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最難守家己—《當迷霧漸散》後 - 中華戲劇學會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本劇另一特色是音樂的編排,京劇、歌仔戲、流行樂交替變化,演員功力發揮的空間更大,其中黃宇琳在劇中除了扮演林秀芳( 林獻堂孫女) ,也演出王寶釧、 ...
人生最難守家己—《當迷霧漸散》後
首頁
/
藝評專欄
/
藝評文章
/
人生最難守家己—《當迷霧漸散》後
人生最難守家己—《當迷霧漸散》後
2019-04-08
中華戲劇學會專欄藝評人:李欣怡
演出團隊:一心戲劇團
觀演時間:2019年03月30日(六)14:30
觀演作品:《當迷霧漸散》
觀演地點:臺灣戲曲中心大表演廳
劇照提供:一心劇團
第二屆「臺灣戲曲藝術節」的旗艦作品《當迷霧漸散》,由一心戲劇團製作,施如芳編劇、李小平導演共同合作完成。
戲曲藝術節的中心理念便為「以戲曲訴說臺灣故事」,透過戲曲的形式,挖掘出更多動人的臺灣故事,而這部《當迷霧漸散》即是以臺灣民族文化重要推手林獻堂先生(王榮裕飾演)最後七年的生活為主幹,帶領觀眾回顧林獻堂風起雲湧的一生,以及上個世紀動盪曲折的臺灣歷史。
【1】劇情一開始便已點出林獻堂人生的最後七年遠避日本東京,不願回到臺灣,就算孫女聲聲呼喚、親生兒子的過世都無法撼動他不願歸鄉的決心,「為什麼林獻堂不回來?」成了整部戲一直在質問的問題。
本劇以一人的一生來描繪整個大時代的悲歌,為什麼愛鄉愛土、為國努力的一輩子的「臺灣第一公民」,卻在人生的最後階段遠避在他反抗了一生的強權日本?林獻堂的人生成了一段臺灣人掙扎與困惑的縮影,他的遠避不歸成了在歷史中找不到答案的謎團,暗喻著當時猶如迷失在迷霧中的臺灣,臺灣是故鄉?是祖國?還是換了面貌,相見不相識的陌土?
當我們在舞臺上呈現歷史,以史寓史,免不了需要一個切入的史觀,而《當迷霧漸散》一劇在重述這段歷史時,並非線性地寫實,而是讓我們回到最根本的核心價值來反思:「是什麼構成了現在的我?」(WhatmakesmewhoIam?)本劇有著再現歷史的企圖,卻不單單是敘事與鋪陳。
從本劇《當迷霧漸散》的英文劇名為 Me,Myself,andI 來看,這些直指不同的「我」的狀態,從受格、反身代名詞、到主格的型態,似乎暗示著林獻堂,甚或是當時臺灣的仕紳知識份子的尷尬與矛盾,從被動地被決定自己的身分(受格),到為自己發聲、爭取發言權(反身代名詞),到最後留下驚天一問:「我是誰?」(主格)。
這些「我」的變化,在在暗示著林獻堂的不願歸鄉,其實是迷失在一個身分認同的追尋與探索。
編劇在此切入的角度正是臺灣人一直以來的尷尬困境,我們的歷史詮釋長期以來受到不同政權更迭而改變,當我們回頭碰觸審視歷史時,我們的身分認同決定了我們的史觀,而當我們的身分認同變得模糊不定時,我們的歷史也就有了不同的詮釋與面貌。
以至於當我們想找出「什麼是臺灣」的同時,便同時需要思考與討論「我是誰」。
就結構來說,本劇非敘事的鋪排,一開始一句「二十一師來了」,點出政權的交替與時代變遷,之後讓觀眾進入林獻堂的回想意識中,回到當初十五歲時,受祖母羅太夫人(許秀年飾演)安排帶著族人遠避泉州,但心繫家族的他在隔年就回到祖母身邊;也看到壯年的林獻堂不說日語、不著日服的堅持,為了國族命運而努力著;最後,現實回到東京的「遁樓」,林獻堂就算身在異邦,心心念念的仍是臺灣。
這些交錯的現實與回憶,烘托著林獻堂的一生與國族命運緊緊相連。
而本劇另一特別之處便是透過「劇中劇」的安排,以不同的虛擬人物來映照現實,更能烘托劇中人的心境與增添戲劇張力。
三段劇中劇:《武家坡》(《薛平貴與王寶釧》)、《文昭關》、《望鄉•終不歸》,以薛平貴對妻子的懷疑開始,對故人故土的陌生與不信任,同時映照出王寶釧持守的堅毅與委屈;伍子胥一夜白頭的憂慮與悲憤,有家歸不得的慟;最後,蘇武的「不屈」與李陵的「叛節」對照,李陵一句「生為別世之人,死為異域之鬼」,點出曾被誣為「漢奸」的林獻堂,對他而言現在的國家以非他所想像,儘管故土斯人在,但臺灣已不再是他想像中的臺灣。
更重要的是,透過「辯士」(孫詩詠飾演)的引言與穿針引線,豐富戲劇的層次,以後設的手法破除舞臺幻象,我們看到的既真也假,虛實交替,猶如真的身處迷霧之中,不停地逼問,林獻堂究竟是歸或不歸?
本劇另一特色是音樂的編排,京劇、歌仔戲、流行樂交替變化,演員功力發揮的空間更大,其中黃宇琳在劇中除了扮演林秀芳(林獻堂孫女),也演出王寶釧、李香蘭,挑戰不同的角色與唱腔,觀眾看得淋漓盡致,聽覺、視覺上都相當精彩。
這三種音樂形式也正是在臺灣音樂流行的演變史,暗示著臺灣流行文化的演變,輔以電影工業的興起(特別是帶入林秀芳成為臺語片明星以及許秀年本人幼年演出時的影像記錄),成為本劇的重要副線,除了烘托林家喜愛藝文活動的習慣,也記錄了臺灣過去的娛樂文化產業,不僅豐富演出內容,今昔對照更看出臺灣這塊土地上人文風景的更迭。
但可惜的是副線情節中的角色與林獻堂並未有更深的刻劃,白克導演(葉文豪飾演)、李香蘭(黃宇琳飾演)兩角的安排無法更深入地呼應林獻堂的景況,白克因白色恐怖而犧牲,李香蘭則因被誣為「漢奸」而差點深陷囹圄,他們都對應到了林獻堂的困境,但可惜的是沒有更多地刻劃,弱化這兩個角色本身的歷史強度。
劇中羅太夫人對著孫兒林獻堂唱著:「人生最難守家己,一點情根斷捨離」,除了說出自己持守家業的堅毅與辛勞,也為林獻堂的一生下了個註腳。
守住自我自是不易,當家中的支柱倒下、政權更迭,林家從一代仕紳之家沒入尋常百姓之列,但臺灣人身分認同的困境似乎還懸宕著沒有解答,當迷霧漸散,林獻堂終不歸鄉的原因仍在迷霧之間,臺灣人的角色與定位又該何去何從?
註
【1】一心戲劇團,《當迷霧漸散》節目冊(臺北:臺灣戲曲中心,2019)
延伸文章資訊
- 1當迷霧漸散進入另一叢林 - 傳藝Online
包括黃宇琳多變的本領,一下子是林獻堂的孫女林秀芳,一下又是京劇和歌仔戲同聲帶的王寶釧,甚又扮演李香蘭。她的表現令人驚豔,歸因於經年累月的努力積累。
- 2闇啞遺民,影歌交纏《當迷霧漸散》 - 表演藝術評論台
此時如果有人(比如我)以為這段戲係牽連戲裡林獻堂孫女林秀芳(黃宇琳飾)成為台語電影演員,且與《流浪三兄妹》有關,大概就太不識風情,且過於認真 ...
- 3林琳_百度百科
本名林秀芳,生於台中,是林獻堂的曾孫女。1956年,因緣際會在郭柏霖執導的《水蛙記》中客串一角,自此踏入影壇。
- 4台灣女演員:本名林秀芳- 林琳 - 華人百科
本名林秀芳,生於台中,是林獻堂的曾孫女。1956年,因緣際會在郭柏霖執導的《水蛙記》中客串一角,自此踏入影壇。中文名稱林琳代表作品1958 《台南霧夜大慘案》出生 ...
- 5林琳 :: 可愛寵物網
可愛寵物網,本名林秀芳,生於台中,是林獻堂的曾孫女。1956年,因緣際會在郭柏霖執導的《水蛙記》中客串一角,自此踏入影壇。中文名稱林琳代表作品1958 《台南霧夜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