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了更好的發展我換了工作,這是我學到最寶貴的三件事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已經沒有學習成長的空間,值得尊敬、師法的同事也多離開了。

... 分別是準備與預留時間的心態、如何幫自己尋找未來方向、做人與做事的人生哲學。

未來創造史自我技術現代性我讀書我觀察商業與管理上班狗的生存為了更好的發展我換了工作,這是我學到最寶貴的三件事SeanHsuFollowMay13,2018·8minreadPhotobyAndrewNeelonUnsplash當自己努力到了盡頭,職場的客觀環境也不可能再有轉變的時候,就知道時候到了。

即使再眷戀、再不想相信自己是失望的,還是得離開。

一艘下沉的船,即使沒有大浪來襲,也遲早是要跳的。

從下定決心開始說起…一個常被Quote的馬雲語錄就說了:員工的離職原因林林總總,只有兩點最真實:錢,沒給到位;心,委屈了這些歸根到底就一條:”幹得不爽”員工臨走還費盡心思找靠譜的理由,就是為給你留面子,不想說穿你的管理有多爛、他對你已失望透頂。

失望了就得離開。

即使離開前其實有爭取到不錯薪水,這也頂多讓我多留了幾個月。

客觀來說,繼續留著工作,我反覆評估後,還是無法容忍,自己也解決不了的三點:1.已經沒有學習成長的空間,值得尊敬、師法的同事也多離開了。

2.花費太多時間處理太多沒有價值的溝通與工作3.頻繁出差影響生活品質太大太大所以還是跳船了。

我相信有點事業心的人,是不太介意生活品質些許被影響到的,常出差加班我都可以忍,但起碼這份工作是讓人可以成長、認同的吧?所以我選擇離開,追求「花同樣的時間,但能帶來更高成長」的工作。

我想這樣也可以做得比較開心。

不過,就為了一個這樣的堅持,突然要換一個自己理想又喜歡的工作還是很不容易的。

準備過程勞心勞力不說,也是走了不少彎路,因此想特別記錄一下整個過程,以及我所學到最寶貴的三件事情,分別是準備與預留時間的心態、如何幫自己尋找未來方向、做人與做事的人生哲學。

預留掙扎的時間找工作是一件花費超多時間的事情,雖然領域與專業略有不同,但基本上都會經歷這幾件事情:1.整理簡歷把過去一段時間做的事情整理成簡歷,也是一個比較簡單的回顧。

會花一點時間,但主要還是取決於你夠不夠認識自己?能不能把累積的經驗、價值很好地透過簡歷表述出來?2.整理作品集(Portfolio)與整理簡歷會有點像,但是有更多脈絡、背景與成果說明,當然也會花更多時間。

由於我是找數位的ProjectManager以及BusinessAnalyst方向,所以作品集會更專心在解釋做過的工作內容、因果與邏輯,如果是設計師的話,則會花更多時間在視覺的整理上…3.尋找各種工作機會JD(JobDescription)多看JD才能對自己想做的事情有比較具體的概念,接著就篩選要投哪一些工作啦!這個時候也應該多接觸一些來自自己有興趣的公司&產業的朋友,多多了解工作內容、打聽各種消息,以及那份你想像中的工作是否真的這麼理想,這個步驟很重要,叫做InformationInterview,多聊、多思考、多規劃、多準備。

4.依照要投的方向調整履歷開始投遞實際投遞履歷前可能還得依照各職位去微調履歷內容,以凸顯你能適任這份工作的優勢。

投遞後就要等待吧,幸運的話你的簡歷會很快被閱讀,但也有可能隔上好幾周甚至幾個月。

5.面談跟你未來的潛在雇主約時間面談,有可能面個好幾輪。

聊完後還要雙向思考彼此是否都是適合的,面試到考慮的時間也是短至幾週長到幾個月都有可能。

6.拿到offer面談到比較確定後,HR會聯絡討論Package、待遇等內容,或許彼此也還需要想一下,最終再下決定。

我有遇過面試完隔天就給offer的,也遇過要商討、考慮幾週的,時間花費都不太一定。

不難發現,走完這些過程後,要找到一份自己理想的工作(我的簡單定義是:有學習成長空間、做的事情有趣、待遇不用超級好但要不錯),花上三個月是基本的事情,有許多朋友一找就是半年一年,雖然辛苦,但他們拿到理想工作後那種樂得不可開交的樣子也是滿令人難忘的。

以前我總是覺得,做得不開心、或是工作無法在讓你成長時,大不了就辭職走人,年輕人就是衝動!但找工作要花這麼長的時間,除非你提早準備、或是方向很明確(只鎖定非常少的特定雇主)、或是沒有經濟壓力,千萬不要裸辭,與現有工作的不開心以及委屈妥協,也是一種人生的學習過程。

你可以不開心,但得與這種不開心共處,僱傭就是買賣關係,拿了工資就還是做好分內事。

截圖:電視劇《大軍師司馬懿之虎嘯龍吟》我覺得這個如何與委屈共處的詮釋很棒一邊工作一邊找時間面試,對時間管理還有心情都是煎熬的挑戰。

因為我方向性沒有很明確,還花滿多時間在投遞與尋找的。

接下來我想談的,也是如何在這個過程一步一步摸索職業方向。

幫自己尋找方向我可以說是一個「每次被問到你以後想要做什麼的時候都答不出來」的那種人。

雖然沒有什麼鴻鵠大志,但一點小理想還是有的,就是不知道怎麼接下我的下一步。

我興趣很多,對什麼都很好奇,但另一方面也可以說對什麼沒有特別強烈的興趣,所以找工作時就決定先不鎖定特定方向,就都會看看,例如諮詢、產品、管理等等都接觸過了,也在這個過程中漸漸明確出自己下一步可能想要什麼。

學習「想成為怎樣的人」在各種求職網站,例如Linkedin上看大量的JD,其實非常有幫助,會知道未來想要找的工作&角色會需要什麼技能與特質。

例如我在找商業分析的工作方向時,就了解到互聯網公司需要的分析會偏向量化分析,除了要有統計相關的知識,還需要具備有一些技能需求(MySQL、Python等等),就可以提早準備。

另外,在社交媒體上如果有關注你欣賞的職業人士,也可以多多記錄及思考他們的經歷與技能,有哪些是自己也需要去增強的、有哪些是自己未來可以嘗試的,都是很好的參考。

用維度縮限範圍我會用一些維度去篩選工作,例如:工作的城市自有產品還是服務客戶為主?(甲方、乙方?)喜歡的產業(需要自己research、打聽下)希望花多少時間在工作上?(互連網公司一週工作60小時是常態vs朝九晚五)….等等經濟報酬的合理性(做的事情跟拿到的錢的平衡)如果不嫌麻煩,可以各自打分,在加權平均算一下,就會很清楚了解自己如何選擇了。

順便分享一下自己求職三個月的成果:簡歷投遞家數57朋友與前輩邀請或refer3投遞後被拒絕14投遞後無反應39面試邀請7面試後被拒絕3面試後無聲卡1拿到Offer3也是這個找工作時期的親身經驗,就有某些邀約是來自曾經合作過的同事、上司、甚至是外部團隊,我很感謝這些人在合作時欣賞到我的長處,並且願意給我新的機會。

做人與做事超、重、要為什麼重要?得到機會的前提是別人能夠好好認識你。

這也是我想談談為什麼合作中別人能夠重視你,並且考慮與你繼續合作的原因。

還是學生的時候,曾經參加個對我人生影響頗大的創業教育計劃YEF(YoungEntrprenuerofFuture),當時主辦方的副執行長Josephine就曾經語重心長的給我們這群年輕人講了講:「出社會工作,就是學習做事與做人。

」當時我是震撼的,在這個計劃中我沒有學習到什麼創業魔法(本來就沒有),倒是對世界的各種事物開始有了些深刻的認識。

做事與做人,雖不是什麼擲地有聲的超級名言,但絕對是足以讓我接下來的人生都需時刻自勉的信條了。

做事:用心做好每一件小事聽起來簡單,難是難在一直堅持這樣做,尤其遇到某些特定情況,例如環境的變動。

我在經歷過公司最動盪的時期,也親眼見證過某些人在不同環境下的轉變(好像在做實驗),最常見的就是當一個人沒有動力做事時,可以連一件小事都做得七零八落,或是帶有情緒地溝通,說真的,一點幫助都沒有,還讓一起工作的夥伴活受罪。

認真做好每一件小事,是一個習慣,敬業態度的展現,更是他人決定是否與你還有合作機會的關鍵印象。

做人:客氣對待每個人人際交往這個事情,不會是一次性的利益交換,而是基於長久積累的信任。

一次的脾氣爆發、不成熟、或過於計較都會對長久建立的人際關係造成負面影響,所以為了自己也為了別人,請善待你的工作,還有與你工作的人。

另外,就是在自己力所能及的情況下盡量互相幫忙,人是社會動物,即使是超級英雄也會成群結隊,不計回報的付出反而在日後都會有意想不到的驚喜。

小結:永遠都在準備的狀態「當你開始就任工作時,就要開始思考怎麼找到下份工作」曾經有人告訴過我這句話,當時並不是特別理解,現在理解了一點。

找工作是一時的事情,但規劃準備與人際關係的交往,都是平時的積累,不好好扎實做事,也不好爭取到好機會。

雖然有點老套,但整個過程的幾個習得、以及最大的收穫卻是讓自己更相信了一些特定的普世價值:時時刻刻自我警惕,不能因為情緒或環境因素去打破職場原則、時常準備(至少不是找工作前夕才更新Linkedin)、反思自己下一步往哪裡去,機會到來時才能抱有以逸待勞的餘裕放心爭取。

無所去處沒有正能量,只有求知、討論、分享,好好面對現代焦慮259轉職三觀思考上班259 claps259無所去處沒有正能量,只有求知、討論、分享,好好面對現代焦慮WrittenbySeanHsuFollow一個數位工作者,希望不斷閱讀、思考、書寫、記錄、分享,簡化與直面人生中大小的複雜問題。

無所去處沒有正能量,只有求知、討論、分享,好好面對現代焦慮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