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集鳳凰樹事件@ 胡老爹的部落格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我既非植物學家也不是園藝專家,無法從鳳凰木的一花一葉知道他們實際健康狀態, ... 在大自然裡,隨便一棵甚麼品種的大樹,壽命一般都最少幾十年,塌下來也會殺人毀物, ... 胡老爹的部落格慢慢看,有興趣再說.也請參觀我在PChome的部落格http://myblog.pchome.com.tw/alibudahu/日誌相簿影音好友名片 201409211041集集鳳凰樹事件?集集薪傳社區報本文刊載於102年10月份集集薪傳第51期 編按:集集鎮以具有歷史背景的綠色隧道聞名,市區內也有數處樹梢相接的行道樹,本鎮一度還有樹木銀行的規劃,綠意盎然為本鎮一向的驕傲,但城鄉的發展過程中,路樹的選擇、栽種方式、日後的維護及民眾的觀念,難免與都市發展產生衝突,如何適當的處理已然茁壯的成樹,是環保、低碳與民生便利的兩難,9月15日的中國時報,及21日的聯合報,分別有二篇相關的報導,顯見各地都有同樣的問題,如何處理達到雙贏考驗大家的智慧!鎮內民權東路二側20多年樹齡的鳳凰木枝椏茂盛,樹型優美,盛夏紅花綠葉儼然一景,但也產生了取捨的問題,參予處理過程的專家們對此提出若干觀點及處理建議,特專刊報導。

集集鳳凰木移除事件始末                               文:蘇美如 7月上旬見報載鎮公所有意汰換民生東路至民權路共85棵的鳳凰木,汰換的理由是鳳凰木的板根影響路面平整及出現意外倒伏的狀況。

不過作為一個每天上下班、外出午餐都要從鳳凰木下經過的當地住民,我不禁要問,這些樹看起來個個頭好壯壯,花開的美麗繁盛,會突然傾倒嗎?這兩條路的路寬都不小,車流量又少,板根真會影響到交通嗎?更別說這些樹撐出一頂頂的綠蔭,在炎炎夏日提供行人一處躲避豔陽的涼爽空間,真有必要移除嗎?。

我既非植物學家也不是園藝專家,無法從鳳凰木的一花一葉知道他們實際健康狀態,如果情況並非如公部門所說的那般危急,這些樹木難道要枉死?在這條覆滿水泥柏油的道路上,即使我們從未為他們預留一方泥土地,鳳凰木們仍然憑著本能,盡力開花展枝,展現強韌的生命力,但樹不會說話,不能表達意見,能否在集集繼續美麗,端賴人們來決定他們的命運了。

這事件牽涉到公眾安全,到底樹該留不該留,應該要透過專業的評估來決定,而非憑著一己之私或感情用事。

因此一方面拜會嚴鎮長,了解公所樹木移除政策的相關內容;同時也透過民間護樹朋友的介紹,找到台灣愛樹保育協會的曾檉銳會長,曾會長了解鳳凰木的處助。

透過曾會長又認識了適巧來台灣進行訪問的中華樹藝師學會會長歐永森會長,兩位都是在老樹醫治及行道樹診療方面有豐富經驗的專家,於是在因緣巧合下,將兩位樹醫師請來集集,為即將被砍除的85棵鳳凰木進行會勘。

7/15第一次會勘7/25除了曾會長及歐老師,同時也邀請了嚴鎮長與農經課莊課長共同參與。

會勘後,專家們表示,鳳凰木生長狀況尚稱良好,由外觀觀察也無即時的危險。

但是因為未預留充足根部生長的空間且修剪不當,因此多少影響了樹體的平衡,建議可以透過適當的修剪及加大地面根部植穴來改善。

對於移植後鳳凰木的存活率,歐會長表示以目前鳳凰木多已成大樹,因此移植後存活機率幾近於零。

會勘後嚴鎮長也表示不會採用移植方式汰除鳳凰木,將參考專家意見,委託規劃公司評估,對於有即時危險的樹體予以移除,其他仍健康植株則以增加地面植穴範圍來改善樹木生長基地。

但是對於公所到底要怎麼評估決定一棵樹的去留,我仍有相當的疑慮,於是要求公所規劃報告出爐後,必須召開說明會向關心此一事件的鎮民報告。

8/7移除評估說明會8/7晚上6點於永昌里活動中心,鎮公所召開鳳凰木移除評估說明會。

會中由公所委託的禾園規劃工程公司向民眾報告,結果預計砍除鳳凰木33株、保留47株;其他樹種砍除1株、保留8株。

而預計移除的鳳凰木集中在文心街口往水里的民生東路段以及三角公園至軍史公園間路段。

由於規劃公司並未清楚說明評估移除的條件及標準,且某些移除原因又缺乏說服力,而鎮長也表示這只是初步決議,還有商議的空間,因此趁勢提議再另覓行道樹或樹木專業人士前來針對預計移除的34棵樹共同會診,進行更嚴謹的評估,現場鎮長也同意了。

  8/15第二次會勘說明會結束後,立即邀請台灣愛樹保育學會的曾檉銳會長及特生中心植物組黃朝慶博士,針對34棵預計移除的樹木進行每木調查,評估其移除的必要性,並約定8/15再次前往現場共同會勘,同時也邀請鎮長出席。

經專家的評估,只有兩棵樹因為死亡及樹幹中空,恐有安全上的顧慮而必須砍除外,大部分鳳凰木的生長狀況從樹皮、枝葉等觀察皆屬生長良好,並沒有急需砍除的必要。

有了專家給予的意見,對於希望保留鳳凰木的鎮民來說真是一個好消息。

在參酌專家意見後,鎮長也表示,除了生病的樹及少數鎮民向公所反映希望移除的屋前樹木外,其他的樹木皆予以保留,並且將為保留下來的樹進行擴大植穴的工程。

至於要移除的樹,公所已經覓得公墓附近一塊土地,做為未來移除樹木的棲身之所。

至此,這89棵行道樹的性命算是暫時保住。

不過,究竟公所能否如鎮長所承諾的保留大部分的樹,且為樹木進行擴大植穴的工作,9月份以後至年底的施工期間還需要大家一起來監督。

  鳳凰木移除事件之後                 文:蘇美如 自從涉入鳳凰木移除事件,開始實地去踏查與我為鄰有十數載的鳳凰木,去看看每棵樹立足的地基、樹身姿態、樹冠枝葉以及人們施加在樹身上的種種不當作為。

透過資料收集並與專家討論,我才終於有機會了解到,這些綠色居民生存環境的艱難與為求取生存的過人毅力。

截至目前為止,此一危機事件似乎畫下了還算美好的句點。

但更進一步地,透過此一事件也讓我們有機會去審視長期以來,集集行道樹缺乏專業管理的弊端。

透過邀請專家的會勘、評估以及建議,歸納幾點目前集集行道樹管理上的缺失。

1)樹種選擇錯誤比如此次爭議樹種鳳凰木及目前集集市區種植最多的垂榕皆屬生長快速的大型喬木,不管是鳳凰木的板根、或是垂榕發達的氣生根,皆需要預留較大的生長空間,否則樹木本能地生長潛勢往往成為破壞市區硬體建物的兇手。

所謂爭議樹種,錯誤並不在樹木本身,而是人們將樹種錯了地方。

2)未預留足夠植穴如果大家有機會在鎮上騎腳踏車,仔細看一下行道樹的樹根部位,一定不難發現大多數的路樹根部被水泥或柏油給封住,完全沒有預留樹木根部生長的空間,而根部是樹木吸收水分、支持樹體最重要的部位,不透水的鋪面讓樹木的根系無法正常發育,甚至腐敗,最後可能支持不住樹體而倒塌了。

3)修剪時機及方式不當不管是老樹的修枝,或是成長中樹苗的修剪,都關係到日後樹勢的發展、平衡及樹體的健康。

但綜觀集集鎮內行道樹的修剪,方式粗暴、毫無章法,甚至造成樹木感染病菌、主幹腐蝕、樹體傾斜等等,不僅天成的美感消失,更導致許多樹木因此生病或倒伏,結果是讓用路人暴露在不定時的危機之中。

4)民眾教育不足集集行道樹除了因管理不善導致死亡外,也有許多是民眾自行將門前行道樹環狀剝皮、注射農藥致死,或將之直接砍除,民眾此等行為皆已違法卻不自知。

路樹是受到「南投縣路樹木保育自治條例」的保護的,私自將樹砍除毒害已經觸法,是有法可罰的。

雖然說是官方選錯樹種、未善盡管理之責而造成民眾不便在先,不過於法,我們還是必須尊重這棵樹在集集立足的生存權,就像我們也擁有居住權是一樣的道理。

有極少數鎮民要求將屋前的行道樹移除,是公所此次計畫移除鳳凰木的理由之一,然而在與住戶談話間,我發現或許屋主並非那麼討厭樹,可能基於對樹木的不瞭解以及確實有路樹倒伏個案,因此心存疑慮。

追根究柢,我認為還是管理層面的問題。

如果從一棵樹被種下時,就預留足夠的生長空間,並且在對的時間以正確的方式修剪,定期進行樹體健康監測,我想一棵被妥善照顧、健康的樹大家都會歡喜和他做鄰居的。

不過目前面臨的問題是維護經費不足,具備相關專業的人力更是缺乏,這可是比決定砍樹或不砍樹要更令人頭疼,但卻也是最根本要面對的。

很希望公所能透過此事件認知到行道樹安全管理的重要性,並且認真看待此問題。

畢竟,集集以綠色隧道行銷觀光,樹木是重要的觀光資產,如果連最基本善待這些綠色居民都做不到,那麼只會讓更多慕名而來的觀光客,帶著失望與遺憾離開這裡。

集集行道樹現勘與建議台灣愛樹保育協會曾檉銳會長前言集集路樹最大問題在於,樹種的選種及道路設計並未考量樹木生存所需之棲地大小,在造鎮後20-30年問題漸漸浮現,也造成現今管理上及居民莫大的困擾,『前人種樹、後人乘涼,種樹不良、後人遭殃』。

小鎮約12,000人,地處南投屬於中央山脈,鮮少颱風災害天氣合宜,所以綠色隧道、美麗行道樹成為小鎮最基本的豪華配備,這是其它地區所無法比擬,也成為外來遊客探訪小鎮的最愛,畢竟人工公共設施建造容易,綠色的公共設施需要時間,需要用心和耐心,也需包容及體諒。

因為沒有樹木的地區如同有成就的老公沒有老婆陪伴人生是黑白,有了老婆陪伴就會鬧脾氣、會吵架,就像有了行道樹的道路會帶來涼意、美麗的景致,但也會隨之帶來昆蟲、落葉、掉枝等缺點,需要過如何的生活全賴鎮民的智慧。

但由於假日遊客來訪甚多,樹也長大了,房子也變多了,道路的擴大是不得不的措施,但由於原先道路規劃設計並未考慮這些,只好壓縮樹木的生存空間,樹木沒有基本足夠立足的生存空間,只好以板根來固定自己,雖說它影響了我們行走的權利,也應說我們影響了它的生存權。

由於我們的生活及觀光所需的土地需增加,樹木長大後卻縮小了棲地面積,樹木生存權與居民活動權間形成了爭奪戰,由於它的巨大身軀及健康影響到居民的安全,這是值得重視的一件事,也需要居民思考願意讓出多少空間來維持它的健康。

調查結果、問題診斷(以照片說明)未預留樹木足夠生長空間、迫使樹往路面發展板根,造成行車上的危險瀝青封住樹頭,造成樹頭腐朽形成危險樹木。

過度修剪造成樹勢衰弱並有可能導致樹木死亡。

割草太過用心造成樹皮損傷,樹皮是樹木阻擋病原菌最佳的防禦層。

民生東路上擴大樹穴的作法是正確的。

目前新種植的櫻花、藍花楹,皆在小洞上種大樹,長大之後又成為後人的困擾。

結語美麗的樹木是集集的豪華外衣,失去了它集集還有什麼,目前集集鎮內的行道樹最多的是垂榕及鳳凰木,此二種類由於生長過於快速,會對管理上及居民生活便利性造成壓力,適地適種是未來需努力思考之處。

原來已存在之樹木並非以砍除為唯一處置手段,前人的錯誤我們必須來承受,必須以我們的智慧來解決樹與人間的關係才是。

 樹木移植的國際做法                歐永森 中華樹藝師學會會長美洲顧問樹藝師學會,澳洲顧問樹藝師學會,ISA資深樹藝師/註冊攀樹師號,ISA認可樹木風險評估員,執業樹藝師號,大中華地區“註冊樹藝師”,“註冊攀樹師”,“資深樹藝師”。

29年的園林工作經驗,和20年的苗木生產經驗。

對華人社會而言,這是一個龐大而且復雜的課題,由於歷史、知識水準和商業操作的考慮,本地區的做法與西方先進國家的做法截然不同。

有些不想學習和不想改變的人,也會用種種人文風俗、氣候地理等等藉口來維持其已有優勢。

在決定是否要移植一棵樹木之前,必須作出某些行政決定: 1.為何要移?不移不行嗎?雖知移樹等如搬心手術,移過的樹一定七癆八損,元氣大傷,老樹大樹又不一定能夠完全恢復,工移費用也不菲,哪是否還要移? 2.能移嗎?某些敏感品種,例如大香樟,一移就差不多會死掉,不死也會不停發病,哪還去移嗎? 3.怎樣去移?土球要多大?保留的樹冠能在公路上進行運輸嗎?新地點有足夠空間去日後生長嗎?怎麼包裝?怎樣吊運? 4.有否評估過移植後的恢復狀況?怎樣護理?能完全恢復到未移之前強的長態嗎?誰去負責失敗? 樹木也是生命體,任何的生命體都要經過生、老、病、死的生理階段,沒有樹木是不死的,越老的越容易死,我們必須相信科學。

與人類同樣,年青的樹木是充滿生命力,對傷口的復原較快,對病蟲害的抵抗力較強。

對樹木的生長,我們不要看一棵去了頂、光禿禿的大樹,在移植後重新長出水芽,就把它叫做“生長”。

這個不是“生長”,而是“生存”,是樹木失去“光合作用”的葉片後,為了繼續製造食物,從體內儲藏養分裡,抽掉大部份來發動休眠芽,來製造“水芽”。

同時在這過程中,樹木的其他功能,例如製造抗病化學物的能力,也就停止或被減弱了。

水芽由於養分充足,幼嫩好吃,病蟲害最喜歡,一吃就是一大口。

此時如果防蟲不力,很容易就連“水芽”這一關都失守,那就連“光合作用”的功能也同時失手,這大樹就註定完蛋了。

順道一提,要給10m高的大樹內外打蟲,最好使用攀樹師在上面到處走,光在地上狂噴,只能噴到部份葉底,裡面上面的碰不到。

而旁邊的隣居都要呼吸您的農藥,蜜蜂蝴蝶也給您統統殺光,這是您的原意嗎?當我們講樹木的“生長”的時候,主要看兩點。

第一點是“頂芽生長”(Terminalgrowth),這裡是樹木能長高長寬的原因,也是製造“生長素”(Auxin)的地方,“生長素”也是發展根系的重要激素。

亂砍去了頂的樹木會破壞了頂部和橫生部的頂芽。

沒了頂芽,枝幹會發動“休眠芽”來製造“水芽”代替,不懂的人就說樹木是已經“復原”了,其實剛好相反。

第二點,就是要看次生長”(Secondarygrowth)的產生。

“次生長”是樹幹和枝條能長粗增徑的原因,主要依靠裡面的“形成層”(Cambium)往內外擴張。

諸位有沒有留意到竹子和棕櫚只會長高,而不會長粗,這是因為它們是沒有“次生長”能力的“單子葉”(Monocote)植物啊。

砍去頂的樹木,只會長水芽而不會長粗,如果再挖開根部一看,也會發覺根系重長緩慢,發病率也很高,就是如此道理了。

樹木是不喜歡移植的。

兩億多年來的樹木進化,樹木生在那裡,也就死在那裡,不會逃跑的。

所以,攪園藝的不能用同一套技術(小盆換大盆、施底肥、狂噴葯、組培等等)來當作樹藝,是完全兩回事。

小盆栽死掉的話就可以換掉,反正都是幾年壽命的東西,也從來沒有聽過玫瑰花死去會壓死人的。

大樹就完全不一樣。

在大自然裡,隨便一棵甚麼品種的大樹,壽命一般都最少幾十年,塌下來也會殺人毀物,而亂移植就是誘因之一。

所謂移樹,就是把根部切斷,整棵樹帶土的搬到另外一個地點去繼續生長。

這裡有兩點要注意:1.研究指出,挖土球移樹的時候,可能會有95%的根(固定根+吸收根)是帶不走。

就算是有時間去做園藝常用的所謂“斷根”,固定根也肯定帶不走,所以土球要越大越好。

2.樹木從A點搬到B點,要重新適應B點的“光、溫、濕、水、肥、殖料、病蟲害和風力”八大生存要素,能夠嗎?研究又指出,在同一時間,移植同一品種的樹,到同一地點,然後給予同一護養的話,過了幾年,小胸徑的樹竟然比大胸徑的樹“生長”得多和快,也恢復得快。

因為幼年樹是充滿“生命力”,這是大自然的定律。

所以移樹,最好挑一些徤康有活力的幼年樹,盡量避免移大樹老樹,否則只會“由大自然去決定成敗”,賠了夫人又折兵。

大樹老樹如果在移植後死掉,又要花一大筆錢去把它鋸下移走,重新再種。

西方國家的路旁和公園裡,很少見到有移植大樹老樹的痕跡。

因為他們不願意。

所以移樹之前,一定要先作出一個明確決定,也有人應當承擔責任,和講出科學道理,不能單憑感情和沖動去行事,如果因為種種原因,決定此樹一定要移,那必須知道移樹的科學做法,而不是為了方便或省錢,將移樹變成毀樹或殺樹。

在瞭解移樹步驟之前,我們必須先瞭解樹木根系的構造,移過的樹木沒有足夠的、健康的根系,是不會恢復健康生長的。

根系同樣會發病,而根系病是幾乎沒藥可醫的。

根系是否也要呼吸?科學答案是“要的”,樹木根系取氧氣的方法靠泥縫之間的滲透作用來進行空氣交換。

1m以下的泥土幾乎沒有氧氣”,因為泥土的重量都把空氣和水份擠走了。

大部份的樹根都長在不到1m的泥土裡面,而從地面到0.6m深的土層,是帶最多根系的。

如果搬樹的時候土球超過1m深,有可能只是搬土而不是搬根。

樹根,乃是機會主義者,那裡有合適的溫度、水、肥、和pH值,它就會跑到那裡。

樹根的伸延,也可以不分叉的直插幾十米,到找到合適的環境以後再作分叉,從被根塞進堵住的下水管裡就可以看到這個現象。

一棵長在大自然沒受根部限制的大樹,它的根系可伸延出樹冠半徑的兩到三倍,這就是為何移樹土球越大越好的原因。

正確移樹的步驟,大概可以分成:1.移前準備2.包紮樹冠3.起挖土球4.包裝土球5.吊運上車6.中途運輸7.新樹洞的事前準備8.樹木缷裝和工地內運9.樹木種植、現場修剪和即時護養10.支撐、覆蓋物、施肥和長期護養11.定時檢查以上各點,少一不可。

成功的移樹有如做大手術一樣,不是隨便勾起、挖洞和掉上去,然後澆澆水那麼簡單,這也就說明瞭為何西方國家的種樹與我們的有大不同的地方,不是誰比較聰明,而是誰比較認真。

無論是甚麼樹,長在甚麼地方,都有共通的移前準備工夫,包括:a.移前的一到三個月,給足水肥,讓根葉蓬勃發展。

b.條件許可的話,進行“斷根再生”行動,去鼓勵吸收根的產生。

“c.把樹冠的所有的枯、死、病、斷、交叉枝、弱勢枝等等統統切掉(防日後發生病蟲害d.掛上標號,以防日後工人找不到或找錯。

2.包紮樹冠包紮前修剪分成兩種做法:a.如果是小苗(指1-4年生的樹苗),應該要進行最後一次的“結構性修剪”把樹冠形狀變成最小和結構性最安全。

b.如果是大苗、大樹或老樹,則進行最後一次的“樹冠清理”,來減輕其大小和重量。

頂芽要盡量不剪,特別是中央主幹的頂芽。

如果剪了,你就把製造“生長素”的地方一舉端掉,樹體會馬上發動“水芽”,然後長得亂七八糟。

如果把中央主幹的頂芽也剪掉,日後的樹幹只會長寬不長高,盆景就是如此生產出來的。

3.起挖土球絕對不能用挖土機械來起挖土球!!!挖土機的挖斗是設計用來挖土挖石頭的,不是用來斷根的。

土球的直徑一般要在胸徑的10倍以上,或且一直挖到樹冠滴水線(dripline)以下,才能保得住賴以生存的重要根系。

換句話說,一棵1m胸徑的大樹,就要挖10m直徑以上的土球,這個連同樹體一起,重量可能已經超過100噸,起吊和運輸都有一定困難,這又是為何西方國家一般不喜歡搬大樹老樹的原因之一。

土球的深度一般在1m之內,再挖深了可能只是搬土,而不是搬根,因為再下沒有氧氣,又何來根呢?7.新樹洞的事前準備一定要先挖好樹洞才把樹搬過來,樹洞最好在搬樹到來的前一天才挖好,挖好的樹洞如果呆太久的話,其旁邊土面會風乾硬化,而在覆土種上樹後,難以吸水融化,和土球融為一體。

新挖的樹洞的直徑,國際上一般要求在土球直徑的兩到三倍。

為何要那麼大啊?因為:a.放進土球後,旁邊回填的土都是鬆的,方便新根長出和呼吸。

b.鬆土會令澆水,能夠平均分佈在土球旁邊,幫助吸水和發根。

由此可見,如果樹洞太小,土球旁的原來土又實又硬,不透水透氣,土球的新根便難以長出。

結論:由此可見,成功移植樹木,是需要用心的,並非隨便勾上來、吊上車、堆起來、吊下車、挖個洞、撒些肥、掉下去、填填土、澆澆水、撐起來那麼粗暴簡單,而是每一步都要需要用心處理,細心操作,才會有好成果,否則還是那句樹藝名言---“大自然會決定成敗,而不是設計人員說的”。

 胡老爹/Xuite日誌/回應(0)/引用(0)沒有上一則|日誌首頁|沒有下一則回應 加我為好友日誌相簿影音 我的相簿 alibudahu's新文章新冠病毒照妖鏡紐西蘭航空及旅遊業者東台灣之旅集集堂天乙國術館的故事浙江傳統民藝在集集日文"朝天宮由來記"中譯「長濟義橋碑」及「嚴禁丁首索詐碑」重立建議書溫州參訪重要文化資產參觀紀要婦聯會集集支會溫州參訪紀要南投縣婦女聯合會集集支會湖州參訪廣明社區雲林北溪社區參訪 全部展開|全部收合 關鍵字 alibudahu's新回應沒有新回應!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