轩辕黄帝传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首页 · 史藏 · 传记; 轩辕黄帝传. 轩辕黄帝传. ①以玉为兵:以玉装饰兵器。

②华盖:伞。

③斗机:指北斗星。

帝战未胜,归太山之阿,惨然而寐。

首页史藏传记轩辕黄帝传 轩辕黄帝传 ①以玉为兵:以玉装饰兵器。

②华盖:伞。

③斗机:指北斗星。

帝战未胜,归太山之阿,惨然而寐。

梦见西主母遣道人披玄狐之依符授帝,曰:“太一在前,天一在后,得之战胜,战则克矣。

”帝觉而思之,未悉其意,即召风后告之。

风后曰:“此天应也。

战必克矣。

置坛祈之。

”帝依之以设坛,稽首再拜,果得符,广三寸,长一尺,青色,以血为文。

即佩之,仰天叹所未捷,以精思之。

惑天,大雾冥冥三日三夜。

天降一妇人,人首鸟身。

帝见稽首再拜而服。

妇人曰:“吾玄女也,有疑问之。

”帝曰:“蚩尤暴人残物,小子欲万战则万胜也。

”玄女教帝三宫秘略、五音权谋、阴阳之术。

玄女传《阴符经》三百言。

帝观之十旬,讨伏蚩尤。

又授帝《灵宝五符真文》及兵信行。

帝服佩之,灭蚩尤。

又令风后演河图法而为式用之,创八百局,名曰《遁甲》,以推主客胜负之术。

黄帝又著《十六神历》,推太一六壬等法,又述六甲阴阳之道,作《胜负握机之图》及兵法要诀《黄帝兵法》三卷。

《河图》出军诀称:“黄帝得王母兵符,又有《出军大帅》、《年立成》各一卷、《太一兵历》一卷、《黄帝出军新用诀》一十二卷、《黄帝夏氏占兵气》六卷。

《黄帝十八阵图》二卷,《黄帝问玄女之诀》三卷,《风后孤虚诀》二十卷、《务成子玄兵灾异占》十四卷,《鬼臾区兵法》三卷、图一卷。

”① ①旧注称:以一兵法书皆本于黄帝,经后来增修,故有《黄帝夏后氏占兵气》之类名目。

黄帝于是纳五音之策,以审攻战之事,复率诸侯再伐蚩尤于冀州。

蚩尤率魑魅魍魉,请风伯、雨师,从天大风而来,命应龙蓄水以攻。

黄帝请风伯、雨师及天女祓,以止雨于东荒之地北隅诸山黎土,差兵驱应龙以处南极,杀蚩尤于凶黎之谷,不得复上。

故其下旱,所居皆不雨。

蚩尤乃败于顾泉、遂杀之于中冀①,其地因名绝辔之野。

既擒杀蚩尤,乃迁其庶类善者于邹屠之乡,其恶者以木械之。

帝令画蚩尤之形于旗上,以厌邪魁,名蚩尤旗。

杀蚩尤于黎山之丘②。

掷械于大荒中宋山之上,其后化为枫木之林。

所杀蚩尤身首异处,帝悯之,令葬,其首冢于寿张,其肩膂冢在山阳。

收得蚩尤兵书《行军秘术》一卷,《蚩尤兵法》二卷。

黄帝都于涿鹿城。

①旧说中冀在妫州。

②前文说:“杀蚩尤于凶黎之谷”,此处说“杀蚩尤于黎山之丘”,寻其文意,当为“擒蚩尤于凶黎之谷”、“杀蚩尤于黎山之丘”。

蚩尤被擒后藏以木枷,被杀时弃木枷于野,故下文说其械化为枫木之林。

黄帝又与榆罔争天下,榆罔恃神农氏之后,故争之。

黄帝始以雕鹗鹰鹯为旗帜,以熊罴虎为前驱,战于阪泉之野。

三战而后克之。

帝又北逐獯鬻之戎。

诸侯有不从者,帝皆率而征之。

凡五十二战,天下大定。

帝以伐叛之功,始令岐伯作军乐鼓吹、谓之箫铙歌,以为军之警卫。

枫鼓曲、灵夔吼、雕鹗争、石坠崖、壮士怒、玄云、朱鹭等曲,所以扬武德也,谓之凯歌①。

①旧说,汉代张骞得之于西域之乐曲,乃黄帝时军乐之遗音。

于是,诸侯成尊轩辕为天子。

帝以己酉立,承神农之后,火生土,帝以土德称王天下,号黄帝,位居中央,临制四方。

帝破山通道,未尝宁居。

令风后负筹书.伯常荷剑,旦出流沙,夕归阴浦,行万里而一息,反涿鹿之阿。

帝又试百神而朝之。

帝问风后:“予欲知河所泄。

”对曰:“河凡有五,皆始于昆仑之墟。

黄河出于昆仑山东南脚下,即其一也。

”黄帝令竖亥步自东极,至于西极,得五亿十选九千八百八步①。

南北得二亿三万一千三百步。

东尽泰远,西穷邠国,东西得二万八千里,南北得二万六千里。

《淮南子》云:“北极至于南二亿三万三千五百七十里也②。

”黄帝始画野分州,令百郡大臣授德教者,先列圭玉于兰蒲席上,使舂杂宝为屑,以沈榆之胶和之为泥,以分土,别尊卑之位与华戎之异。

帝旁行天下,得百里之国者万区。

①选:万里为选。

②《淮南子》原文为“二亿三万三千五百七十五步”。

所谓首出庶物,万国成宁,有青乌子能相地理,帝问之以制经。

又问地老说五方之利害。

时有瑞草生于帝庭,名屈轶,佞人入则指之,是以佞人不敢进。

时外国有人以神兽来进,名獬豸,如鹿,一角,置于朝,不直之臣,兽即触之。

客城子者,得道知声律,女娲之后,初为黄帝造律历,元起丁亥。

至此时,造笙以象凤鸣。

素女于广都来,教帝以鼓五十弦瑟,黄帝损之为二十五弦,弦长七寸二。

伏羲置琴,女娲和之。

黄帝之琴名号钟,作清角之弄。

帝始制七情,行十义。

君仁、臣忠、父慈、子孝、兄良、弟悌、夫义、妇听、长惠、幼顺,十义也。

帝制作乐之始也。

东海有度索山①,山有神荼郁垒,能御凶鬼。

帝制驱傩之礼以象之②。

帝以容成子为乐师,帝作《云门》,《大港》、《成池》之乐,乃张乐于洞庭之野北门,曰:其奏也,阴阳以之和,日月以之明,和风俗也。

①旧说,此山悬竹索而度,故名度索山。

②驱傩:驱鬼。

黄帝将会神灵于西山之上,乃驾象车,六交龙,毕方并辖,蚩尤居前①,风伯进扫,雨师洒道,风皇覆上,乃到山大合鬼神。

帝以号钟之琴奏清角之音,登昆仑之灵峰,致丰大之祭,以诏后代,斯封禅之始也。

时有神人西王母者,太阴之精,天帝之女,人身、虎首、豹尾、蓬头戴胜,颢然白首,善啸,石城金台而穴居,坐于少广山,有三青鸟常取食此神。

西王母羡黄帝之德,乘白鹿来献白玉环。

又有神人自南来,乘白鹿献。

帝德至地,秬乃出。

黄帝习乐以舞,众神又感,玄鹤二八翔舞左右。

帝于西山尝木果,味如李,状如棠花,赤无核,因名沙棠。

食之遇水不溺。

立台于沃人国西王母之山,名轩辕台。

帝乃休于冥伯之丘,昆仑之墟。

帝游华胥国②,复往天毒国居之,因名轩辕国。

又西至穷山女子国此,又复游逸于昆仑宫赤水北。

及南望还归,而遗其玄珠,使明目人离娄求之不得,使象罔求而得之。

后为蒙氏女奇相氏窃其玄珠,沈海去,为神③。

帝巡狞,东至海,登桓山。

于海滨得白泽神兽,能言,达于万物之情。

因问天下鬼神之事,自古精气为物,”游魂为变者,凡万一千五百二十种。

白泽言之,帝以图写之,以示天下。

帝乃作中邪之文以祝之。

帝周游行时,元妃螺祖死于道,帝祭之以为祖神,令次妃蟆母监护于道以时祭之。

因以嫫姆为方相氏④。

①蚩尤:里指蚩尤旗。

②华胥国:伏羲所生之国。

③旧说,奇相氏为水神。

④旧说,方相氏亦作妨丧氏,以其为嫘祖护丧得氏号。

黄帝以天下大定,符瑞并臻,乃登封泰山,禅于亭亭山。

又禅丸山。

勒功于乔岳①,作下畴以祭炎帝,以观天文、察地理、架宫室、制衣服、候气律,造百工之艺,功积德。

故天授舆服、斧、华盖、羽仪,天神之兵。

黄帝著轩舆之铭。

帝以事周毕,即推律以定姓。

纪、钟、甄、声,帝之四妃。

生二十五子,得姓者二十人:姬、酉、祈、己、滕、箴、任、苟、僖、诘、旋、衣。

黄帝九子各封一国。

元妃螺祖生二子玄嚣、昌意,并居帝位。

玄嚣得道为北方水神,昌意居弱水。

弟少昊,黄帝之小子也,帝妃女节所生,号金天氏,后即帝位。

黄帝之女溺于东海,化为鸟,名精卫,常衔西山木石以堙东海。

昌意娶蜀山氏之女,生颛顼,居帝位,号高阳氏,黄帝之嫡孙也。

黄公拓跋②,昌意之少子也,封北土。

禺强,黄帝之胤,不居帝位,亦得道,居北方,为水神。

少昊有子七人,颛顼时以其子有德业,赐姓曼氏。

余不闻。

①乔岳:桥山。

②拓拔:旧注说,北俗以土为拓,以君为拓。

拔乃土德之君。

黄帝以天下既理①,物用具备,乃寻真访隐问道求仙,冀获长生久视,所谓先理代而后保登仙者也。

时有宁子为陶正,有神人至,教火法,出五色烟,能随之上下。

道成仙去,往流沙之所食飞鱼,暂死二百岁更生。

作《沙头颂》曰:青蕖灼烁千载舒,万龄暂死饵飞鱼。

”有务光子者,身长八尺七寸,神仙者也。

有赤将子舆,不食五谷,啖百草而长年。

有容成公,善补导之术,守生养气,谷神不死,能使白发复黑,齿落复生。

黄帝慕其道,乃造五城十二楼以侯神人。

即访道游华山、首山②,东之泰山,时致物怪而与神仙通,接访神人于蓬莱。

回乃接万灵于明庭、京兆、仲山、甘泉、寒门、谷口③。

①从这句起,至全篇末,除几处之外,大致是节录《广黄帝本行记》文字。

②首山:在河东蒲坂县。

③谷口:在长安。

甘泉:在云阳。

黄帝于是祭天园丘,将求至道。

即师事九元子,以地皇元年正月上寅日斋于首山。

复周游以访其道,将见大隗于具茨之山。

令方明为御,昌骖乘,张若、 导马,昆滑稽从车。

而至襄城之野,七圣俱迷。

遇牧马童子,黄帝问曰;“为天下若何?”童子曰:“理天下何异牧马,去其害马而已。

”黄帝称天师而退。

至于园丘,其国有不死树,食其子与叶,人皆不死。

有丹峦之泉,饮之而寿,有巨蛇害人,黄帝以雄黄却逐其蛇,留一时而返。

帝令三子习服之,皆寿三百岁。

北到洪堤,上具茨山,见大隗君①。

又见黄盖童子,受《神芝图》七十二卷。

适中岱见中黄子,受九茄之方。

登崆峒山②,见广成子。

问至道,广成子不答。

帝退捐天下,筑特室,藉白茅,闲居三月方往。

再问修身之道,广成子乃授以《自然经》一卷,黄帝舍帝王之尊,托猳豚之文,登鸡山,陟王屋山,开石函,发玉笈,得《九鼎神丹注诀》。

南至江,登熊、湘③,往天台山,受金液神丹。

东到青丘山,见紫府先生,受三皇内文大宇。

以劾召万神。

南五芝玄涧,登圜垅荫建木,观百灵。

所登降,采若乾之芝,饮丹峦之水。

南至青城山,礼谒中黄丈人。

乃闲登云台山,见宁先生,受《龙经》一卷。

问真一之道中黄丈人,丈人曰:“子既君海内,复欲求长生不死,不亦贪乎!”频相反复,授道。

帝拜谢讫,东过庐山,祠使者以次青城丈人。

庐山使者秩比御使,主总仙官之道,是五岳监司也。

又封潜山君为九天司命,主生死之录。

黄帝以四岳皆有佐命之山,而南岳孤特无辅,乃章祠三天太上道君,命霍山为储君,命潜山为衡岳之副,以成之时参政事以辅佐之。

帝乃造山,躬写形象以为五岳真形图。

①具茨山:在阳翟。

大隗。

在密县。

②崆峒山:或作空同山、空桐山。

③熊、湘:熊,熊山,在召陵;湘,湘山,在益阳。

黄帝往炼石于缙云堂。

于地炼丹,时有非红非紫之云见,是曰缙云,因名缙云山。

帝藏兵法胜负之图,六甲阴阳之书于苗山。

黄帝合符瑞于釜山,得不死之道。

奉礼太乙元君,受要记修道养生之法,于玄女、素女受还精补脑之术。

玄女授帝如意神方,即藏之崆峒山。

帝精推步之术于山稽、力牧,著体诊之诀于岐伯、雷公①,讲占候于风后先生。

黄帝得玄女授《阴符经》义,能内合天机、外合人事。

帝所理天下,南及交趾,北至幽陵,西至流沙,东及蟠木。

帝欲弃天下,曰:“吾闻在宥天下②,不闻理天下。

我劳天下久矣,将息驾于玄圃以返吾真矣。

”黄帝修举封禅礼毕,采首山之铜,将铸九鼎于荆山之下,以象太一于九州。

是鼎,神质之精也。

知吉知凶,知存知亡,能轻能重,能息能行,不灼而沸,不汲自满,中生五味,真神物也。

.黄帝炼九鼎丹服之,逮至炼丹成后,以法传于玄子。

此道至重,盟以诫之。

帝以中经所纪藏于九凝山东,号委羽。

承以文玉,覆以盘石。

其书金简玉字,黄帝之贵谶也。

帝又以所佩灵宝五符真文书金简一通,茂于委宛之山。

帝尝以金铸器,皆有铭,题上古之文,以记年月,或有词也。

时有薰风至、神人集。

成厌代之志③,即留冠剑佩舄于鼎湖极峻处昆仑台上,立馆其下,昆仑山之轩辕台也。

时马师皇善医马,有通神之妙。

忽有龙下于诞伏地张口。

师皇视之,曰:“此龙病,求我医也。

”师皇乃引针于龙口上下,以牛乳煎甘草灌之。

龙愈,师皇乘此龙仙去。

黄帝闻之,自择日之还宅,升仙之日得。

戊午果有龙来,垂胡髯下迎。

黄帝乃乘龙,与友人无为子及臣僚等从上者七十二人。

小臣不得上者将龙髯拔眵及帝之弓。

小臣抱其弓与龙髯号位,弓因号鸟号。

鼎之地后曰鼎湖。

其后有臣左彻削木为黄帝像,率诸侯而朝奉之。

臣僚追慕罔极,或取几杖立庙而祭,取衣冠置墓而守,是以有乔山之冢。

黄帝曾游处皆有祠。

五百年后,乔山墓崩空室,唯剑舆赤舄在,一旦亦失去。

黄帝居代总一百二十年,在位一百五年。

自上仙后升天为太一君,其神为轩辕之宿,在南宫黄龙之体象。

后来享之,列为五帝之中方君以配天。

黄帝土德、中央之位,以主四方。

以镇星配为子,含枢纽之神为位配享于黄帝。

①著:明。

②在宥:自在宽宥。

③厌代:满足一代,治理一代。

帝之子少昊名挚字青阳,号金天氏,居位八十一年,都曲阜,子孙相承共四百年。

黄帝孙颛顼,号高阳氏,母蜀山氏所生,有圣德,居帝位七十八年,都商丘。

帝喾高辛氏,黄帝之曾孙也。

帝喾生而神灵,自言其名,居帝位七十年,寿一百五岁,都偃师。

帝尧陶唐氏,黄帝予玄孙,帝喾之子也,姓伊祁,字放勋,兴于定陶,以唐侯为帝,在位七十年,寿一百一十八岁,都平阳.舜有虞氏,黄帝九代孙,姓申屠,摄帝位三十年,正居位五十年,寿一百一十二岁,都蒲坂。

夏禹亦黄帝之玄孙也。

姓姒,居帝位,都安邑,在位九年,子孙相承共四百三十二年。

殷汤,黄帝十七代孙,姓子,都毫,在位一十三年,子孙相承共六百二十三年。

周发,黄帝一十九代孙,姓姬,居帝位六年,都镐京,后平王迁洛邑。

子孙相承共八百七十三年。

黄帝子孙各得姓于事,帝推律定姓者十二,九子各封一国,总三十三氏出黄帝后。

《先天纪》云:“子孙相承,凡一千五百二十年。

”① ①《世纪》为一千二百五十年,均无据可考。

上一页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