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證嚴法師開示】瞋怒的習氣 - 臺灣導報
文章推薦指數: 80 %
佛陀以此教育弟子說:「釋提桓因貴為天人的帝王,能忍下瞋怒,修得聲色柔和,何況是想出離世間、達到淨土境界的修行者?唯有把心中的瞋恚去除,不被逆境所 ...
Skiptocontent
週一.11月29th,2021
搜尋關鍵字:
Home【證嚴法師開示】瞋怒的習氣
點閱人數:
115
在人世間,當有人故意擾亂你的心、讓你生氣時,要想想是因為自己的功夫沒練好才會「對境生心」,這種瞋怒的習氣要常常自我警惕。
在《阿含經》中有一則故事,某日忉利天天帝的宮殿裡,來了一個夜叉子坐在天帝的寶座上。
那夜叉子身材矮小,模樣難看,大家都想把他趕走,但他不僅坐著不動,就連天人生氣罵他也毫不在意。
當圍觀怒罵的天人愈多,那夜叉子的身形就愈大……於是有人向天帝報告,天帝回到宮殿後,向夜叉子恭敬地合掌,聲音輕柔地連說三次:「我是釋提桓因!」結果夜叉子膨脹的身軀就回復原狀,然後消失了。
大家都覺得很訝異,這時天帝說:「當夜叉羅剎要擾亂人心時,人若是生氣,他們就達到目的了;若不想上當,唯有照顧好己心,不被外境所轉、不起瞋怒,保持心平氣和!」佛陀以此教育弟子說:「釋提桓因貴為天人的帝王,能忍下瞋怒,修得聲色柔和,何況是想出離世間、達到淨土境界的修行者?唯有把心中的瞋恚去除,不被逆境所轉,方能有所得。
」
除了瞋習,貪念、癡念也是習氣,而聖人與凡夫最大的差異,就在於聖人可以自我掌握,突破障礙與逆境,凡夫則受縛於外境,沉淪於娑婆世界。
學佛者應反求「自心淨土」;人心若無法自求淨化,讓貪、瞋、癡三毒常常起惑造業,即使口中不斷念佛,內心仍充滿煩惱,如何能求生淨土呢?
要到達淨土必先淨化己心,降伏了煩惱無明,轉貪念為布施,轉瞋念為慈悲,轉愚癡為智慧,當下心淨,即是淨土!布施不僅是錢財的喜捨,若能給人一個微笑,以柔和的聲色待人也是布施;當別人工作忙碌時,能及時配合、幫忙也是布施。
只要勇於付出,心中的貪染即可去除。
有人心機較重,看到別人講話即心生懷疑,看到不順眼的人或事,雖然沒有表露出來,心中卻充滿嫉妒、仇怨,這就是瞋念。
如果能練就遇事不起心動念,自然能隨遇而安;能夠化除瞋心才能充滿愛心,無所求的大愛和布施即是慈悲。
多數人雖然「心中有愛」,卻因煩惱的種子未除,常常「一把無明火,燒盡功德林。
」若能慎守「身、口、意」三業,時時「心想好意、口說好話、身行好事」,淨土就在你我的心中!
ContinueReading
Previous吉祥鼠年醫師揮毫與病人歡喜結緣Next心血管病人搭機急救用藥須隨身
字體轉換/
简体中文
繁體中文
台灣導報
我愛浙里
我愛浙里
兩岸親情我愛浙里第一集暖心好味道
2021-11-15
新聞中心
下載臺灣導報APP
本站代管於網易主機
延伸文章資訊
- 1瞋(佛教) -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瞋(梵語:dveṣa,巴利語:dosa,藏文:zhe sdang),又作瞋恚、瞋怒、嗔、恚、怒、提鞞沙,佛教術語,指憤怒、厭惡、侵略他人等。它是一種心態狀態,包含各種程度的 ...
- 2瞋- 教育百科| 教育雲線上字典
- 3【證嚴法師開示】瞋怒的習氣 - 臺灣導報
佛陀以此教育弟子說:「釋提桓因貴為天人的帝王,能忍下瞋怒,修得聲色柔和,何況是想出離世間、達到淨土境界的修行者?唯有把心中的瞋恚去除,不被逆境所 ...
- 4瞋怒是什麼意思,瞋怒的解釋反義詞近義詞英文翻譯 - 詩詞大全
表示十分憤怒;惱火。 [瞋怒]詳細解釋. 表示十分憤怒;惱火。 北魏楊衒之《洛陽伽藍記· ...
- 5瞋怒的意思- 漢語詞典
瞋怒詞語解釋 ... 反義詞:. 近義詞:. 基本釋義:. 詳細釋義:. 表示十分憤怒;惱火。 北魏楊衒之《洛陽伽藍記·宋云家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