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有效的關懷親友的憂鬱症? - 情商EQ心理諮商所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如果您是小P的父母親,究竟要如何才能關懷到她,而又不讓自己陷入陪伴者的情緒困境呢? 有效的關懷親友的憂鬱症. 什麼樣的關懷方式可以稱得上是有效呢? DesignbyWebTech網頁設計 如何有效的關懷親友的憂鬱症? 首頁心靈小錦囊自助助人 如何有效的關懷親友的憂鬱症? 情商EQ心理諮商所 陳永龍博士 (2018/07/19)      小P父母親剛知道她有憂鬱症時,他們經常關心、詢問她:「最近好點嗎?我們買點妳想吃的東西給妳,好嗎?」。

隨著時間的過去,小P父母親覺得她的憂鬱症這兩、三個多月來都沒有起色,相當著急的告訴她:「你要多加油,要正面思考」。

小P免強擠出一點微笑的告訴父母親:「喔,我知道啦!」 她內心擔心父母親可能覺得她不夠努力。

  當關懷變成彼此的壓力時 面對親友的憂鬱症,您可能希望自己能夠幫上忙。

您覺得小P父母親與她溝通方式,跟您關心親友憂鬱症的方式有幾分相似呢?剛開始關心親友的憂鬱症時,您可能充滿熱情;然而,當親友的憂鬱症狀沒什麼改變時,您會有怎樣的情緒呢?是挫折、生氣,或困惑?另一方面,從小P簡短的回應中,似乎她也不知如何回答父母親的關懷,甚至對自己的憂鬱症有些自責。

如果您是小P的父母親,究竟要如何才能關懷到她,而又不讓自己陷入陪伴者的情緒困境呢?   有效的關懷親友的憂鬱症 什麼樣的關懷方式可以稱得上是有效呢?在回答這一個問題前,需先了解關懷者的兩個重要目標: 一、關懷者能與患有憂鬱症的親友建立一個溫暖及信任的關係,能持續地支持他們接受治療(包含心理諮商、服用抗憂鬱劑,或採用運動及飲食療法),及恢復身心健康。

二、關懷者不會因為關懷不當而導致自身壓力過大、身心疲憊。

為達成上述兩個目標,依據研究及臨床觀察,筆者認為可透過以下七個方向來著手。

  1、了解康復是一條漫長的路 憂鬱症治癒是一條漫長的道路,不少憂鬱症者可能花上數個月到一年不等的時間才從憂鬱症中逐漸復原,而有一部分人則受憂鬱症超過一年以上的影響。

了解憂鬱症常見的症狀(例如情緒低落、睡眠與飲食顯著改變)、情緒變化(例如哪些時後情緒會穩定些)、嚴重程度(例如情緒、認知思考、身體、工作、社交等不同方面分別受影響的程度),以及復發的可能,將有助於同理、支持親友面對憂鬱症。

因此,小P的父母親對於她的康復之路需要有較合理的期待,以免容易感到挫折。

2、尋找生活中的交集 剛知道親友患有憂鬱症時,您可能不知道如何與他互動。

不妨嘗試尋找與對方彼此共有的話題、邀請他一起從事較輕鬆的活動(例如用餐),增進與他的互動、關係,並在尋找適當時機關心他。

3、學習開放式問句 封閉式問句通常包含「是不是」、「有沒有」、「對不對」等問句(例如您的憂鬱症有沒有好點?),希望親友給予明確答案,但可能限制其表達內容;開放式問句則透過「如何」、「什麼」、「何時」、「哪裡」等方式,較廣泛的了解其的情況。

例如小P在回答其父母封閉式問句時,可能較容易感受到父母親的期待而不敢坦然分享其感受。

相對的,關懷者可採用開放性問句詢問:「妳今天心情感覺如何?」、「妳希望我們怎麼協助妳呢?」、「妳今天胃口如何呢?」,幫助他更能接納自己狀態,及了解其需求。

4、用傾聽代替指導 當親友提到其情緒、生理及想法上的痛苦時,您可以停下手邊的工作,專注聆聽,並透過一些簡短的回應(例如「嗯嗯」)及簡述其語意與情緒的方式(例如「聽來您覺得蠻無助的」),讓他感到被接納。

在面對親友的憂鬱症狀時,您不免陷入當起小老師的心態,直覺式的告知他應如何調整情緒,但可能如同小P的父母一般,未能深入理解小P的憂鬱狀態,無法同理及支持到對方感受。

5、留意危機訊息 當遇到一些關鍵壓力事件發生時(例如悲傷的事件、嚴重人際衝突、學業及生涯困境),容易引起憂鬱症者內在的無助,甚至輕生的念頭。

當發現親友出現一些不尋常的行為(例如將心愛的東西送人)、語言(表示活得很沒有意義)時,需謹慎留意,並協助、陪伴就醫。

除此之外,若親友服用某些抗憂鬱劑後,其情緒顯得更為浮躁、不穩定,也需盡快協助與其醫師聯繫、調整藥劑。

6、給自己適當時間及空間 在研究及臨床實務中發現,關懷者無法適時抽離關懷的角色,常導致身心壓力疲憊,影響其生活、情緒及工作狀態。

換言之,關懷者需固定給自己適當的休息、自我照顧時間,並在對方較沒有情緒危機時,試著維持某些生活、工作的方式。

7、增加關懷的成員 當有其他可信任的關懷者可一起加入協助的行列時,善用這些人脈及相關資源,降低獨自關懷的壓力。

例如,當知道小P某些可信任的家人及同學能陪伴她時,其父母親可邀請她們加入關懷她的小團隊,輪流給予多元的協助。

  您我或許不是天生關懷憂鬱症的好手,但可以透過學習增進此一能力。

在關懷關過程中,除了留意親友的憂鬱症狀之外,不妨多觀察那些互動或關懷方式在協助過程是比較有效的(例如哪些談話內容是對親友的情緒穩定較有幫助),並做一些額外的閱讀更深入了解憂鬱症。

  備註: 1. 本文探討的憂鬱症,並未包括「躁鬱症」。

2. 為考量個案隱私,故事中主角並非真實個案。

3. 本文版權為情商EQ心理諮商所擁有,未經過同意,不得轉載。

    回上層 DesignbyWebTech網頁設計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