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文: 發展專業內容為主的英文教學(聯準會英文) - 理財寶
文章推薦指數: 80 %
三、在研究的架構中(CLIL, content and language integrated learning) ... Banegas指出CLIL教材的缺點,缺點1: CLIL英文內容,和L1(如中文)的專業 ...
聯準會台北敘事
『聯準會英文FederalReserveEnglish』實踐應外系教師教學社群討論201710
Summary,“FederalReserveEnglish”:Developingan
論文:發展專業內容為主的英文教學(聯準會英文)
2017.10.31
最後更新於2017.11.17
1496
廖汶釗wen
聯準會,Fed
收藏
發展專業內容為主的英文教學(聯準會英文)
“FederalReserveEnglish”:DevelopinganEconomics&FinanceESPCourseinTaiwan
廖汶釗兼任助理教授
實踐大學財務金融學系(台北)
November2,2017
本文PDF檔請由此下載(不須下載Dropbox、點選右上方"Download/DirectDownload"):
https://www.dropbox.com/s/dgtqfrdiexgb03e/%E7%99%BC%E5%B1%95%E5%B0%88%E6%A5%AD%E5%85%A7%E5%AE%B9%E7%82%BA%E4%B8%BB%E7%9A%84%E8%8B%B1%E6%96%87%E6%95%99%E5%AD%B8%20%E5%BB%96%E6%B1%B6%E9%87%9720171031.pdf?dl=0
發展專業內容為主的英文教學(聯準會英文)
“FederalReserveEnglish”:DevelopinganEconomics&FinanceESPCourseinTaiwan
廖汶釗兼任助理教授
實踐大學財務金融學系(台北)
November2,2017
PosterPresentation壁報發表:(underthecategoryofCurriculumDesign)
2017InternationalConferenceonEnglishforSpecificPurposes,November3-4,2017,SoochowUniversity(WaishuangsiCampus),Taipei,Taiwan
2017專業英語文國際學術研討會,November3-4,2017,東吳大學(外雙溪校區),台北,台灣
Contact
Email:[email protected]
LineID:wenzhaoliao
WeChatID:wenchaoliao
Mobile:0975718250(Taipei,Taiwan)
Webpage:https://sites.google.com/site/wenreseach/
*感謝實踐大學應用外語學系(台北)『教師教學社群』於2017/10/17中午提供討論平台。
*本論文已放置於我的部落格上,您可輕易點選文中參考資料的連結;請見:
https://www.cmoney.tw/notes/note-detail.aspx?nid=92708
摘要
本文試著說服台灣(或華文)的經濟、財金『專業教師』,以專業內容來設計英語文學習課程;並試著取材於『語言教師』的CLIL(內容和語言整合學習)教學理論與實務。
本文描述我發展以美國的中央銀行(聯準會)為內容、並整合成為英語文學習課程的經驗;我著重描述我的想法形成基礎、再輔以(初步的)教學心得談;我並從CLIL的研究發展來看我的課程設計,我提出『具分析思考而有趣analyticalasinteresting』的想法。
我有感於專業語文就像空氣一樣,空氣稀薄、則中文情境的專業認知與思考也貧瘠(有如『聯準會』在台灣);我的策略是:回到英文中(returntoEnglish)。
關鍵字:adultlearning,curriculumdesign,contentandlanguageintegratedlearning(CLIL),Englishforspecificpurposes(ESP),financialEnglish,金融英文
註:本文所指『專業教師』及『語言教師』,是從學生學習的角度來觀察區分;我並非指『語言教師』僅能、僅只教語文,我了解如語言學(linguistics)是外語系老師的專業,而在那個教學情境下(非本文所討論),外語系老師是所稱『專業教師』。
本文的對象是台灣(與華文)的英語系教師與財金(經濟商管)系教師;本文試著說服財金教師將語言學習納入專業課程的英文授課中、並取材於語言老師的語言教學技巧與觀念。
關於教學語言的選擇(asmedium),我認為語言教師已解決why的問題,而聚焦討論what&how等技術議題;財金教師則待解決教學哲學、社會情勢、商業邏輯、校內外政治等等why的問題,簡單地說,就是『為何這門經濟課(財務課、行銷課、統計課等等)要用英文授課?』。
另外,我認為語言教師應該自問,如何貢獻於專業科目(如大一經濟、通常是商管學院共同科目)英語授課?語言教師的潛在機會在哪裡?我試著提出一些想法,並請教語文語言專業教師。
我先談論教學(初步)心得,接著談我如何形成教學想法(起心動念),然後將我的想法放在CLIL(contentandlanguageintegratedlearning、內容和語言整合學習)研究的架構中。
一、教學(初步)心得
我這學期教實踐大學(台北)財金所碩一必修的金融英文課(2017年9月-2018年1月)。
從2016年12月教學授課想法成形開始,我一直在發展我所謂的『聯準會英文FederalReserveEnglish』;我在2017年3月到7月試著在實踐大學(台北)的推廣部針對社會人士開課、但未開成(只有一位報名又退費)。
因緣際會下,我在這學期利用教碩一金融英文課、來試驗我的想法;因此僅只是這6星期的教學心得。
我的心得如下:
1.在教學實務允許、教師能力所及範圍下,可以能力與興致來個別或小組教導(15人以下時較可行)。
2.中文教學、英文(專業)內容:口語讀英文文章(重視『重音intonation』要正確)、接著口語翻成中文與精讀(我後來發現這叫『視譯sighttranslation』)。
我自己另外做一個語音廣播(podcast)、每週一次,用臉書直播將專業(聯準會相關)的情境建立起來、並要同學聽一次;不過我另有商業發展的涵義在:
FedFunNewly牛力(podcast@FB):
https://www.facebook.com/TFPcast-fed-fun-newly-%E7%89%9B%E5%8A%9B-1074455749351169/
3.『和一本原文(英文)書搏鬥』:語出齊邦媛(『巨流河』,p.462;她是台大外文系的退休教師),指台大中文所、歷史所學生來上她的『高級英文課』(專給這兩個非外文所碩士生的必選課、用意大約是當時1970-88年台大為將要出國念書的人做些準備)、驚訝地發現他們之前並無此經歷;這裡『原文書』是指小說文學作品。
同樣地,對於當初並未設想出國念書等等的財金學生、亦是沒有和一本財金專業的原文書搏鬥過。
齊邦媛(2009),『巨流河』
http://www.bookzone.com.tw/event/lc051/page03_4.asp
『一本原文書』是指一套完整、有想法、有趣(本質是analytical、而成為interesting;後敘)的知識體系,財金領域則有財金專業的『原文書』。
台灣財金、商學系在大學研究所會讀到的英文書,大概就是教科書(用字淺白、初階觀念),文字、觀念其實不深,且為概括式;這還不算是『跟一本原文書(具文字深度與『真實性』)奮鬥』。
4.(英)語文是很personal的事,在與學生的互動上須謹慎;語文表現(講話方式、程度、發音等)和personalidentity、自我價值(英語文學習上的)相關;過往『傷害』常會留下。
專業教師能有辦法『治療』嗎?語言教師可提供何協助?
5.學生的動機:『那我讀這個,除了因為修課要過外,要幹嘛?』;如何說服本地的台灣財金學生來看英文的聯準會材料?如何解決『為何我需要』的問題?這樣的文本(text;CLIL重視),假設是都有需要的,老師就有這個自信心(confidence)要學生好好讀;這和任意一篇文章(或各式財金文章彙集的讀本)、只因它(們)是英文,而要學生念,老師自己都心虛("為何而念?”;國軍:”為何而戰?”);這是現象、而非批評。
我稍後會描述已於2016年12月取消的『劍橋金融英文證照考試』、來說明零散式教學材料的問題;而這通常是以語言學習出發點來編(專業語言)教材的大問題。
6.我發現台灣(或華文)的財金系較為傳統的師生間相處模式,反而成為(有些語文能力尚弱)學生學習的阻礙;因為傳統稍權威尊敬式的師生相處假設,會使得某些學生排斥語言被改變增進的機會,因為他們不喜權威式(誤會)施加於他們、且語言是非常personal的(學生因而覺得受威脅)。
我現在能體會為何外語系(或外語教學)的師生常用英文短名互稱,我也因此點出這點,請學生們在教室內稱呼我的英文名,教室外隨學生方便。
我在教室內不是『老師Teacher』、而是『訓練師Trainer』,我是要來訓練他們某項技能、像是健身教練(FitnessTrainer)一樣,而不是如老師或球隊教練(Coach、較具權威)。
二、起心動念
我是從我的角度與利基來思考我可以為台灣(的商管英語文授課)貢獻甚麼;也不是不滿,就是覺得我在台灣要有貢獻。
我之所以選擇『聯準會』當題材,是前3年在當期貨營業員時,從我自身的利基(美國、英文)設想、可應用美國經濟相關知識在美股如小標普指數期貨,但一般這類型的英文與知識(報章所見)還是淺薄,我就往『聯準會』鑽,因這樣的題材相關聯、有趣、有用、又不會生命週期短。
更重要的是,『聯準會』是台灣金融相關從業人員會『有感』的東西,也是一般人談話題材;在眾多國際議題中,是可以在台灣拿來說嘴的。
我其實想找對台灣目前有用(進而有感)的東西、增進它的深度與正確度(在我能力範圍內),對這個地方有些加值或提升(臉上貼金地說)。
『聯準會』議題是在英文(美國)環境中長出來的,在台灣看到的中文材料已是經過選擇、翻譯,一般來說較淺薄、且只關注(為台灣讀者設想、可能的)一些表面議題。
我因此有感於專業語文就像空氣一樣,沒有空氣或空氣稀薄時、生物也很難在此成長(貧瘠)。
既然『聯準會』議題是台灣金融環境『有感』的議題,它的升降息決策影響台灣利率、匯率、景氣與資產配置,也是觀察美股債元(及與台灣金融外貿相關)的必要議題,我因而想要由『聯準會』的專業英文教學,來貢獻才能(英文);詳情可見我的描述(廖汶釗,2017)。
廖汶釗(2017),『寫在開戲前–我的專業英文教學考量2017/6』,https://www.cmoney.tw/notes/note-detail.aspx?nid=84910)
針對『專業語文就像空氣』這個觀點,我發現林鴻信(2017)的描述、頗能完整(更複雜)地表達我的想法,借用如下:『在寫作過程中,經常發現中文翻譯所造成的問題。
最大的感慨是,由於基督教長期在西方世界中發展,孕育了許多難以忽視的經典名著,因此,產生了有多少中文翻譯的神學著作,就有多少中文神學著作的格局;這不只單從『量』來看是如此,因許多重要著作尚無中文譯本;從『質』來看也是如此,因為難得有譯文能夠兼顧做到信、雅、達。
』(林鴻信2017,『系統神學』的引言中、寫作與翻譯一節,p.8;如下);其所謂『中文神學著作的格局』與『西方世界』,在我的情境就成為『中文的聯準會知識(空氣)』與『美國』。
為了解決這個問題,林鴻信的策略(與期待)是,更多的『中文』神學譯作與著作,而翻譯的品質要更高、翻譯者的神學訓練要更好;我的策略則是反向,我要『回到英文中(returntoEnglish)』。
我們兩者的基本情境不同,因為聯準會的東西(或我用的教材)、3到5年後就過時了,而系統神學著作大約有10多年的壽命(或更長)、且神學觀念較為財金經濟觀念長久許多。
另外一提的是,林所遇到的語言、『語境』問題(後述)比我複雜太多了;我只是英文到中文,而林須從希伯來文、希臘文、拉丁文、德文、英文、中文的神學著作中、連續轉換推敲。
林鴻信(2017),『系統神學』的引言中、寫作與翻譯一節:
https://shop.campus.org.tw/EPreview/Books/A1595/mobile/index.html#p=20
而我在教兩岸經貿架構課程時(2014年間、實踐大學企研所、英文授課),更深刻體會到,議題(anissue)在甚麼樣的語文環境中長出來,就需用那個語言去吸收,才會『具分析思考而有趣analyticalasinteresting』。
當時台灣的服貿議題(太陽花運動等等),是在中文(台灣)環境中發展出來的,若去讀英文資料、用英文上課,資料只可能是新聞局國際文宣或英文表面新聞、不僅無時效性且不具分析性,十分無聊與無助;因為議題是有機式地隨環境、時間發展,用中文才能掌握到服貿,上課才『活』(有趣)。
從這個經驗我才設想到『聯準會英文』課程。
廖汶釗(2017),『寫在開戲前–我的專業英文教學考量2017/6』,https://www.cmoney.tw/notes/note-detail.aspx?nid=84910)
三、在研究的架構中(CLIL,contentandlanguageintegratedlearning)
我想藉由研討會整理我的想法、並認識英語文相關教師,因而申請2017年11月的專業英語文學會壁報發表(東吳大學英文學系、外雙溪);在我搜尋相關的英語文教學理論實務、以為支持討論時,找到CLIL,並進一步發現我的專業教師(professional/subjectteacher)角色位置,可幫助CLIL理論與實務的發展,如Dalton-Puffer(2017)所述:
“Whilewehavemadesomeheadwayinhoningmorecomplexconceptualisationsofwhatwemeanby‘integration’oflanguageandcontent(Nikulaetal.2016),wehaveseenlittleworkwhichhasincorporatedtheexpertperspectivesofsubjecteducationresearchers.Tomyknowledge,virtuallyallCLILresearchaccessibleintheinternationalarena(suchasthisspecialissue)stemsfromwhatcouldbeinformallyreferredtoas‘languagepeople’.Thismaynotnecessarilybetrueofmorelocallycirculatedpublications[作者在維也納、德文],frequentlyinlanguagesotherthanEnglish,butitcertainlyisanelementthatshouldbereinforcedinCLIL/immersionresearchingeneralandmightwellbeoneofthenextdevelopmentalstepsthefieldtakes.”
Dalton-Puffer(2017),Postscriptum,p.3,SpecialIssueonCLIL,InternationalJournalofBilingualEducationandBilingualism(Routledge,Taylor&FrancisGroup)http://www.tandfonline.com/doi/full/10.1080/13670050.2017.1384448
相較於“languagepeople”,我覺得我考慮的是更上層(更原始)的『語言選擇(choiceofmedium)』議題;或許英語文教師已視為理所當然,但我認為台灣的財金(與商管)教師、還未有此理解。
而我提出的解答(財金與商管領域),直截了當:在英文(美國)環境成長發展的subject(科目、題材),就選用英文asmedium;在英文(美國)環境長出的,就用英文。
CLIL文獻中,多為研究(一般來說)可同時用兩種語言來教學的題材,尤其是像小學、中學科目如生物、化學等,用中文或英文教都適當,因為這個層級題材並無『語境』上的差異;也就是說,『語言選擇』本身並不會限制教材的可用性、進而影響教學。
一般CLIL文獻指涉的subjectliteracy是在此情境下討論的,例如台灣的國際學校(中小學)用英文來教學,就是依這環境中欲想偏重的語言(通常是英文)而定。
而我前述的台灣『服貿』議題,是有『語境』上的差異的,中文來教才可靈活運用情境與可得的教材;我的美國『聯準會』議題,則是要找英文材料、(最好)用英文吸收,才是最佳狀況;當然退而求其次讀英文材料、用中文理解吸收也可,因為這樣才可行(在我的台灣教學情境中)。
對專業教師(professional/subjectteacher)的建議
當然專業教師可以質疑,台灣(大學的)高年級或研究所課程已使用(英文)專業文章論文、進行教學,與我的建議有差異?我的不同處在於著重『英語文學習』,專業主題學習反而是附帶的、甚或自然水到渠成;專業學習可以是副產品。
而在我的觀念中,一個例如『聯準會』的議題,英語文與專業是結合在一起的,強加區分反而無意義,但以往專業教師並不著重以英語文教材、從語言學習的角度來看待財金專業的學習。
另外,若從中文材料來進行英語環境發展的專業議題教學,可能會因中文材料過時(翻譯成為中文的時效過慢)、甚或內容偏頗零散淺薄(泛稱為peripheral),而無法進行有意義的教學;同時台灣環境中的專業知識,則可能已被扭曲(skewed)。
舉例而言,聯準會的市面書籍(不一定是上課教材)可能重視聯準會主席的個人描述,而台灣一般的中文較深入材料、則無更分析式(analytical)的描述;這本『聯準會主席全傳』中文書(『斯凱恩』所著、看來是筆名,由經濟學者凱恩斯Keynes轉化),或在(台灣或大陸)市面上會引人注意、讀者有興趣的書(而且作者很認真),但老實說都還是較為peripheral的話題,從財金專業的角度來說,若只能讀這樣的(中文)書,對於聯準會了解是很貧乏浮面的;而或許台灣一般專業人士的了解也僅限於此。
我還是肯定『斯凱恩』作者的用心,只是或許他看不到這層面、或更重要的是沒有(中文、台灣)出版市場。
而我『聯準會英文』課程所使用的Conti-Brown(2016)這本英文專業書籍(如下),與『聯準會主席全傳』其間的專業含量、相距甚大。
斯凱恩(2017),『聯準會主席全傳』
http://www.books.com.tw/products/0010748902
Conti-Brown(2016),ThePowerandIndependenceoftheFederalReserve
https://press.princeton.edu/titles/10576.html
另外一提,用英文材料來進行(英語環境發展的)專業議題教學,可幫助專業老師建立專業領域的知識(如美國『聯準會英文』來研習『央行學centralbankstudies』),在台灣會有其獨特性,這是我看到對專業教師可能的吸引力;這時題材選擇更為重要(哪一個題材是英語環境中發展的專業議題、而台灣或華文地區會有感?)。
提供語言教師(languageteacher)參考
我想從『劍橋金融英文證照考試』的取消來談起(2016/12;如下連結);我覺得它的官方課本是很用心編纂的教材(MacKenzie,2008),但金融學生的學習動力為何?我覺得從語言教學出發的專業類別教材(例如『金融英文』的教材)會有個迷思,比如說從語料庫(corpus)方式來選擇材料,以為專業類別(如『金融』)是一個具體的詞;其實,『金融』只是一個『blanketterm』、像毛毯一樣覆蓋住好幾個互不相關的題材。
我舉一個較小範圍的『金融科技fintech』為例,來說明這種blanketterm的實質內容其實可能互不相干:這6、7年來,我看到『金融科技fintech』一詞在台灣發展的過程,這其實是四個各自發展(但有財金應用)的主題、逐漸結合在一起;其共同點是『科技(各式不同的)』來驅動、在四個主題的應用(機器人理財交易、Bitcoin、支付系統、信貸自動化)。
Fintech這詞由英國、美國開始而各國普遍廣傳流用;這個blanket對申請經費、媒體宣傳、公眾認知與認可很有幫助,進而轉化成一個略有實質、很有實際作用的term(詞)。
以『金融英文』(或如上例『金融科技』)為名、並以語料庫(或語言學習角度)選擇材料,便產生問題:各類主題列出,其間並無關聯性,只因是『金融』;而其思考思路淺層(無趣、notanalytical)、並零散,因而教與學前後不連、純粹是英文文字的吸收。
(註:我在2011年實踐大學財金系大二的金融英文課,也決定不用此劍橋金融英文教科書、因為對學生太難,他們還未具相關專業、便要以英文來思考,而英文一般能力也不足;在當時我尚未有如『聯準會英文』這樣的思考。
我在教了一學期後,便知我的語言教學訓練與技巧不足,無法應付這層次學生語文學習的需求、就不再教了。
而我這學期2017年9月接手的財金碩班金融英文,前一位老師是用此劍橋金融英文教科書、我從課程大綱看到。
)
MacKenzie(2008),EnglishfortheFinancialSector,CambridgeUniversityPress
http://www.cambridge.org/bw/cambridgeenglish/catalog/business-professional-and-vocational/english-financial-sector/
此書的Student'sBook,Introduction的教學目標,也值得參考:
http://assets.cambridge.org/97805215/47253/frontmatter/9780521547253_frontmatter.pdf
回到『劍橋金融英文證照考試』,其宗旨如述:“Showyouhavethelanguageskillsforasuccessfulcareerininternationalaccountancyorfinance:CambridgeEnglish:Financialisahigh-levelEnglishlanguageexamforaccountancyandfinanceprofessionals.”“Theexamgivesanin-depthassessmentofyourabilitytoworkinafinancialcontext.Theexamusesreal-lifefinanceandaccountingsituationsandcoversallfourlanguageskills–reading,writing,listeningandspeaking.”http://www.cambridgeenglish.org/financial/
我從財金從業人員的立場,可能有此質疑:1.可以直接考CFA(CharteredFinancialAnalyst)證照就好了啊、若是以學習財金相關詞語為主,而且CFA證照的效用更高、更『值錢』;2.工作場合,一般溝通上BusinessEnglish就可,專業內容則依各財金子領域不同,也很難說這個可用、這個不可用啊(呼應之前『blanketterm』的觀念);3.金融的當地化(localization)程度高,有些東西在英國產生,情境不見得相同、與台灣有些隔閡,比較起來,美國離台灣的金融更近;4.官方教科書2008年出版到現在,已太舊了,金融一直有新的東西(如fintech等等)出現。
而就專業教師角度來看這樣語言學習出發的(金融英文、或CLIL類的)教科書,我想借用Banegas(2013)提出CLIL教材的三個缺點來思考(註:在此CLIL教材放入一般語言學習教科書中、成為一部分);情形不見得相同、但有幫助。
Banegas指出CLIL教材的缺點,缺點1:CLIL英文內容,和L1(如中文)的專業科目、關聯極小;我想因是從語言學習的角度來編纂教材,一定不是從專業科目學習的立場來思考。
缺點2:專業科目內容過於簡化,這也是我對劍橋金融英文官方課本(或其他相關教材)的評論,通常是在某主題上淺層地描述、接著跳到另一個『金融』的主題,各主題間其實關聯度不大;甚者,從財金專業教師的立場,我為了要講某個主題、需要搞懂背後一些知識觀念,才能『合格』的教,而我只熟悉(有些了解)幾個主題,其它的我並不了解啊(以財金專業衡量),那只教英文、而無法對背後的知識觸類旁通,真的是很難受(i.e.對不起自己與專業);其實這是我(一個專業老師)讀金融英文官方課本很深的感觸。
缺點3:極度偏重閱讀(dominanceofreadingskillsdevelopment)、以及教材過於低層次思考(lower-orderthinkingtasks);偏重閱讀我覺得無法避免、甚至可被鼓勵,我的經驗是專業英文閱讀深廣(針對某主題)的話,聽說寫都自然增強;教材過於低層次思考則是我對於零散式主題編排教科書的主要批評、因為就是只能在淺層介紹過,對於成年人(尤其是社會人士)來說,實在無趣。
這也是我選用『realworld』的text,如(某選用主題的)新聞文章、甚或是我選用聯準會財金專書(Conti-Brown,2016)當教材的原因。
(註:新聞文章可能還是很淺薄零散。
)
Banegas(2013),AninvestigationintoCLIL-relatedsectionsofEFLcoursebooks:issuesofCLILinclusioninthepublishingmarket,InternationalJournalofBilingualEducationandBilingualism(Routledge,Taylor&FrancisGroup)http://www.tandfonline.com/doi/full/10.1080/13670050.2013.793651
Conti-Brown(2016),ThePowerandIndependenceoftheFederalReserve
https://press.princeton.edu/titles/10576.html
我再以Dalton-Puffer(2017)文中所提,來強調缺點3(如上)的低層次思考部份;這是我認為像『劍橋金融英文證照考試』的官方課本『無趣』的緣由,與從語言教師的角度、或可將來如何思考。
Dalton-Puffer認為語言教師須再(儘快)回答CLIL教學與研究長期避談的問題:什麼是語言教學的『內容』?(Whatisthe“content”oflanguagesubjects?),因為她觀察到的不良影響是(這是在高中生教育的情境下來談的):1.學習無趣(lowdegreeofcognitivedemandreportedbyintermediatelearnersatuppersecondarylevel(“it'squiteboring!”));以及2.外界認為語言教師沒教內容(languageteachersexercisedbytheperceptionofoutsidersthattheyteachasubject“withoutcontent”)。
而她認為Daleetal.(2017)的以語言教師為主體的分析架構,能將『語言在教育中的重要性thesignificanceoflanguageineducation』重新帶回給語言教師、提升教學效果與自身認同。
Dalton-Puffer(2017),Postscriptum,p.3,SpecialIssueonCLIL,InternationalJournalofBilingualEducationandBilingualism(Routledge,Taylor&FrancisGroup)http://www.tandfonline.com/doi/full/10.1080/13670050.2017.1384448
Dale,OostdamandVerspoor(2017),Searchingforidentityandfocus:towardsananalyticalframeworkforlanguageteachersinbilingualeducation,SpecialIssueonCLIL,InternationalJournalofBilingualEducationandBilingualism(Routledge,Taylor&FrancisGroup)
http://www.tandfonline.com/doi/full/10.1080/13670050.2017.1383351
語言教師與專業教師合作
剛好有機會短暫觀察外語系的學習,我(有點驚訝、意外地)發現大三、大四外語系學生從converstaional到analytical的演變過程,提供我一個思考面向。
我了解外語系專業上是用語文asmedium來學習如語言學(linguistics)相關科目;而我想到的是,財金系大學部學生若直接讀深的東西(analytical),其實就是跳到外語系學生(大三、大四)學習專業內容部分,這難度頗高、(或)且不自然。
我想,那財金系大學部學生乾脆學英語文就好,何必要學『金融』英文??(Ithinkthisisavalidcriticism.);也就是說,是不是要英語文一般能力(generalability,我泛指口語式的聽說讀寫conversational)培養好後,再進化到專業英文?更何況,如果財金的大學畢業生,可有外語系升上三年級(beginningthejunioryear)時的程度,那不是太好了?!(我的假設前提是,外語系一、二年級培養conversational的能力、三、四年級培養analytical的能力。
)
不過,我的專業英語文學習要『有趣analyticalasinteresting』的問題、仍無法解決;尤其是對高年級與研究所學生(加上社會人士),沒有在一定知識脈絡體系下學習(如聯準會),真的無效與無趣(notinteresting)。
分析式知識的英文(如FinancialEnglish),畢竟和著重商務溝通的英文(如BusinessEnglish)用途不同;我對CLIL所重視、教學用『文本text』,有些建議之處、可再思考。
例如,我覺得劍橋金融英文(“FinancialEnglish”)官方課本,誤把『金融』這個blanketterm(ofvariousthemes)當成是『專業』,專業(財金)老師教起來會很累、很挫折;我採用主題式(thematic/issue)教學,且這主題是隨時事、社會情境、經濟政治演進的,用意在深入一個知識體系與情境,使其有趣(analyticalandthusinteresting);這就是我的『聯準會英文』(“FederalReserveEnglish”)。
CLIL為我的『事』(教學)提供一個理論的基礎、參考、思考;我希望藉由這個case(study)inprogress,來闡明所謂有效、有趣(interesting)的專業語文教學,需具有分析性(analytical)。
而從(英)語言教師來思考,假如大一經濟學(economics、通常是商管學院共同科目、可以是上下兩學期)現在要用英文來授課,外語系老師的機會(貢獻)在哪裡?我覺得有多種可能,我想至少一部份是幫助專業教師發展使用英語教學的能力(teachertraining),或可以在學生的經濟課程中含入(英)語言學習的部分。
我強調語言教師須從自身利基(niche、我想是語言教學技巧經驗)出發來思考,正如我做為專業教師須從我的利基(某專業議題的理解)來出發、設想。
最後,語言教師也可從英語文專業(如linguistics)提供專業教師教學理論上的協助。
例如關於『語境』的思考;我在2010年用當時熱門的科技術語『雲端cloud』來比喻這個概念,我稱紐約時報(NewYorkTimes)是大西洋觀點、大西洋的雲,經濟學人(TheEconomist)是全球的雲,所以我在台灣、新加坡、日本等亞洲地區,切得進經濟學人的文章『語境』;反過來說,現在(2017年)我已無法(要很費力)再切入紐約時報或NewYorker(紐約客雜誌)的『大西洋語境』,我已不會主動去讀這兩個刊物的文章了。
『語境』影響了我的『聯準會英文』教科書選擇;我用Conti-Brown(2016)PowerandIndependenceofFederalReserve一書,即是因我在台灣、只要稍用力就可以切入這本書的『(經濟金融)語境』,但例如另一本美國國會政治來探討聯準會的書(JacobsandKing,2016),我讀都須先回復到8年前在美國的(心理)情境(『(國會政治)語境』),才能耐得住讀下去,更何況我的學生們未在美國住過、或關心過美國國內政治,如何切入?
廖汶釗(2010),為何你要讀經濟學人(筆名eguy發表於部落格)
https://eguyblog.files.wordpress.com/2010/03/eguy-e782bae4bb80e9babce4bda0e8a681e8ae80e7b693e6bf9fe5adb8e4babae88bb1e696876.pdf
JacobsandKing(2016),FedPower:HowFinanceWins
https://www.amazon.co.uk/Fed-Power-How-Finance-Wins/dp/0199388962
附帶一提,林鴻信(2017)『文化場景』的想法,或許和我的『語境』想法呼應,引用如下:“寫作此書時,筆者多次沉浸在神學反思中而猛然發現,正從一個文化場景轉到另一個文化場景,畢竟基督教信仰長期在西方流傳,大部分的神學文獻都以西方文化為背景,而聖經則有希伯來和希臘文化背景,因此在閱讀階段的了解與詮釋時就一再地經歷文化場景的轉換,直到落筆時轉成中文場景,而且還需再三斟酌、考量不停,彷彿一直都在從場景到場景之間轉換,深切期盼未來有更多中文神學文獻可拉近這些場景之間的距離。
”
林鴻信(2017),『系統神學』的引言中、寫作與翻譯一節,p.11https://shop.campus.org.tw/EPreview/Books/A1595/mobile/index.html#p=23)
結語
我從專業(財金)教師的角度來看專業英語文教學,提供較為少見、難得的視角,給(英)語文教師參考;我認為有效、『有趣interesting』的專業語文教學,需具有『分析性analytical』,而我也提出教材選取的意見。
但是,我認為語言教師須從自身利基(如語言教學技巧經驗)出發、來思考專業英語文教學實務,這一定和我做為專業教師的出發點不同。
我同時試著說服財金、商管專業教師,以英文來教在英文情境下產生的議題、學問,並看重(英)語言教學部分。
我的學生對象設想為台灣(與華文)本地商管大學、研究生,英文還不足以用『全英文』來有意義學習,而只用中文來吸收某類議題又太淺薄無趣;我的對象也包含社會人士(財金專業從業人員)的教育訓練、尤其在他們已有專業背景能來理解(某)專業議題的發展。
我試著從台灣(與華文)本地教學的脈絡,提出『全中文』與『全英文』教學中間的一種可能,並強調主題式(thematic/issue)的專業(professional/subject)學習、與專業英語文(languageESP)教學思考。
作者
廖汶釗(wen),擔任實踐財金系兼任助理教授,目前教碩一必修『金融英文』課程,並發展『聯準會英文FederalReserveEnglish』的專業英語教學想法。
前三年擔任金融業的期貨營業員,再前三年為專任助理教授(實踐財金系)。
在美國待了11年半,多在學校與金融經濟相關行業,因此英文較能為『專業』。
曾在紐約市立大學(Queens,JohnJay,Baruch三個校區)授課3年,在台北業界工作期間亦(儘量)每學期實踐財金系兼課一門。
紐約市立大學經濟博士(CityUniversityofNewYork,GraduateCenter)、喬治城大學與芝加哥大學碩士、交通大學管理科學學士。
個人網頁:https://sites.google.com/site/wenreseach/
上一篇
『聯準會英文FederalReserveEnglish』實踐應外系教師教學社群討論201710
下一篇
Summary,“FederalReserveEnglish”:Developingan
熱門文章排行
投資,大家都用理財寶
有
人正在使用理財寶
最新文章分享
熱門作者
文章分類
如何快速截圖寫筆記?
{"isLogin":0,"IsFromNotes":"","PaidNote":{"ProductId":0,"AuthorCustomerId":0,"Price":0,"AuthorName":""}}
加入收藏
選擇分類:
(新增分類)
延伸文章資訊
- 12020 年臺灣公立國小推展雙語教育之探討
CLIL 模式(Content and Language Integrated Learning)是學者David Marsh 在. 1994 年所提出的雙語教學模式,目的是將「語言」和「學科知...
- 2芬蘭有CLIL,臺灣有SCILLS - 臺灣雙語無法黨
- 3實錘了?揭秘那些機構「高端」教學法!網友:麻煩排隊交下 ...
魚sir調研下來,CLIL雖然網上一致的好評,但也有不少缺點。 最值得指出的是,CLIL教學法在課堂上大部分創造性技能會較少地被鼓勵,和接受性技能相比 ...
- 4論文: 發展專業內容為主的英文教學(聯準會英文) - 理財寶
三、在研究的架構中(CLIL, content and language integrated learning) ... Banegas指出CLIL教材的缺點,缺點1: CLIL英文內容,和L...
- 5只要推了CLIL雙語課程,幾乎馬上變成滿額學校!推動從小學英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