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學,歷史與哲思的結合—米蘭·昆德拉小說讀書會
文章推薦指數: 80 %
討論進度:米蘭昆德拉小說的價值與風格. ※討論紀錄與心得:. 這次的讀書會,我們先是接續之前沒談到的閱讀分享,首先是吳俊輝分享.
文學,歷史與哲思的結合—米蘭·昆德拉小說讀書會
NO.4所以思考是什麼?
※時間:103年12月5日(五)下午4:00~6:00
※地點:空堂咖啡
※導讀人:楊育姍
※成員:楊育姍、紀鈞惟、吳俊輝、陳奕安、魏伯洋、王昱登
※討論進度:米蘭昆德拉小說的價值與風格
※討論紀錄與心得:
這次的讀書會,我們先是接續之前沒談到的閱讀分享,首先是吳俊輝分享
他對《無知》讀後心得。
無知這個故事的背景是在俄共撤離布拉格後,在外流亡的布拉格人歸國後的心境,男主角女主角便是這些歸國的流亡者,他們在機場相遇,然後分別回到自己流亡前的住處,人們急著為他們接上流亡前的記憶,卻對他們流亡的歲月不聞不問。
整個故事被切割為幾個段落,由各個角色的角度穿插去描寫一個主軸故事,各個角色在不同的時間點上都有過互動,但他們對彼此的過去都一無所知,也不知道是什麼造就了現在與他相遇的人。
整個劇情的描寫比較像要凸顯出,人與人之間疏離感,不在於對彼此的一無所知、見聞不廣,而是沒有去了解的慾望。
俊輝的心得是,也許到頭來我們終究只能很片面地去了解一個人,也可能我們對自己的認識也十分片面吧,看完《無知》後有種悵然若失的感覺。
接下來是紀均惟對《雅各與他的主人》的心得,這是一本三幕劇劇本,是比較不一樣的閱讀經驗。
是米蘭昆德拉改编自法國啟蒙運動時期的思想家狄德羅的小說《宿命論者雅克》,他自己表示是向他致敬的作品。
劇本故事尤雅克和他的主人的前往漫遊的旅程開始說起,然而他們不知道目的地,也不在乎,路上二人在途中不斷談話,由自身的故事說起,帶有八卦性的主題引人入勝,像是雅克被誰奪去了貞操,二他又是怎麼在朋友與朋友的情人間做鬼,還有主人被戴綠帽的經過,而作者也不避諱地展現了八卦這一點,好似要凸顯八卦的力量對於小說以及讀者的致命影響力。
雖然故事很八卦,但是在他們對話中可以很明顯地感覺到當時社會的流行話題,從宗教、階級到男女關係與道德倫理,不斷加以反思和辯論,而且以調笑的口吻講述了各種各樣的趣事。
其中最讓人覺得有趣的是,雅克與他的主人個特色,他們雖然為主僕關係,但是機智的雅各事實上主導了所有思考與決定,就像書中一段有趣的對話──雅各說:「因為創造我們的人一開始就設定,由你下命令,由我做決定。
」主人說:「那麼,我要當你。
」雅克回到:「這沒有用,因為我們被創再下來就是你有權力,而我有影響力,你這樣只會失去你的地位,並且不會影響任何事情。
」這裡機智地展現出所謂社會上權力關係與影響力的究竟是怎麼一回事,極具諷喻性且刺激思考,是均惟很喜歡的橋段。
其實,概括化地講,這應該是米蘭昆德拉的小說的基本風格,充滿世俗化的劇情與各式各樣的複雜角色們─幾乎每一本都包含有頭腦清楚、思考深入以及經驗特殊的角色。
另外,他的文章的共通點就是在凸顯事情的對立於二元論的模糊性,在這個快速的世界裡,一個人或是一件事似乎理所當然地會被簡化,才能配合世界步調似的在群體生命中往前推進。
我想這就是我們閱讀米蘭昆德拉小說的最大收穫,我想米蘭昆達拉也有意向世界傾訴這個問題,由於閱讀,往後我們看事情便會有一個「意識」存在,所謂「思考」應該不是在接受訊息之後花10秒鐘的時間將它歸類在在某一個範疇或特徵,然後照自己腦中的思考脈絡去理解它,如此的話我們甚至不能稱之為思考,它只是歸類,即便他引述的多少(無論是怎麼來的)資訊去佐證,這種思維方式的本質仍是歸類。
在這個理工科為主的大學中正可以清楚地感覺到,其實這就是我們社會的思考方式,大部分的人皆是如此,即便人們不會這樣覺得,甚至稱它為有邏輯的思考方式,也許是因為它最有效率而且可以「解決問題」。
當然我們不能說這樣不好,只是我們還是需要對這件事情有所意識才好。
撰寫人:楊育姍
2014/12/6
楊育姍/2014-12-06
NO.3歷史下的愛情片
NO.3歷史下的愛情片
※時間:103年11月30日(日)晚上7:30~9:30
※地點:旺宏館討論室綠巨人浩克
※導讀人:楊育姍
※成員:楊育姍、紀鈞惟、吳俊輝、陳奕安、魏伯洋、王昱登
※討論進度:《布拉格的春天》電影放映與討論
※討論紀錄與心得:
《布拉格的春天》(或譯情陷布拉格)是改編自米蘭昆德拉的《生命中不能承受之輕》。
原著小說是以發生在捷克的布拉格之春為時代背景,而以書中諸多腳色的心理狀態為重點的愛情故事,然其中環繞的哲學思辨使得故事變得複雜,好似非要論情愛關係,而是論難以詮釋的各種生命議題。
而電影《布拉格的春天》主軸放在愛情故事的講述,並且凸顯與記錄時代成為片中重要的價值。
要論這部電影可以從時代開始,「布拉格之春」是發生在捷克斯洛伐克國內的一場社會運動,在捷共領導人亞歷山大‧杜布切克的領導下,「帶有人性面孔的社會主義」風氣漸興,國內顯示出越來越強烈的獨立傾向,最終於1968年演變成大規模的政治民主化運動。
這場運動直到當年8月底蘇聯及華約成員國武裝入侵捷克才告終,往後西方國家中只有少數批評,因為在冷戰時期,核對峙的存在,西方國家無法挑戰蘇聯在中歐地區的霸主地位。
這次軍事入侵導致了約有10萬人左右的難民潮,其中包括了許多精英知識分子,往後幾年捷克社會都壟罩在俄共的思想監視與秘密警察的恐懼中,直到1980年代後期,才被戈巴契夫的辛納屈主義所取代。
而《生命中不能承受之輕》於1984年首度出版於法國,隔年捷克文譯本才問世,可說是對搖搖欲墜的極權俄共強烈的挑釁。
電影是在1988年上映,由美國人拍攝,時間剛好接上歐陸的時代市場需求,被譽為繼《巴黎最後探戈》後最唯美的電影,並榮獲英美最佳劇本改編及奧斯卡最佳攝影提名。
然而,我們看完的時候並沒有如此深刻熱烈的佳評。
也許這部電影如此名聲大噪的原因,政治需求扮演很大的影響力。
之後去檢視一些文評家和影評人,皆可以發現一些意識形態的眼光,在片中也可以感覺到美國式的思想置入,可見藝術價值中就脫離不了社會。
然而,論歷史事件詮釋以及將一個結構極其複雜的小說改編方面,這部電影的確用心,雖然有不少簡化與偏釋,但思考到文本的複雜度與表現的侷限,我們就不站在不懂現實情況的高度作批評了。
以下列舉一些我們討論到的橋段:
首先,是片中對幾位重要角色的詮釋。
在書中,托馬斯富含哲學思索且下意識地改變的深情角色,在片中的演員丹尼爾‧戴有把他風流帥氣的形象演出,但它的深度及對於妻子泰瑞莎無以名狀的複雜情深皆失真,反而淪為一個隨時代潮流波動且流連於妻子與情婦的情感之中的平面角色。
而飾演他的妻子泰瑞莎的茱麗葉‧畢諾許好好地展現出了她讓人想要疼惜的氣質,但是由於原著中大量著墨的她母親對她的強烈影響皆被省略,使她的複雜性被簡化為難以忍受丈夫四處流情的簡單地楚楚可憐的女子,雖電影篇幅有限,那種難以詮釋的黑暗情感被簡化的確情有可原,不過仍是有些遺憾。
同樣地,情婦薩濱娜雖由一位即有味道的女演員黎娜‧奧琳飾演,但是在片中他被設定為越來襯托(或是幫助詮釋)男女主角故事的配角,書中所展現的她崇尚自由且在自由中迷惘的性格亦是簡單帶過。
另外,第四個重要角色法蘭斯的故事亦被砍的只剩下劇情發展層面,他在書中是一個簡單且思維理想過頭的角色,厭惡媚俗文化的昆德拉反將代表媚俗的角色詮釋的可愛,與其他三者對照起來,他成了痛苦的存在主義以外聲音,因此他的簡單反而加強了這本小說的深度,對於電影中他的隱沒一有點無奈的遺憾,雖然這是可以預期的。
說完批評,來談談我們欣賞的部分。
有一段我們看見編劇的用心之處,在托馬斯晚歸的夜,泰瑞莎半睡半醒的拉著他說:「帶我去見她們…你的女人們,我可以幫你將她們的衣服脫去,讓她們淪為我們的玩具,只要你帶著我,不要留我一個人在這裡。
」前段有提到,其實泰瑞莎的忌妒的表現更大的原因是源於她自暴自棄的母親對他造成的認同傷害,雖然在片中被簡化,不過這句台詞略略的展現了她自己的身體與其他女人的價值等同的恐懼,若那些女人淪為「我們的」玩具,那代表她與湯瑪斯皆是凌駕於她們之上,而非是自己的身體對湯瑪士來說等同於其他女人的胴體。
這句台詞加深了片中泰瑞莎背後的思想,雖曇花一現不過畫龍點睛且彌其不足。
另外,若將這部片的歷史意味放大,這部片刻劃了不少布拉格之春後的社會氛圍,像是秘密警察的壓迫感與不公正,皆是西方意識形態的觀點中對於極權共產黨的思想典範,雖立場明確而偏頗於某一側(大部分世界導向的那一側),但很有流傳與參考的價值。
且對於舊畫面的詮釋方式以黑白與彩色畫面相交錯,給人一種歷史在虛構故事中存在的真實感,是滿漂亮的詮釋方式。
以上是我們對於電影與原著的討論,雖然看改編電影時不該受限於對原著的既有觀念,但是這部片如果抽離了對原著的了解,我想應該也難以全面的去欣賞它的價值,這樣就有點可惜了。
2014/12/5
撰寫人:楊育姍
楊育姍/2014-12-05
每一本都有觀眾了
※時間:103年11月7日(五)下午4:00~6:00
※地點:空堂咖啡
※導讀人:楊育姍
※成員:楊育姍、紀鈞惟、吳俊輝、陳奕安、魏伯洋、王昱登
※討論進度:米蘭昆德拉的時代背景
※討論紀錄與心得:
這次的讀書會,是在清華大學飲品藝術社(蒙民偉樓4樓吧檯)所營運的空堂咖啡舉行,我覺得效果很不錯,少了圖書館的拘謹,讓討論更放鬆、更容易刺激大家的意願,去分享自己的想法。
這次的討論比較特別的是,我們選讀的10本米蘭昆德拉小說,每一本都至少有一個人看完了,我覺得很欣慰。
也因為這樣,我們每一本書都有人能夠為彼此介紹,並分享感受。
這次已經有三個人看完〈生命中不可承受之輕〉、另外三個人看完〈緩慢〉,對於後者,我們討論到作者對於個人情感的描寫之透徹,正如成員陳奕安比喻道,「就像我們原本無法了解瘋子在想甚麼,或是我們原本覺得一個場景很荒謬,但是當他切換視角,進入到一個人的內心世界,交代了他的過去、他的煩惱以及「在意的東西」(而且「在意的東西這件事是很個人的」),我們又可以理解這些人了。
這讓我想到,所謂荒謬或「瘋」究竟存不存在,還是那只是個人在意的東西與世界普遍意識的不相容,而世界普遍意識就是所謂「正常」或正確的嗎?
在〈生命中不可承受之輕〉中我們講到米蘭‧昆德拉慣用的一種特殊手法─由各種視角切入同一件事情,同樣的方法在〈玩笑〉與〈緩慢〉與〈可笑的愛〉中也可看見。
讓我們感覺到,米蘭‧昆德拉過於常人的對事物的洞察力與感受力,若非如此,他何以能寫出懷抱著完全相反的信念的人的思維與行動,而如此具有說服力,讓人不禁會被他們所想的事物牽動,讀者能夠相信一件事、而後又發現自己漏掉什麼,甚至是誤解了什麼,就如裡面的角色。
我想這也是可以思考的東西,人的面向真的太多種,一個兩極的觀念存在於同一個人心中不是不可能之事,並且,隨著時間生命經驗的累積,這些觀念也在我們的智念中消長,如此一來,真的有所謂的真理或讓人堅信不移的事物嗎?
在〈玩笑〉中,故事是由一個微不足道的玩笑展開,那是一個「過度認真」到荒謬的時代,大家對於現在看似可笑而且是被扭曲的共產理念深信到瘋狂的境界,許多人的生命歷程在其中受到牽動,主角虛擲整段青春年華,只因為一個當時所有人都不相信他在開玩笑的玩笑。
最後,共產時代結束,作者所懷抱的復仇之心、當初這些人的信仰以及足以佔據人的一生的這些社會議題,突然都變得過時,是讓人難以理解的,好像它的存在只是史書的幾段文字,這樣的微不足道。
好像,世界也跟這些人開了一個玩笑,時間也跟這個世界開了玩笑。
所以才會問「真的有所謂的真理或讓人堅信不移的事物嗎?」我想這就是存在主義的作者很容易陷入的一種處境,對於事情近於悲觀的懷疑。
※期許:
透過閱讀米蘭‧昆德拉,我們產生的不是解答,而是更多的疑惑。
而這些答案,我想也只能用我們的生命與眼睛去體會。
我想閱讀會是一種方式,假如我們相信知識是值得相信的。
撰寫人:楊育姍
2014/11/7
楊育姍/2014-11-08
NO.1我們這樣思考我們的文本
※時間:103年10月17日(五)晚上6:00~8:00
※地點:旺宏館討論室金銀島
※導讀人:楊育姍
※成員:楊育姍、紀鈞惟、吳俊輝、陳奕安、魏伯洋、王昱登
※討論進度:米蘭昆德拉的時代背景
※討論紀錄與心得:
這次我們第一次讀書會聚會。
我們選擇得閱讀標的─米蘭昆德拉,一般來說大眾會注意到他內容裡的政治與性愛,以及他敘述裡充滿一般小說罕見的思辨性文字。
所以我原本認為,要了解昆德拉的作品,應該從他的時代背景切入,才能幫助我們理解他的創作目的及原因,所以我蒐集了整整四頁的背景介紹,包含昆德拉所處的時代─1930年代捷克斯洛伐克至今日的法國、捷克的政治史、昆德拉所屬的共產黨,以及共產主義、法西斯主義、以及納粹主義三者之間的關聯脈絡與差異。
接著引用霍布茲邦(E.Hobsbawm)《極端的年代:1919─1991》裡對於20世紀的一段詮釋,並且概述布拉格這個地方對昆德拉的意義。
不過,當我們開始討論的時候,我們很快地發現要了解一個距離我們很久的20世紀、距離我們很遠的東歐,這樣一個時代與時代的心靈,著實困難。
幸虧,我們成員裡有一位很厲害的人社同學─王昱登,他先是從社會主義切入帶領我們討論,並不局限於昆德拉的世界的政治,而是廣泛的討論古今世界社會主義的本質、發展與解讀;接著關於文本中得性愛部分,他也以性別、性別認同以及性觀念的方始做出討論。
雖然講到後面感覺是離題的,但其實我們的討論正是環繞在昆德拉書中討論到的議題,尤其是這些不能被獨斷論之的議題。
並且,這樣繞一大圈的討論方式,也讓我們建立了更為清楚的背景知識。
我覺得這樣的討論方式很好,一方面,閱讀文本來就有兩種派別。
其一是像高中那樣,交代作者與背景並期許這樣幫助我們對文章能有「正確」的解讀;另外一種是─正如昱登提醒我們的─根本就沒有正確的解讀。
這是一位眾所皆知的文學評論家羅蘭‧巴特提出的論點─「作者已死」,簡單來說就是作者在完成作品的同時,他(或是說作者原本的創作目的與隱含意義)就已經死去,文本的意義在於每一位讀者的解讀。
我們一致認同,閱讀文章的意義應該在於我們能夠從中看見甚麼,以及它與我們的生命有甚麼連結,而非去試著猜想作者的原意是甚麼(基本上這是不可能而且無意義的閱讀方式)。
這個閱讀方式尤其適合我們閱讀米蘭昆德拉,由於米蘭昆德拉的文字中,本身就帶有對於許多普世議題的探討(藉由對話,或是更直接的直寫)。
另外昆德拉書中的反思意識還有很重要的特色─成長,或是說隨著劇情推進而改變,因為這些思考都不是絕對且不變的,而它同時也不是錯誤的,當它置於一個時空下的時候。
我們在討論這些一提的過程中,也是不斷的建構、反思、衡量、打破,重置我們的想法,這點反思的模樣,頗有昆德拉的味道與精神。
另一方面,這是個很難得的體驗,我很開心有這個機會能夠與朋友們交換思想。
因為一般來說,大學生除了課業要求,很少會聚在一起認真討論思想,而且當我們擺脫掉「具體方向」與「應該交出的成果」這樣的一個枷鎖之後,我們的思想範圍也不受限制。
所以我們的討論,既嚴肅,又不失趣味;能夠多元,也能夠深入。
我覺得這樣自發性的討論,能夠更有效的刺激思考。
※閱讀心得:
經過長時間的精采討論後,我們由兩位優先看完書的同學分享他們的心得:
首先是陳奕安,他看的是《賦別曲》,我特別喜歡他對於裡面他印象深刻的三個角色得聯想,他說一個異常冷靜的人像是理性的神、一位富含同理心與包容力的是感性的神、另一位奇怪的醫生是生物性的神。
接著是紀鈞惟分享他看的《緩慢》,這是一部內容緊湊但步調緩慢的故事,戲中戲中戲的設計成就了這樣富有層次感的特殊韻味,可以感受出作者細膩的鋪排與強大的結構能力。
附錄:《緩慢》讀書心得──紀鈞惟
緩慢是一部荒唐而井然有序,充滿暗示而露骨的短小說。
背景社會中充斥著高談闊論的舞者,以作假的身段不停地演示虛偽的可能性,藉由演出帶來的滿足感到高潮而高潮而高潮的極樂思維。
另一方面,故事剩餘的角色則在鎂光燈背後用各種方式取樂自己,「咒罵鎂光燈前的舞者」、「模仿舞者」、「癲狂式的恣意妄為」,在狂笑之中每每達到深感悲傷的狂喜。
敘事方法複雜,場景變換頻繁,而主軸由後設視角牽引。
作者與妻子蘿拉至法國城堡旅行,而旅程聯想成了整篇短小說,短小說的嘲諷、悲傷,都來自於享樂主義的維旺‧德農(VivantDenon)的短篇故事《沒有明天》,T夫人為躲避情夫家人的懷疑,策畫與騎士進行一場祕密而不明所已的一夜情。
通篇細膩而精巧的展現,享樂主義中最根本的對於快樂的追求。
而《緩慢》藉由數個場景相對立的各種角色,反覆掩飾了各色不同追求,對於心中快樂的想像。
而場景轉換與故事內容是飛快進行的,但是在章節的對話卻強硬地把敘事的步調壓緩,而在這緩慢的敘事中整個故事就在荒唐的連續高潮中軋然而止。
我無法認同那種對於情慾的追求,也許那是法國人對於快樂最基本而直率的展現,但關於追求快樂的過程與那呼吸的手法都深深地打動了我。
一口氣讀完整本書,有點兒意猶未盡,有點不明所以,與大部分的對於現實的冷漠,在高潮的情緒之後,緩慢而冰冷的席捲過我的思考裡。
很酷的一本書。
※期許:
最後我們討論更改之後讀書會的時間與地點。
這次的討論,對於我們進入米蘭昆德拉的世界有很大的幫助,不只是背景認識,更是一種哲學考思的方式。
我很開心我們的成員都是思路清楚並且頗有智識與見解的人,並且也開始期待接下來的文本閱讀以及聚會討論。
撰寫人:楊育姍
2014/10/19
楊育姍/2014-10-19
NO.4所以思考是什麼?2014-12-06
NO.3歷史下的愛情片2014-12-05
每一本都有觀眾了2014-11-08
NO.1我們這樣思考我們的文本2014-10-19
Copyright©2007-2009NationalTsingHuaUniversityALLRIGHTSRESERVED
最佳解析度為1024*768或1280*1024
聯絡我們101,Section2,Kuang-FuRoad,Hsinchu,Taiwan30013,R.O.C.30013新竹市光復路二段101號代表號:03-5716200統一編號:46804804
延伸文章資訊
- 1文學,歷史與哲思的結合—米蘭·昆德拉小說讀書會
討論進度:米蘭昆德拉小說的價值與風格. ※討論紀錄與心得:. 這次的讀書會,我們先是接續之前沒談到的閱讀分享,首先是吳俊輝分享.
- 2米蘭·昆德拉-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米蘭·昆德拉(捷克語:Milan Kundera,1929年4月1日-)是捷克裔法國籍作家,出生於捷克斯洛伐克的布爾諾。1975年流亡法國,1981年歸化為法國公民。2019年重獲捷克公民 ...
- 3L'Ignorance 無知Milan Kundera 米蘭昆德拉讀後心得 - Greenjirou
只有去國多年又回到國內的人,才會為這種顯而易見的事激動;人們竟然對彼此的事不感興趣,而且這竟然是正常的。」 我真的是非常非常喜歡米蘭昆德拉的 ...
- 4Milan Kundera
昆德拉─. 之一米蘭.昆德拉(Milan Kundera)1929年出生於捷克摩拉維亞(Moravian)的布爾 ... 不料哈威爾恰好在遭到女人拒絕的憤怒下給了記者女友「不是美女」的評價。
- 5如何评价米兰·昆德拉的作品? - 知乎
“书籍自有自己的命运”,这是昆德拉自嘲作品被读者曲解时常说的话。 他最著名的短篇《搭车游戏》,讲述的是一则关于遗忘与自我认同的故事。早年的这个短篇,奠定了昆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