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中不能承受之輕米蘭.昆德拉(Milan Kundera) @ 文學與 ...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也如同昆德拉舉的例,你在乎的人對你毫不在意,這樣的輕是你無法承受的一種磨難! 這就是生命中不可承受之輕. 在「生命中不能承受之輕」這本書當中,我體悟到了作者深切的 ... 文學與人生文學與人生日誌相簿影音好友名片 我說我的地下情人吶,我無法深切分享妳這些年月的小件事,但我們有誰也不許說出的小秘密,稱之。

所以所以,不必膽怯,因為我在。

關於我加入好友我的相簿我的影音 全部展開|全部收合 關鍵字 tin1920's新文章小王子與玫瑰追憶似水年華"HowProustCanChangeYourLife"笑忘書--米蘭.昆德拉生命中不能承受之輕米蘭.昆德拉(MilanKundera) tin1920's新回應沒有新回應! 文學與人生電影與人生 我的相簿 200804142246生命中不能承受之輕米蘭.昆德拉(MilanKundera)?未分類米蘭.昆德拉所寫的一本書,後來被拍成電影"布拉格的春天"內容是經由愛情來探討"生命中之輕"它是延伸古希臘哲學家巴門尼德(Parmenide)在西元前六世紀所提出的問題:依照巴門尼德的說法,宇宙中分若干相反的對偶也就是分成正--負就像光明--黑暗,熱--冷但"重"和"輕"哪一個才是正,那一個是負?巴門尼德認為輕是正,重是負.而米蘭.昆德拉卻不這麼覺得他在書中有說到一個花心但極富魅力的男人,他有妻子'一個穩定情婦和無數情人.有一天因為某個因素,他的情婦離開了他.對這樣的一個花花公子來說,"好聚好散"或許是最重要的.他不要沉重的一生愛情,他要輕鬆不用負擔責任的歡愉但他情婦的離去卻對他造成很大的打擊.他很重視那個女人(所以才會有多年的穩定關係),但又不願離婚.他以為可以一直維持這樣的關係,但他情婦對他的不在乎,對維持這段感情的輕視隨緣擊敗了男人.他崩潰迷惘了.後來這句話就變成了:有的時候太輕..或說太隨意而輕飄飄的事物(像文中情婦的輕易離去)反而是你生命中最無法承受的就像有人說孩子是父母甜蜜的負擔,或許會有許多責任.經濟壓力但如果有一天你的子女提早離開人世是的,你不再需要負責.不再愁學費.你可以每晚跟朋友玩樂不用擔心孩子是不是一個人在家要找爸媽.但這樣的"輕"是你無法承受的痛苦也如同昆德拉舉的例,你在乎的人對你毫不在意,這樣的輕是你無法承受的一種磨難!     這就是生命中不可承受之輕在「生命中不能承受之輕」這本書當中,我體悟到了作者深切的理念,此書的中心旨趣,在於作者對一切具有抒情詩性質的形式,他諷刺、懷疑;對天真,他徹底批判。

這是一種屬於哲學式的撒旦主義﹝satanisme﹞,作者米蘭‧昆德拉,他把幻滅的藝術推的更前,並且把人們用來滋潤生命和思想的種種本質性的欺騙全然揭露。

此書分為七部,每一部都有其闡述的目標。

第一部:輕與重;第二部:靈與肉;第三部:誤解的詞;第四部:靈與肉;第五部:輕與重;第六部:偉大的進軍;第七部:卡列寧的微笑。

『輕與重』很顯然的是此書的重點所在。

我在看這本書的時候,速度極為緩慢,因為作者他的每一字每一句,都有其涵義,都有其道理,我不得不放慢速度,一字一句的斟酌思考箇中涵義。

男人與女人的世界,在此書中極為複雜,但卻又帶著某種循環定律。

故事中總共出現了五個人和一隻母狗﹝卡列寧﹞,兩男﹝扥馬斯、弗蘭茨﹞三女﹝特麗莎、薩賓娜、瑪麗‧克洛德﹞,他們的關係:扥馬斯,一個離了婚的男人,在一個偶然的六個巧合之下,遇見了特麗莎,他們在認識的兩個小時又隔了十天之後的見面,就做了愛。

扥馬斯是一個強調性與愛分離的男人,在他和特麗莎的交往中,他一直不斷的在為自己的不忠找藉口,理由是:「愛情和做愛完全是兩回事。

」在扥馬斯的世界裡,他執著於這樣的一個慾望:「他想去發掘並佔有這百萬分之一。

」作者意思為:在希特勒與愛因斯坦之間,有百萬分之一的不同,有百萬分之九十九萬九千九百九十九的相似,而扥馬斯他不是執迷於每個女人,而是執迷於每個女人都有無從想像的部分,換句話說,他執迷的是這百萬分之一的不同,它讓每一個女人都有別於其他女人。

扥馬斯和特麗莎之間,存在著無數多個女人,而在這些女人之中,又屬薩賓娜最為得寵。

之後薩賓娜離開扥馬斯,遇見的人是弗蘭茨,弗蘭茨是個有家室的男人,他的老婆則是瑪麗‧克洛德。

而卡列寧這隻母狗,是特麗莎和扥馬斯生活中的夥伴之一,更是特麗莎在最痛苦、最嫉妒、最孤單時候的唯一支柱。

我對這個故事中主要出現的人所做的敘述,只對扥馬斯做較多解說的原因,是因為「扥馬斯」他是一切故事、巧合的開始。

他在故事中扮演著一個頗具爭議的角色。

他和特麗莎的相遇、相識,一切基於偶然的巧合,但只有偶然是會說話的。

人們試著要在其中讀出東西,就像吉普賽人讀著杯底咖啡渣繪成的圖形。

特麗莎,就像一般的傳統女性一樣,明知心愛的人對自己不忠,卻還是一無反故的以最忠誠的心去愛他,她曾經離開了扥馬斯,她也曾經衝著扥馬斯的理念:「愛情與做愛是兩回事。

」而答應陌生工程師的邀約,和他做了愛,但在最後一剎那,特麗莎說了「不要」。

她知道她成為了扥馬斯的重擔:她看事情太認真了,她把一切都看的很嚴重,她無法理解輕,無法理解肉體愛慾的歡樂無謂。

她想要學習輕!但,發生了種種一切,最後特麗莎還是會回到扥馬斯的身旁,而她還是愛著他。

關於重和輕,古希臘哲學家巴門尼德﹝Parmenide﹞在耶穌紀元前六世紀提出的問題。

依照他的說法,宇宙分作若干相反的對偶:光明─黑暗;薄─厚;熱─冷;存在─非存在。

他將對反的一極視為正﹝光明、熱、薄、存在﹞,另一極則是負。

如此正負兩極的區分在我們看來或許幼稚而簡單,只有這個問題例外:重和輕,哪一個才是正的?巴門尼德答道:輕是正的,重是負的。

他說的對不對?這正是問題所在。

可以確定的只有一件事,輕重的對反是一切對反之中最神秘也最模稜難辨的。

「生命中不能承受之輕」此書,作者不只在男女之間有所著墨,他也在書中,提到了許多有關於作者自身故鄉──捷克的事情,他藉著故事說著當初俄羅斯共產黨掠奪捷克的事。

但我只針對著作者筆下的男女做探討。

輕與重,靈與肉,若依扥馬斯的觀點來想,愛情和做愛是完全不同的兩件事,那麼,我是否能將肢解讀為:輕,就如同愛情;重,就如同做愛。

但,是這樣嗎?又好似不像,愛情難免會遇見悲傷的時刻,而生命的悲劇總是可以用『重』這個隱喻來表達;但,換句話說,生命中的悲劇不是重,而是『輕』,是種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輕。

「生命中不能承受之輕」此書,作者不只在男女之間有所著墨,他也在書中,提到了許多有關於作者自身故鄉──捷克的事情,他藉著故事說著當初俄羅斯共產黨掠奪捷克的事。

但我只針對著作者筆下的男女做探討。

輕重之間存在的東西很多,在愛情、價值觀、力量…甚至於男人與女人之間,都能夠用輕、重來衡量,但,輕與重卻好似沒有一定的規律,男女間的平衡、平等,在扥馬斯的心中是不存在的,他所追求的,是他自己的慾望、執著,但現在的社會,像扥馬斯這種人不是沒有,但已逐漸的再減少當中;而女人,新女性時代的主義思想已漸抬頭,如今社會上,男人、女人的角色定位,誰扮演的角色重或輕,已無須再衡量,因男女已走向了平等,而剩下的輕重,則是我們的情感、依託、生命,每個人對輕重的看法皆不同,誰正誰負,定律有待衡量。

如果生命的每一秒中都得重複無數次,我們就會像耶穌釘在十字架上那樣,被釘在永恆之上。

在永劫回歸的世界裡,每一個動作都負荷著讓人不能承受的重責大任,但在這片背景布幕上,我們的生命依然可以在它輝煌燦爛的輕盈之中展現出來。

可『重』真是殘酷?而『輕』真是美麗?最沉重的負擔壓垮我們,讓我們屈服,把我們壓倒在地。

可是在世世代代的愛情詩篇裡,女人渴望的卻是承受男性肉體的重擔。

於是,最沉重的負擔同時也是最激越的生命實現的形象。

負擔越沉重,我們的生命就越貼近地面,生命就越寫實也最真實。

相反的,完全沒有負擔會讓人的存在變的比空氣還輕,會讓人的存在飛起,遠離地面,遠離人世的所在,變的只是似真非真,一切動作都變得自由自在,卻又無足輕重。

那麼,我們該選擇哪一個呢?重,還是輕?」上述那段話,是引述作者對輕重的想法,那你呢?你對輕、重有何定義呢?又如同作者所說,我們又該選擇哪一個呢?重,還是輕?扥馬斯的執迷,他對他的不忠所下的註解「愛情和做愛完全是兩回事。

」你贊同嗎?這個問題很值得我們去加以思索。

扥馬斯的想法,是否間接透露他對生命、對愛情、對女人的看法呢?我們不妨好好的去想一想。

妳的我/Xuite日誌/回應(0)/引用(0)/好文轉寄沒有上一則|日誌首頁|沒有下一則回應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