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飯店】飯店業者與OTA的競合:還是好好地合作當朋友吧!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甚至有旅館公會的理事曾經倡議:台灣酒店業可以自組銷售平台,對抗OTA。

我的回答是:「全球酒店業房間銷售的產值中,有八九成是由Expedia、Booking ... 跳至主要內容 最新文章 【觀光】國人國旅行為已有慣性,產業要有所蛻變已不是畫餅的錢潮就能促成 取得連結 Facebook Twitter Pinterest 電子郵件 其他應用程式 - 11月20,2021  交通部觀光局於今年8月下旬公布「2020年台灣旅遊狀況調查報告」。

由於2020年初疫情肆虐全世界,儘管台灣經歷過幾波有驚無險的疫情傳播,但境內總還是屬於相對安全的環境,只是對於消費信心的衝擊,還是會影響到國人國內旅遊的興致。

從調查數據中,我們可以看到大多指標數據都較2019年衰退,諸如:國人國內旅遊總旅次衰退15.5%、平均每人國內旅遊次數衰退15.6%、國人國內旅遊總支出也衰退11.4%;但僅有每人每次平均旅遊支出微幅成長4.9%,這主要是由於國旅的平均旅遊天數稍微增加(由1.51天成長為1.54天),帶動住宿費用的支出所致。

相對的,大約在2020年的農曆年後,世界各國(包含台灣)開始應對疫情的發展,進行嚴格的邊境管制,全世界的跨境旅遊也開始受到嚴重的衝擊。

交通部觀光局也僅能在第1季進行該調查中「國人出國旅遊」的部份。

可想而知,各項指標數據都會受到疫情的影響,出現衰退的現象。

但當跨境旅遊(Outbound/Inbound)受到限制、國內相關產業受到衝擊,「國旅」就成為產、官、學界心中,在疫情間、甚至是疫情後觀光產業的救贖。

不僅是期待著國人每年出國旅遊的8千億消費支出能留在國內,甚至有財經媒體大老在今年初高喊著2020年國旅旅次將創新高、出國旅遊的8千億元支出若留在國內,將為國旅市場帶來蛻變的機會。

但諷刺的是,2020年的國旅總旅次沒有創新高、國內旅遊的總支出也沒有創新高;另外,儘管國人沒有機會出國花錢,但出國玩的消費支出也沒看到移轉到國旅的跡象。

觀光產業在疫情間、甚至是疫情後,指望著「國旅」市場能帶來生存的機會,絕對是很合理的期待,但當我們高度樂觀且阿Q地畫出大餅時,應該先「洞察」國旅的消費行為,就能理解現在的失望,其實在當初畫餅充飢的時候就早能預見。

三分之二的國旅行為出現在周末或假日在同一份調查報告即發現國人的國旅總旅次中,有三分之二是發生在週末、週日、或國定假日。

若我們進一步回顧2016年至2020年間的數據,則會發現國人國旅行為的利用日期一直維持著同樣的模式。

也許,我們會認為週末或假期期間進行國旅消費的行為是非常合理,但這背後卻是隱藏著國旅行為與相關消費支出肯定會遇到的成長障礙。

 回到國旅消費總支出的估算本質,不外乎是多少人口、創造 發佈留言 取得連結 Facebook Twitter Pinterest 電子郵件 其他應用程式 【飯店】飯店業者與OTA的競合:還是好好地合作當朋友吧! 取得連結 Facebook Twitter Pinterest 電子郵件 其他應用程式 - 10月07,2019 以下這則評論,講得有點淺薄,但也點出酒店業與OTA之間的競合關係。

就讓我稍微翻譯一下這則評論、夾雜著我個人對這個產業的認識,分享給各位。

圖片來源:各集團官網 先貼資料來源:(2019/09/30)HotelNewsNow:Expedia-Marriottdeal:Whoistheindustry'senemynow? 萬豪於今年4月與Expedia達成協議、並且在10月初曝光。

這個協議的詳細內容仍屬未知,但目前知道的部分是,Expedia將成為萬豪旗下飯店「促銷價」及「批發價」的獨家分銷商。

萬豪期望透過這樣的合作,解決在OTA的世界中,房價混亂的現象。

※為什麼會有房價混亂的狀況?酒店業者在與OTA的合作過程中,主要會有兩種合作模式,一種是代為銷售,OTA每幫酒店業者賣出一間房間,OTA就會從售出的價格中,賺取10%~15%不等的傭金,這種合作模式算是O2O(OnlinetoOffline)導流的模式,OTA的角色算是賣他的流量。

而另一種模式則是OTA與酒店業者取得批發價(也就是切房、買斷),由於OTA以批發價取得酒店房間後,銷售風險就由酒店轉嫁給OTA,因此,這種切房、買斷的價格也比較低。

當OTA最後快要賣不完時,就會出現跳樓大甩賣的現象發生,這最常在攜程體系的網站出現,破壞性的價格常常讓酒店業者產生困擾。

※為什麼會產生困擾?偉大如萬豪,在品牌及忠誠度計畫操作的過程中,有一個BRG(BestRateGuaranteed)保證最低房價的環節,也就是若消費者在非官方的通路中,在同樣的住宿日期、同樣的房型、同樣的限制條件下,能取得比官網通路更低的房價,萬豪將提供「買貴退差價」的服務。

而OTA在銷售的過程中,若是常出現跳樓大甩賣時,自然會讓官網價格變得較無競爭力,進而消費者會不斷地跟萬豪BRG團隊客訴,讓BRG團隊忙翻天!另外,酒店業者的營收管理團隊也得時常追蹤各OTA上的自家房價,以免讓自己的官網價格偏離市場太遙遠;花費更多的人力來查價,是一種很沒有效率的經營模式。

※為什麼會產生困擾,但還是會有批發、切房、買斷的合作機制?對於OTA而言,它必須常要有價格競爭力的產品,才會持續吸引消費者造訪它的網站,並且透過它的網站下訂;另外,偉大如Expedia,除了訂房、還能訂機票,甚至有機加酒的產品,切房取得較低的房價,有助於改善旅遊套裝產品的成本結構、提高利潤。

而對於酒店業者而言,切房、賣斷則是有助於穩定銷售的基本盤,至於該切多少出去,則是營收管理團隊要去算計! 這則評論讓我想到前老闆曾經問我:「為什麼酒店業無法去中間化,擺脫OTA的牽制?」甚至有旅館公會的理事曾經倡議:台灣酒店業可以自組銷售平台,對抗OTA。

我的回答是:「全球酒店業房間銷售的產值中,有八九成是由Expedia、Booking.com、以及中國的攜程等三大集團所創造,它們投入大量的資金建立訂房平台、行銷及分銷體系,我們拿甚麼跟它拚?」偉大如萬豪,仍需要跟OTA好好合作,相對於萬豪比較不偉大的酒店業者,何必死硬抵抗呢! 改天再來談談去中間化(de-centralize)這個近幾年觀光產業(旅行社、酒店、航空公司)常在談的議題吧! 【更多內容,請關注「海森飽嗝財經筆記」】 FB專頁:https://www.facebook.com/hysunburgersnote/ 部落格@blogspot:https://hysunburger.blogspot.com/ 部落格@Medium:https://medium.com/海森飽嗝財經筆記 Twitter:https://twitter.com/hysunburger 中間商 切房 去中間化 批發價 促銷價 旅館 產業經濟 策略 買賣斷 飯店業 萬豪 de-centralize Expedia OTA 取得連結 Facebook Twitter Pinterest 電子郵件 其他應用程式 留言 延伸閱讀 【信用卡】發卡銀行不是吃素的—etoro出金實例看到撸羊毛的風險 - 5月08,2020 【2021/03/15更新】由於在2020年7月時,金管會發布新聞稿提醒投資人,etoro並非台灣的合法證券期貨業者。

換言之,若投資人於etoro平台上投資而發生任何爭議,恐無法透過金管會進行申訴。

依此,有些發卡銀行不再提供投資人採用其信用卡做刷卡入金的動作;亦有些發卡銀行之信用卡可供刷卡入金,但不再提供任何刷卡回饋。

另外,過去一年多來,多有信用卡入金6個月以上,出金時即可以電匯方式匯回台灣的美元帳戶一說,但仍有許多投資人的案例道出etoro可能會以信用卡入金金額、仍採信用卡管道出金,而額外獲利的部分才會採取電匯方式。

因此,etoro最終決定採用何種管道出金,並非投資人能有所掌控。

本文強烈建議在一開始欲採取信用卡入金時,要加強考量匯率(入金及出金時的台幣和美元匯率)風險。

大約是十多年前,我就已經開啟研究美國投資市場的大門。

在台灣,透過網路開立美國券商的投資帳戶,是非常容易的事,但資金的匯出、匯入的相關費用不低,倒也讓我這個小額投資人做了幾回交易後,就關上了這道大門。

而就在去年下半年,我認識了史蒂夫和戴夫。

由於他倆代言etoro的廣告在各種媒體上強力播送,讓我又想再一次嚐試美股投資。

同樣的,在網路上辦理投資帳戶是非常流暢的過程,並且可以採用「信用卡」的方式匯入資金。

相較於使用銀行電匯(wiretransfer)全額到匯可能需要每筆NT$800的手續費,此為國泰世華銀行的網銀匯款的手續費價格,而各家銀行的手續費稍有差異。

使用信用卡入金僅需負擔1.5%的海外刷卡手續費,對於非常小額的投資人而言,匯款手續費的費用相對低廉。

以入金US$1,000(匯率以1:30計算)為例,採wiretransfer全額到匯的話,手續費占入金費用3%,而採用信用卡入金則只需1.5%。

當然,假如一次想入金超過US$2,000以上、甚至更多,採用wiretransfer全額到付的手續費則會相對低廉。

*各家銀行的電匯全額到匯手續費費用稍有不同,以各家銀行公告為準。

此例採國泰世華銀行於撰文當下所公告的手續費費用所以,etoro用信用卡入金的模式,對於只是想湊點小錢、玩玩國外的股票的人而言,會有很大的吸引力。

而當我實際經驗過整個歷程後,發現不僅是對小額投資人有吸引力,對大額投資人也有非常大的吸 Readmore» 【信用卡】美國運通簽帳白金卡AMEXPlatinumvs花旗CitiPrestige—主打生活型態的頂級信用卡在疫情下對市場的回應 - 3月10,2021  在台灣的信用卡市場中,各家發卡銀行都一定會推出一兩張頂級信用卡,以服務銀行中的高資產客戶,但這類型的頂級信用卡屬於附屬在財富管理的概念下,也許會提供機場接送、餐飲和住宿優惠,但大多都是點到為止,在信用卡產品的特色上,反而沒有太突出的特性。

這或許跟本土發卡銀行會把「信用卡」業務視為「獲客」的手段,從信用卡持卡人名單中,洗出高資產客戶,而以頂級信用卡產品做為「財富管理」服務的一環。

 本土發卡銀行的頂級卡主要為服務財富管理客戶外商發卡銀行的頂級卡則更著重信用卡產品本身特色然而,外商發卡銀行可能就會有些不同的立場。

以美國運通而言,信用卡及簽帳卡的發卡、收單、和清算業務就是它們主要的營收來源,因此,面對消費者時,信用卡和簽帳卡的產品設計就十分重要。

以台灣美國運通的頂級卡—簽帳白金卡為例(目前最頂級卡為thecenturion,但為邀請制),用大量的國內外權益(機場接送、機場貴賓室、住宿和餐飲優惠)來吸引有相對應需求的客戶。

而花旗銀行旗下的CitiPrestige、以及星展銀行旗下的豐盛尊耀無限卡,又會是另一種產品設計的角度。

對花旗銀行而言,產品設計的邏輯與美國運通相近,信用卡產品有它獨立的本質,儘管花旗銀行在台灣亦有財富管理的業務,但財富管理業務與信用卡業務之間屬於合作關係,也就是說,花旗的信用卡(尤其是頂級卡)與財務管理業務沒有綁得很緊,而是給予財富管理會員更多的信用卡核卡禮、續卡禮、或年費減免等相關優惠或費用的加碼。

同樣的,花旗的頂級卡CitiPrestige也是以大量的國內外權益來吸引有相對應需求的客戶。

美國運通簽帳白金卡與花旗CitiPrestige儘管都有申辦的年收入或資產門檻,但相對不會非常高;反而是藉由消費者對於剛性年費的接受度,來確認是否符合這張卡片的產品設定;而願意申辦這類型卡片的消費者,自然對剛性年費的接受度高,而剛性年費正好可以穩固信用卡業務的營收。

相對的,星展銀行的頂級卡「豐盛尊耀無限卡」則是與財富管理業務緊緊綁在一起,期望它的頂級卡友能有一定的財力(本行財富管理貴賓、它行資產3千萬、或年收5百萬元)。

儘管這張頂級卡的產品設計,也是提供許多國內外權益(機場接送、機場貴賓室、住宿和餐飲優惠),但非常高的申辦門檻,也代表著星展銀行期望透過 Readmore» 【餐飲】台灣人真的很愛吃,而且無視外食物價指數成長,餐飲營業額總是年年擴張 - 5月13,2019 根據經濟部統計處「批發、零售及餐飲業統計調查」、觀光局「觀光旅館營運統計月報」及「一般旅館營運統計月報」,2018年全年台灣餐飲市場規模約5,139億元。

過去10年皆呈現成長趨勢。

旅館業餐飲(包含觀光旅館及一般旅館餐飲)營業額僅占其中的8%,也就是大約417億元(觀光旅館269億元、一般旅館148億元)。

且受到旅館產業不景氣,且觀光旅館餐飲多屬高價,在消費信心疲弱的狀態下,自然縮手高價餐飲,因此,近三年旅館業餐飲營收年增率僅能維持平盤。

換句話說,整體餐飲業成長的動力來自於廣大的非旅館業餐飲。

我們通常會認為:當物價越來越高,消費者會更精打細算、甚至縮手。

但看起來,似乎不是這樣。

當我們把餐飲營業額年增率和外食物價指數年增率擺在一起看,我們會發現餐飲業營業額年增率高於外食物價指數年增率,這顯示出消費者根本無視於物價上漲,仍然持續擴張外食支出。

這完全與我們的想像有點背道而馳。

資料來源:觀光局「觀光旅館營運統計月報」、「一般旅館營運統計月報」;經濟部統計處「批發、零售及餐飲業統計調查」;行政院主計處「消費者物價指數(外食物價指數)」資料分析製圖:海森飽嗝而根據主計處於2016年發佈的「外食人口調查」,台灣13~64歲的消費者中,逾1,200萬為「三餐」皆外食的人口。

其中,午餐外食人口占比最高、人口數最多(80%、1,410萬人),主要反映上班族午餐外食的生活型態。

但早餐、晚餐等與居家生活連結的餐期,仍有逾千萬人口外食,顯示「少開伙」、「買外面」是台灣消費者主要的飲食習慣。

這個調查數據已經是2016年前的久遠時代,依據餐飲業營業額逐年成長的狀況來推測,假如現在再做一次類似的調查,台灣的外食人口、外食頻率、甚至是外食消費金額可能會更為提高。

資料來源:主計處「外食人口調查」(2016)資料分析製表:海森飽嗝所以,你們愛不愛吃呢!我是很愛啦!假如善用一些餐飲業者與銀行或信用卡業者的促銷合作,可以讓我吃得好又省得靈巧。

由於台灣外食消費力驚人,這大概也是為什麼信用卡業者與餐飲業者間能有緊密的合作。

但關於是如何緊密,改天再來分享我對於信用卡業者與餐飲業者間合作模式的觀察。

【延伸閱讀】(2019/04/12)【信用 Readmore» 【信用卡】將被出售的花旗信用卡,正大力推卡,拉攏新戶、固樁舊戶、提升談判籌碼 - 7月15,2021  花旗集團自2021年4月下旬傳出要出售台灣等13個市場的消金事業時,不僅對產業界投下一顆震撼彈,也讓台灣花旗信用卡卡友也產生諸多疑問:現金積點、紅利點數、持卡權益該怎麼辦?有消費者選擇儘快出清積分點數、暫時停止使用花旗信用卡,也有消費者選擇停卡、跟花旗銀行道再見,當然,也依然會有忠實客戶持續使用。

但由於是誰、以及何時會接手台灣花旗信用卡業務,尚未明朗,消費者在這一時半刻裡憂心手上信用卡的權益和優惠是否頓時消逝,也就太過於杞人憂天。

然而,台灣花旗銀行不得不在面對集團的決策、以及台灣花旗信用卡持卡人和整個信用卡市場疑慮的多重壓力下,加深推卡力道、讓自己增添賣相。

根據金管會2021年5月份「信用卡業務統計」,花旗信用卡的流通卡數285.8萬張,占據國內發卡第6名,而有效卡數218.4萬張,同樣排名第6名,有效卡率76%則為國內發卡銀行中排名第1名。

各項經營指標表現不俗。

但若長期觀察花旗信用卡的經營表現,則能夠理解為何在即將出售業務前,仍大手筆地拉客、留客。

花旗信用卡業務的各項營運指標出現下滑趨勢,拉攏、固樁手段齊發若觀察2019年1月至2021年5月期間,國內前6大發卡銀行的每月「淨發卡數」(也就是當月發卡數減當月停卡數),則發現台北富邦、國泰世華、中信銀、玉山、台新等各家銀行在此起彼落地推出「神卡」的過程裡,幾乎每個月的淨發卡數皆處於「正數」的狀態,換言之,前6大發卡銀行中,幾乎每家發卡銀行每個月的流通卡數量皆持續成長,僅花旗銀行的淨發卡數是一直處於負數,也就是處於持續流失客戶的狀態。

進一步觀察花旗信用卡的有效卡率及有效卡月均消費金額,也是有萎縮的現象。

在有效卡率方面,儘管花旗信用卡的有效卡率一直是發卡銀行中的第1名,但有效卡率從2019年初的8成以上比例,一路緩步下滑至今約76%,讓花旗不僅是在面對流失客戶,既有客戶的使用行為也出現停頓。

另外,在有效卡月均消費金額方面,同樣有著下滑的現象。

在2019年時,月均消費金額有一半時間能維持在8千元以上,全年平均每月約為8千元;但進入2021年之後,有效卡月均消費金額則維持在8千元以下。

綜合客戶(流通卡數)持續流失、有效卡率持續下降、以及有效卡月均消費金額持續萎縮,代表著 Readmore» 【飯店】一個指標、四張圖,用RevPAR道盡台灣飯店業30年風雨興衰 - 3月25,2021  新冠肺炎疫情衝擊全球已經一年有餘,只要是與人有直接接觸的產業,諸如航空、旅行、飯店、餐飲、零售…等等,都是身處疫情風暴中心的最大「慘業」,飯店業更是與其他觀光產業同僚身坐疫情海嘯第一排。

然而,這次的疫情衝擊原比爆發之初所想像得深遠,尤其是我們(特別是東亞區域)曾經歷過2003年的SARS疫情,當時已經把大家嚇得不要不要,但經歷過半年的震撼教育後,病毒突然消失、國際的觀光與商業流動以及國內的國旅也開始恢復元氣,飯店業也立馬跟上成長的軌道;相對的,這次全球新冠肺炎疫情已經拖磨一年多,現在才剛開始看到曙光,距離真正天亮、甚至是日正當中,還有一段距離。

但不論如何,產業界普遍認為這次的疫情衝擊為全球飯店業(甚至是觀光產業)帶來一次劇烈的量變、以及衍伸出緩慢的質變過程。

在逐步探索未來之前,讓我們先來探索過去的足跡,藉由一個指標、四張圖表、以及一張台灣飯店產業大事記,回顧台灣飯店業的風與興衰。

 一個指標:用RevPAR來說飯店業的故事交通部觀光局(官網、台灣旅宿網)會定期發布觀光旅館業和旅館業的營運統計,從整體的營運數據中,我們可以進一步計算衡量飯店應營運效率的指標:RevPAR(Revenueperavailableroom)。

這個數字同時考量到住房營收(需求端)、以及房晚供給量(供給端),因此,這個數字的起起伏伏,可以看出飯店業的供需狀態。

我們可以從這個指標的計算方法,來說明為何一個指標即可觀察整個產業的供需狀態。

 ◆RoomRevenue(住房營收)=ADR(平均房價)xAvailableR/N(可售房晚)xOccupancyRate(住房率)◆RevPAR=RoomRevenue(住房營收)÷AvailableR/N(可售房晚)AvailableR/N(可售房晚)反映「市場供給」。

ADR(平均房價)、OccupancyRate(住房率)、以及所延伸的RoomRevenue(住房營收)則是反映「市場需求」。

依據供需與價格之間的關係,當市場中產品的供給量增加、但需求卻跟不上,則產品價格則會降價求售。

這樣的供需與價格關係原則,反映在飯店業 Readmore» 【觀光】2021年觀光相關產業的停滯和趨勢 - 1月14,2021  自2016年陸客不來台灣觀光後,台灣觀光相關產業即開始出現質與量的變化。

儘管INBOUND旅客人次仍呈現微幅增加,但客源結構出現顯著的改變。

原本大量的陸客環島行,造福各地的旅宿業和觀光商圈,當陸客不來後,尤其是桃園、嘉義、屏東、台東、花蓮等過陸客夜縣市的旅宿業、以及各地觀光商圈受到嚴重的衝擊;雖說東南亞客源弭補陸客缺口,但東南亞客源的經濟型旅客的屬性、以及主要活動區域在北台灣(尤其是雙北市),也只能勉力弭補雙北觀光商圈、以及經濟型旅館的人流,高端星級旅館仍然受到衝擊。

2020年的疫情衝擊,讓OUTBOUND呈現停滯。

原本OUTBOUND的客源與消費行為,被「保留」在國內。

上半年影響較深的餐飲業、旅宿業、以及零售業,因國內疫情控制穩定,所以在下半年爆出消費潮。

但原先以為OUTBOUND的旅遊和消費行為轉為國旅後,能為餐飲、旅宿、零售業、甚至是轉型後的旅行業帶來「轉單」、甚至是「加乘」的效應,但從產業別的營業額數字來看,報復性旅遊所帶來的成效,主要是弭補上半年的消費缺口,頂多是為各產業(尤其是零售業和餐飲業)帶來較2019年微幅的成長,換言之,消費者只是把上半年沒花的錢,放在下半年一起梭哈。

一方面是旅行業者要從OUNTBOUND轉型國旅型態需要一段轉型期,另一方面在於國旅與OUTBOUND對於消費者而言是兩碼事,是一個「胃」和「甜點胃」的差異,當國旅就是不合甜點胃的胃口,要把OUNTBOUND的預算完全轉移至國旅,是不太可能的事。

這次針對2021年觀光相關產業做出展望,是基於觀光產業的角度切入,從過往政策面、兩岸關係、甚至是疫情對觀光產業的衝擊,所延伸出對旅行業、旅宿業、餐飲業、以及零售業的影響。

由於從2008年開放陸客來台之後,INBOUND迎來將近10年的產業成長,相同的,國人OUNTBOUND出遊的人次也是持續成長,與INBOUND的主要客源國呈現逆差的現象,更別說國旅消費(包含住宿、餐飲、零售)也都是長年成長的趨勢,這些榮景型塑出產業經理人的決策慣性,當面對2016年的陸客斷頭、到2020年的新冠肺炎疫情造成的產業震撼時,要能果決地華麗轉身,自然有所困難。

也因此,對於2021年的展望裡,停滯與爭議是多於正面的趨勢。

 ※ Readmore» 【觀光產業數據追蹤】2020Q2:台灣觀光旅館營運統計分析 - 9月14,2020  【延伸閱讀】【產經】2020Q3:觀光產業數據追蹤—台灣觀光旅館營運統計分析※觀光旅館產業展望寫在前面※今年初,隨著全球疫情狀態的演變,台灣觀光旅館整體營業額自2月份起開始受到衝擊而萎縮。

從5月份開始,受惠於國人的報復性國旅、或報復性的餐飲消費,各項營運統計指標已經有很明顯的回升。

截至6月份的資料,台灣觀光旅館的住房營業額已經接近今年2月份的水準(僅落後5%),而餐飲業務的營業額已經超越2月份的水準(超越22%)。

但若將台北市的數據獨立拉出來看,台北市觀光旅館的住房營業額僅為2月份的一半,但餐飲部門的營業額同樣超越2月份的水準(也同樣超越約22%)。

換言之,在國旅行為裡,來台北住一晚絕對不是個合乎消費行為的選項。

在歷史的數據裡,台北市觀光旅館的住房營業額一直占全台觀光旅館住房營業額的45%至50%之間;但一如在疫情初期所做的預測與展望,由於台北市的觀光旅館主要客源是來自於國際觀光客及商務客,台北市觀光旅館的營運肯定是會受到嚴重的衝擊。

當無法做商務客的生意,就必須轉型成渡假飯店的營運型式,而這樣的轉型將會考驗著城市商務型飯店的行銷企劃能力,也就是如何在台北市這個大型商務城市中,為住客提供各式的渡假氛圍和各種館內或館外活動,而也只有大型、集團、四星級以上飯店能有較完善且充足的自有公共空間、服務人力和行銷企劃能力,來完成轉型的目標。

※重點分析※①全台觀光旅館的住房率和RevPAR在第2季裡已有明顯回升。

通常台北市觀光旅館的住房率、平均房價、RevPAR等指標,都會高於全台觀光旅館的平均數字,但在第2季裡,台北市觀光旅館的各項指標數字卻是落後於全台平均,一如預期地顯示出台北市觀光旅館並未受惠於報復性國旅的貢獻。

②進一步看營收的狀態。

6月份全台觀光旅館的總營業額已經超越2月份,而6月份的台北市觀光旅館總營業額卻仍落後2月份的數據。

更明顯地反映出台北市觀光旅館很慘,而台北市以外的觀光旅館營收似乎可以看到曙光。

但除了台北市外,觀光資源相對較弱的桃竹苗彰雲等縣市,表現也會比較差;而各地區的觀光旅館也會因其產品競爭力的差異,而有很明顯的強弱表現。

換言之,除非像宜花東澎這型的國旅一級戰區,其他縣市的觀光旅館會出現很顯著的均貧(如台北市 Readmore» 海森飽嗝 專精市場研究、產業分析;待過顧問業、線上遊戲業、電信業、觀光業;做過分析師、產品和企業策略管理。

看似職場很精彩、但人生很無聊。

瀏覽個人檔案 歡迎追蹤 facebook Instagram Twitter 主題關鍵字 觀光業74 飯店業56 觀光產業數據追蹤系列55 旅行體驗34 策略31 信用卡24 品牌22 餐飲業16 關鍵評論網14 零售業13 其他產經12 文化6 不是產經5 顯示更多 顯示較少 熱門文章 【信用卡】發卡銀行不是吃素的—etoro出金實例看到撸羊毛的風險 - 5月08,2020 Readmore» 【餐飲】台灣人真的很愛吃,而且無視外食物價指數成長,餐飲營業額總是年年擴張 - 5月13,2019 Readmore» 【信用卡】美國運通簽帳白金卡AMEXPlatinumvs花旗CitiPrestige—主打生活型態的頂級信用卡在疫情下對市場的回應 - 3月10,2021 Readmore» 【信用卡】發卡銀行的促刷活動「敢玩卻沒誠意」?這得回到卡債風暴說起 - 10月20,2021 Readmore» 【飯店】關於飯店業的LoyaltyProgram(一)--不太淺淺地談台灣高端飯店不太算忠誠度計畫的LoyaltyProgram:餐飲折扣會員卡 - 10月01,2019 Readmore» 【觀光】2021年觀光相關產業的停滯和趨勢 - 1月14,2021 Readmore» 【觀光】國人國旅行為已有慣性,產業要有所蛻變已不是畫餅的錢潮就能促成 - 11月20,2021 Readmore» 【飯店】想要開飯店就成功,一定要在「市場可行性評估」(MarketFeasibility)的階段裡認清真相 - 7月19,2020 Readmore» 【觀光】新冠肺炎疫情後,台灣觀光產業所面對的轉變與市場輪廓 - 5月13,2021 Readmore»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