377.1LaneKelley和OdedShenkar.InternationalBusinessinChina.英國倫敦:Routledge.1993-04-19:第120頁至第122頁[2013-12-28].ISBN 978-0415053457(英語).  ^WendellGordon.TheUnitedNationsattheCrossroadsofReform.美國阿蒙克:M.E.Sharpe(英語:M.E.Sharpe).1994年11月:第167頁[2013-12-28].ISBN 978-1563244001(英語).  ^郭秋慶.中國反分裂國家法和歐洲聯盟解除武器禁(PDF).淡江大學.[2013-12-28].(原始內容存檔(PDF)於2014-10-13)(中文(繁體)).  ^DanielGriffiths.ECleaderurgesChinatoreform.BBC新聞.2005-07-15[2013-12-28](英語).  ^法新社.JapanconcernedbycalltoliftChinaembargo-official.MoneyandbusinessnewsfromtheUnitedKingdom.2007-11-27[2013-12-28].(原始內容存檔於2014-01-06)(英語).  ^唐琪薇.严家祺:赵紫阳是“永远的总理”.自由亞洲電台.2009-10-18[2013-12-28].(原始內容存檔於2014-09-05)(中文(簡體)).  ^JamesA.R.Miles.TheLegacyofTiananmen:ChinainDisarray.美國安娜堡:密西根大學出版社(英語:UniversityofMichiganPress).1997-06-01:第28頁.ISBN 978-0472084517(英語). 使用|accessdate=需要含有|url=(幫助) ^黎安友.TheconsequencesofTiananmen.ResetDialogues.2009-06-03[2013-12-28].(原始內容存檔於2017-06-29)(英語).  ^385.0385.1385.2385.3DavidGoodman.DengXiaopingandtheChineseRevolution:APoliticalBiography.英國倫敦:Routledge.1994-11-10:第112頁[2013-12-28].ISBN 978-0415112529(英語).  ^喬龍.民众祭奠赵紫阳当局紧张鲍彤仍被禁.自由亞洲電台.2010-04-02[2013-12-28].(原始內容存檔於2011-08-13)(中文(簡體)).  ^東方.赵紫阳去世五周年不镇压原则获高度评价.美國之音.2010-01-19[2013-12-28].(原始內容存檔於2013-11-01)(中文(簡體)).  ^黨的十三屆中央委員會召開第四次全會審議通過李鵬代表政治局提出的關於趙紫陽所犯錯誤的報告選舉江澤民為中央委員會總書記.《人民日報》.1989-06-25:第1頁(中文(簡體)). 使用|accessdate=需要含有|url=(幫助) ^白軻.白轲:强世功对“不成文宪法”以及中国宪政秩序的研究.觀察者網.2014-04-09[2014-10-09](中文(簡體)).  ^第五章中國大陸領導體制的演變(PDF).國立政治大學.[2014-10-09].(原始內容存檔(PDF)於2014-10-13)(中文(繁體)).  ^寇健文.《中共菁英政治的演變:制度化與權力轉移1978-2004》.臺灣臺北:五南文化.2005年[2013-12-28].ISBN 978-9571140988(英語).  ^1989年制裁危机:现在不是孤立中国人的时候.[2019-05-23].(原始內容存檔於2018-08-28).  ^馬若德.ThePoliticsofChina:TheErasofMaoandDeng.英國劍橋:劍橋大學出版社.1997-01-13[2013-12-28].ISBN 978-0521581417(英語).  ^陳思名.实现党中央领导集体的顺利过渡.人民網.2009-02-17[2013-12-28](中文(簡體)).  ^SophieKuno.Laconstructiondel'économiesocialistedemarché.《世界報》.2004-01-21[2013-12-28](法語).  ^从九二南巡到中共十四大:六四事件后邓小平拨乱反正.多維新聞.[2019-10-28].(原始內容存檔於2019-04-30).  ^1992年邓小平南巡11天改变一辈子.中國中央電視台.[2019-10-28].(原始內容存檔於2019-10-28).  ^鄧聿文.站在习时代,如何评价邓小平?.紐約時報中文網.2018-02-13[2019-10-28].(原始內容存檔於2019-10-23)(中文(簡體)).  ^马光远:25年前88岁老人南下挽救了中国的改革.中國改革論壇網.[2019-10-31].(原始內容存檔於2017-06-14).  ^法新社.ChinafacesdarkmemoryofTiananmen.AlterNet(英語:AlterNet).2009-05-30[2013-12-28](英語).  ^海濤.中國歷史教科書避談六四被斥犯罪.《大紀元時報》.2009-04-06[2013-12-28](中文(繁體)).  ^海濤.中国历史教科书避谈六四被斥犯罪.美國之音.2009-04-06[2020-05-19].  ^403.0403.1AlexaOlesen.Web-savvy&cynical:China'syouthsinceTiananmenTiananmen.《西雅圖時報》.2009-05-30[2013-12-28].(原始內容存檔於2014-11-02)(英語).  ^裴敏欣.FromReformtoRevolution:TheDemiseofCommunisminChinaandtheSovietUnion.美國劍橋:哈佛大學出版社.1998-08-19:第152頁[2013-12-28].ISBN 978-0674325630(英語).  ^405.0405.1金·澤特爾(英語:KimZetter).ChinaCensors:TheTiananmenSquareAnniversaryWillNotBeTweeted.《連線》.2009-06-02[2013-12-28](英語).  ^China:banonanthologyofpoemsaboutTiananmenSquaremovement.無國界記者.2007-09-07(英語). 使用|accessdate=需要含有|url=(幫助) ^XuYufang.ThefadingofJiang's'ThreeRepresents'.亞洲時報在線.2002-11-07[2013-12-28](英語).  ^法新社.Reporterseekingsecretdocumentsarrested.IndependentOnline(英語:IndependentOnline(SouthAfrica)).2005-03-31[2013-12-28](英語).  ^潘公凱.InChina,TwoBooksbutOneParty.《華盛頓郵報》.2005-03-12[2013-12-28](英語).  ^KentEwing.TryingtimesforjournalistsinChina.亞洲時報在線.2006-08-29[2013-12-28](英語).  ^SecretrecordingsresurrectChinesePM’scriticismofTiananmencrackdown.法國國際廣播電台.2009-05-21[2013-12-28](英語).  ^麥可·溫斯(英語:MichaelWines)和安德魯·賈各布斯.DengIsSaidtoHaveBackedTiananmenViolence.《紐約時報》.2010-06-04[2013-12-28](英語).  ^413.0413.1413.2ALLREFERENCESTOTIANANMENSQUAREMASSACRECLOSELYCENSOREDFOR20YEARS.無國界記者.2009-06-02[2013-12-28].(原始內容存檔於2013-12-03)(英語).  ^ChinaeasesitsTiananmentaboo.《國家報(英語:TheNational(AbuDhabi))》.2009-04-29(英語). 使用|accessdate=需要含有|url=(幫助) ^英國廣播公司.GooglecensorsitselfforChina.BBC新聞.2006-01-25[2013-12-28].(原始內容存檔於2007-12-23)(英語).  ^麥可·溫斯(英語:MichaelWines).Far-RangingSupportforGoogle’sChinaMove.《紐約時報》.2010-01-15[2013-12-28](英語).  ^【六四29年‧堅持與改變】中史教科書六四「清場」取代「鎮壓」-明周文化.2018-05-31[2018-06-05].(原始內容存檔於2018-08-02).  ^央視網.大型文献专题片《敢教日月换新天》第十一集《举旗定向》.新浪.2021-06-25.  ^JaimeFlorCruz、EmilyChang和SaeedAhmed.China'syouthpost-Tiananmen:Apathyafactorfront?.有線電視新聞網.2009-06-04[2013-12-28](英語).  ^勞伯·吉福德(英語:RobGifford).ChinaRoad:AJourneyintotheFutureofaRisingPower.美國紐約:藍燈書屋.2008-06-03:第167頁至第168頁[2013-12-28].ISBN 978-0812975246(英語).  ^YoungclerkletTiananmenadslippastcensors:paper.路透社.2007-06-06[2013-12-28](英語).  ^北京祭兒丁子霖了18年心願.《蘋果日報》.2007-06-05[2017-12-27](中文(繁體)).  ^DeborahKuo.TiananmenstudentleadervowstotryagaintoreturntoChina.《英文中國郵報》.2009-06-04[2013-12-28](英語).  ^MinLee.2ndTiananmendissidentdeniedentrytoHongKong.《英文中國郵報》.2009-06-03[2013-12-28](英語).  ^425.0425.1MichaelBristow.JournalistsbannedfromTiananmen.BBC新聞.2009-06-04[2013-12-28].(原始內容存檔於2019-03-31)(英語).  ^法新社:北京将在沉默中度过六四.法國國際廣播電台.2009-06-03[2013-12-28](中文(簡體)).  ^美聯社.SecuritytightonTiananmenAnniversary.MSNBC.2009-06-03[2013-12-28](英語).  ^蕭爾.「北京資深媒體人高瑜下落不明」.BBC中文網.2014-04-29[2013-12-28](中文(繁體)).  ^秦川.國際特赦籲北京釋放因紀念六四被拘人士.BBC中文網.2014-05-08[2013-12-28](中文(繁體)).  ^李莉.六四前夕中國維權律師唐荊陵被刑拘.BBC中文網.2014-05-16[2013-12-28](中文(繁體)).  ^秦川.協助採訪浦志強日媒新聞助理被刑拘.BBC中文網.2014-05-28[2013-12-28](中文(繁體)).  ^傑安迪.六四25周年前夕,北京维稳力度空前.《紐約時報》.2014-05-28[2013-12-28](中文(簡體)).  ^MichaelBristow.Tiananmeninanniversarylockdown.BBC新聞.2009-06-04[2013-12-28](英語).  ^英國廣播公司.蒋彦永建议为六四平反.BBC中文網.2004-03-08[2013-12-28](中文(簡體)).  ^樂安.评论:十九年的坚持与遗忘.BBC中文網.2008-06-04[2013-12-28](中文(簡體)).  ^TaniaBranigan.ChinesedetainsoldierwhospokeoutagainstTiananmenSquaremassacre.《衛報》.2009-03-20[2013-12-28](英語).  ^丁小采.天网:第一个89死难者索赔案取得成功.《大紀元時報》.2006-04-29[2013-12-28](中文(簡體)).  ^英國廣播公司.首位六四死难者获中国政府赔偿.BBC中文網.2006-04-30[2013-12-28].(原始內容存檔於2008-03-09)(中文(簡體)).  ^英國廣播公司.Chinamakes1989Tiananmenpayout.BBC新聞.2006-04-30[2013-12-28](英語).  ^麥燕庭.遺忘與記憶的抗爭:建制網媒否定六四vs記者重現民運真像.法國廣播電台.2019-05-23.  ^麥燕庭.民间高调公祭赵紫阳悼六四未受干扰部分六四数据未被屏蔽.法國國際廣播電台.2009-02-04[2013-12-28](中文(簡體)).  ^新加坡的选举权威主义及其启示──兼论中国民主发展的基本路径1.蕭功秦.《戰略與管理》(中文(簡體)).  ^UpbeatChinesePublicMayNotBePrimedforaJasmineRevolution|PewGlobalAttitudesProject.Pewglobal.org.2011-03-31[2013-05-30].(原始內容存檔於2013-05-28).  ^「六四」30年有感:多數中國人仍不知事件真相,不少台灣人覺得與我何干.孫暐皓.crossline換日線.2017-06-03(中文(臺灣)).  ^宋魯鄭.觀點:六四武力解決是唯一歷史選擇嗎?.BBCNews中文.2017-06-03(繁體中文).  ^孟寶勒.网友评论精选:中国自六四以来变化.BBCNews中文.2019-08-14[2019-09-29].(原始內容存檔於2019-10-02)(簡體中文).  ^徐宗懋專欄-六四的回想與感想.中國時報網站.2014-06-09[2014-06-04](繁體中文).此時,民間對「六四」又出現不同的感覺,一些北京人甚至說那根本是一場胡鬧,最近也有人說,如果「六四」變成像烏克蘭那樣,那今天中國已經丟掉了西藏和新疆,內部混亂,百姓繼續窮困,在國際上被看不起,那些一開始鼓掌的西方人,這時更會說風涼話而已。

做此評論的人並非共產黨的官僚,據我所知,有些還是當年還參加過「六四」的。

他們還是追求民主,但顯然知道,民主不只是大型群眾抗議活動而已。

  ^吳雨;洪沙.马云获赠“马小平”,支持“六四镇压”遭谴责.德國之聲.2013-07-16(簡體中文).  ^孟寶勒.中共如何对香港抗议者展开信息战.紐約時報中文網.2019-08-14[2019-09-29].(原始內容存檔於2019-09-27)(簡體中文).在類似於Twitter的中國社交媒體平台微博上,發帖者正在越來越多地呼籲中央政府採取行動。

把他們「打殘都不能夠」,一名人士周二在提到抗議者時說。

「必須打死。

就該派幾輛坦克車壓過去清理掉就乾淨了。

」這反映了微博上日益普遍的情緒。

  ^治療樂隊.romeprayer.OoCities.1989-06-04[2013-12-28](英語).  ^比利·喬.WeDidn'tStartTheFireLyrics.TheOfficialBillyJoelSite.[2013-12-28].(原始內容存檔於2016-03-14)(英語).  ^SeasonsEnd-KingofSunsetTown.ExplanationofSongElements.[2013-12-28].(原始內容存檔於2012-07-12)(英語).  ^JoanBaez–SpeakingOfDreams.Discogs.[2013-12-28](英語).  ^张学友《人间道》被苹果音乐下架,再引商业公司自我审查争议.BBCNews中文.2019-04-11(中文).  ^IHateMyHit!10SongsDisownedbythePeopleWhoMadeThemFamous.Spinner.[2013-12-28].(原始內容存檔於2013-06-30)(英語).  ^JohnAlpert.AnalysisoftheLyricsofAmusedtoDeath.ATDAnalysis.[2013-12-28].(原始內容存檔於2014-08-19)(英語).  ^林兆彬.六四唱這歌——AKB48《目擊者》.[2016-06-04](中文).  ^RobertF.KennedyHumanRightsAwardSpecial.SnagFilms(英語:SnagFilms)(英語). 缺少或|url=為空(幫助);使用|accessdate=需要含有|url=(幫助) ^英國廣播公司.KateAdieReturnstoTiananmenSquare.英國廣播公司第二台.[2013-12-28](英語).  ^凱文·湯瑪斯(英語:KevinThomas(filmcritic)).Lee'scharmisrakedby'RapidFire'.《洛杉磯時報》.1992-08-21[2013-12-28].(原始內容存檔於2012-06-16)(英語).  ^史帝芬·杭特(英語:KevinThomas).MOVIEREVIEW :'RapidFire'LaunchesHeirtoLee'sKungFuLegacy.《巴爾的摩太陽報》.1992-08-21[2013-12-28].(原始內容存檔於2012-11-02)(英語).  ^电影《颐和园》涉六四内容遭北京封杀.博訊.2006-05-19[2013-12-28].(原始內容存檔於2016-03-02)(中文(簡體)).  ^夏洛特·希金斯(英語:CharlotteHiggins).DirectorhailedatCannesfacesfive-yearfilmbaninChina.《衛報》.2006-09-05[2013-12-28](英語).  ^岳敏君《处决》293万欧元拍出中国当代艺术最高价苏富比10月当代艺术品欧洲晚场拍卖创新高.四川美術網.2007-10-18[2013-12-28].(原始內容存檔於2016-04-25)(中文(簡體)).  ^岳敏君:名畫變體領漲當代油畫市場.《上海證券報》.2007-11-19[2013-12-28].(原始內容存檔於2011-08-11)(中文(繁體)).  ^收藏家盼M+展出六四作品.《蘋果日報》.2014-06-03[2013-12-28](中文(繁體)).  ^任浩.【六四禁歌】李志:廣場是我的墳墓你的挽歌.大紀元.2016-06-02[2018-06-05](中文(繁體)).  ^弗林(編).徕卡六四题材宣传片遭网民围观德公司、制作方出面澄清.RFI.2019-04-21[2020-04-16](中文(簡體)).  ^FangYin|FranciscoNicosia.bandcamp.  ^CallofDuty:BlackOpsColdWarTrailerBannedinChinaDuetoTiananmenSquareFootage.CBR.2020-08-23[2020-08-28].(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08-24)(美國英語).  ^GenePark.‘CallofDuty:BlackOpsColdWar’campaigndripswithintrigueasitdancesaroundapoliticalhornetsnest.華盛頓郵報.2020-08-27(英語).  ^ChinaBans‘CallofDuty:BlackOpsColdWar’TrailerBecauseof1989TiananmenSquareFootage.www.vice.com.[2020-08-28].(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08-25)(英語).  相關閱讀 (繁體中文)吳仁華.《六四事件中的戒嚴部隊》.美國加利福尼亞州:真相出版社.2009年.ISBN 978-0982320389.  (英文)劉賓雁.TelltheWorld:WhatHappened.美國紐約:PantheonBooks(英語:PantheonBooks).1989-12-30.ISBN 978-0394583709.  (英文)黃明珍.《神州怨:我從毛澤東時代走到現在的長征(英語:RedChinaBlues:MyLongMarchfromMaotoNow)》(RedChinaBlues:MyLongMarchFromMaotoNow).美國紐約:斑塔姆出版社(英語:BantamBooks).1997-05-19.ISBN 978-0385482325.  (英文)哈里遜·索爾茲伯里.NewEmperors:China....美國紐約:HarperPerennial(英語:HarperPerennial).1993-05-01.ISBN 978-0380720255.  張良;黎安友;林培瑞.天安門文件[TheTiananmenPapers].美國芝加哥:公共議題(英語:PublicAffairs).2002-06-04.ISBN 978-1586481223(英語).  (英文)史景遷.TheSearchforModernChina.美國紐約:諾頓公司(英語:W.W.Norton&Company).1999-01-17.ISBN 978-0393973518.  (英文)GeorgeBlack和RobinMunro.BlackHandsofBeijing:LivesofDefianceinChina'sDemocracyMovement.美國霍博肯:約翰威立.1993-04-19.ISBN 978-0471579779.  (英文)JeffreyNWasserstrom和ElizabethPerry.PopularProtestAndPoliticalCultureInModernChina:SecondEdition.美國博爾德:西景出版社(英語:WestviewPress).1994-11-17.ISBN 978-0813320427.  (英文)MichelOksenberg、LawrenceR.Sullivan和MarcLambert.BeijingSpring,1989:ConfrontationandConflict :theBasicDocuments.美國阿蒙克:M.E.Sharpe(英語:M.E.Sharpe).1990年.ISBN 978-0765640574.(原始內容存檔於2014-01-06).  (英文)PhilipJ.Cunningham.TiananmenMoon:InsidetheChineseStudentUprisingof1989.美國朗漢:Rowman&Littlefield(英語:Rowman&Littlefield).2010-11-16.ISBN 978-0742566736.  (簡體中文)鄧小平.邓小平文选第三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年.ISBN 978-7-01-001862-1.  (簡體中文)王芳.王芳回忆录.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2006年.ISBN 978-7-213-03350-6.  (簡體中文)金沖及.二十世纪中国史纲.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09年.ISBN 978-7-5097-1007-4.  (簡體中文)《李先念傳》編寫組.李先念传:1949-1992.北京:中央文獻出版社.2009年.ISBN 978-7-5073-2812-7.  外部連結 六四事件主題 從維基百科的姊妹計劃了解更多有關「六四事件」的內容 維基共享資源上的多媒體資源 維基新聞上的新聞 維基語錄上的名言 維基文庫上的原始文獻 (簡體中文)六四事件中趙紫陽對學生講話完整視頻 趙鼎新:〈八九學運激進化論析〉。

(簡體中文)《六四事件真相-天安門文件》線上閱讀 (簡體中文)《北京年鑑1990年》 (簡體中文)Tiananmen:TheGateofHeavenlyPeace (簡體中文)六四民運志 (簡體中文)六四檔案 (簡體中文)網上獻花,支持"天安門母親" (簡體中文)中國「六四」真相[失效連結] (簡體中文)中國人大網:關於制止動亂和平息反革命暴亂的情況報告 (簡體中文)(新華網)歷程:奉命執行北京市部分地區戒嚴任務(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 (英文)China:deathofHuYaobang,formerGeneralSecretaryoftheCommunistParty;studentdemonstrations (繁體中文)六四民運(June4th1989Archive) (繁體中文)香港市民支援愛國民主運動聯合會 (繁體中文)【六四事件29年專頁】新一代熱情冷卻 堅持初衷的人尚有多少?|香港01 YouTube上的六四學運領袖今安在 (繁體中文)人民不會忘記八九民運實錄(二十周年再版) (英文)TheTankMan(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 (英文)TheU.S."TiananmenPapers" (英文)TiananmenSquare,1989:TheDeclassifiedHistory(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 (英文)VirtualMuseumofChina'89 (法文)Tiananmen1989:lafindesillusionsdémocratiquesenChine 閱論編六四事件背景思想前導 80年代文化熱 《河殤》央視紀錄片 1986年長江漂流遇難 1987年黃河漂流遇難 四五運動 北京之春 中國學生運動史 1981年內蒙古學運 1986年學潮 經濟變革 文化大革命 改革開放 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 社會主義市場經濟 官倒 腐敗案件 價格闖關 1980年代末通貨膨脹 政治環境 華國鋒下台 《關於黨內政治生活的若干準則》 第五個現代化 清除精神污染 資產階級自由化 政治體制改革 第三波民主化 東歐劇變 胡耀邦下台 對中國共產黨的評論 對共產主義國家的批評 經過發展 胡耀邦之死 紀念活動 《必須旗幟鮮明地反對動亂》 四二七遊行 天安門絕食 戈巴契夫訪華 六四戒嚴 天安門毛澤東像污損案 民主女神 《民主歌聲獻中華》 全球華人大遊行 六四清場 部隊抵制 鄧小平講話 《關於制止動亂和平息反革命暴亂的情況報告》 中國共產黨第十三屆中央委員會第四次全體會議 黃雀行動 六四綠卡 行政命令 保護法案 相關條目 人物 持不同政見者 女性角色 共和國衛士 學生與政府對話 學生組織資金 海報與傳單(英語:Studentpostersandleafletsduringthe1989TiananmenSquareprotests) 學生宣傳(英語:Studentpropagandaduringthe1989TiananmenSquareprotests) 新聞報導(英語:People'sDailyduringthe1989StudentMovement) 外國媒體 民主運動 成都市 其他地區 反應 諾貝爾和平獎 平反六四議案 政治清洗 廢除幹部領導職務終身制 言論審查 出版物 電視 網路 中國共產黨八大元老 鄧小平 陳雲 楊尚昆 李先念 王震 彭真 薄一波 萬里 習仲勛 政治局常務委員 趙紫陽 李鵬 喬石 胡啟立 姚依林 地方領導 李錫銘 陳希同 江澤民 朱鎔基 胡錦濤 其他人士 鮑彤 羅幹 閻明復 袁木 溫家寶 吳學謙 運動成員學生成員 王丹 柴玲 方政 封從德 劉剛 李錄 劉賢斌 沈彤 唐柏橋 王有才 吾爾開希·多萊特 熊焱 張伯笠 趙常青 周勇軍 陳衛 周鋒鎖 其他人士 「王維林」 北島 崔健 戴晴 方勵之 韓東方 侯德健 劉曉波 欽本立 王炳章 嚴家其 喻東嶽 王軍濤 陳子明 苗德順 任畹町 楊天水 張賢亮 周舵 陳明遠 運動組織 北京高校學生自治聯合會 北京工人自治聯合會 保衛天安門廣場總指揮部 天安門民主大學 武裝部隊軍事將領 劉華清 遲浩田 楊白冰 趙南起 秦基偉 洪學智 梁光烈 徐勤先 戒嚴部隊 陸軍第12集團軍 空降兵第15軍 陸軍第20集團軍 陸軍第24集團軍(英語:24thGroupArmy) 陸軍第26集團軍 陸軍第27集團軍 陸軍第28集團軍 陸軍第38集團軍 陸軍第39集團軍 陸軍第40集團軍 陸軍第54集團軍 陸軍第63集團軍(英語:63rdGroupArmy) 陸軍第64集團軍 陸軍第65集團軍 陸軍第67集團軍 相關作品 《幾乎是革命(英語:AlmostaRevolution)》 《六四日記(英語:ATiananmenJournal)》 《六四詩集》 《李鵬六四日記》 《李鵬下台嵌字詩》 《六四內部日記》 《人民不會忘記》 《逃離中國》 《嚮往自由的心》 《改革歷程》 《鎮壓人民(英語:QuellingthePeopl)》 《天安門流亡(英語:TiananmenExiles)》 《天安門文件》 《天安門》 《移山(英語:MovingtheMountain(1994film))》 《天安門上太陽升(英語:SunriseOverTiananmenSquare)》 《徠卡:獵手》 《中美國》 《那年我的孩子十七歲》 《處決》 民主女神 國殤之柱 倩女幽魂II:人間道 頤和園 六四歌曲 《歷史的傷口》 《沒有煙抽的日子》 《自由花》 《回憶有罪》 《人間道》 《家明》 《民主會戰勝歸來》 《一無所有》 《飄揚,共和國的旗幟》 組織與網站 中國支持網絡(英語:ChinaSupportNetwork) 中國民主黨 香港市民支援愛國民主運動聯合會 澳門民主發展聯委會 中國人權 中國人權民運信息中心 天安門母親運動 丁子霖 徐珏(法語:XuJue) 六四紀念館 六四文化傳播協會 六四天網 紀念活動 週年紀念活動 1週年 5週年 10週年(英語:10thanniversaryofthe1989TiananmenSquareprotests) 18週年 20週年 21週年(英語:21stanniversaryofthe1989TiananmenSquareprotests) 22週年 24週年(英語:24thanniversaryofthe1989TiananmenSquareprotests) 25週年 30週年 31週年(英語:31stanniversaryofthe1989TiananmenSquareprotests) 32週年 維園六四燭光晚會 五區六四集會 六四襟章 主題 教科書 語錄 文庫 共享資源 新聞 閱論編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主運動運動 第五個現代化 北京之春 八六學潮 八九民運 《零八憲章》 茉莉花活動 新公民運動 南方街頭運動 香港民主運動 1970年代學生運動 真普選 雨傘運動 反對逃犯條例修訂草案運動 澳門抗議遊行 勞動節遊行 反離保運動 事件 四二七遊行 六四事件 七一遊行 相關條目 中華人民共和國政治 中華人民共和國政治制度改革 香港政治制度改革 澳門政治制度改革 中華人民共和國人大代表獨立候選人 中華人民共和國人權 中國維權運動 中華人民共和國自由派 閱論編 中華人民共和國參與過的軍事衝突國際衝突直接參與 韓戰 中印邊界衝突 朗久事件 空喀山口事件 1962年戰爭 1967年衝突 1987年衝突 2013年對峙 2017年對峙 2020年衝突 中蘇邊界衝突 珍寶島事件 鐵列克提事件 中越邊境衝突 中越戰爭 兩山戰役 南海問題 西沙海戰 赤瓜礁海戰 中美撞機事件 提供支援 法越戰爭 寮國內戰 緬甸內戰 越南戰爭 柬埔寨內戰 第二次印巴戰爭 菲律賓共產主義叛亂 納薩爾毛派叛亂 佐法爾叛亂 1971年印巴戰爭 衣索比亞內戰 蘇聯-阿富汗戰爭 兩伊戰爭 烏坦戰爭 安哥拉內戰 反恐戰爭 其他衝突 第二次國共內戰 全國大剿匪 昌都戰役 1959年藏區騷亂 全國大武鬥 閱論編1989年東歐劇變與共產主義政權的垮台內部背景 停滯時代 共產主義 反共主義 對共產主義的批評 東方集團 東方集團的政治(英語:EasternBlocpolitics) 東方集團的信息宣傳(英語:EasternBlocinformationdissemination) 東方集團移民與倒戈(英語:EasternBlocemigrationanddefection) 克格勃 幹部職務名稱表 經濟短缺 極權主義 東歐反共叛亂或抵抗運動(英語:EasternEuropeanAnti-CommunistInsurgencies) 國際背景 積極措施(英語:Activemeasures) 冷戰 社會主義國家列表 蘇聯解體的預言 雷根主義 蘇維埃帝國 恐怖主義與蘇聯 教廷和蘇聯關係(英語:HolySee–SovietUnionrelations) 1956年匈牙利革命 華約入侵捷克斯洛伐克 變革嘗試 古拉什共產主義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 蘇聯經濟改革 蘇聯開放政策 蘇聯的民主化(英語:Demokratizatsiya(SovietUnion)) 辛納屈主義 革新開放 各地進程中歐和東歐 阿爾巴尼亞 保加利亞 捷克斯洛伐克 東德 匈牙利 波蘭 羅馬尼亞 南斯拉夫解體 蘇聯(東歐和中亞) 蘇聯解體 亞美尼亞 亞塞拜然 白俄羅斯 車臣 歌唱革命(愛沙尼亞、拉脫維亞、立陶宛) 喬治亞 哈薩克 吉爾吉斯 摩爾多瓦(英語:IndependenceofMoldova) 俄羅斯 塔吉克 土庫曼 烏克蘭 烏茲別克 其它 緬甸 南葉門 索馬利亞(英語:SomaliRebellion) 蒙古 阿富汗(英語:CivilwarinAfghanistan(1989–1992)) 柬埔寨 安哥拉 貝南 剛果(布) 衣索比亞 莫三比克 個別事件 1988年波蘭罷工 4月9日悲劇 黑色一月大屠殺 波羅的海之路 匈牙利—奧地利邊境柵欄的拆除 波蘭圓桌會議 匈牙利圓桌會議 六四天安門事件 泛歐野餐 週一示威 亞歷山大廣場示威 馬爾他峰會 兩德統一 立陶宛一月事件 拉脫維亞一月事件 1991年貝爾格勒抗議 八月政變 柏林圍牆倒塌 政權領導人 米哈伊爾·謝爾蓋耶維奇·戈巴契夫(蘇聯) 拉米茲·阿利雅(阿爾巴尼亞) 尼古拉·西奧塞古(羅馬尼亞) 托多爾·日夫科夫(保加利亞) 格羅斯·卡羅伊(匈牙利) 埃里希·昂納克(東德) 卡達爾·亞諾什(匈牙利) 埃貢·克倫茨(東德) 米洛什·雅各什(捷克) 沃依切赫·賈魯塞斯基(波蘭) 斯洛博丹·米洛舍維奇(南斯拉夫) 鄧小平(中華人民共和國) 奈溫(緬甸) 阿里·納賽爾(南葉門) 穆罕默德·西亞德·巴雷(索馬利亞) 姜巴·巴特蒙赫(蒙古) 穆罕默德·納吉布拉(阿富汗) 韓桑林(柬埔寨) 馬蒂厄·克雷庫(貝南) 門格斯圖·海爾·馬里亞姆(衣索比亞) 德尼·薩蘇-恩格索(剛果) 反對方式 公民抵抗 示威 人鏈 蘇聯錄音帶傳播(英語:Magnitizdat) 波蘭地下出版物(英語:Polishundergroundpress) 抗議 秘密出版物 罷工 反對派領袖 萊赫·華勒沙(波蘭) 瓦茨拉夫·哈維爾(捷克) 亞歷山大·杜布切克(斯洛伐克) 揚·伊利埃斯庫(羅馬尼亞) 劉剛 吾爾開希 柴玲 王丹 封從德 約阿希姆·高克(東德) 薩利·貝里沙(阿爾巴尼亞) 桑加蘇倫·卓力格(蒙古) 弗拉迪米爾·布科夫斯基(英語:VladimirBukovsky)(俄羅斯) 鮑里斯·葉爾辛(俄羅斯) 維亞切斯拉夫·車諾維爾(英語:ViacheslavChornovil)(波蘭) 維陶塔斯·藍斯柏吉斯(立陶宛) 濟亞諾·帕茲尼亞克(英語:ZianonPazniak)(白俄羅斯) 哲柳·哲列夫(保加利亞) 梅萊斯·澤納維(衣索比亞) 伊薩亞斯·阿費沃爾基(厄利垂亞) 反對派運動 北京高校學生自治聯合會 七七憲章 新論壇 捷克公民論壇 阿爾巴尼亞民主黨 民主俄羅斯(英語:DemocraticRussia) 和平與人權行動(英語:InitiativeforPeaceandHumanRights) 立陶宛改革運動 東德和平革命 烏克蘭人民運動 團結工聯 拉脫維亞人民陣線(英語:PopularFrontofLatvia) 愛沙尼亞人民陣線(英語:PopularFrontofEstonia) 公眾反暴力(英語:PublicAgainstViolence) 白俄羅斯人民陣線(英語:BPFParty) 拉斯托赫茲(英語:Rastokhez) 全國民主聯盟 統一教 救國陣線(英語:NationalSalvationFront(Romania))(羅馬尼亞) 民主力量聯盟 後續 顏色革命 去共化 淨化政策 民主化 經濟自由化 後蘇聯時期衝突(英語:Post-Sovietconflicts) 對蘇聯時代的懷念 新蘇維埃主義(英語:Neo-Sovietism) 新史達林主義(英語:Neo-Stalinism) 後共產主義 南斯拉夫內戰 世界左轉(英語:Pinktide) Template:冷戰 Template:權威控制 取自「https://zh.wikipedia.org/w/index.php?title=六四事件&oldid=69005051」 分類:六四事件八九民運1989年北京1989年中國政治事件1989年中國群體性事件1989年中國命案民權抗議活動天安門廣場臺灣海峽兩岸關係史中國學生運動中華人民共和國北京市命案中華人民共和國北京市政治事件中華人民共和國北京市群體性事件中華人民共和國工人運動中華人民共和國戒嚴事件中華人民共和國學生運動中華人民共和國政治運動中華人民共和國政治迫害共產主義政權鎮壓1989年6月中國人民解放軍事件中華人民共和國涉外政治事件中國共產黨相關爭議抗議示威致死隱藏分類:CS1英語來源(en)CS1美國英語來源(en-us)CS1英國英語來源(en-gb)含有過時參數的引用的頁面CS1法語來源(fr)引文格式1維護:未識別語文類型CS1俄語來源(ru)含有訪問日期但無網址的引用的頁面自2018年2月帶有失效連結的條目條目有永久失效的外部連結自2017年11月帶有失效連結的條目自2019年7月帶有失效連結的條目引文格式1錯誤:日期CS1西班牙語來源(es)CS1日語來源(ja)含有缺少網址的網站引用的頁面引用模板後大小超過限制的頁面自2021年9月帶有不當合理使用內容的條目以中國一詞指中華人民共和國的頁面由於爭議而保護被永久保護的頁面含有明確引用中文的條目含有英語的條目自2021年10月有未列明來源語句的條目自2021年12月帶有失效連結的條目 導覽選單 個人工具 沒有登入討論貢獻建立帳號登入 命名空間 條目討論 臺灣正體 已展開 已摺疊 不转换简体繁體大陆简体香港繁體澳門繁體大马简体新加坡简体臺灣正體 查看 閱讀檢視原始碼檢視歷史 更多 已展開 已摺疊 搜尋 導航 首頁分類索引特色內容新聞動態近期變更隨機條目資助維基百科 說明 說明維基社群方針與指引互助客棧知識問答字詞轉換IRC即時聊天聯絡我們關於維基百科 工具 連結至此的頁面相關變更上傳檔案特殊頁面靜態連結頁面資訊引用此頁面維基數據項目 列印/匯出 下載為PDF可列印版 其他專案 維基共享資源維基新聞維基語錄維基文庫 其他語言 AfrikaansالعربيةAsturianuAzərbaycancaБеларускаяБългарскиবাংলাBrezhonegБуряадCatalàMìng-dĕ̤ng-ngṳ̄ČeštinaCymraegDanskDeutschΕλληνικάEnglishEsperantoEspañolEestiEuskaraفارسیSuomiFrançaisGaeilgeGalego客家語/Hak-kâ-ngîעבריתहिन्दीHrvatskiMagyarBahasaIndonesiaÍslenskaItaliano日本語ქართული한국어ລາວLietuviųLatviešuМакедонскиമലയാളംМонголBahasaMelayuမြန်မာဘာသာNederlandsNorsknynorskNorskbokmålਪੰਜਾਬੀPolskiPortuguêsRomânăРусскийSrpskohrvatski/српскохрватскиSimpleEnglishSlovenčinaSlovenščinaСрпски/srpskiSvenskaதமிழ்ไทยTagalogTürkçeئۇيغۇرچە/UyghurcheУкраїнськаOʻzbekcha/ўзбекчаTiếngViệt吴语მარგალურიVahcuenghBân-lâm-gú粵語 編輯連結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