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腸激躁症之基本認識 - 高點醫護網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大腸激躁症(Irritable bowel syndrome,以下簡稱IBS) 是一種常見的腸道功能性 ... 大腸激躁症、IBS、腸道功能性障礙、腹瀉、便秘、腸道感染、腸道蠕動、基礎醫學資訊館.   大腸激躁症之基本認識-高點醫護網 歷屆考題高分詳解 免費考前重點下載 歷屆考題線上測驗 考取學員心得分享 小龍醫師館 線上試聽課程 全省服務據點 看更多熱門資訊 後西醫 後中醫 後獸醫 私醫聯招/轉學考 護理二技/醫研所 護理師 醫師國考 醫檢師 營養師 物理治療師 放射師 食品技師 國外醫師學歷甄試 美國護理師 公職護理師 公職醫檢師 衛生技術 衛生行政 篇名 大腸激躁症之基本認識 說明 觀念剖析   大腸激躁症是一種常見的腸道功能性障礙疾病,診斷主要以症狀為主,必須排除器質性疾病所造成等因素。

慢性腹痛、腹脹、排便習慣改變是主要臨床表現。

可能因腸道感染後遺症、情緒、壓力等因素所引起。

前言   大腸激躁症(Irritablebowelsyndrome,以下簡稱IBS)是一種常見的腸道功能性障礙疾病,診斷主要以症狀為主,必須排除器質性疾病所造成等因素。

主要臨床表現是慢性腹痛或腹部不適感、腹脹、排便習慣改變(腹瀉或便秘,或兩者交替)。

腹痛或腹脹常因排便或肛門排氣而得到舒解。

IBS有可能因腸道感染後遺症、情緒、壓力等因素所引起的。

(Irritablebowelsyndrome(IBS)isadiagnosisofexclusion.Itisafunctionalboweldisordercharacterizedbychronicabdominalpain,discomfort,bloating,andalterationofbowelhabitsintheabsenceofanydetectableorganiccause.Insomecases,thesymptomsarerelievedbybowelmovements.Diarrheaorconstipationmaypredominate,ortheymayalternate.IBSmaybeginafteraninfection(post-infectious),astressfullifeevent,oronsetofmaturitywithoutanyothermedicalindicators) 流行病學   根據不同定義及不同時期的研究,IBS盛行率約5%~65%,發生率是1%~36%,變異相當大。

根據1992年於羅馬訂定之診斷標準,女性盛行率約14.5%,男性盛行率約7.7%,並常見於年輕人。

這可能是因為女性有症狀時,更勇於向醫師求助所致。

概念起源   最早“irritablebowel”這個概念見於1950年的“RockyMountainMedicalJournal”,當時主要是用於描述病患無感染因素所引起的腹瀉、腹痛、便秘等症狀,多數認為是由身心疾病或心理因素所導致的(Oneofthefirstreferencestotheconceptofan"irritablebowel"appearedintheRockyMountainMedicalJournalin1950.Thetermwasusedtocategorizepatientswhodevelopedsymptomsofdiarrhea,abdominalpain,constipation,butwherenowell-recognizedinfectivecausecouldbefound.Earlytheoriessuggestedthattheirritablebowelwascausedbyapsychosomaticormentaldisorder)。

分型   IBS的臨床分型,包括: 腹痛型(pain-predominan,IBS-A):主要表現腹痛,或腹痛欲便、便後痛減、肛門排氣多等症狀。

腹瀉型(diarrhea-predominant,IBS-D):大便稀軟不成形,或糊狀便,或水樣便,但瀉後仍有不凈感、腹脹不適等症狀。

便秘型(constipation-predominant,IBS-C):主要便秘,但這便秘並不是硬便,而是軟便,或是糊狀便,只是排便很費力。

混合型:是各種症狀同時出現,患者主訴很多,精神症狀明顯。

感染後型(post-infectiousIBS,IBS-PI):某些病患是感染後出現至少2次急性發熱、嘔吐、腹瀉,糞便培養發現病菌者(Insomeindividuals,IBSmayhaveanacuteonsetanddevelopafteraninfectiousillnesscharacterizedbytwoormoreofthefollowing:fever,vomiting,diarrhea,orpositivestoolculture)。

致病機轉   病因不清(TheexactcauseofIBSisunknown),對IBS的診斷是一種排他診斷(ThecauseofIBSisunknown,butseveralhypotheseshavebeenproposed),以症狀為主。

病因可能包括: CNS和腸道神經叢之間調節失衡(ThemostcommontheoryisthatIBSisadisorderoftheinteractionbetweenthebrainandthegastrointestinaltract):1993,JournalofClinicalGastroenterology一雜誌中談到“壓力與膽鹼刺激對大腦-腸道軸在IBS發生的重要性(roleofbrain-gut"axis"appearedinthe1990s,suchasastudyentitledBrain-gutresponsetostressandcholinergicstimulationinIBSpublishedintheJournalofClinicalGastroenterologyin1993)。

1997年Gutmagazine指出“IBSwasassociatedwitha"derailingofthebrain-gutaxis”。

腸道間神經叢,也被稱為腸道之腦。

專家認為,IBS症狀源於腸道間神經叢控制系統異常,而非腸道本身。

瞭解腸道間神經叢之生理特性及化學組成,有助於IBS之解開謎團。

另外有趣的是,睡眠期間腸道的電氣活動頻率與大腦相同,且患者多有不正常的REM期睡眠,所以brain-gutaxis的關係還正如火如荼的研究中。

腸道對痛覺過度敏感(thebowelsmaybemoresensitivetocertainstimuli):曾經有個研究發現,當食道、小腸、或大腸內置入氣球,然後打氣時,IBS患者會比正常人在較小的打氣量下感到疼痛。

可是,IBS患者皮膚痛覺之閾值與正常人相似,甚至更高,因此才有腸道對痛覺過度敏感之一說。

導致腸道過度敏感的原因可能有以下幾種:(1)發炎、感染或有毒化學物質,造成腸道黏膜損傷;(2)腸道肌肉因壓力或其他原因過度牽張;(3)脊髓神經之交界處有滲漏現象;(4)某種誘發訊號由較高層次之神經中樞經脊髓神經下傳。

腸道蠕動功能障礙:IBS患者之腸道蠕動緩慢,部分較快,另有部分患者是快慢交替,型態多變。

目前仍待研究結果證實。

食物過敏或對食物不耐受:如患者末端回腸對膽酸吸收障礙(bileacidmalabsorption),或乳糖酶缺乏引起乳糖吸收不良(fructosemalabsorption),使腸腔擴張,腸蠕動紊亂。

精神因素、心理因素、或個人認知行為問題等:研究認為,症狀發作與情緒緊張有關,焦慮、抑鬱、激動、恐懼等情緒刺激,影響自主神經功能,引起結腸運動功能失調。

腸道感染後遺症:1/4患者的症狀起自胃腸炎、痢疾、或原蟲感染,如甲第鞭毛蟲(Giardiasis)、芽囊原蟲(Blastocystis)、脆雙核阿米巴(Dientamoebafragilis)。

研究指出,急性胃腸道感染後,日後出現IBS症狀機會可增加6倍(TheriskofdevelopingIBSincreasessixfoldafteracutegastrointestinalinfection)。

專家認為,可能是各種細菌、病毒引起腸粘膜下巨細胞或其他炎性白血球釋放的細胞因數,引起腸道功能紊亂。

遺傳因素:國外研究指出,本病有明顯的家族集聚傾向。

在國外,1/3患者有家族史。

  這些是關於IBS在基礎醫學方面的認識,我們以後將在臨床醫學資訊館再介紹目前的診斷標準,其須鑑別的疾病有哪些,另外,更重要的是如何治療。

關鍵詞 大腸激躁症、IBS、腸道功能性障礙、腹瀉、便秘、腸道感染、腸道蠕動、基礎醫學資訊館 上一篇 認識Cephalosporin 下一篇 認識Kaposi肉瘤 上一頁 回頁首 電腦版 粉絲頁 FB分享 ©2018高點醫護網 1 2 3 4 5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