育兒生活王宏哲過動兒的治療只能吃藥嗎?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在兒童心智領域上,以往是7歲前判斷孩子是否過動;但根據最新兒童研究指出,4~6歲階段是過動發展的關鍵期,不過,基本上,臨床醫學評估不會在3歲前,就診斷孩子是個過動兒 ... 關閉廣告 天才領袖感覺統合情緒教育中心 跳到主文 ★專為孩子量身訂做,根據孩子不同的發展狀況及氣質屬性設計專屬的大腦遊戲課程★最新教養資訊由兒童發展專家王宏哲教養團隊親自駐站http://www.leaderkid.com.tw/結合[醫學、健康、教育]的最佳幼兒專業機構:由知名兒童發展醫學專家王宏哲主持;天才領袖首創融合兒童發展、感覺統合、幼兒神經科學、體適能、音樂律動、語言溝通建構亞洲陣容最完善的嬰幼兒專家團隊!歡迎來訪...【台北旗艦館】諮詢專線02-2396-3177 部落格全站分類:婚姻育兒 相簿 部落格 留言 名片 公告版位 你的孩子過動或不能專注嗎?孩子總是愛哭或常常發脾氣嗎?孩子的語言能力有慢嗎?孩子的發展或教養有問題嗎?...... 歡迎進入天才領袖部落格,我們提供最專業育兒教養訊息。

兒童展專家王宏哲,邀稿、講座、媒體、活動,請來信[email protected] Oct20Sat201214:56 育兒生活 王宏哲 過動兒的治療只能吃藥嗎? 過動兒的治療 只能吃藥嗎?     出處:BabyLife育兒生活10月刊  採訪撰文/陳萱蘋                      諮詢:兒童發展醫學專家王宏哲/維新復健科診所兒童職能治療師林茂勳 過動‧先天還是後天?     過動是先天還是後天呢?兒童發展醫學專家王宏哲指出,根據目前醫學研究發現,導致過動的因素太多了,包含先天遺傳以及後天高糖、多添加物的飲食習慣、高壓教養方式、狹小活動環境…等彼此互相影響、交互作用。

甚至是環境之中的DTT,也就是常用的殺蟲劑以及為了讓蔬果長得更大、更好而噴灑的農藥,都是造成過動與注意力不集中的原因之一。

      雖然依照目前醫學基因技術,無法隔絕過動先天因子,不過,王宏哲專家表示,即便具有先天基因的孩子,並非百分百會顯現過動症狀,這就端看後天飲食、教養以及環境…等方面的調整,倘若配合得當就能夠改善或避免過動症狀產生。

  與兄弟姊妹有關嗎?     過動兒與先天基因有關,那過動與兄弟姊妹是否有其相關性呢?王宏哲專家表示,並非姐姐是過動兒,妹妹就一定也是。

維新復健科診所兒童職能治療師林茂勳則指出研究數據,過動的手足共病率約為20~25%,不過與出生順序、家庭子女數都沒有關係。

      林茂勳治療師還表示,目前雙胞胎研究發現,如果是同卵雙胞胎其中一個為過動兒,另外一人也是過動兒的機率幾乎就是100%,這也是因為雙胞胎具有相同基因的關係;倘若為異卵雙胞胎,其共病率則是超過70%。

  過動兒之外的孩子呢?     林茂勳治療師還要與爸比媽咪分享看到的國外研究──手足影響比遺傳影響力還高!假設家有姊妹兩個小孩,當姐姐想要專心寫作業時,就被過動兒妹妹被干擾而中斷,還得忍受妹妹不時發出的噪音,若姐姐持續在這樣生活環境成長,因而產生問題行為的比率較高。

      對於家中的過動兒妹妹,爸比媽咪一定會將心力與焦點放在她身上,因此身為姐姐的照護與關心條件就較差,並可能衍生自發性問題,因此,林茂勳治療師提醒爸比媽咪不要忽略了另一個孩子的教養喔!   爸比媽咪也有過動現象!     林茂勳治療師表示,根據國外研究指出,孩子確診為過動兒的爸比媽咪發現有近半數以上也有過動症狀,只是可能較不會有動來動去、活動量很高的症狀,而是注意力容易不集中、做事情常常未經思考。

因此家中有過動兒,也要請各位爸比媽咪注意自己是否也有類似的問題,建議與孩子一同尋求協助。

  分不清,過動還是好動?!     我的孩子是好動還是過動?相信這是許多爸比媽咪心中的疑問。

王宏哲專家表示,好動孩子可接受大人下達的指令,並加以完成;但是過動小朋友每天像是閃電麥坤跑個不停,卻無法停下並觀察自己的情緒引擎及不良的行為。

  不同環境,相同表現?     過動傾向還會表現於各種不同學習環境之中,而且必須同時發生才能稱之為過動,王宏哲專家舉例,在學校,孩子被老師認為有過動傾向;回到家裡學習,媽咪也發現老師指出的過動情況;即便到了隔壁阿姨家玩,也被質疑「你家小孩是不是有過動?」       有些孩子能夠乖乖聽老師講話,但是在家裡卻活潑地跟一隻小猴子,王宏哲專家表示,這樣的孩子是過動兒的可能性就去掉一半機率了,這可能是教養環境出了問題,爸媽不會教,採取放縱制,但遇到會教規矩的老師以及進入團體,孩子就能服從管教。

  「真正的過動兒是不會因嚴格或鬆散的教育結構,而阻止身體活動量與衝動行為!」   動態轉靜態,行不行?     過動與好動之間還有一最大的區隔即為順利轉換情境程度的差異,也就是孩子是否能夠快速地從動態活動轉換為靜態活動,因此,林茂勳治療師提供爸比媽咪最簡便的檢測方式:在原本家裡跑來跑去的動態情境中,請他坐下來安靜地玩玩具或看本書,倘若5分鐘內便可進入情境,表示孩子應該只是好動,喜歡大肢體運動,需要的活動量較高;如果無法順利轉換情境,仍是看東看西、坐不住,爸媽就必須合理懷疑孩子具有過動傾向。

  過動,長大就會好?     當爸比媽咪發現孩子行為有些異常,想要尋求專業協助時,家中一旁的爺爺奶奶時常會說,「孩子小時候就是皮啦,你以前還不是這樣!長大就會好!」因而陷入迷思。

      根據一份長期追蹤過動兒的醫學報告指出,隨著孩子成長,有三分之一的過動兒,因為大腦發育成熟可能恢復與正常人一樣;三分之一者過動現象持續至終生,剩下的三分之一則是因不處理過動現象,而更發嚴重。

      但是你敢賭這三分之一的機率嗎?對此,王宏哲專家鄭重警告爸比媽咪,不要等,也不要賭!當孩子3歲以後,爸比媽咪就要更仔細觀察孩子是否有過動傾向,因為專注力不好及活動量過大的孩子,會影響到學齡前的整體學習效率。

林茂勳治療師提醒,「大隻雞慢啼」的傳統育兒觀念將會錯過訓練的黃金療癒期!   3歲前,多觀察!     在兒童心智領域上,以往是7歲前判斷孩子是否過動;但根據最新兒童研究指出,4~6歲階段是過動發展的關鍵期,不過,基本上,臨床醫學評估不會在3歲前,就診斷孩子是個過動兒。

因此,王宏哲專家建議,針對3歲前孩子,爸比媽咪盡量提供充足的活動空間與時間來發洩體力與精力;採取更明確的教養方式與態度,透過簡單易懂的口語搭配肢體語言進行溝通,切勿認為孩子還小,說什麼他又不懂,就放棄耐心的教養態度。

  進小學才發現是過動兒!     多數過動兒是在進入小學的第一學期才被老師發現!林茂勳治療師表示這是因為小學與幼稚園的環境差異大,幼稚園自由度高,較無秩序概念;但是到了小學環境的要求變多也變高了,這些注意力不集中、動來動去狀況就變得非常明顯,這時候爸比媽咪才開始擔心:「天啊!我的孩子怎麼會這樣?」但是當治療師介入,回溯至5歲前,就發現其實症狀早就出現了,只是爸媽忽略而已!       從小就有過動症狀的孩子,到了小一已習慣用自己樣貌來面對大家,林茂勳治療根據臨床案例看到,小一才介入治療相較於幼稚園中班的進步幅度就十分緩慢,因為其主觀意識已經開始養成,挫折感也都出現了,而產生無法融入班級或社交障礙…等問題。

  診斷‧我的孩子是過動兒嗎?     過動兒的診斷是相當專業,必須經由專業人員做測試診斷。

因此,懷疑孩子有過動傾向的爸比媽咪,林茂勳治療師建議,可向各大醫學中心兒童青少年精神科又稱心智科或是其他精神專科醫院求診。

      精神科醫師除了依照美國精神醫學會診斷與統計手冊(DSM-IV版)的評估項目來問診與會談評估,藉此瞭解孩子在日常生活的情況;臨床治療師還會輔以智力測驗、注意力測驗、行為檢核表、視知覺技巧相關評估測驗、感覺統合評估…等。

      另外,由熟悉孩子的爸比媽咪或老師來填寫注意力缺陷過動症障礙測驗,更能收集到不同情境的資訊,這份測驗包含3部份:過動性,評估孩子的活動力表現;衝動性,評估孩子行為衝動的狀況;不專注,評估孩子在做一件重要工作時,集中注意力的狀況。

      而王宏哲專家表示,爸比媽媽可以帶孩子至兒童發展中心及復健科進行全面性的兒童發展評估,透過不同專業人員來評估孩子的整體發展,因為過動兒通常不僅是活動量問題,還可能合併了動作協調、語言、情緒管理、專注力、智力的問題。

或者至兒童心智科進行諮詢、評估。

  過動程度3等級     過動兒有程度之分!王宏哲專家表示可分為三程度:1.輕度,屬於稍微注意力較不集中的小朋友,在臨床治療經驗之中,通常經過半年~1年就可得到很好的效果;2.中度,通常需要1年以上訓練;3.重度,這類型過動兒可能有合併攻擊行為與暴力傾向或是不受管教到嚴重程度,時常頂嘴,任何人管教都不理,這一群孩子除了透過兒童復健科進行療癒治療之外,可能還需要合併兒童心智科給予藥物治療。

  治療1、吃藥,就會好嗎?    在過動兒治療方面,服用藥物或許是「最簡單」的方式!但在選擇服藥之前,王宏哲專家呼籲爸比媽咪應該先請多位不同專家來評估你家孩子是否真的為過動兒?釐清是過動還是好動?如果只是好動孩子,當然不需要投藥;但事實上,許多好動小男孩卻被要求服藥!       吃藥的確能讓孩子過動症狀獲得立即緩解,然而最根本問題不會因此解決!王宏哲專家指出,正在成長的大腦不應該被小藥丸管控,但可悲的是「服藥」正是目前兒童心智科與少年精神科醫師最常用來治療過動兒的方式。

      王宏哲專家表示,他並非反對重度過動兒搭配藥物來治療,但如果你家孩子並非重度患者,爸比媽咪就應該想想遊戲治療、感統治療、復健治療…等其他方式,藥物應該是最後一道防線,在嘗試這些治療之後,仍不見起色效果,才考慮藥物使用,而不應該是第一,也不是唯一方法!   「思考!孩子的活動量需要宣洩還是壓抑在身體之中?」   問題1、擔心,藥物副作用!     過動兒行為有些異常是因為大腦裡的腦細之間的訊息傳遞需要的神經傳導物質──多巴胺(dopamine)短少而造成,若是把多巴胺比喻呈送信的飛鴿,當牠們被誤以為不需要而被網子攔下來並置於資源回收筒,以致於訊息無法順利傳導,造成腦部活力低,讓他們總是處於狀況外。

      而藥物作用就是製造許多假飛鴿佔滿網子,讓真的訊息可以順利傳遞過去;林茂勳治療師表示,這種中樞神經的興奮劑並未徹底改善問題,只是製造假象而已。

而且,藥物還有副作用的問題,因為現在的藥物還無法單獨作用於某一區域,而是影響整個腦部,因此,服藥的過動兒常會出現焦慮不安、胃腸不適、腹瀉…等的副作用。

王宏哲專家認為,與其讓藥物管控你孩子的大腦,還不如找一套方法,讓孩子的大腦能自己分泌這些重要的神經傳導物質。

  問題2、藥,只會愈吃愈多!    「第一個月有效、第二個月有效…,吃了半年,孩子還在服藥,而且一停藥,一切又大亂!孩子就讓那顆小小的『神奇』藥物來管理了!」、「現在只吃半顆達到控制效果,問題是下次就得付更大的代價──吃更多藥物」王宏哲專家與林茂勳治療師緩緩地道出爸比媽咪憂心的劑量問題。

  問題3、爸媽太依賴,藥效甜蜜期!     有些爸比媽咪太依賴孩子吃藥的甜蜜期,因為吃藥就很乖,成績表現又很好,以致於忽視孩子的其他行為問題,將藥物看成是神丹,認為只要孩子乖乖吃藥,就天下太平了!林茂勳治療師建議,不管是否服藥與否,爸比媽咪還是要適當規範與管教,並且要求孩子練習透過意志控制自己,而不是利用藥物來控制;同時讓孩子瞭解自己、認識藥物。

  問題4、吃藥了沒?親子關係緊張!     一般短效型藥物的作用時間非常短,可能只有2、3小時,早餐吃下一顆,整個上午都可以很平靜、專注地渡過,問題是當中午沒有爸咪或老師在旁監督服藥時,孩子可能就會忘記吃,以致於下午的課堂上就出現過動症狀。

      此時,老師可能就會覺得:「你是不是因為沒有吃藥?」「今天你不乖就是因為你沒有吃藥!」林茂勳治療師指出,在這個過程之中,孩子開始對於自己與藥物之間產生排斥現象,並且對自己產生負面的看法;爸比媽咪也可能因為「有沒有吃藥」這件事讓親子關係變得緊張。

  治療2、接受訓練,有效嗎?     在臺灣的過動兒議題上,爸比媽咪擁有的資訊極度缺乏,因此第一時間點就會想到「吃藥最有效!」但是,王宏哲專家遇到太多孩子是因為吃藥吃到沒有效了,爸媽才會尋求其他的治療方式。

      其實,除了藥物治療之外,林茂勳治療師表示,還有行為治療、教育介入、感覺統合治療、社交技巧訓練…等方式都能夠協助過動兒。

王宏哲專家指出,在過動症的訓練策略上,知識更新速度遠大於藥物,臨床上有不只一種的治療來處理不同類型的過動行為,如果要再談到專注力的訓練,那方法就更多了。

      在這些訓練實行前,只要透過審慎的評估找對孩子的過動問題,就可以量身訂做孩子的活動量及專注力訓練,根據王宏哲專家十多年來的臨床經驗,接受適當訓練的孩子,有9成以上的家長反應,孩子的專注力變好了、活動量適中了、衝動行為降低了。

在腦造影的研究上也顯示,透過感覺統合訓練的孩子,大腦的活化程度趨近於一般正常的孩子。

      王宏哲專家強調,透過適當訓練可以正常化孩子的行為及活化異常的大腦的功能,才是解決過動孩子行為問題最重要的途徑,爸比媽咪一定要費心去找到這些資源來幫助孩子。

不要怕孩子被貼上「過動兒」的標籤;如果評估之後,確診為過動兒,就不要延遲面對這個問題。

  趁早評估與介入,獲得良效     根據王宏哲專家的臨床經驗來看,中度以下的過動兒,在小學之前或是小二之前改善症狀,非難事!因為在處於訓練當下,就彷彿是對於孩子投下一顆過動藥物,身體自然產生血清素、多巴胺…等,而無需依靠藥物。

      王宏哲專家舉個例子,大部分過動兒一進入感統教室都很興奮,治療師就會詢問小朋友:「如果你的心臟是一具引擎,你覺得現在的速度是多少?」小朋友馬上回答:「100公里!!」接著做一些緩和情緒的活動之後,再問小朋友:「現在的引擎速度是多少?」       這一類的過動兒在經過30分鐘的動態感覺統合訓練遊戲之後,通常可以意識到自己的情緒引擎已經下降,此時教導他覺知自己的活動力,讓自己可以管控自己。

王宏哲專家建議,3歲就可以開始接受這類訓練,而不是等到7歲才用藥物來管控自己。

  「訓練治療的過程需要爸比媽咪、老師以及醫師互相配合,方法要一致且持續,才能發揮效果!」     王宏哲 現任:天才領袖感覺統合兒童發展中心執行長 學歷:國立陽明醫學院腦科學博士班(研究進修) 經歷:新光吳火獅紀念醫院小兒職能治療師 臺灣職能治療學會四級主治職能治療師 臺大、長庚、輔大職治系生理小兒臨床指導教師 力康復健兒童發展中心執行顧問 著作:《孩子的教養,你做對了嗎?兒童發展專家教你輕鬆學腦科學育兒法》   林茂勳 現任:維新復健科診所兒童職能治療師 學歷:高雄縣樹德科技大學兒童與家庭服務系碩士 經歷:樹德科技大學兒童與家庭服務系客座技術講師 維新復健科診所親子教養與家長支持團體主持 高高屏特殊教育巡迴職能治療師 台東榮民醫院復健早療部職能治療師 文章標籤 王宏哲 育兒生活 教養 過動兒 兒童發展 林茂勳 飲食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天才領袖 天才領袖感覺統合情緒教育中心 天才領袖發表在痞客邦留言(2)人氣() E-mail轉寄 全站分類:親子育兒個人分類:常見兒童發展問題此分類上一篇:親子天下實戰教養系列19王宏哲 此分類下一篇:親子天下請問教養專家:王宏哲電視看太多,平衡感不好?怎麼補救? 上一篇:大愛二台當我們"童"在一起「擁抱壓力沒煩惱」兒童發展專家王宏哲 下一篇:請你跟我這樣過王宏哲"怎麼罵小孩?爸媽很苦惱?" 歷史上的今天 2020:為何孩子常說:我不會、我不知道? 2011:請你跟我這樣過2011-10-19〝運動會讓小孩學到什麼?〞 ▲top 留言列表 發表留言 文章分類 關於天才領袖(2) 天才領袖專業師資(13)天才領袖教育團隊(9) 天才領袖好物嚴選(7) 天才領袖專業教具(36)教養的秘密(1)孩子的教養你做對了嗎(推薦分享)(4)教孩子比IQ更重要的事(3)跟著王宏哲,早期教育soeasy!(1)幼教APP專業推薦(7)好書推薦(65) 天才領袖動態影音(13) 康熙來了(2)SS小燕之夜(5)驚爆新聞線(1)躍動新世界(0)婆媳當家(2)現在才知道(5)請你跟我這樣過(83)姐妹淘心話(14)爸媽囧很大(4)樂活在人間(5)教養節目預告(61)活動影音(7)其他節目(7) 天才領袖知識報報(9) 嬰幼兒早期教育(133)兒童情緒行為教養(245)兒童飲食營養(73)嬰幼兒感覺統合與動作發展(50)兒童專注力與學習力(52)幼兒體適能與健康照護(65)兒童語言發展(19)幼兒生活自理與睡眠(38)常見兒童發展問題(65) 天才領袖活動快訊(1) 最新活動訊息(71) 王宏哲講座邀請(13)學員家長感言(14)最新講座資訊(31)感覺統合觸覺刷(3)好康活動(32)未分類文章(159) 熱門文章 最新回應 站內搜尋 訪客 RSS訂閱 QRCode 部落人氣 本日人氣: 累積人氣: 【台北】天才領袖幼兒教育中心-台北市羅斯福 路2段56號2樓(捷運古亭站七號出口) 回到頁首 回到主文 免費註冊 客服中心 痞客邦首頁 ©2003-2021PIXNET 關閉視窗 PIXNET Facebook Yahoo! Google MSN {{guestName}} (登出) 您尚未登入,將以訪客身份留言。

亦可以上方服務帳號登入留言 請輸入暱稱(最多顯示6個中文字元) 請輸入標題(最多顯示9個中文字元) 請輸入內容(最多140個中文字元) 請輸入左方認證碼: 看不懂,換張圖 請輸入驗證碼 送出留言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