凡勢、犯勢、範勢,凡若 - 台語半桶師雜記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凡勢、犯勢、範勢,凡若 ... 台語「huan5 / 7 se3」亦講「huan5 tu2 se3」意思是「有可能、無定著、可能是」。

類似的語詞,箸閩南話有兩種講法,照辭典寫的 ... skiptomain| skiptosidebar 2009年4月22日星期三 凡勢、犯勢、範勢,凡若 ■台語「huan5/7se3」亦講「huan5tu2se3」意思是「有可能、無定著、可能是」。

類似的語詞,箸閩南話有兩種講法,照辭典寫的,廈門號做「huan5/7tu2se3」,寫做「凡拄勢」,泉州講「凡世代huan5se3tai3」。

(周長楫《閩南方言大詞典》福建人民出版社,2006:407)其實,「huan5/7se3」箸廈門真早的有用例啊,只是寫做「huan5se3」參「huan7se3」的爭差若爾(naN7niaN7)。

(案,林建輝箸2006年著有用例)佫強調一擺,我一向主張台語、文是約定俗成,人若看有聽有、欲接受著好。

講愛按怎按怎才標準?無遐嚴格啦!著算有「著兮」的證據,若大多數的人講未lin3tng2、聽未慣忕、寫未好勢、看亦看無,這嘛無必要去強制;講了人若聽會入耳,自然著會接受。

這句話箸台灣今仔,「huan5tu2se3」一般的場合較罕咧人用,差不多攏講「huan5se3」啊,「凡勢、犯勢、範勢」計有人寫。

可能「範勢」讀做pan7se3的時,會使解說做「狀況、態勢」,敿讀做huan7se3的時,若無標音抑是注明,無容易區別。

而且,「範」自的字義:法也、式也、模也、常也,又佫參「huan5/7se3」的意思無合,所以用的人上少。

■寫做「犯勢」著未少囉,像:董峰政《正港的台語‧對照表~1》、cit_lui_hoe《刻骨khek-kut》潘科元《呂柳仙佮邱鳳英一站勸世歌个比較》陳修《台灣話大詞典》(遠流,1991)陳弘昌《茉莉花》(http://www.hcsh.tp.edu.tw/~sch116/readtai.doc)用「犯勢」這兩字的,應該是偏漳、廈腔的人。

建輝先有時仔用「犯勢」,像箸limkianhui《稽考“族”字》;有時仔會用「凡勢」,limkianhui《講kah即台漚屎的服務器》內底著寫「凡勢『見笑轉受氣』的款」。

台灣用「凡勢」的人嘛真濟,比如:小川尚義《臺日大辭典》(武陵,1993)教育部《臺灣閩南語常用詞辭典》蕭平治《一日清閒,一日仙》楊青矗《國台雙語辭典》(敦理,1992)董忠司《臺灣閩南語辭典》(五南,2001)寫做「凡勢」,偏漳州佮偏廈門腔的人會讀做「番勢」,若寫做「犯勢」著會讀做「范勢」。

我知影的範圍,「huan5/7se3」台灣攏講「范勢」,頂字變調做低平調11;著毋別(m7pat4)聽人講做「番勢」,我熟似漳腔氣口帶上重的宜蘭彼角仔的朋友,in1亦毋是講「番勢」。

頂頭彼寡用「凡勢」的辭典,偏漳腔口的著作者是講「范勢」抑是「番勢」,我毋知。

in1有可能講「番勢」,凡勢嘛有人講「范勢」。

讀做「范勢」是時勢音,這無法度通避免。

像舊年我去一個偏泉腔的所在,參一寡濟歲人開講,其中有一個九十外歲的阿さん講「全是毋讀書兮(tsuan11si11m11thak11sir44e44)」,「全」的變調是低平調,毋過,伊hiai42查某囝、囝婿(計六七十歲)講「全攏毋成囝了了(tsuan33long24m11tsiaN11kiaN42liau11liau11)」,「全」字著變調做時勢音的中平調。

新眼光電視台「台灣巧囡仔」的台語老師「博士博」,是偏漳腔,「咸豐草」毋講ham33hong33tshau42煞講做ham11hong33tshau42,亦是受時勢音的影響。

偏泉腔的人,無論寫「凡勢」或者「犯勢」,都攏讀做「范勢」,橫直分(pun1)未出來,攏會使接受。

當然,台灣若有人揢(ka7)講做「番勢」,安呢用「凡勢」著會通,不而過若寫做「犯勢」著會有爭議。

照辭典,周長楫教授的「凡拄勢」,是讀「番拄勢」,參林寶卿教授講「范拄勢」(案,寫做「犯拄勢」。

《普通話閩南方言常用詞典》廈門大學,2007:141)。

毋知老派(過去的)的廈門話是讀to2一音?■「huan5/7拄勢」照周長楫、林寶卿兩位教授的講法,閩南話佮華語的對應是「也許是、興許、說不準、也許」,參台語的意思差不多。

箸《台語辭典(台日大辭典台語譯本)查詢》「凡勢」林俊育先生著解釋做「(1)有可能。

(2)偶然e5機會」,有一句「……とも限らぬ」是「無定著」的意思,林先生翻無著,可能是認為這參「有可能」的意思相類似。

「犯勢」的「犯」,台語有沖煞的意思,比論講「犯太歲、犯小人」,寫「犯勢」敢會使解說講「可能是、偶然的機會、無定著」,若(naN2)有較免強的款。

huan5/7se3著是huan5/7tu2se3(案,楊青矗先生的字典嘛有寫著,敦理,1992:17);我的看法著是「大概仔會拄陣/tng7著的款」、「大概仔的款」,會使寫做「凡拄勢」、「凡勢」。

「拄」著是tu2tsun7、tu2tng7的「tu2」字,是習慣用字;「勢」是「勢面、……的款」,這兩字攏OK。

「凡」會使解說做「大概」:王念孫《廣雅疏證‧卷第六上》:「《釋詁》云,都,大也、聚也;《說文》凡,最括也。

合言之則曰都凡,猶今人言大凡、諸凡也。

……猶言大略……。

(廣文,1971:198)《辭海‧上》大凡,猶言大抵。

(臺灣中華,1980)《辭源‧上》大凡,猶大概也。

(臺灣商務,1979)甘為霖《廈門音新字典》,凡,攏總、逐個、平常、大概……(台灣教會公報社,2006)《康熙字典》凡……《正韻》大槪也。

又《前漢•揚雄傳》請略舉凡。

《註》師古曰:凡,大指也。

(北一,1974)《辭海‧上》凡,大指也,概略也。

(臺灣中華,1980)我咧想,若寫做「凡勢」、「凡拄勢」嘛未bai2。

■台語參閩南語攏有一句「凡若(huan5naN7)」,照《臺日大辭典》寫的,兩朋的用法無啥相同;「凡若」箸台語是「準若……,著……」,例句是「凡若飵酒著醉」、「凡若愛去,著先入稟」。

在我所知的,個詞條參並無遐(hiah4)複雜,阮的「凡若」參「見若(kien3naN7)」sio1sang5,意思是講「見擺若……,著……」、「每一擺若……,著……」、「只要若……,著……」。

無共的用法,我想主要的原因,可能是(1)寫辭典彼個時陣的用法,參今仔無仝(kang5),換一句話講,著是詞義轉移。

亦可能是(2)辭典本身對這個詞條的解說略仔有走精。

現仔時阮咧用的「凡若」顛倒敿閩南話的「只要、只要是」較倚。

(案,閩南語根據《閩南方言大詞典》p.407)有人講台語的「凡若」亦有一寡近義詞,像:tioh4naN7,寫做「著若」pin5naN7,寫做「頻若」pien7naN7,寫做「便若」這三個計攏徦今(kah4taN1)猶有人咧講,其中「pin5naN7」佮「pien7naN7」無的確著是「凡若」這個語詞兩個無同層次的古音。

凡,《廣韻》符咸切,中古漢語奉凡平合三咸,古無輕唇,中古漢語奉紐箸上古漢語歸並母。

奉紐、並母字台語會使讀p-,比如「夫(poo1)、婦(pu7)、分(pun1)、飯(png7)、佛(put8)、房(pang5)」等。

《韻補‧十七真》「凡」佮台語讀-in的「閔、泯、燼、診……」等同韻。

上古漢語「凡」參讀pin2、phin2的「稟、品」攏歸侵部;林金鈔先生講這是聲母為唇音,影響的韻尾鼻音「-m」變為舌尖鼻音「-n」,林先生佫講,「凡」的聲母是「h-」,中古漢語的唇音少數的字在閩南語是讀「h-」的,伊是講「中古漢語」,箸上古漢語讀做「p-」,毋是無可能。

所以,「凡」欲讀做pin5,「凡若」讀做pin5naN7無的確亦會使兮。

《韻補‧十七真》「凡」佮台語讀-ien的「堅、艱、虔、便……」等同韻。

中古漢語咸攝、上古漢語侵部的「砭、窆、貶」讀做pien1、pien2、pien2;參頂頭共款,林金鈔先生認為這是韻母受本字聲母的影響,引起的變化。

另外,林先生講「贍」(中古漢語參「凡」同箸咸攝,上古音是談部)亦會使讀做sien7,阮「贍養」講做sien7iong2,「有老贍(著是有老本的意思)」講u7lau7siam7。

箸tsia5毋是欲探討語音變化佮異讀或訛讀的問題,總是,中古漢語咸攝、上古漢語侵部台語確實有讀-ien的字例。

所以,「凡」欲讀做pien5,「凡若」讀做pien5naN7無的確亦會使兮。

是講「huan5naN7、pin5naN7、pien5naN7」準欲攏寫做「凡若」,著愛佫標音,這加真費氣;「huan5naN7、pin5naN7、pien5naN7」寫做「凡若、頻若、便若」,嘛未要緊,顛倒人會看較有,看有著好。

這篇發文進前將林俊育先生的網路辭典《台語辭典(台日大辭典台語譯本)查詢》誤會做王順隆先生的《新編台日大辭典》。

是我失覺察,因為王先生的辭典我毋別(m7pat4)讀過,謹向所有相關人士佮網友致歉,失禮。

(2009.05.30) 張貼者: 台灣赫宇 於 晚上7:20 標籤: 台語文用字, 本字, 周長楫, 林俊育, 邱湘雲, 臺日大辭典, 潘科元 4則留言: sister 提到... 待阮dao,真少用"凡势"(有是有,就是比较少)用较多的颠倒是"muikamcai""muise" 2009年4月23日晚上10:43 RORO 提到... ☆凡若台日大辭典的解釋不符合現在的用法,大抵是這個詞義的轉變。

走精的機會不大,一般認為這本書是比較詳實的,而且日本人做事情比較用心。

☆王順隆的台日大辭典教授好像是「新編」不是「翻譯」,您是不是誤會了?☆題外話,邱湘雲的說詞,似乎也有些道理,比方他說語言有共同來源、濁上變陰平、用「較」也不會比用「卡」來得有根據‧‧‧等等,請您指教。

假使不想寫在部落格上,就寄給我。

先謝了。

2009年4月29日上午10:50 台灣赫宇 提到... RORO:1.是喔?機會無大毋是著攏無機會,比如in1將七爺、八爺解說毋著去。

另外,我箸《簡評002》有一個標紅色的「肉砧」,這句詞條,《臺日大辭典》亦解說了無周全。

周長楫先生的講法亦有欠缺,本來我著有拍算另外寫一個簡評(所以用紅色的字體)。

2.王先生是「新編」抑是「翻譯」我無清楚,不過共款有無妥當的所在,比如「粗桶」,這個原來人的解說有一條是「御虎子」,這是屎桶的意思,伊翻毋著。

(本字應該是「溲桶」)。

當然,我是按網路頂頭看的(這本冊足貴的,買未落去,會記兮若是八千抑一萬),雖然王順隆先生學問好,真gau5寫冊,佫囥箸網路頂仔,造福逐個,個人對伊亦真欽佩。

不過欽佩歸欽佩,有重taN5的所在,亦是事實。

3.這喔,論真一萬字嘛寫未完,我另外發新文章好啦,加減寫一兩千字仔,罔做議量。

未使趕。

2009年5月3日上午10:32 台灣赫宇 提到... 關於RORO問的問題,參我箸回覆內面,有關「王順隆」先生的部分,應該計攏是「林俊育」先生才著。

是我先寫毋著,RORO才綴我毋著,謹向所有相關人士佮網友致歉。

2009年5月30日上午9:35 張貼留言 較新的文章 較舊的文章 首頁 訂閱: 張貼留言(Atom) 最新留言 載入中…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