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典“旃”字的基本解釋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旃”字的解釋,釋義,異體字,音韻方言,部首筆劃,康熙字典,說文解字,字源字形. ... 注音 ㄓㄢ ... (4) 又如:旃帛(紅旗);旃旌(泛指赤色旗幟);旃戎(軍旅). 導航 漢典古籍詩詞書法通識 查詢索引 ............................ 漢字拆分查詢 字典部首索引 字典繁體部首 字典拼音索引 字典注音索引 康熙部首索引 說文部首索引 簡體 拼音注音部首異體字 zhānㄓㄢ部首方 部外6 總筆畫10㫋旜襢𣃯𣃼𣮗 統一碼 字形分析筆順 基本区U+65C3 左右结构4153313541 五筆倉頡鄭碼四角 ytmyysobysyqs08247 拼音zhān注音ㄓㄢ部首方部外6總筆劃10統一碼65C3筆順4153313541 標 旃基本解釋 基本字義●旃zhānㄓㄢˉ古代一種赤色曲柄的旗。

同“氈”。

文言助詞,相當於“之”或“之焉”:“天其殃之也,其將聚而殲~”。

英語silkbannerwithbentpole德語abgetastet,empfunden,Filz(S)法語drapeau,étendard ©漢典 旃詳細解釋 詳細字義◎旃zhān〈名〉(1)(形聲,本義:赤色的曲柄旗)(2)同本義[redflag]旃,旗曲柄也。

周禮曰:“通帛爲旃。

——《說文》通帛爲旃。

通以赤色爲之。

——《釋名·釋兵》置旃以爲轅門。

——《穀梁傳·昭公八年》(3)亦泛指旌旗收功單于旃。

——晉·陸機《飲馬長城窟行》(4)又如:旃帛(紅旗);旃旌(泛指赤色旗幟);旃戎(軍旅)(5)毛織品。

通“氈”[felt]不知其可以爲旃也。

——《淮南子·齊俗》被旃裘。

——《史記·匈奴傳》旃毛並咽之。

——《漢書·李廣蘇建傳》(6)又如:旃席(氈帳);旃衣(以毛氈等製成的衣服);旃車(氈篷車);旃席(氈席;毛氈)詞性變化◎旃zhān〈助〉(1)之、焉二字的合讀上慎旃哉,猶來無止。

——《詩·魏風·陟岵》。

馬瑞辰通釋:“之、旃一聲之轉,又爲‘之焉’之合聲,故旃訓‘之’,又訓‘焉’。

”(2)又如:勉旃(希望你奮發有爲)常用詞組旃裘旃檀©漢典 旃國語辭典 旃ㄓㄢzhān名曲柄的旗子。

《說文解字·㫃部》:「旃,旗曲柄也,所以旃表士眾。

」《文選·司馬相如·子虛賦》:「乘彫玉之輿,靡魚須之橈旃。

」泛指旗子、旌旗。

唐·李白〈贈宣城宇文太守兼呈崔侍御〉詩:「良圖掃沙漠,別夢繞旌旃。

」毛織品。

漢·桓寬《鹽鐵論·本議》:「江南之柟梓竹箭,燕、齊之魚鹽旃裘。

」《史記·卷一一○·匈奴傳》:「自君王以下,咸食畜肉,衣其皮革,被旃裘。

」通「氈」。

助之焉二字的合讀。

《詩經·唐風·采苓》:「人之為言,苟亦無信,舍旃舍旃,苟亦無人。

」 ©漢典 【卯集下】【方】 旃·康熙筆画:10 ·部外筆画:6 旃《康熙字典》 【卯集下】【方】 旃·康熙筆画:10 ·部外筆画:6 【唐韻】【集韻】【韻會】𠀤諸延切,音饘。

【說文】旗曲柄也,所以旃表士衆,周禮曰:通帛爲旃。

○按《周禮·春官》司常,今作旜。

【爾雅·釋天】因章曰旃。

【註】以帛練爲旒,因其文章,不復畫之。

【釋名】旃,戰也。

戰戰恭已而已也。

三孤所建,象無事也。

【左傳·昭二十年】旃以招大夫。

又【博雅】旃,之也。

【詩·魏風】上愼旃哉。

【左傳·桓九年】虞公求旃。

又【小爾雅】旃,焉也。

【詩·唐風】舍旃舍旃。

【箋】旃之言焉也。

又【爾雅·釋天】太歲在乙曰旃蒙。

又【史記·匈奴傳】被旃裘。

【前漢·王褒傳】夫荷旃被毳者。

又【韻補】叶之人切。

【陸雲·夏府君誄】廣命俊乂,惟弓與旃。

震我聲敎,遇響惟殷。

©漢典 【卷七】【㫃】 旃《说文解字》 【卷七】【㫃】 『說文解字』 旗曲柄也。

所以旃表士衆。

从㫃丹聲。

《周禮》曰:“通帛爲旃。

”旜,旃或从亶。

諸延切 『說文解字注』 (旃)旗曲柄也。

漢田蚡傳曰。

前堂羅鐘𡔷。

列曲旃。

蘇林云。

禮、大夫立曲旃。

曲旃、柄上曲也。

按蘇林所據禮正與周禮司常孤卿建旜、大司馬帥都載旜合。

帥都、遂大夫也。

左傳曰。

昔我先君之田也。

旃以招大夫。

正謂大夫用旃也。

庸風傳曰。

干旄、大夫之旃。

子虛賦。

靡魚須之橈旃。

張揖曰。

以魚須爲柄。

師古曰。

橈旃卽曲旃也。

所㠯旃表士衆。

旃當爲展。

以曡韵爲訓。

聘禮曰。

使者載旜。

注云。

載之者、所以表識其事也。

及竟張旜誓。

注云。

張旜、明事在此國也。

此與仲秋治兵載旜皆展表士衆之義。

从㫃。

丹聲。

諸延切。

十四部。

叚借爲語助。

如尙愼旃哉。

傳曰旃、之也。

周禮曰。

通帛爲旃。

司常職文。

注云。

通帛謂大赤。

從周正色。

無飾。

爾雅。

因章曰旃。

郭云。

因絳帛之文章。

不復畫之。

(旜)或从亶。

亶聲也。

周禮、禮經皆如此作。

©漢典 旃音韻方言 国际音标tʂĄn˥唐代读音jiɛn日语读音HATA韩语罗马CEN现代韩语전 客家话[客英字典]zhen1[宝安腔]zen1[梅县腔]zhan1[海陆腔]zhan1[台湾四县腔]zan1粤语zin1 近代音照母先天韻平聲陰氈小空;中古音照章母仙韻平聲𩜾小韻諸延切三等開口;上古音黄侃系统:端母寒部;王力系统:章母元部; 吴语 韵书上古音中古音 ©漢典 旃字源字形 字源演變 甲骨文金文楚系簡帛說文秦系簡牘楷書楷書楷書「」番生簋蓋西周晚期集成4326「旃」郭.語3.2「旃」說文‧㫃部「旃」「旃」曾72「旜」說文或體 金文楚系簡帛說文小篆傳抄古文字 字形對比中国大陆台湾香港日本 異體字㫋旜襢𣃯𣃼𣮗 ©漢典 【載入評論】 【論壇討論】 同音字 栴(zhan1)谵(zhan1)閚(zhan1)怗(zhan1)饘(zhan1)飦(zhan1)薝(zhan1)譫(zhan1)氊(zhan1)驙(zhan1)龪(zhan1)毡(zhan1) 同部首 旔旆旄㫊方旑㫈斺旅旉旍旛 同筆畫 倘秜屗恭𠊚热𠂺䘡𠖏狻竒珨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